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让我们一起仰望“钱学森星” | 关注

唐彩斌 章秀花 人民教育 2022-07-17


民小编说


2021年12月11日,是人民科学家钱学森110周年诞辰。钱老一生以其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和卓尔不群的系统思维引领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今天,让我们一起仰望“钱学森星”,向先生致敬!


一位中学老师给钱学森写信:“我只能教低层次的东西。不像您,是杰出伟大的科学家,能够创造伟大的事业。”


钱学森回信:“不,我只是蛋糕表面的糖衣。蛋糕要想味道好,里面的用料必须好。基础非常重要,培养年轻人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基础。不要瞧不起你的工作,你是在塑造年轻人的灵魂。”


钱学森是享誉世界的杰出科学家,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12月11日,是钱学森先生诞辰110周年。钱学森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和卓尔不群的系统思维不仅值得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传承,也同样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学习,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思想时至今日依然有着指导意义。作为浙江省第一所设立钱学森班的时代小学和浙江省第一所以钱学森命名的杭州市钱学森学校,近年来努力赓续红色基因,弘扬科学家精神,将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学”思想与学校的思政教育、学生发展、课程改革、科技教育紧密相连,不断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钱学森的爱国精神与思政教育


交大的毕业生,都是由铁道部分配工作,所以都是有饭吃的。但是我们学习并不是只为了有饭吃,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建设祖国,振兴中华。


——钱学森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回忆


钱学森能够青年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把个人的成长方向与救国、强国的强烈愿望紧密相连。远大的理想带来持续的动力。钱学森高考时选择了交通大学的铁道机械工程专业。钱学森自己有明确的人生大目标,充满着“实业救国”的理想,没有为名而名的虚荣心。那时,在辽阔的中国,大批铁路亟待兴建,钱学森决心献身于“铁道救国”。最终他以总分第三名的成绩考入交通大学的铁道机械工程专业,这是全国排名第一的学科专业。1934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机械工程学院,几乎可以万无一失地在交通部谋得一份起薪60元大洋的铁路设计师的美差。然而,过上舒适的生活不是他的求学目的,他不想止步于此。当时,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凇泸停战协定》,鲁迅疾呼“只有航空救国较为别致,是应该刮目相看的”。于是大学期间,他便开始选修航空工程课程,到图书馆借读“飞艇、飞机和航空理论的书……美国火箭创始人戈达德的书也借来看……还借过一本英国格洛尔写的专讲飞机机翼气动力学理论的书来读;总算是入了空气动力学理论的门。”在这样博大的家国情怀和超强的学习能力支撑下,钱学森于1934年参加了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考试,并成为唯一的航空门留美研究生。1935年赴美学习一年后,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学位,为求更好的专业发展,钱学森投师冯·卡门。钱学森辗转求学,负笈海外,志在报国。即便是后期遭到美国百般阻挠,被拘留软禁,钱学森也从不退缩一心回国,终在1955年回到新中国后走上献身国防的强国之路。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我校每年都会邀请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上思政课。2020年9月28日,钱永刚教授为时代学子上了一堂国旗下的思政课。为了使全体同学对钱学森能有立体丰富的认识,对“爱国、奉献、求真、创新”的钱学森精神有具体深刻的体会,钱永刚教授精选精讲了钱学森中学时代的两个小故事。钱教授用其中一个“小竹子有节气”的故事教育孩子们要像钱学森一样爱国有节:


在钱学森读中学期间,曾经画过一幅水墨画,上面画着的是刚出土的竹子,背景是淡淡的水墨晕染开来。如果走近些看,我们会发现画上的竹子所具有的节竟然勾勒得十分清晰。当时很多人觉得很奇怪,小竹子刚出来应该会是“笋样”,“竹节”为什么会如此分明呢?和实际情况不一样,似乎是有点错误的画,却得到了老师的大加赞赏,“这幅画画得很好!”老师想在他的画上写上评语,却舍不得,于是重新拿纸写下“此画深有雅意”,取了别针别在画上,这幅画从此留在了学校的档案室。 小竹子有节,原来钱学森是想用这幅画来表明他自己或者说学生都应该这样,走向社会之前,作为读书人,从小要培养自己有节气,不怕困难,不爱钱,爱祖国,爱民族。


