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郭骅:以儿童为本位的传统文化教育?

爱阅公益 2021-05-2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奕阳教育 Author SUNGLORY


一直以来,很多家长对让孩子读经、背经这件事抱有着极大的热情。他们希望通过读诵经典,让孩子学习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起优秀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格。


但是读经到底是在培养人才,还是在毒害孩子?从“读经热”开始便争论不休。


读经是学习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吗?读经孩子的背后究竟收获到了什么?今天就让我们和郭骅老师一起,谈谈什么才是以儿童为本位的传统文化教育。



文丨郭骅 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 


以儿童为本位,必然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水平、为儿童未来发展着想的。由此出发,在传统节假日,给孩子讲讲节日的来历,做一些与此相关的活动,比如,中秋时带孩子做月饼;清明时给孩子讲讲“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春节前带孩子洒扫庭除、贴春联,除夕带孩子一起包饺子……外出游历时,给孩子讲讲山川故事、人文典故……这些都是以儿童为本位的传统文化教育。


确切地说,这不是教育,这就是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即教育。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了解自我、接纳自我的过程,这其中,自然包括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完成个体文化身份认同。这是成长的题中之义,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经历,日积月累、点点滴滴塑造着每个人。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如果不是换个参照系,自己不容易感觉到。在国内时,我一直自认为对传统文化没兴趣,虽然大学专业是中文,古典文学是必修课,但过后都没留下什么印象。


到加拿大后,才发现自己骨子里是中国人。因为大把的时间要打发,我没事找事,从2015年6月开始学画,画了几个月后,发现自己喜欢印象派,就决定从临摹入手。但每次挑选临摹的画都颇费周折,要看很多幅才能决定临摹哪一幅。很多画第一眼觉得好看,到决定临摹时,又发现没有喜欢到想临摹的地步。


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反躬自问,便发现自己的审美趣味是东方的:西方油画画面太满,不留白,没有我喜欢的“意境”。趣味这东西,相当于审美的味蕾,跟中国胃一样,是每个人骨子里的东西。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所谓传统,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而又不易觉察,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在无形中塑造了你一国之传统,犹如一人之家族,对这种与生俱来的东西,既无需拔高,也不必贬抑,但需要尽可能认识,并尽可能保持开放态度,不断吸取异域和外族营养,才能一点点进步,这是生物界物种进步的常识,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道理皆然。


读历史其实是读人性,了解传统之难,背后是认识自己之难。但无论如何,有关的争论与思考是属于成年人世界的事情,“认识你自己”的言下之意是要学会思考,思考肯定不是孩子的事情。


过去十多年里,我们的传统文化热持续升温。按官方媒体的逻辑,传统文化热就是国学热,爱国学相当于爱国,无论是《人民日报》还是央视《百家讲坛》,都参与其中,大力推动这股热潮。


“国学热”还离不开另外一股力量——市场的推动。其始作俑者是台湾的王财贵教授。王教授推动读经的理由是:他十六七岁时,有了反省能力,发现自己什么都不行,就开始思考一些终极问题,这一追根,就追到了古代先贤那里,那些人为什么厉害?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从小就读圣贤书。


他由此悟道,开始读经,继而又觉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为了孩子们成才,他开始到大陆推动读经。王教授的“专家”队伍,推销能力非常强悍,直接进入校园,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地宣讲,最终将读经推向了千家万户。如果这个励志故事是真的,其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王教授是到了青春期,开始思考一些人生大问题后,才开始出经入典,从中汲取营养的。




但现在的读经热,是针对孩子的。若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有基本了解,就会知道,幼儿园的孩子,分不清现实和幻想的界限。这个阶段的孩子,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游戏和活动,通过感官认识世界,不知不觉中逐渐习得基本能力和规则。


