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的笔下有你从未见过的色彩光影丰富的上海......

上海静安 上海静安 2021-11-23




编者按:他的笔下有色彩光影丰富的上海,在海派油画史上留下灿烂一页。他曾得刘海粟、林风眠、关良等众多第一代油画家亲炙,与张伯驹、颜文樑、闵希文是忘年交。40出头,他便与前辈刘海粟、关良、颜文樑并肩于1980年上海展览中心“四人画展”。他便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中国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陈钧德。


1937年,陈钧德生于上海石库门“旭东里”(今静安区石门一路),1960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研究员、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十一长假期间,刘海粟美术馆正在举办的“海派油画大师陈钧德艺术与文献特展”引发观展热潮。我们特约作家、文汇报高级编辑丁曦林追忆他跟陈钧德先生相交甚笃的往事。丁曦林是陈钧德先生传记《激情不灭》的作者,也是此次特展策展人之一。他对陈钧德的漫漫追忆,令我们从字里行间可见可感一个“活龙活现”的海派油画大师。



上海新式里弄


文/丁曦林 画/陈钧德 



我与陈钧德老师二三事






静安寺 陈钧德


1995年,我结识了陈钧德老师,自此与陈老师缔结了友情。长达二十多年时间里,我向他求教了无数有关绘画的问题,聆受了桃李之教。

在绘画方面不断累积的感悟,对于我理解现代主义绘画以及日后撰著陈老师的艺术评传给以很大帮助。当《激情不灭——艺术隐士陈钧德的成长史》在三联书店出版,我将这份热忱与新闻深度调查“杂糅”,化为对于绘画大师的学术解读以及对其他百余画家所作的艺术评介。

 愚园路街景 陈钧德




何为画画

与陈老师结识后,起先是断断续续地来往,后来渐渐密切,有一阵子每周约见。

陈老师给我的深刻印象,是他一生视画画如生命。他几乎每天要去画室转转,去画画,或去阅读,而阅读行为属于能量补给,也是为了更好地绘画。“只有在绘画或研究绘画,我才觉得自己没有虚度光阴,才感到这一天过得是有意义的。”他多次跟我这么说。

 夕照梧桐 陈钧德

在他的画室,我多数时候是跟陈老师“神侃”,有时也观摩他画画。

他画画,都是精神抖擞地站在画布前。有时他一站二三小时,也不叫累。他曾自豪地告诉我,他念中学的时候被选拔进入校篮球队,在球场也敢拼敢撞的,充沛的体力就是那时打下的基础。“可惜我个子长得不够高,抢篮板球难免吃亏,后来就放弃这项运动了!”说起打篮球,陈老师两眼也会发光,那是青少年时期陈老师的美好记忆之一。而画画,是陈老师从小就喜欢的,越画越迷恋,从兴趣发展到信仰——这时他认准自己来到世上,使命即画画。

 苏州河 陈钧德

上海早晨 陈钧德

从一个艺术青年成为一代油画大师,固然跟禀赋有关,却也出自勤奋。不勤奋的人再有才气至多只是一颗流星。陈老师成长为一代绘画大师,在于他忘我地投身绘画,一如燃烧生命。1960年代、1970年代,他先后在文工团、工厂、研究所“颠沛流离”,在边缘地带执着地寻求艺术理想。每逢星期日,他带上画夹和颜料,独自骑车,画遍了上海各个角落。

 关良赠陈钧德“无声胜有声”

他的写生创作,起点很高。由于早期受欧洲现代主义绘画影响至深,他自觉地警惕“不做所画对象的俘虏”。他认为:作为画家,本不应以如实地去描摹自然造物的表象为满足,他总要在感觉“可视”事物的同时,去追寻那些“不可视”的东西。他体会到,写生即是写生命;一味追求有形之形固然有其乐趣,然而表现你所发现的那种无形之“形”,无疑需要燃烧着的激情,而与此同时,你也开始与自己接近。