2021年3月14日,我校邀请钱永刚教授再次入校授课。钱永刚教授给时代学子上了一堂特别的“爱国主义思政课”——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钱学森。钱永刚教授讲述了钱学森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首届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的奖金分别捐献给祖国教育事业和沙漠治理事业的感人故事。学校还组织学生亲临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观看长征五号遥二火箭的发射,走进海南三亚航天测控站见识中国的“天眼”,近距离了解空间技术和航天知识,深入学习航天精神,共同感受中国航天技术发展的速度,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自豪感。



二、钱学森的科学家精神与学生创新教育

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钱学森


创新是钱学森科学精神的灵魂。钱学森始终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前沿把握未来趋势,始终站在人类知识探索的高尖领域构建创新理论。在加州理工读博期间,未满28岁的他在空气动力学大师冯·卡门的指导下提出了卡门-钱近似公式,从而建立了崭新的“亚音速”空气动力学和“超音速”空气动力学。冯·卡门这么评价钱学森:“我发现他非常有想象力,他具有天赋的数学才智。”上世纪40年代,他就极富远见地提出用火箭助推飞机实现洲际飞行。50年代,他就敏锐预见到喷气和导弹技术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他还开创了物理力学、工程控制论两门新兴学科,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领域,他主张从整体上研究解决系统性问题,为系统科学、思维科学、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等的研究发展与推广应用,做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


习总书记在2020年的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钱学森的故乡——杭州,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探索实践正在进行。2021年5月24日,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浙江省暨杭州市主场活动上,包括钱学森在内的6位科学家的故居(旧居)、纪念馆入选成为浙江首批中国科协“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建设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依托“钱学森班”,时代小学、钱学森学校在科学家精神培育方面也有了不少尝试。以“航天”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有进场馆观展的活动,如六年级到杭州少年公园观看航天科普展,全校师生到钱王祠观看“钱学森与中国航天”展览;有面对面互动的活动,如五年级的孩子们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首任大队长申行运对话了解“中国航天员是怎样炼成的”,再如与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遥操作总体主任设计师张辉视频面对面,远程参观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有劳动与实践的活动,如全校师生在校园、在家里共同种植太空百合,把培育的太空百合赠送给奋勇在前抵抗疫情的医护人员们。还有鼓励创新的项目化学习——“学森之路年代尺小组”的同学,搜集资料提取信息,用绘制年代尺的方式,记录钱学森爷爷一生的成就;“学森故事经典场景绘画组”的孩子,用画笔勾勒心中最难忘的关于钱爷爷的经典场景;“航天模型制作小组”的孩子们脑洞大开,用上彩纸、塑料瓶等等,制作一个个航天模型。



三、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学与学生全面发展

从我自幼所受的教育来看,培养青少年要从多方面,包括文艺、绘画、音乐入手……看来要大力发展思维科学。


——钱学森的手稿


钱学森晚年提出了关于提升人类认识世界能力的新思想新理论——大成智慧学。所谓“大成智慧学”,就是“集大成得智慧”。具体来说,它强调以辩证唯物论为指导,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以人为主的人机结合方式,集古今中外有关信息、经验、知识、智慧之大成,总体设计,群策群力,科学而创造性地去解决各种复杂性问题。1997年春,钱学森明确与全面地阐述了“大成智慧”的实质与核心。他说:“我想我们宣传的‘大成智慧’……就在于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整体(形象)思维与细部组装向整体(逻辑)思维合用;既不只谈哲学,也不只谈科学;而是把哲学与科学技术统一结合起来。哲学要指导科学,哲学也来自科学技术的提炼。这似乎是我们观点的要害:必集大成,才能得智慧!”


如果没有艺术,只有科学,那么就缺乏想象;如果只有艺术,而没有科学,那么可能就得不到持续的发展。钱学森曾说:“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让我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


因此,在青少年培养教育上,我们要“突出素养导向,落实五育并举”。这也是我们多年教育教学实践的核心理念。我们重组课程构建了素养本位的课程新体系,学校课程由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组成。基础性课程是国家和地方课程对应学习内容,分为奠基类基础课程和资优类基础课程,后者关注每一位学生学科素养的差异,走班教学。拓展性课程包括体艺特长类拓展课程和综合实践类拓展课程。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参加体艺特长类课程,除校内资源,还有丰富的外聘资源,如爱乐打击乐团、小魔坊合唱团、啦啦操冠军课程等。实践类拓展课程包括节日课程、经典活动、场馆学习“走遍杭城”及项目化“四季课程”等。


