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莫言:谈到鲁迅,只能用天才来解释

2016-10-19 莫言 孙郁 新京报书评周刊

微信ID:ibookreview

『阅读需要主张』


纪念鲁迅,一条根本不够。
所以这一条书评君与你们分享的,是作家莫言与前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进行的一场有关鲁迅的对谈。
与学者们的研究相比,作家们读鲁迅往往能有不一样的发现与见解。二者之间的碰撞与交流,也因此总是很有些意思。


莫言 vs 孙郁2006年12月19日


阅读鲁迅与“红色经典”不一样

孙郁:80年代文学多少受外国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影响,但五四以来的传统,沈从文、张爱玲、甚至茅盾身上的传统似乎都离你要远一些,我感觉你更亲昵的是鲁迅。

莫言:心理上当然是感到鲁迅更亲近。我觉得鲁迅说出了很多我们心里有,但不知该怎么说的话。我阅读外国文学是八十年代中期的事,读鲁迅的书是从童年时开始的。

第一次读鲁迅是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哥放在家里一本鲁迅的小说集,封面上有鲁迅的侧面像,像雕塑一样的。我那时认识不了多少字,读鲁迅障碍很多。我那时读书都是出声朗读,这是我们老师教的,老师说出声朗读才是真的读书。很多不认识的字,我就以“什么”代替,我母亲在旁边听了就说:你“什么什么什么呀,别‘什么’了,给我放羊去吧!”尽管是这样读法,但《狂人日记》和《药》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药》里有很多隐喻,我当时有一些联想,现在来看,这些联想是正确的。我读《药》时,读到小栓的母亲从灶火里把那个用荷叶包着的馒头层层剥开时,似乎闻到了馒头奇特的香气。我当时希望小栓吃了这馒头,病被治好,但我知道小栓肯定活不了。看到小说的结尾处,两个老妇人,怔怔地看着坟上的花环,心中感到无限的怅惘。那时我自然不懂什么文学理论,但我也感觉到了,鲁迅的小说,和那些“红色经典”是完全不一样的小说。

《药》的结尾,坟前的两个老妇人

孙郁:红色经典对我们这代人有很多影响,碰到鲁迅时,这两个传统是不一样的,在你心里更具吸引力的是哪个呢?

莫言:那时没有选择,碰巧遇到哪本就读哪本,作为毛泽东时代生长起来的少年儿童,读红色经典和革命英雄主义小说,与社会和学校里的教育完全一致,浅显、简单,能够毫无障碍的来理解。而鲁迅是属于另一个层次的,要难懂,深奥的多,他究竟说什么,探究深思,字面后面似乎还藏着许多东西,这种感觉很神秘,也很诱人。
我读鲁迅比较早,要感谢我大哥。他上大学后,读中学时全部的教材都放在家里。我没书可看,只好看他的教材。当时中学课本选了很多鲁迅的作品,小说有《故事新编》里的《铸剑》,杂文有《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我最喜欢《铸剑》,喜欢它的古怪。
孙郁:很多人都喜欢《铸剑》,那里有鲁迅的现代意识,和很多重新组合的方式。

莫言:我觉得《铸剑》里面包含了现代小说的所有因素,黑色幽默、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等等都有。《铸剑》里的黑衣人给我留下特别深的印象。我将其与鲁迅联系在一起,觉得那就是鲁迅精神的写照,他超越了愤怒,极度的绝望。他厌恶敌人,更厌恶自己。他同情弱者,更同情所谓的强者。一个连自己都厌恶的人,才能真正做到无所畏惧。
真正的复仇未必是手刃仇敌,而是与仇者同归于尽。睚眦必报,实际上是一种小人心态。当三个头颅煮成一锅汤后,谁是正义谁是非正义的,已经变得非常模糊。它们互相追逐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好人坏人的区别。这篇小说太丰富了,它所包含的东西,超过了那个时代的所有小说,我认为也超过了鲁迅自己的其它小说。
孙郁:鲁迅还有一部分写知识分子的作品,比如《孤独者》、《在酒楼上》,这些你喜欢吗?

