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安夜空】第58期|方元勋:潜口医疗队纪事

胡青丝 黄山日报
2024-08-28






新安夜空





让文学唤醒梦想//用艺术点缀人生







方元勋


也无豪言,也无壮语,唯此心而已


1977年10月,为配合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徽州地区人民医院在上级的部署下派遣了一支由17人组成的农村医疗队,前往歙县岩寺区潜口公社卫生院。


队长由外科主任高彦君担任(芜湖弋矶山医院下放医师,青岛医学院毕业,曾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她去世时,我赠挽联:无影灯下女汉子 手术台上真名医)。


队员有内科张金仙、外科田淑玉、妇产科万釗华、儿科方元勋、口腔科胡淑倩、麻醉科陶素琴、中医科芦桂秋、检验科蒲振芳、放射科周惠中、药剂科程建平;


护士有:门诊手术室王青霞、骨科姚瑾仙、外科汪菊仙、骨科鲁爱珍、内科张丽珍、传染科徐华琪共17人。


其中张金仙医生克服重重困难,带上年仅三四岁的小女儿诚诚(江诚,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本科毕业,现任职黄山学院教授、副教务长)随队。



潜口公社卫生院坐落在潜口街西头,是新安名医杨氏儿科医寓。


解放后,杨以阶医师(1910-1979)主动贡献出自己的医寓、住宅,成立潜口联合诊所,自任所长,以后杨以阶医师奉调县城、省城公立医院后,潜口公社卫生院仍沿用杨氏医寓、住宅至2004年。


该屋及后院、菜园占地足有1500平方米左右,进屋两侧是下廊坊作挂号收费、药房,过天井,是正厅大堂作候诊、诊室,右侧厅下廊坊是产检室,大堂可输液,后院是菜园及家人卧室。


杨以阶医师捐出的楼房,要按现在的房价,在乡镇少说也值千万元之上,即便在当年,也所值不菲,而在当时说捐就捐了,没有豪言,没有壮语,有的是仁爱无私之心!



时下艰难,回头看,亦是一笔财富


潜口公社卫生院在歙县岩寺区所属农村卫生院中,规模还算较大的,但设施十分简陋,仅有听诊器、血压计、注射器,消毒钢精锅。


5名员工中,有中医外科王嵩竹兼院长、中医伤骨科鲍诵谋、西医曹玉林(屯溪卫校1962届医士班毕业)、助产士鲍霞仙、药剂兼挂号收费员老鲍,而当年潜口杨氏儿科、联合诊所儿科传承人,随着杨以阶医师调往省城筹建中的安徽中医学院任教后,由他带教出师的徒弟们无人留下。


我们医疗队进驻后,在高彦君队长的带领下,经过调研,很快拟订出工作目标、计划、诊疗规章制度,在县卫生局的支持下,购置赠送给卫生院新的30mAX光机、小型高压消毒锅、简易产检床、手术床等器械,开设了检验室、注射室、留观住院病房等。


随着工作的深入,潜口公社卫生院的就诊病人越来越多,当时数我与内科张金仙医师最忙,每天都要接诊几十号病人,天天都有家长抱着孩子找“看‘蛮(孩子)’的方医师”。


而张金仙医师更辛苦,由于交通不便,病人搬运困难,叫出诊的尤多,最远出诊到小容村。我也有一次上半夜出诊到二连大队,病家用葵花秆火把带路,徒步20余里山路,凌晨方赶到。



1978年初春后,流脑大流行,在潜口公社卫生院简陋的条件下,我们医疗队共收治了265例流脑病人。


侧厅大堂作为临时病房,最多时同期收治了14个流脑病儿,楼下病房,楼上是我们住房,当中是天井,病人稍有声响,我们都能闻声下楼。


经过这一轮流脑潮,极大地丰富了我诊治小儿流脑的临床经验,我见过不发热的流脑;也见过脑脊液初查正常,数小时后即昏迷的流脑;更见过皮疹印片阳性,而脑脊液却正常的流脑;华-佛氏综合征(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新生儿流脑等。


最多时,我每天作腰穿高达8例次,为以后临床工作,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信赖、期盼的目光,是最大的底气


在流脑肆虐的3∽5月,我最担忧的是检验师蒲振芳轮休(医疗队员每月回屯溪休息4天),因为蒲医生休息,检验就得暂停,血常规、尿常规、脑脊液常规、生化、涂片G染色找细菌都不能查了!


还是蒲医生办法好,她说明显的流脑,米汤浑浊脑脊液,不用化验也是流脑,不明显的脑脊液标本,可以作潘氏试验(脑脊液蛋白质定性)。


这个检查方法很简单,只要往试管内脑脊液滴点苯酚液,有絮状物出现就是(+),絮状物越多,(+)也多,蛋白质就是强阳性。


我便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潘氏试验阳性作出流脑诊断,及时针对性用药,治愈了许多流脑病儿。


为了防止流脑在家庭、生产队邻里间交叉感染,我们对密切接触人群,发放了磺胺嘧啶片,有效控制了疫情的扩散。



入夏以后,流脑病儿逐渐减少,但乙脑又流行起来,当时我们还收治了十余例乙脑患儿,其中不乏重型、极重型病儿,高热持续不退,惊厥频繁发作,脑水肿、脑疝、呼衰等险象环生!


