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政策成摆设,校园无校医,谁来为学生安全买单?

2016-11-23 菅宇正 公益时报

2016年11月17日上午,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中学,刚读初一的小女孩儿陈玉(化名)照常上学,唯一不同的是,她将与全校同学一起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


上午11点左右,陈玉的身高、体重、眼睛、口腔等正常通过,但是在进行心脏听诊环节中,来自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副主任陈建明发现陈玉的心脏跳动有杂音,随即要求随行医生对陈玉进行了彩超等深入检查,并最终在陈玉的体检表中诊断为“肺动脉瓣反流或室间隔缺损”。随即,医生向本次体检活动的负责方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反映了情况。


当焦晓伟看到陈玉的体检结果后,立即与学校领导反馈,要求校方尽快通知孩子的父母,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陈玉在墙边站着,看着一群大人围绕在自己身边讨论着,她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但依旧害怕的哭了,因为别的同学根本没有做这些复杂的检查。老师和医生尽力开导着陈玉,稳定她的情绪。


“这应该属于先天性心脏病,看到这样的检查结果我第一反应就是尽快让父母带着孩子确诊,因为现在看到的只是我们的初步诊断结果,需要全面检查后才能确定,并且了解情况的严重性。”焦晓伟说道,作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助学中心的工作人员,他表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工作中发现孩子患有先天性疾病了。


在此之前,陈玉的家人一直不知道孩子的情况,也从未想过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而在本次活动中体检的3600多名学生当中,发现了包括陈玉在内的7例先天性疾病患者。


“很多偏远地区的学校,并不会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体检,而学生父母本身的意识也不足,所以像陈玉这样的情况很多,即便患有先天性疾病,也无法及早发现。”陈建明说道。


长春中学校长聂祥栋表示:“我们学校目前有初一到初三三个年级,共2005名学生,都是来自周边十三个村的孩子,在此之前,都是靠学校周边的镇卫生院,有些突发状况或者卫生情况,都是找他们的,学校本身并没有专职校医,也没有校医室。”




“‘博爱校园健康行动’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全新的公益项目,旨在推动全国校医室建设及校医配置。虽然目前国家有政策规定,也有一些公益机构正在做类似的项目,但是情况依旧不乐观。我们希望除了在建设校医室的基础上,在学校形成校园健康卫生长效机制,像陈玉这样的情况,很多都是因为没有尽早发现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甚至更糟糕的后果,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校医及校医室的建设,尽早发现,然后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治疗。”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助学中心陈珞说道:“一旦发现并确诊此类先天性疾病,可以及时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专项救助基金联系,帮助孩子进行治疗。”


政策规定出台8年 校医室建设多为空白状态


陈珞口中的国家政策,即2008年6月12日,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印发的《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规定寄宿制学校必须设立卫生室,寄宿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且对卫生室大小及配备器材作出了明确要求,其他学校可视学校规模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标准》出台后,具体执行情况如何呢?


据北京大学医学部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学校校医及校医室配备严重不达标,北京东城区的中小学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为55.56%,丰台区有三分之一学校不达标;沈阳市皇姑区达标率仅为21%,除此之外,我国绝大多数县级及以下地区的学校,校医室的建设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真的是这样么?


实地调研,开展起来有许多实际问题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共有公办学校(含幼儿院)489所,其中学生规模超过600人需要配备校医室的学校有107所,但在实际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学校几乎没有校医室。”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助学中心主任陈珞告诉《公益时报》记者。


照片来源:雷建忠(活动志愿者)


陈珞利用大量时间实地走访了6个省市,摸查目前校医室的配备情况,“情况很糟糕,我们实地考察了包括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四川、重庆,依托我们之前在这些地区开展助学项目时与当地学校、政府建立的联系,发现在这些地方,省会发达城市的学校,有少数配备了独立的校医室,但是越到下面的地区,情况越糟糕,几乎都没有校医室。”