莫言:蛮喜欢的,还有《伤逝》。那个魏连殳好像鲁迅自己的写照,特别是在精神气质上。这类小说,比他的《祝福》、《药》似乎更加深刻,用现在时髦的话语说,《药》、《祝福》这类小说是“关注底层”的,而《孤独者》、《伤逝》是关注自我的,是审视自己的内心的,有那么点拷问灵魂的意思了。这样的小说,太过沉痛,非有同样的大悲大痛,难以尽解。
谈到鲁迅,只能用天才来解释。尤其是看了他的手稿之后。在如此短暂的创作生涯里,写了这么多作品,还干了那么多了不起的事情,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鲁迅的眼光世界文学的高地

孙郁:你注意到罗曼·罗兰和纪德了吗?鲁迅翻译了两篇纪德的东西,追问这些人干了什么。巴别尔是世界性作家,鲁迅是中国第一个介绍巴别尔的人。我觉得鲁迅的眼光太棒了。

莫言:鲁迅是站在世界文学的立场上来写作的,当然他写作时未必会想到“世界文学”这个概念。但对世界上的文学,第一他相当关注,第二他密切追踪,翻译,介绍。这个眼光太了不起了,去年一家出版社重新出版了巴别尔的《骑兵军》,我又读了一遍,确实是好东西。退回去七十多年,鲁迅就看过了我们今天还赞赏不止的东西。毫无疑问鲁迅当时是站在世界文学的高地上,密切地关注,紧密地追踪,非常的了解。鲁迅当时就翻译过尼采的《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我们是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才把尼采又一次介绍过来,大家才知道什么是酒神精神。
另外,我1987年读鲁迅翻译的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读到后来我忘掉了厨川白村,我认为那就是鲁迅的创作。什么非有大苦闷不可能有天马行空的大精神,非有天马行空的大精神,不可能有大艺术……
鲁迅译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1924年)

孙郁:其中对日本国民性的批判,鲁迅觉得中国人也一样。

莫言:鲁迅对中国文化的把握是建立在深厚的学养之上。这要童子功,要从经史子集里边沤出来。后来他到日本留学,学医学,学医的人对人的认识与一般人不一样。鲁迅对事物看得非常透彻,首先他明白人是一个动物,人的生命非常有限。他没有那些神鬼迷信。他有科学头脑。他从中国文化里浸泡出来,知道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什么。真正的叛徒肯定是从内部出来的。他对中国文化的批评能够一剑封喉,就在于他太了解中国文化,知道死穴、命门在何处。我们读一点四书五经,知道一点皮毛,然后就敢来指点江山、说三道四、指手划脚,那肯定说不到点子上。


鲁迅影响莫言《酒国》和《檀香刑》

孙郁:我感觉鲁迅内化到你的作品里了,你有意无意地受到他的影响,是从哪部作品开始的呢?

莫言:集中表现是《酒国》、《枯河》。小孩被打死的情节,与读鲁迅有关系。《药》与《狂人日记》对《酒国》有影响。《酒国》是1989年下半年写作的,对于巨大的社会事件,每个中国人都会受到影响。我也在思考一些问题,尽管肤浅,但也在思考。一个写小说的人还是应该用小说来发言。我从小所接受的教育,使我不愿意跳出来,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空泛的宣言,而是习惯用小说的方式,有了感受就诉诸形象。

《酒国》作者:莫言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年10月

▲ 点击图片买一本


孙郁:我开始以为是一种传奇,但越读越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你的叙事技巧和结构都很独特。

莫言:这部作品里有戏仿,有敬仿,比如对《药》的敬仿。小说里那对夫妻平静地像出卖小猪崽儿一样出卖了自己的孩子。很多国外评论者,喜欢把中国妖魔化,他们宣传这是一部描写吃人的小说。其实我的本意并不是去说中国有食人现象,而是一种象征,用这个极端的意象,来揭露人性中的丑恶和社会的残酷。我每次出去都要纠正这种有意的误解。作品中对肉孩和婴儿筵席的描写是继承了先贤鲁迅先生的批判精神,继承得好还是坏那是另外的事情,但主观上是在沿着鲁迅开辟的道路前进。

孙郁:你对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之间有什么感受?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你有影响吗?