望着病儿家长信赖、期盼的目光,我倍添留治病人的底气!虽然没有上级医师在现场、也没有电话可咨询,我与张金仙医生经常在一起商议治疗措施,记得伊坑一例重型乙脑患儿,住院足有三四周,出院后半年,发生癫痫后遗症,以后一直是找我治疗的。


在我轮休回家时,张金仙医师兼看儿科疾病,她轮休时,我也兼看成人病,好在我曾在宁国县河沥溪区卫生院内科(现在可以称为全科)工作过七年,对农村常见的成人病如慢阻肺、胃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石症以及病毒性肝炎、虐疾等传染病、寄生虫病也能接诊。


现在回头看,分科、分专业太细,未必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望着蜂拥而来的四乡病人,住在潜口街正当中水井边的一位叫大苏妈的老嬬说:当年杨家儿科诊所的盛况回来了。


但毕竟我们是医疗队,有归期的。


为了留下一支不撤回的“医疗队”,放射科周惠中医生从理论到操作,手把手教公社卫生院曹玉林医生X线诊断学;


王青霞护士、田淑玉医生等人为简易手术室、产检室拟定了无菌消毒流程,开展了人工流产、阑尾炎、疝等小手术,例数不多,但影响力很大。



五六月间,我们还在唐模大队的大院屋里举办了两期“赤脚医生”培训班,有来自东山、水界山、殷川、新建、澄塘、潜口、唐模等大队在岗或歇业的“赤脚医生”20余人参加。


我们各科医生自编教材,轮流上课,反响很好,学员们说,学与不学大不一样,学习班结束后,有的原已歇业的“赤脚医生”,在我们的鼓励、帮助下,又重操赤脚医生旧业了。


至今他们仍坚持在乡村诊所行医,经常护送病人到市区,我们相见时,多了一份亲切感。



总有人间两斗烟火,填我心中千斤理想


我们在潜口医疗队10个月期间,正值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一年后,历经十年浩劫的全国城乡,物质生活十分匮乏!


粮油副食品都要凭票证供应。我们医疗队员包伙在潜口公社食堂,交粮油票,毎天三餐均无荤菜,有时饿得不行,便去潜口街东头馄饨店吃素馅(萝卜)馄饨,听当地人说这是家老字号馄饨店,店主人说已有多年没有肉馅馄饨了。


当时,屯溪市城区户口,每人每月凭肉票供应1斤猪肉,轮休回家时,就烧点肉丁什酱带来医疗队吃。


住宿条件极为简陋,10名年轻点女队员住在潜口街边一农户楼上地铺,4名大家尊称为老太的队员,住在公社卫生院斜对面一农户腾出的杂间里;我们3位男队员住在卫生院侧厅楼上小房间,三块门板三张床。



当时潜口未通自来水,公社卫生院后院有一压管井,我们用水都是取自这管井,夏天洗澡则在公路边小溪涧。


后院住着杨以阶医师的亲属老夫妇,我们称呼他俩公公、婆婆,我们晾晒衣服在后院,有时下雨或忘记收了,都是俩老为我们收叠,大家也常为老人压管提水,平时常看见他俩忙碌在后院菜园地里,精锄细作。


那年冬天尤冷,大雪持续下了1周,积雪足有一尺深,岩寺到潜口班车停运,春节前我们回屯溪,徒步十余里公路到岩寺,然后再搭乘短途班车到屯溪。


公社调拨了点木炭供我们值班取暖。流脑住院病人多时,护士要轮流值夜班,在火盆上煮点稀饭(那年代可没有方便面、奶粉呀)。


随着农村政策放开,农民自留地、村前屋后的种植有了收获,医疗队后期常有病家送点蔬菜、鸡蛋给我们解馋。晚上附近生产队开始恢复放映露天电影了,都是文革期间被禁放的影片,十分受欢迎!


夜幕尚未降临,早早地就有群众在晒场上摆放椅、凳占位,张医生女儿小诚诚看不见银幕,急得直哭,则由大家轮流抱着看电影。



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风华万千


医疗队结束任务返回的前一天,公社食堂早餐炸油条(那时屯溪油点店尚无油条出售),中、晚餐有肉有鱼有酒,公社范书记代表潜口社员群众,频频举杯致谢话別。


第二天一大早,卫生院门口来了许多社员群众,为我们搬行李,拥到救护车四周,握手告别。


今天我回忆潜口医疗队那段日子,不是诉苦,更不是评功摆好,而是为徽州地区人民医院岁月留痕。



望着美丽乡镇,今日之潜口,当年充作公社粮站的金銮殿,已恢复历史原貌,而新安名医杨氏儿科诊所旧址不复存在,让我增添了几多莫名的感慨!