“在我们走访的很多偏远地区,经过前些年的撤点并校,很多学校本身容纳的学生非常多,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600人以上需要配备校医室的要求,而且越到偏远地区,医疗资源越短缺,很多学校周边都没有临近的卫生站,它们其实最需要配备校医室。”陈珞说道。


“校医及校医室的建设政策虽然已经出台,开展起来却有许多实际问题。”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刘选国对《公益时报》记者表示:“经过我们调研发现,在一些发展迅速,财政状况良好的省市,当地政府也在积极落实政策,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欠发达地区,政府资金优先保障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这一块儿资金支持力度小,也没有足够的人员配备,学校自身更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就只能依靠临近的卫生院等起一些临时代替作用,更多的则处于停滞状态。”


在不断深入调研的过程中,开展一个新的助学项目,专门帮助这些学校配置校医室列入了陈珞所在助学中心的计划当中。


“我们一直在中国很多欠发达地区长期开展公益项目,具体的情况,需求,我们很了解,这是基础。”刘选国说道:“过去我们有两个项目,一个是’红十字天使计划’,在农村捐建卫生院,培训乡村医生;另一个’博爱助学计划’,捐建未来教室、红十字书库、培训乡村教师。这两个项目过去没有太多交集,我们一直在考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自身的’博爱助学计划‘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希望工程’,或者其他公益机构的助学项目有什么不同点、独特的地方。因此,围绕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核心理念’生命与健康’,我们希望在助学项目中也予以体现,而为偏远贫困地区学校捐建校医室,就是在创新中满足更多的社会需求。”


公益机构的破局之路 政府支持是项目实施关键


要做项目,就要有资金支持,更要有地方政府的配套支持,这是陈珞这些年做助学项目的经验,“学校是个很敏感的地方,而且,像校医室这种项目,本身就不是建几所能解决问题的,需要有政府支持,才能将项目做大,解决实际问题,即便是我们捐建了校医室,没有配备专业的校医人员,那么校医室还只是个摆设,发挥不了实际的作用,而校医从哪儿来,就需要地方政府予以配套。”


所以,陈珞开始与很多地方政府进行接触,但结果不太尽如人意,很多地方政府对这一项目并不太感冒。“有些地方政府给出的答复是能力有限,无法配套提供相应的专业医护人员;有的则对于项目的可持续性提出了质疑,政府如果不愿意提供支持,我们在当地没办法开展这样的项目。”


“捐建校医室不是简简单单的出钱就行,我们的钱都是来自捐赠者,我们要有效果反馈,要让花的钱真正有意义,就是让校医室在建成后发挥应有的作用,体检、保健、疾病预防、应急处置、生命教育等等。而这些都需要政府的支持,专业医护人员的配备,常规药材的提供以及供给等,所以,只有政府愿意提供这样的扶持,我们才能考虑在这些地方开展项目。”刘选国说道。


最终,陈珞在与毕节市政府接触过程中看到了希望,“当我们与毕节方面沟通时,收到了积极的回应,当地政府表示愿意支持我们开展这样的项目,将有当地教育部门提供专业医护人员作为全职或兼职校医负责我们捐建的校医室,而当地卫生部门定期对校医室内的物资进行补给,虽然当中有的校医不是全职,但会保证每周至少三天会在校医室。所以我们决定在毕节开始这样一个全新的项目。”


政府方面的情况解决了,就需要解决钱的问题,但这比前面的要简单一些,我们首先需要明确项目包括的具体内容,知道项目要做哪些方面,才知道要花什么钱。


经过仔细设计,我们最终确定了项目包含的四个内容:


1、捐建校医室;

2、培训校医;

3、针对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公开课;

4、定期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体检及疾病筛查。



照片来源:雷建忠(活动志愿者)