莫言:鲁迅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凡是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同时也一定是伟大的犯人。审问者在堂上举劾着他的恶,犯人在阶下陈述着他自己的善;审问者在灵魂中揭发污秽,犯人在所揭发的污秽中阐明那埋藏的光耀。”这评价真是精辟之极,看起来是说陀氏,是不是也是在说他自己呢?
还有:“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那罪恶之下真正的洁白来,而且还不肯爽利地处死,竭力要放它们活得长久。”鲁迅真可谓是陀氏的知己。我们一般的作者,能拷问出洁白底下的罪恶就很好了,但鲁迅和托斯妥也夫斯基能更进一步地拷问出罪恶之下真正的洁白。这就是一般作家与伟大作家的区别。

孙郁:鲁迅写的是看客,《檀香刑》写的是刽子手,这是对鲁迅思想的一个发展。

莫言:不敢轻言发展,否则会乱箭穿心!但毫无疑问《檀香刑》在构思过程中受到了鲁迅先生的启发。鲁迅对看客心理的剖析,是一个伟大发现,揭示了人类共同的本性。人本有善恶之心,是非观念,但在看杀人的时候,善与恶已经没有意义了。譬如清朝时去菜市口看一个被杀的人,哪怕这个人犯的是弥天大罪,杀害了很多人,是一个令人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的坏蛋,但因为他上了囚车,脖子上插着亡命牌,这时候所有的看客都不会关注这个人到底犯了什么罪,纯粹是在看一场演出。这个死刑犯,能在被杀前表现的有种,像个汉子,慷慨激昂,最好唱一段京戏,最好能像鲁迅笔下的阿Q那样喊一句“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就会让看客们得到极大的满足,获得精神愉悦。

《檀香刑》作者:莫言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年10月

▲ 点击图片买一本


孙郁:鲁迅说阿Q是无师自通地喊了这么一句,“无师自通”这个词用的真好。

莫言:那说明阿Q也深受看客文化的影响,或者说他也曾经当过看客。死刑犯表现得好,看客心理得到了极大满足,便将罪犯过去的罪恶一笔抹杀,并使之成为被赞美的对象。今天这个犯人真有种,视死如归啊。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但我们难道有理由谴责成千上万个父老乡亲吗?实际上,我们也是看客。
后来我也做了一些别的方面的资料搜集,发现这种看客文化,看客心理,不仅仅在中国独有,西方社会也大量存在。从古罗马时期到希腊的时候,西方有很多酷刑令我们感到毛骨悚然,尤其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刽子手发明了断头台。我看过狄更斯的《双城记》,其中有一大段老百姓在广场观看杀人的描写,官场周围楼房阳台,最便于观看杀人的地方,都被重金出租,而且全都被贵族家的太太们小姐们租去。看的过程当中,她们会晕倒,会发出尖叫,但等下一次杀人的时候,她们依然会来看,而且还是要花重金租阳台来看。这说明看客不仅仅属于中国,西方也有。我说这是人性当中的阴暗面,鲁迅揭示的也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心理,而是全人类的心理。

赵延年木刻版画《阿Q正传》中的行刑场景

▲ 点击图片买一本



“作为老百姓的写作”不应是廉价的怜悯

孙郁:接下来的话题是,你提出的“作为老百姓的写作”这个口号反响特别大。其实为普通老百姓来写作,这种观点是没问题的,只不过中国的百姓呢,按照鲁迅的观点是有惰性的,创作其实是有反惰性的,是超越了民众,尽管他也是民众的一员,但是有一种智性的创造,是一种独舞,一种高蹈在上面的存在,心里面有一种脱离大众的语境。