今天,当我在视频上看到迎接援鄂医疗队載誉归来,英雄们被鲜花、红花簇拥,彩旗、绶带飘舞的盛大画面时,羡慕且欢呼!




1965年8月学校毕业后,按照当时国家要求,高校毕业生均需下农村锻炼一年,然后再返校毕业分配。


医学专业毕业生大多集体赴血吸虫病疫区,参加血防工作,我们被分在宣城县血防站,然后再下分至公社血防组。


我在楊林公社组,主要任务是查螺灭螺,期间曾陪同著名寄生虫学专家安耕九教授等对宁国县港口地区钉螺分布情况作了实地调研。



1973年在宁国县河瀝区卫生院工作期间,曾参加为期3、4个月的农村"四病"(蛔虫病、钩虫病、疟疾、絲虫病)查治工作,深入河瀝溪区姚高、长虹、罗溪、汪溪、平兴、畈村公社各生产队,与当地赤脚医生、社员群众同吃(主要是轮着在各户吃派饭。


印象最深的是在一农戶家,同桌有5人患现症头癣,我边吃边开玩笑告诉主人:吃饭时你们头痒可不能搔头呀,要不然菜里撒胡椒粉,我头皮可要发麻的!


现在有灰黄霉素了,治疗头癣效果很好,可以试试)、同住、同查治,收集粪便标本,饱和盐水飘浮查钩虫卵,三送三检血吸虫卵,晚上登门入户,耳垂采血查丝虫尾丝蚴,疟原虫裂滋体等,诊断明确后,体检治疗,深入田间地头、山村巷弄,登记造册,发放治疗药品,看服到口,不服不走。


我们还在各大队驻地,用寄生虫的虫卵、成虫血、粪标本展示,广泛进行卫生宣教。现在丝虫病、钩虫病已绝迹,疟疾仅很少的输入性病例;蛔虫也很少了。每念及此,我尤感欣慰!毕竟当年"四病"肆虐年代,我们付出过汗水、辛劳,真值得呀!



1975年3月我调入徽州地区人民医院儿科工作,经常接诊面黄肌瘦、咳嗽、发热、肝功能损害、血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的患儿。


病孩多有吃小溪涧的小溪蟹病史,但诊断肺吸虫病要有病原学依据,我与程士樟老师一起对疑诊的病例,在做好医患沟通后,进行诊断性治疗,应用硫双二氯酚(别丁)片,抗肺吸虫病治,取得很好的疗效。


以后我又通过在浙江医科大学药理教研组当老师的大姐方瑞英,获取到肺吸虫抗原皮试液,为深入开展皖南儿童肺吸虫病的临床研究打下了基础。



 1980.5~1981.6我在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儿童保健院(現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内科进修,病历书写认真、规范,屡受院方表扬,我撰写的临床病历作为该校临床医学系本科生、硕士生的示教病历。



 作者简介 

方元勋 (1944.8–),安徽歙县人。1965年8月,毕业于芜湖医专医疗科,1968年1月,分配至宁国县河瀝溪区卫生院,任儿、内科医师。1975年3月,调入徽州地区人民医院,任儿科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体恤病家疾苦,尤擅医患沟通,治学严谨。2005年获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先进个人贡献奖。在《中华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中级医刊》、《新医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2003年3月首任《黄山医报》(4开8版)主编。诊余笔耕不辍,为黄山首康医院公众号、订阅号、抖音号以及【首康报】撰写儿童保健科普文章,"育儿有方"专栏深受读者欢迎。



标题题字:郑  乐(中国手工艺大师)

美术作品:抗疫系列(黄山市美协提供)

资料图片:方元勋


1

END

1


 · 黄山日报 · 

文创设计|神兽工作室

策划|胡青丝

制作|李漱晴

征稿邮箱|hsrbxayk@163.com

联系方式|13685591385

(微信同步)



新安

夜空

本栏目面向全社会征稿,题材不限。只要您有打动人心的瞬间,请务必记录下来,投给我们。可配图!可配乐!可搭配一切美好的元素。要求:原创首发!要有正能量!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

稿件一旦被采用,作者将获得保底稿酬+阅读量对应比例奖金。


值班编辑:程红妹

责任编辑:胡玉琪

二审:徐海生

 终审:侯中良


往期推荐

🔗

【新安夜空】第57期|花底:徽州茶墨心
【新安夜空】第56期|程向阳:阳台远去亦归来
【新安夜空】第55期|洪波:巅峰上的坚守
【新安夜空】第54期|许若齐:徽州老中医
【新安夜空】第53期|胡青丝:大隐得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山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