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死后,你的社交媒体账号怎么办?

2014-11-05 数洞社媒

点击上方“数洞社媒”,关注最新社媒资讯


作者:Jack Schofield


妻子四月份去世,全家徒添悲伤。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向Facebook申请把她的账号转成纪念模式。对我来说这样比直接删除账号好,因为纪念模式还能留个空间让人们——特别是我们9岁和13岁的两个儿子来留言、纪念她。


每次我填Facebook的申请表,都有信息提示说很快会有工作人员联系我,但直到现在都没有任何动静。我已不知在哪里还能就此问题向Facebook求助。我还曾试图通过反馈表格和Twitter跟Facebook取得联系,但都无果。您知道怎样才能获得Facebook的答复吗?


Simon



或许,让《卫报》把这种曝光能促使Facebook的人尽快回应,不过我也不敢打包票。不管通过哪种方式,Simon的经历很说明问题:普通个人用户,甚至普通的记者是没法和Facebook对话的。现在Simon所能做的只有不断重复申请程序(就像他已经试过的那样),直到接通Facebook的系统为止。


一个老大难问题


用户超过十亿的互联网公司,比如Facebook和Google,都是靠机器,或者在像菲律宾这样的国家雇佣廉价劳动力来筛选信息(Wired最近的一篇报道《时间线的擦洗工》对此有详细描述)。Facebook声称他们“有一个专门的团队来审核关于账号转纪念模式的申请”,但我猜测这项业务应该也外包了。


申请转纪念模式的时候,Facebook会建议你“提交一个讣告的链接或者其它可以证明死亡的文件”,虽然在申请表中这是选填的内容,但我强烈建议你还是提供可信的死亡证明,因为有时候“转纪念模式申请”可能是毁谤中伤、未成年人恶作剧,或者直接就是有人弄错了。


对于Facebook来说,处理转纪念模式请求可能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更何况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年用户注册使用Facebook,此类请求还会快速增长。根据Entrustet公司(一家专门做“数字遗产处理”业务的公司,该公司近日被SecureSafe接管)的Nathan Lusting估算,今年内会有3,000,000 Facebook用户死亡,相当于每周就有60,000人死亡。如果处理每个请求都要像Simon经历的那样花费六个月以上,那么Facebook的这项任务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了。


如果没有人联系Facebook,或者如果Facebook没能回应请求,一个“死亡账户”可能无限期地显示“活跃”状态,那么问题就来了:它可能会被黑客入侵,用来散播垃圾信息,或者做更糟糕的事。


删除还是转纪念模式?


对于Simon来说有两个选择:让Facebook删除已故妻子的账户,或者把账户转为纪念模式。


如果选择删除账户,那所有的评论、照片等等都会被删掉——因为这涉及个人隐私,你必须采取法律途径才能保留它们。Facebook声称,获得个人账户内容的申请要走漫长的程序,还需要法院的许可。


如果你选择转为纪念模式,Facebook会改变一些设置:


-禁止任何人登录该账户。


-任何人不可更改、添加或删除该账户现存内容,包括取消关注好友。


-自动更新内容,比如“每日引用”或者“星座运势”都会停止。


-纪念模式账号不会出现在“公共活动区”,例如生日提醒、“你可能认识的人”、搜索栏等。


-纪念模式账户只能被该账户认证的好友查看。


不过,账户的原始内容都还在原来的地方。Facebook还补充说“根据已故用户的隐私设置情况,好友仍可以分享其时间线上的内容”。


如果Simon有已故妻子账户的登录密码,他还可以隐藏或移除部分内容,包括他认为不适宜出现在她主页上的内容。但这样做是有风险的。首先,Facebook有言在先:“登录他人账号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违反管理条例的。”其次,Facebook不会删除活跃账号。如果账户在用户死亡后还有活动,都将被视为可疑。


Simon还可以为亡妻建立独立的纪念主页,不过那要花时间去打理,不如直接将账户转成纪念模式省心。即便如此,转纪念模式的申请处理也应该有效率一点,像Simon这样六个月还未处理的情况是不可接受的。


未雨绸缪


可不只是Facebook,大多数人都会有几个各种各样的账号,有的人甚至有几十个。最常见的是邮箱,像Gmail、Hotmail、Outlook等等;或者是即时通讯服务账号,比如WhatsApp、Skype;还有网购账号,例如Amazon和eBay。当然还有其它的,包括Instagram,Twitter,Tumbler,Flickr,Pinterest,Snapchat和Dropbox。个人电脑、智能手机也通常会设有保护密码。


如果每个人都未雨绸缪考量“身后事”,处理这么多的账户要花很多时间,况且它们的公司还不一定有Facebook这样的处理流程。


如果你将来想让配偶或者其他家庭成员处理你的“数字遗产”,那么最好现在就把这些账户的登录名、密码和绑定邮箱列个清单。你可以把这些详细的信息写在一封信里,但最好进行加密,并把密码告诉你信任的人。相反,如果你还有什么网站或网络服务的账号不想让你家人知道,那就不要在浏览器里留下痕迹,也不要允许浏览器自动存储密码,你可以用密码安全管家这样的服务取而代之。有许多网络公司都提供这种信息储存服务,比如Legacy Locker,Password Box,Asset Lock,Cirrus Legacy或者Securesafe的“数据遗产”服务,不过我也不确定这些是不是必需的。