 上海露天咖啡馆 陈钧德

陈老师的绘画充满着生命温热。他在家创作时,有时拿交响乐营造环境气氛。这是怎样的创作体验啊。无怪乎,他的绘画,譬如《帝王之陵》,没有传统表现陵墓的阴郁或沉重,相反,节奏是抑扬顿挫的,色彩洋溢金属般的响亮,整幅画面充溢着激情。

 帝王之陵 陈钧德

他用烤着生命之火的双手来到人世间画画,只要火不熄便疯狂地画,不知疲倦。




突遭病袭


2016年4月初,我从芝加哥探亲归来,给陈老师家打电话。

接听电话的正是陈老师。奇怪呀,他的声音不像往常那般热烈,而显得低沉甚至有气无力。他说:“我昨天刚出医院,这次开了大刀……”我稍稍询问病情后,提出马上要去看望,他声音不高却语气坚决:“劳动节前一概闭门谢客,侬五月后可以再来。

待我“五一”后兴冲冲地赶到陈老师家,陈老师太太罗老师给我开的门。她引我入座于客厅的沙发,说:“稍等,伊还在床上,我去叫伊!”等到陈钧出现,我情不自禁说:“陈老师,侬瘦了!”陈老师淡淡一笑,步履明显颤巍。我纳闷,经过近一个月调理,身子骨还如此虚弱。我问起手术,他那时还是蛮乐观的,说:“只是摘掉一只肾,左边的。

一次结石手术还需摘掉左肾?我感觉内有隐情,却欲言又止。

果然。家属和院方那时还打算瞒一下,指望病情不复发就不必“摊牌”。而陈老师经过这次住院手术,似乎有一丝预感,告诉我:“我跟医生说了,有啥病情,请真实地讲,勿要隐瞒。我今年80岁了,每活一天都是额外赚的,我是不怕去见马克思的!

 暖冬阳光 陈钧德日耀梧桐 陈钧德

聊到“养伤”,他说:“兆莲(指太太罗兆莲)三天两日给我炖鸡汤啊炖鸽子汤啊,本意是帮助增加营养,养好刀口,想不到副作用出来了。前几天,脚趾头一阵一阵地痛,痛得实在没有办法,我担心是不是啥辰光不小心伤到了脚趾骨头。于是再去医院拍片子,结果说,脚趾骨头没事,是痛风,营养太好嘞,引起了痛风发作……”他微笑着。

 静安寺 陈钧德

过了一阵子,我再去看望陈老师,他身形依旧消瘦,刀口仍未愈合。他给我看左下腹,明显凹瘪一块,还多出两道暗红色刀痕。他说:“你用手摸摸看,是不是有点硬硬的?”

看此情形,我原本准备跟他商讨一道赴香港参加《激情不灭》繁体字新书发布一事,话到嘴边我又咽下了。之前我俩说过要去香港的,看来此行不得不“泡汤”了!

那次见面,陈老师给我看了新近创作的几幅纸本油画棒作品。他说,这几天实在手痒,就靠着椅子画画,有时还整理一些小幅的旧作。忽然,他发出叹喟——

“人生是条不归路,绘画也是不归路。过去啊,我许多创作是在写生状态中进行的。现在呢,身体好,只能在家凭记忆,想到哪里画到哪里。”继而他又说:“等哪天真走不动了,我坐得起来也要画,一直画到老!”我听出了他的无奈和坚强,心里不免一酸。


 



沪展“遗愿”


我们断断续续保持着电话联系。一天,我与郦韩英、陈少峰谈及陈老师有个“缺憾”:没有在中国美术馆这座艺术殿堂办过个展。我们仨一合计,表示要帮陈老师了却此事。

 

有过普希金铜像的街 陈钧德

2017年3月,我给陈老师打电话。我这边尚未开口说个展,他那边已蹦出一句——“我身体情况勿好!”他似乎还有话,说就在画室里等我。我撂下电话直奔而去。一进他的画室,奇怪了,以前多次播放雄壮交响乐的他,那天却放着佛教音乐。我一惊。

 静安寺 陈钧德

就在音乐环绕下,陈老师道出了他才知道的病情真相!

