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劝人生二胎,请先考虑这个很小但很重要的问题|年话

度一叨 狐度工作室 2020-11-24

这是搜狐评论春节策划“年话”的第二篇。
文丨土土绒
到了春节假期,“你还生不生啊”,又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高频次问题。
我有一个同事,一提起生二胎就翻脸:“要生你生!
她三十多岁,有一个正在上幼儿园的女儿,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操心女儿大大小小的事。并不是不爱孩子,家庭也很和谐。
但即使这样,只要一听有人劝说生二胎,她就立刻怒回去:“别跟我提这茬。
我在心里默默地为她鼓掌,因为我不敢这么直接地怼人,还想着要维持表面的“和谐”。
1月14日,重庆火车西站迎来春运客流小高峰,众多旅客踏上返乡路。来源:中新社记者 陈超
关于生不生二胎,可以有很多经济学的、社会学的解释,可以写出无数本专著,但是,在做决定的时候,似乎很少有人问过当事人的感受——孕育、生产孩子的那个人,究竟在想些什么?
前段时间,我休了一个星期的年假。本来打算宅在家里,看看电影,晒晒太阳,过几天悠闲快乐的日子。但万万没想到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整整一个星期,我从早忙到晚,根本没有闲下来的时候,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觉得是种解脱: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
为什么休假似乎比上班还累?我要做的事并不多啊,无非就是接送孩子、买菜做饭、擦擦洗洗,再加上带孩子上个兴趣班,辅导个作业,基本就是每个家庭主妇必做的事嘛。而这些事,除了辅导作业以外,平时都是由父母“代劳”的。也因为此,它们似乎小到不值一提,几乎没有存在感。在大多数人眼中,这些家务大概也微不足道。
这还是孩子已经上学以后的家务工作量,在还没入园的前三年,带孩子的工作量更是难以估量。一位生了双胞胎的朋友形容孩子出生后的状态:“整个家都忙得快崩溃了!”我完全能想象。
最近,一档综艺节目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这档声称是“治愈系生活类真人秀”的节目,有一个案例是讲一位四胞胎的妈妈,因为每天忙于带孩子,没有好好打扮自己,引起了丈夫的不满。于是节目组让她精心打扮自己,最后还跟丈夫道了歉。
这段视频的下面,网友骂声一片。一个妈妈照顾四胞胎,忙得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为什么还有人好意思要求她温柔又美丽?为什么有人会觉得这些家务就是她该干的?丝毫没有分担的想法?
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图景。当一位丈夫加班到深夜回家时,人人都会心疼地觉得他太辛苦了,觉得要让他好好休息。但一位妻子一天忙碌24个小时,人们却只会觉得这都是些小事,甚至觉得她是靠丈夫养活的。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中,就把这样的女人叫做“妈虫”。
并不是想挑起男女之间的矛盾,只是想说:家务的劳动量和价值,都被大大低估了。
《82年生的金智英》 剧照

韩国曾经公布过一个对家务劳动经济价值的评估,将照看孩子、洗涤、清扫等59种家务劳动换算成钱,经计算得出,这些家务劳动每年价值361万亿韩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3%。以此为基础推测,全职主妇的家务劳动价值为每月工资19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2万元)。
我国也有学者估算过家务劳动的价值,发现家务劳动潜在价值约占GDP的30%。目前,这些劳动大部分是由女性承担的。在年轻女性进入职场以后,老一辈的女性则“顺理成章”地接过了这份责任。
但是,父母年事已高,带孩子、做家务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更何况,一个人忙碌了一辈子,本来也有权利享受一些清闲时光。而年轻女性进入职场,一方面是家庭经济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个人生存策略的需要——仅仅作为一名家庭主妇,其个人价值很难得到社会认可,在婚姻生活中也往往处于弱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抚养一个孩子已是难得,还要再养一个,谁来带呢?不管是谁带,都意味着TA从事的是一项劳动强度大、社会认可度低的工作。这份工作不仅免费,而且没有任何保障。
生娃养娃,要考虑的因素千千万,但只此一项,就足以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了。
要不要生二胎?每个家庭当然都有自己的选择,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权衡。只是希望,大家都能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催生催育什么的,真的没必要。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不爱孩子,只是,这份爱需要付出的太多。

【“年话” 卷首语】又当新桃换旧符。在流动已成常态的时代,太多人习惯了漂泊,习惯了只有春节几天回到原生地,拥抱地理意义上的老家。在一年的多数时间,因为时空距离,我们常常意识不到和家人之间的各种观念差异,但在春节这几天,在“家”的语境下,我们不得不重新理解和定义“求同存异”。狐度工作室准备了一个春节策划,邀请几位年轻人诉说“年话”,聊一些他们过年会思考或会和亲人朋友谈起的话题,其中有对结婚、生二胎的困惑,有对春节总要回“老家”的反思,还有对故乡年味的重新认知。

往期回顾




“年话”之一 :春节我回山东妻子回安徽,女儿的“老家”在哪里

“年话”之二:30岁前漂过四个大城市,我已不再怀念故乡的年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