在这方面,一些华德福幼儿园做得不错,他们把童谣和浅显的古诗编进晨圈活动,结合孩子的实际生活,带孩子劳作,体会创造的乐趣和自身的价值感,通过养植物动物,了解生命的奥秘,了解宇宙的运行规律,这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就是以儿童为本位的。


让孩子读经,是把孩子不理解的所谓“经典”硬塞进孩子大脑。那些经典,不要说孩子,现在的成人理解起来都费劲。把这些东西硬塞进孩子脑袋,不仅占用了孩子玩耍、游戏的时间,也会扼杀孩子的创造性——创造一定是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过程。


那些经典,和孩子的生命体验无关,囫囵吞枣的说教,切断了孩子和周围世界的真实联系,使孩子不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会用自己的脑子思考问问我们自己,受过那么多年教育后,你记住了哪些内容,这个答案就会明了:我们最终只能学会自己爱的东西、理解的东西


有些人是从母语学习的角度提倡读经的,这是最迷惑家长的地方,也是前些年做出版,出去做讲座时,我遇到最多的问题。


从学习语言的角度,我提倡读童谣和浅显易懂的古诗这些童谣古诗和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又好听又好玩。比如时序歌“一月二月不出手,三月四月冰上走……”,比如每个中国孩子都会念、并且能记一辈子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孩子为什么喜欢念并且能记一辈子?因为他理解。

曾有妈妈说她家孩子喜欢听“弟子规”,听她描述完后,我说那是你家孩子喜欢听配上音乐、节奏明快的朗诵,和《弟子规》的内容无关。一个四岁的孩子,是不会理解《弟子规》内容的,建议她不如找一些对仗歌,像《笠翁对韵》每个韵开头的简单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等等,简单押韵,意思相反相正,背后又有很多天文地理生活常识,孩子能理解,这是适合孩子的、学习汉语的好途径。

有不少“专家”,出于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或种种其他原因,大力推动读经。我以为,但凡与孩子打交道的成人,都应该有一种自省的意识:这件事,是出于你自己的趣味,还是为孩子着想的?人生阶段不同,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也不同


人到中年,人生状态相对平和而稳定,追求学问,喜欢吟诵,向往传统,是这个阶段的审美追求。你可以开设兴趣班,招来同道,一起探讨绝学,或者挟绝学以自重,都没问题,但是,大面积在孩子中推广,让孩子食古不化地读经,是违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


让应该充分玩耍、游戏的孩子背诵那些圣贤言论,剥夺孩子童年,给未成熟的幼苗催熟,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消费孩子的社会没有未来,这是从古至今的规律。


教育者是跟孩子打交道的成人,不能把自己的趣味放在孩子的利益之上,这是一种教育伦理,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对此有所警惕,就像一个合格的心理医生,时刻要保持一颗自察之心:你感兴趣、想问的问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还是为了来访者的利益考虑?


那些送孩子去读经的家长,这些年据我观察,其心理运行的轨迹大概是这样的:一是不懂儿童心理、不相信孩子;二是又想要一个完美的孩子。


这种割裂的育儿观,源于成人对儿童发展规律的无知和对人性缺乏常识,既理想化这个世界,又看不清这个世界,当然,这必定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这些家长,好多都是自己没好好读过什么经典,不知道那些“经”到底在讲什么,仅听信所谓“专家”之言,凭空想象,就觉得这些东西孩子该学。

现如今,世界各地都在探索教育创新,谷歌前创始人提出了蒙台梭利教育2.0概念,不仅混龄,让大小孩子一起学习,取长补短,还为每个孩子制定个人档案,因材施教。


这些年引起全球关注的芬兰基础教育,提倡自主学习,强调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即便不出国,我们也能接触到全球信息,也知道这个时代,已绝无可能关起门来朝天走。没有人愿意活成孤岛,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起码的生存能力和良好的适应能力,对人性和社会有基本常识,能立足于未来的社会。这些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通过读经能养成吗?



  
—THE END—

#推荐阅读#

封面图:alyssadeasis

 喜欢你就点点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