此外,你还可以给遗嘱执行人留一份说明,但注意不要把密码等细节列进一份传统的英式遗嘱,因为在遗嘱认证的时候,里面的内容就会变为公开记录。


译者评论


逝者的“水晶棺”



有阵子我养成了一种怪癖:睡前到人称“微博入殓师”的@逝者如斯夫dead 的账户里,随便找一个逝者,把他/她的微博全部读完,在微茫的黑暗中回溯一个人濒临生死之界的寒意。


@逝者如斯夫dead 集纳的死亡用户中,有的人长期和疾病争斗字字心酸血泪,有的人生活一直圆满顺遂,却在某天突遭意外——在社交媒体兴起之后,人类生命的戛然而止,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志:最后一条微博。在那条微博下,通常有异乎寻常的千百条评论,都是陌生的网友闻讯而来,默默点上蜡烛、道声走好。戈夫曼说人生是一场演出,看到这里,就像听到了落幕的休止符,我往往会打一个冷战,深深庆幸自己还活着。


社交媒体兴起之后,人类存在、消亡和纪念的方式仿佛也发生了改变。过去亡者在人世间留下的仅仅是碎片——一张照片,一段录影,一封书信……关于他或她的完整印象,仅存在于有亲密关系的人们的记忆中。而今,微博、微信或Facebook,Twitter的时间线是一根绳索,将一个人留下的所有碎片规整打包,将所有的情境接合重现。任何一个不相干的人都能够看见他/她,回溯他/她的一生,像一个先知那样看着他/她一步步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浑然不觉。


社交媒体账户,就像一个水晶棺,完整保存了一个丰满而陌生的逝者,你可以看见他/她的每一缕发丝、每一寸肌肤,他/她的泪水和笑靥,他/她的爱与恨,他/她某天下班吃的一顿饭,或者猝不及防的一场感冒……你突然介入了一个亡者的世界,你变成了一个息息相关的人——直到最后,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乎,但你真的开始在乎。你会流下泪水,或者重重叹息。


在中国的文化里,死亡是令人讳莫如深的话题。中国人甚至没有活着预备遗嘱的习惯,更别提保存在互联网上的大量“数字遗产”。目前我并没能找到新浪微博对已死亡用户的处理方式,但被@逝者如斯夫dead 记录的死亡用户账号,往往就保持着那种戛然而止的状态,或者顶多由逝者的亲人最后发布一条感谢大家关心的微博,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动静。一个生命的断章就这样悬挂在公共舆论场域中,的确有供众人凭吊的哀思,但也难免有些“暴尸街头”的怪异感。


因而,虽然Facebook处理申请的效率低下,它还是有一套对于逝者账户的处理流程,这是值得国内社交媒体借鉴的——这是一种对逝者的态度。毕竟,“死生事大”是在任何文化语境中都被认可的共识。一个人的生活轨迹信息,在他/她生前死后,都应该被悉心对待。


反之,如果逝者们留在互联网上的大量“数字遗产”无人处理,会有什么结果?这些散落的个人信息,会不会如上文所说的被黑客盗用,变成垃圾信息的扩散器、诈骗的幌子,或者变成云计算的对象、混入大数据的洪流?


2011年,英国第四频道电视剧公司出品的迷你剧《黑镜》系列中,有一集为我们预想了另一种可能:男主人公Ash是个社交媒体迷,因意外而死亡。他生前在网上留下的大量信息,被苦苦思念他的女友Martha送给特殊服务商,合成出一个模拟的Ash。这个虚拟人可以通过私信、电话陪Martha聊天,给她安慰,并且语气、性格、习惯都和Ash生前一模一样。在与虚拟人的互动中,Martha的痛楚得到了短暂的抚慰,却在某天惊觉自己堕入了长期的自我精神欺骗。


别人的故事总是一目了然,容易评判事情临到自己头上时,往往就没那么简单。只要想一想,社交媒体账号的“水晶棺”里保存的无形讯息,将来某天却能转化为可看、可感、可听、可对话的虚拟人格,能让那个死去的挚爱重新“活过来”——这是多么迷人的幻景,其诱惑力简直难以抵挡。


或许将来有天,我们真的能够克服巨大的伦理困境,挣脱自我迷幻的自嘲,让科技实现那个“死而复生”的想象,不过在那之前——就像文中所说,我们是否真该想想,是不是已经到了好好打理那些与自己人格绑定的社交媒体账户信息的时候了?


(文/陈秋心)


本文由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官方微信平台“数洞社媒”独家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数洞社媒”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官方发布平台,关注国内外社会化媒体新鲜资讯,学术观点,数据洞察,挖掘社媒生产力!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