他叙述道,前几天去医院复查,一眼瞥见配药单上打印的字迹,脑袋“轰”地一下。他情绪有点儿激动,详细地说了疗程。他还说:“既然确诊了,我不乐观也不悲观,认真过好每一天。”我无言以对。稍后,他主动指给我看三幅新画。我感受得到,他的内心起伏。也看出,一旦知道真相,他也“看得开的”,心态坦然。果然,他跟我谈到一件事:香港彭先生盛情邀请他4月去办展,他已经将作品空运过去了,还预定了在尖沙咀的马可波罗酒店客房。在这之后,我再去他家探望,他说已经联系好医院准备动肺部手术。不过,动手术前,也就是明天(4月7日),他将与罗老师一起飞赴香港参加展览开幕式。

“按我的身体状况以及医嘱,我怎么也不应该在这个时刻出远门的。但交往几十年的老朋友彭先生一再嘱托,要我无论如何去香港会一面,聚一聚!”陈老师不想让老友失望!

陈钧德《致晚年的我》手稿

也就是那天,我跟陈老师“正式”谈起我跟郦韩英、陈少峰一道筹办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陈钧德油画艺术展”的想法。他沉吟道:我身体欠佳,实在无力给予支持。

我明白陈老师的心意,说“请陈老师放心,接下来的一切事务由我与郦韩英、陈嘉伟、陈少峰分工办妥”。就这样,我们赴京商谈北京大展。短短四五个月内,不可能完成的诸多事情都被我们一一攻克。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主办的“陈钧德绘画艺术展”不出所料,开幕后反响很大。北京归来,我又和陈老师谈起在刘海粟美术馆继续办展。陈老师跟刘海粟感情极深,他认可这项事。于是,我出面与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靳文艺聊此事,他非常兴奋,表示由刘海粟美术馆主办上海展,“文脉完全接得上”。

 陈钧德夫妇与刘海粟一同写生

2018年7月的一天,酷热,我陪靳文艺和他的同事王静拜访陈钧德老师。那天,一身白色布衫的陈老师虽然偏瘦,却精神矍铄,谈兴甚浓。他笑着聊到,他画画是极其“任性”的,所画对象制约不了他,所用工具也制约不了他,我行我素,自由不羁……

 梦境 陈钧德

一年后的9月,陈老师带着沪展“遗愿”远行了。计划在2020年举办的展览,因疫情被拖延。所幸,家属利用这段时间整理出丰富的“文献”,令我们看了不禁沉思或动容。又过一年,即2021年9月,陈老师去世二周年之际,沪展得以开幕,令观众“惊艳不已”。

 陈钧德先生

一切都是友情使然。陈老师朗朗的笑,我不时会听见。


作者介绍


丁曦林


丁曦林,生于上海。作家,艺评家,文汇报高级编辑。

19857月起从事传媒,历任记者、编辑、主编、社长。

著有长篇人物传记《激情不灭》《河的对岸》《颠覆与创造》等,发表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艺术评论等百余篇。




勿忘我(布面油画) 陈钧德



编者按:


本栏目来源于1994年2月8日创刊的《静安报》副刊《百乐门》。在微信平台,“百乐门”将以全新形式向读者展示。每周定期推送,换个角度阅读静安。投稿可发至 jinganbao2016@126.com





作者:丁曦林

图片:陈钧德

编辑:施丹妮

美编:王菲

栏目主编:施丹妮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文汇出版社《陈钧德绘画艺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陈钧德》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可能你还想看↓肉馅饱满、面皮筋道、汤汁鲜美!没人能拒绝小笼的美味!收藏!国庆长假期间,静安各大文旅、体育场馆开放时间来了!每天仅限20人,速抢!这个超容易出片的“纯白童话世界”,等你打卡!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上海静安”微信

长按二维码下载

“上海静安”APP

点个赞再走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