莫言:实际上我觉得这是作家的立场问题,换句话说,是怎么样来看待自己的职业的问题,严格地来讲,“作为老百姓的写作”这个说法也经不起推敲,因为目前,你不管承认还是不承认,肯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百姓了,跟我家乡的父老,还有城市胡同里的老百姓,还是不一样的。
我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口号,是基于对我们几十年来对作家地位的过高估计,和某些作家的自我膨胀,动不动就拿出“人民”这个口号来往自己脸上贴金。对这种自认为比别人高人一等,自己把自己当救世主,自认为比老百姓高明,自认为肩负着拯救下层人民重担的作家,我很反感,因为我知道他们这些冠冕堂皇的话语背后的真实面孔。我提出“作为老百姓写作”这样一个低调的口号,这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孙郁:所以我看了《十三步》之后,包括《天堂蒜薹之歌》,当时我觉得你的复杂性在于,你其实有创新性前卫性的一面,但你的现实情怀还是很厉害的,批判精神很厉害。

《十三步》作者:莫言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年10月

▲ 点击图片买一本


莫言:实际上,我觉得这是很多评论家对我的评论中都忽略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实我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是以一贯之的。他们更多关注我在小说语言上、形式上、艺术上的离经叛道。对我小说当中对现实的关注,对政治的批判关注的少。

孙郁:你对现实的批判,超越了当下一般的简单道德化,变成了一种寓言。

莫言:这要感谢鲁迅先生开创了“改造中国国民劣根性”主题的发现,它没有使我把反腐败小说变成一种正义和非正义的文本,没有变成对弱势群体的道德关怀,和对腐败群体的道德义愤,没有停留在这个方面。

孙郁:是超越。我觉得比那种主旋律的作品高超多了。

莫言:“超越”还不太准确,应该是“深入”了一些,他们是附在一个膜上,我是戳到膜下面去了。之所以能戳到膜下面去,我想更大力量是一种同情。这种同情不仅仅是对弱势群体的同情,而更多的是对所谓的强势群体的同情,就像鲁迅在《药》里面刽子手康大叔讲到夏瑜时说,这小子竟然说打他的狱卒阿义可怜,他觉得很奇怪,我是手握屠刀的,是吧,我是可以杀你的,我怎么会可怜呢?这小子竟然说我可怜,这一句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后来我看了林昭日记,林昭的谈话,林昭对那帮虐待她的罪犯,女牢里面受公安人员指使虐待她的人,她不恨他们,她可怜他们。
我想,这样的同情,这样的怜悯,就不是那种对弱势群体廉价的怜悯,哎呀,我看到你小孩没学上啊,我看到你衣食没有保障啊,我想这种对弱势的怜悯,当然也很宝贵,也很高贵。假如我们能够深入到对强势群体的一种可怜上,这个我觉得就上升到一种宗教的高度,不是一般意义上廉价的东西了。所以,我觉得《酒国》稍微让我满意的一点就是包含着对这种所谓强势群体的悲悯。


本文内容整合自《鲁迅遗风录》,由出版方授权发布,相比原文有较大删节处理。编辑:小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鲁迅遗风录》作者:孙郁

版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6年9月

▲ 点击图片买一本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追风筝的人 | 钱理群 | 竹久梦二 | 南锣鼓巷 | 校园性骚扰 | 电影审查 | 篡改历史 | 空巢青年 | 抑郁症 | 键盘侠 | 长江漂流 | 荒木经惟 | 希尼 | 沈石溪 | 傅雷之死 | 少年读经 | 《小别离》| 老舍之死 | 表情包 | 奥运 | 洗稿 | 郝景芳 | 严耕望 | 加缪 | 巴西 | 阿城 | 朋友圈 | 汤显祖 | 葛优躺 | 心灵鸡汤 | 帕慕克 | 龙榆生 |  一流大学 | 奥兹奥威尔 | 阿列克谢耶维奇国学 | 民国试卷 | 2015年度好书 |《斯通纳弟子规 | 小王子 | 《红楼梦》


点击图片

购买企鹅经典70周年纪念套装~

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