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新书抢先看(四)|中国慈善概览(上)

公域合力 公域合力 2021-10-10




新书推荐



《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20)》

Observation Report on the Third Sector of China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

公域合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康晓光   冯利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扶贫基金会资助



    中国第三部门过去十年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有何显著特征?哪些因素在影响和塑造中国的第三部门?中国第三部门未来将走向哪里?具体到慈善,如何理解和展示一个国家的慈善?《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20)》是中国扶贫基金会资助、中国人民大学公益创新研究院、公域合力管理咨询所著的《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出版的第十本报告,本年度报告旨在回顾十年来中国公益慈善领域的发展变化,为政策制定者和关心、参与中国慈善事业的研究者、实务者、捐方和社会公众,提供一幅概要性全景图和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如果你对《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20)》感兴趣,不妨先概要地了解一下本书下篇“中国慈善概览”的内容。



一、 慈善文化


大文化的格局直接影响慈善文化的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慈善文化格局与大文化格局同步,经历了由“一元”而“二元”再“三元”的演变。当下中国大陆,中华传统慈善文化、资本主义慈善文化、毛泽东时代慈善文化并存,而且三者的碰撞、融合一直在进行之中。

    经验研究表明,当今中国大陆的慈善文化,由儒家慈善文化要素和西方现代慈善文化要素构成,其中,关于慈善基础理念(人性论、本体论、价值观等)的要素,几乎全部来自儒家慈善文化,而关于慈善基本策略和慈善行为准则(初次分配、再分配、民间慈善等)的要素,主要来自西方现代慈善文化。也即是说,当下中国大陆的慈善文化,其“体”主要来自儒家慈善文化,也吸收了自由主义的一些要素;其“用”主要来自西方现代慈善文化,同时儒家慈善文化之用基本保留下来了。就“体”“用”的主导成分而言,可以用“中体西用”来概括当下中国大陆慈善文化的基本结构。

当代中国的慈善文化取西方现代慈善文化之“用”属于自然而然的选择。这是因为,西方现代慈善文化之“用”,符合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要求,符合当下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因此会被现代中国所接受。当代中国的慈善文化取儒家慈善文化之“体”亦不足为怪。这是因为,儒家慈善文化之“体”能够与西方现代慈善文化之“用”在逻辑上顺畅地连接起来。也就是说,儒家慈善文化之“体”与资本主义慈善之“用”没有不可克服的冲突。上述分析启示我们,取儒家慈善文化之“体”和西方现代慈善文化之“用”,是构建现代中国慈善文化的可行途径。或者说,儒家慈善文化有可能在保守自家传统之“体”的前提下,通过吸纳西方现代慈善文化之“用”,从而实现自我的创造性转化,形成现代中国的慈善文化。

本书还用文化动力学框架,对当下中国的慈善文化格局进行了理论解释。中国现在的慈善文化格局,不是三种完整的慈善文化原型的并立,而是来自三种慈善文化原型的要素的组合,经过三四十年来的不断取舍与磨合,被保留下来的要素初步整合成为一个“有机体系的雏形”。也就是说,“当下存在的慈善文化”并不是一个“冷拼盘”,而是新的主导阶级创造出来的具有一以贯之的内在逻辑的“新慈善文化”。




二、活动领域


  • 二维矩阵中的分布

    本书采用两个维度对慈善活动领域进行分类:一是“个体性—群体性”维度,反映受益对象的特点。“个体性”强调受益对象是“个人”,可以是熟人,也可以是陌生人;“群体性”强调受益对象是“群体”,可以是确定的一群人,也可以是“不确定的多数”,乃至全人类。二是“生存性—发展性”维度,反映慈善需求的特点。生存性需求主要指维持生存的基础条件,发展性需求主要指更高层次的人类需求。

    当前中国大陆慈善面对的需求,既有个体性需求,又有群体性需求,既有生存性需求,又有发展性需求。在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时期,扶贫、济困、救灾等排在慈善清单的前列,心理健康、自我价值实现等不会被视为问题和“正当”需求。但今日温饱已不足为患,高层次的需求自然而然产生,公民对生活的期望值普遍提升,而且提升了不止一个层次,社交、自我实现等多层次需求同时在发展。

 