“捐建校医室是基础,主要保障校园医疗需求及意外事故紧急处理;校医培训是为了能够让校医专业能力更强;健康教育公开课是希望能够在学生的早期教育中灌输更多的健康知识和理念;而定期进行的全面体检及疾病筛查,是为了在保证基础医疗卫生需求的同时,能够更加及时的了解学生健康程度。”陈珞说道:“明确了项目内容,我们开始与企业进行沟通,最终,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鲁冰花”留守儿童关爱基金承担本次校医室建设的费用,大概80万元;而长春金赛药业则承担5年的校医培训费用,共计资金支持1000万,定期体检及疾病筛查,是基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众多定点医院的医疗资源,这些医院将免费为学校的孩子们做体检和筛查,我们只负责医生团队的差旅费用即可。”


项目首期在毕节捐建10个校医室 会定期体检


2016年11月17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全新助学项目正式启动,取名为“博爱校园健康行动”,致力于改善贫困地区中小学医疗卫生水平,首期将在毕节市捐建10个校医室,首个校医室援建点为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中学。除了校医室,来自重庆的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医疗小组也跟随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来到了毕节市,为七星关区3600名中小学生进行包括眼、耳、鼻子、口腔、呼吸道、心脏等全面的体检和筛查。


“这是’博爱校园健康计划’的的另外一个环节,我们大病救助类项目开展了很多年,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很多患病儿童是因为没有早发现,早治疗,最后造成遗憾;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每年全面体检,半年常规体检,校医日常排查的方式,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能够尽早发现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并且让他们得到及时的治疗,这也与我们大病救助项目形成良好的对接。”陈珞补充道:“除此之外,对于身高发育迟缓的学生,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也有专项资金予以帮助,而针对体检发现的口腔卫生问题、学生近视、斜视等问题,也将依托校医和校医室进行健康干预和预防。”


“校医室及校医的配套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学生和家长的健康意识淡薄,需要校医长期在学校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并且依托校医室资源定期对学校孩子进行身体检测,最好是在每学期开学,都能集中进行一次体检、筛查。这也需要我们配备的校医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比如常规外伤包扎、眼疾预防、口腔卫生保护以及常见先天性疾病针对知识等,这就需要进行集中培训。”陈建明说道


校医要先培训提高自身能力


“首期’博爱校园健康行动’将对来自毕节市七星关区100名校医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等16门理论知识,以及医疗救护,组织救援等14项紧急救护实际操作。”作为本次校医培训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院长孙兆林说道:“经过专业的培训后,校医将初步具备在学校内开展健康普及、疾病筛查、预防等技能。”


“校医自身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国儿童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校园内,校医自身必须具备专业的业务技能,才能充分发挥校医室作用,这也是我们愿意出资资助校医培训的初衷,在此之前,我们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合作开展的’成长天使基金’,主要是通过对身材发育矮小的儿童实施科学干预,帮助他们实现正常的身高发育。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儿童和家长对于身高发育异常关注不够,而学校老师及一些校医也因为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使得很多孩子错失了身高干预治疗的最佳时期。所以,当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与我们沟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认为校医培训的理念与我们是一致的,决定予以资金支持。”金赛药业儿科事业发展部总监胡伟军说道。


未来的计划


“目前的计划,是准备在贵州省援建100所校医室,然后再逐步推开,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五年时间内,筹集一亿以上资金,用于该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校医室建设、校医培训以及模式的推广。”刘选国说道:“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项目,改善偏远地区学校的医疗卫生水平,也希望通过这样的项目,能够吸引更多来自政府、企业、社会力量的支持,在更多的地区开展。”


感谢您对公益时报的关注,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回复「转载」取得授权。


集美貌与帅气

于一身的

作者:菅宇正



来源| 公益时报

责任编辑| 于俊如

微信编辑| 吴丽萍


2020年每个社区将配备一名社区社会工作者

京津冀协同养老 补贴跟着户口走

●海航运营总裁张伟亮:企业参与公益,要定位清晰

老人帮老人,是创新还是无奈

99公益日后,腾讯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官网:www.gongyishibao.com

微博:@公益时报

长按识别二维码获取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