在钱学森诞辰110周年之际,两所学校联动多学科,设计了历时1个多月的系列主题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学习体悟科学家精神的过程中提升学科素养。在“绘一卷童心飞天梦”活动中,时代学子共绘110米长卷,用创意点缀人生,将科技融入理想,感受钱老人生的波澜,回望祖国航天的发展、细数科学功勋的付出;在“航天奥秘秀(创意科技节)”中,让学生从科幻画中、模型制作中、火星创想中、家庭实验中体会航天科技梦,埋下航天科学启蒙的种子。


四、钱学森所提的灵境技术与学校智慧教育

我对灵境技术及多媒体的兴趣在于它能大大扩展人脑的知觉,因而使人进入前所未有的新天地,新的历史时代要开始了!


——钱学森


“灵境”是钱学森对英文“Virtual Reality”(现在普遍翻译为“虚拟现实技术”)的翻译。20世纪90年代,钱学森刚开始了解灵境(Virtual Reality),立刻就想到人机结合的应用上。他将灵境定义为,“用科学技术手段向接受的人输送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以至嗅觉的信息,使接受者感到如亲身临境。但这临境感不是真的亲临其境,而是感受自己,是虚的”。“灵境”充分体现了虚实融合,但又有别于人造的物理实境,与时下“元宇宙”描绘的图景非常相似。此外,钱学森提出,“灵境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将扩展人脑的感知和人机结合的体验,使人与计算机进入到深度结合的时代,是形成“大成智慧”的重要推动力量。“灵境”的翻译与界定,既体现了钱学森深厚的人文功底,也表现了他对技术发展的前瞻预测和对人类思维方式变革的准确把握。



与30多年前相比,信息技术已经更新多代,站在元宇宙兴起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钱学森“大成智慧”预言实现的可能。元宇宙集5G、VR、AR、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之大成,将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下一阶段,教育领域已经出现其中一些技术元素。2019年,我校携手中国移动打造了“5G+智慧校园示范基地”,在多项活动和课程中开始应用VR技术,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课堂效果。当时杭州刚开始施行垃圾分类,我们便组织教师利用“VR垃圾分类”游戏帮助学生学会辨别垃圾类别,因为VR技术不仅能够解决准备各种垃圾的难题还能营造垃圾分类的真实情境。


我们在学科课堂上还开展了AR技术辅助教学的一些尝试。比如《密铺问题》的拓展课上,小组画一个任意的三角形或四边形后猜想它们能否进行密铺,杨洁教师利用AR技术将学生画的图形扫描进电脑变换出“虚拟”图形,实现密铺演示和验证。在常规教学中,教师提供的材料和教学时间都是有限的,常用几个例子替代“任意”,而有了技术的支持,就可以让“任意”变得很“任意”。笔者也曾在六年级下册的练习拓展课《让画出的图形转起来》上,用AR技术帮助学生观察对比多种图形旋转前后的区别,从而发展空间观念。学生在真实的纸上画下一个图形,扫描进电脑,就开始虚拟操作,学生就能直观地看出旋转出的立体图形,虚实之间,这也许是课堂教学的“灵境”。



当然我们的尝试是片段的粗浅的,我们还将组织系列研讨,争取加入到世界创建元宇宙校园的前列中,继续保持“中国味道”“中国特色”,这是钱老的精神,也是我们的目标。


钱学森本身就是“大成智慧”的典范,他卓越的科学成就也许淡化了他在教育方面的思想,钱老本身也是一位卓越的老师。我们选取的点滴,绝不是钱老教育思想的全部,钱老的教育思想本身也是一个无穷的宝库。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在这个浩瀚无比的星空里,请不要忘记有一颗璀璨的星——“钱学森星”。我们怀念他,敬爱他。向钱学森先生致敬!


(作者系杭州市钱学森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唐彩斌  杭州市时代小学  章秀花)


文章作者 | 唐彩斌 章秀花

微信编辑 | 王昆

责任编辑 | 谭希


推荐阅读


我们广泛提倡的整本书阅读,究竟该怎么读?| 关注

教育部长怀进鹏出席2021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提出这些倡议

教育部长怀进鹏:牢记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推进新时代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

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教育力量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