  • 高关注度活动领域

    本书从各个领域慈善组织的数量分布、社会捐赠数额,以及公众话题讨论量,来衡量慈善活动领域的受关注程度,各个分析视角得出的结论是相似的。

    其一,中国慈善长期、持续、重点关注的领域为满足生存性需求的领域。十年间,教育、医疗卫生、农村与扶贫、应急救灾等领域始终是慈善领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这种状况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它们是紧迫的、长期存在的社会需求,得到了国家与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和支持。在国家政策的动员与引领下,各类社会资源会相应地向这些领域倾斜。

    其二,近十年来满足发展性需求的领域受到的社会关注程度显著提高。呈现上升趋势较为明显的有文化、体育、环保等领域。满足发展性需求的各类慈善活动领域的兴起,既与慈善受助对象的需求变化紧密相关,也受到政府公共服务挤出效应的影响。

 

  • 低关注度活动领域

    从中国大陆慈善系统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一些活动领域愈发“热闹”,增长迅速,已经形成规模;另一些活动领域却相对“冷清”,甚至持续走下坡路,以至于近些年鲜少听到他们的声音。那些被忽视或不被重视的活动领域,可以分两大类:一是不符合政策导向或是不受政府待见的领域;二是小众的、特殊的、个性化的、新兴的领域。

 

  • 总述

    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中国大陆的慈善需求不断升级,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性需求被提上议事日程,慈善供给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四十年来,慈善的活动领域不断拓展,覆盖到越来越多的对象的越来越多的需求。与此同时,活动领域不断深化、细化。慈善需求在升级,行动主体的能力也在提升,专业化与分工也在同步推进,专业慈善组织不断发现新需求,定义新问题,探索和挖掘出更深、更细的“子领域”。早期的慈善行动局限于回应全局性的、紧迫的、刚性的生存性需求,现在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小众的、弹性的、多元而异质的发展性需求。慈善领域的“注意力”调整具有深刻的必然性。客观上政府难以面面俱到地满足众多群体的五花八门的需求,而且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还会压制一些正当的需求。市场也不可能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因此,只能由慈善部门对这些新兴需求作出回应。而公众对社会问题和需求的认知水平的提升,也使得以满足发展性需求为目标的慈善行动得到越来越多的公众认可与支持。

    当今中国慈善的活动领域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冷热不均”。政治性因素导致的“冷门”显而易见,无须赘述,也无法描述。可以预见,只要现行的政治体制、法律体系不发生实质性变化,目前慈善活动领域的“冷热分布格局”就会维持下去。




三、受益对象


什么样的人应该得到帮助?哪些问题应该得到解决?此类问题的答案,取决于社会的价值观、社会分化的程度、社会冲突的烈度、各阶层力量对比关系,也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的政治意愿和财政能力,还与慈善系统的能力密切相关。

本书将慈善的受益对象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人,包括个体、群体、全人类;第二类,生态环境,包括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动物;第三类,慈善体系,包括慈善行业、慈善组织、慈善从业人员、志愿者。

过去十年,中国慈善的受益对象呈现出了明显的变化趋势,反映了中国慈善事业的心胸、抱负、视野、能力的全面发展。其一,受益人群丰富多样,囊括了困难家庭成员、学生、教师、大病与疑难病患者、残疾人、灾民、见义勇为者、警察、婴幼儿、儿童、青年、妇女、社区居民、老年人、外来务工者、科技人员、医务人员、农村居民、志愿者、第三部门从业者、同性恋群体、少数族裔、宗教人士、服刑人员、艾滋感染者、企业经营者、文化工作者、党政干部、侨眷、境外人员等多元群体。受益人群也在不断扩大,诸如服刑人员、同性恋、抑郁症患者等特殊的、小众的群体也被纳入受益者的范围。但是,首要的受益人群还是社会公认的“弱势群体”。政府引导的慈善侧重于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

其二,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投入持续增加。随着空气、水、土地等污染的加重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恶化,中产阶级的崛起,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的改变,“生态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的重视。

其三,对慈善体系的关注和投入增加。以慈善从业人员、专业慈善组织、慈善行业为直接受益对象的项目,受到的关注、得到的投入都在逐年增加。

中国慈善的受益对象的界定与选择还将持续改变。受益人群的范围还会继续扩大,原来被忽视、被排斥的人群将不断被纳入其中。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将会越来越高,会有越来越多的资金、物资以及公众的关注、参与和志愿服务投入其中。伴随着慈善行业的发展壮大,对慈善行业的投入也将随之加大,慈善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慈善组织专业能力建设、慈善行业从业人员待遇改善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想了解更多内容,请锁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的年度力作《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20)》!




END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