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曾国藩与左宗棠:相爱相恨,相期无负平生

齐树峰 齐说经史集
2024-09-06


 

年轻时的左宗棠身上有三个标签:

 

有志向。“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从左宗棠这幅最有名的对联里,能看出丘壑。

 

不谦虚。他自比“今亮”,把自己比作当世的诸葛亮。

 

特自大。所谓“目无余子”,眼睛里除了自己,根本就没别人。

 

这样的左宗棠,与谦虚节制的曾国藩大不同。

 

于是这并世双杰,就上演了相爱相恨的一幕。

 

1

 

以左宗棠的自大和孤傲,可以想象,他在年轻时郁郁不得志是肯定的。

 

但他确实具备超越群伦的才能。

 

出于对左宗棠的极度欣赏,湖北巡抚胡林翼利用自己的身份和人脉,不断地向不同的人推荐左宗棠,终于使左宗棠有了发挥才能的舞台。

 

    左宗棠终于有机会因才能而名满天下,却始终没得到一个正式的官职。

 

那时曾国藩率湘军撑起东南半壁江山,朝廷倚重,话语权相当大。有说法:

 

天下提镇无不出于曾帅。

 

    天下的提督、将军们,都是从曾国藩曾大帅这里出去的。

 

    为了让左宗棠有更好的前途,胡林翼便把左宗棠推荐给了曾国藩。

 

2

 

曾国藩以爱才著称,也极为欣赏左宗棠的才能,便准备保举左宗棠做个知府(相当于市长)。

 

对于从没当过正式官员的左宗棠来说,能一下子当个市长,算是非常破格了。

 

可左宗棠认为:

 

(像我这样当世的诸葛亮),拿一个蓝顶子就想糊弄我,我还不如就此披发入山隐居,再也不出来混了!

(若真以蓝顶加于纶巾之上者,吾当披发入山,誓不复出矣)。

 

曾国藩便把左宗棠招入到自己的幕府(相当于秘书处)中效力,并为左宗棠申请了个四品卿衔。这是左宗棠的第一个正式官衔。

 

不论是从左宗棠第一次入仕当官,还是到他后来位极人臣,他都是应该感谢曾国藩的。

 

可左宗棠身上的一个标签就是“目无余子”。当他还在曾国藩手下,有着严格的上下级关系的情况下,他就对人讲:老曾人还算正直,可格局和能力上就欠了点。

 

本来吧,“曾国藩在并世诸杰中,称愚钝”。曾国藩自己就认为,与当时那些豪杰想比,自己是最愚,最迟钝的。

 

可曾国藩自己这样认为行啊,那叫谦虚。同样的话,由直接部下左宗棠口里说出来,到处跟人讲,再传回曾国藩的耳朵里,老曾会怎么想?

 

求测曾国藩的心理阴影面积。


 

3

 

如果曾国藩小心眼一点,强把左宗棠摁在自己的幕府里,不重用,不提拔,不保举,恐怕任左宗棠再有能力,也很难飞起来吧?

 

但曾国藩之所以成为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代表人物,成为帝制时代最后的精神领袖,那也不是吹出来的。

 

他感到左宗棠确实是独当一面的帅才,不能久居人下,便在打浙江时,把部分湘军划归左宗棠全权指挥。后又向朝廷举荐,让左宗棠担任了浙江巡抚(省长)。

 

左宗棠由此步入了“封疆大吏”的行列,他是不是应该特别感谢曾国藩?

 

不是。左宗棠从自领一军开始,便自立门户,逐渐疏远曾氏体系,并不断制造小摩擦。

 

朝廷出于对湘军坐大的忌惮,利用了曾、左间的矛盾,火速提拔左宗棠。左宗棠很快成为闽浙总督,与两江总督曾国藩差不多平起平坐了。

 

4

 

有一种观点,说曾、左二人正是为了消除朝廷对湘军的忌惮,故意搞矛盾,唱双簧,演戏给朝廷看。

 

感觉这种观点应该是站不住脚的。

 

话说,曾国荃攻克天京后,曾国藩听信众将所言,认定洪秀全之子、太平天国幼主洪天贵福已死于乱军之中,据此上报。

 

不曾想,左宗棠却密上一折,说根据得到的信息,洪天贵福没死,已逃出金陵并开始召集太平军余众……由此,左宗棠弹劾曾氏兄弟是“欺君罔上”,“谎报军情”,“邀贪天之功”。

 

这种指控,对曾氏兄弟来说,可不是搞小摩擦的事情,那是要命的事情。

 

当时把曾国藩急得,接连上折子为自己辩解,与左宗棠大打口水战。

 

这时朝廷反而显得大度了,双方各打五十大板,把事情压了下去。

 

但曾、左二人的关系到此彻底破裂,此后基本不再见面。

 

闹出这样天大的矛盾,是无法用唱双簧、演戏给朝廷看来解释的。


 

5

 

正如前面所写,曾国藩之所以成为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代表人物,成为帝制时代最后的精神领袖,是有道理的。

 

左宗棠经略大西北时,曾国藩在听了关于左宗棠在大西北的作为后,对汇报的人评价说:“你说他是朝端无两,我认为他是天下第一!”

 

曾国藩虽不与左宗棠说话,却给了他不遗余力的支持。

 

后来左宗棠以垂老之年,平定陕甘;后抬棺西征,收复新疆,立下盖世功勋,在功业上似已超越曾国藩。

 

但朝廷这时又说话了,大意如下:

 

左宗棠在陕、甘、新疆建功立业,靠得终究是湘军。其手下最得力的将领刘松山,也是由曾国藩一手培养。因此左宗棠在地位上不能超过曾国藩。

 

不甘居于人下的左宗棠,终生在地位上没能超越曾国藩。

 

因此据说左宗棠在晚年,逢人便骂曾国藩,

 

6

 

曾国藩去世后,由于以前的过节,曾家人最担心的左宗棠对曾国藩的评价。

 

左宗棠送来挽联:

 

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此联堪称千古名联。

 

上联中,左宗棠承认在“知人之明,谋国之忠”方面,“自愧不如”曾国藩,算是给曾家人一个交待。

 

下联中,左宗棠保持了自己的孤傲,说“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自己跟老曾是平等的。

 

相对于左宗棠的挽联,李鸿章挽曾国藩联是:

 

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代难逢天下才。

 

李鸿章这挽联的关键词是“门生长”。什么意思,大弟子啊!

 

李鸿章终生以曾国藩门下大弟子自居。

 

有人说了,李鸿章自称曾国藩门下“大弟子”有点托大。他的哥哥李瀚章,更有资格称“大弟子”。

 

但以李鸿章当时的地位,他这么自称,曾氏体系高兴啊。

 

当然,李鸿章来来就已成为曾氏体系的核心,他和他的淮军,是曾国藩衣钵的真正传承者。

 

 

 

相关文章,点击阅读:

 

合肥李鸿章:一位宰相、统帅、领袖的起源

 

高人之交:曾国藩、李鸿章师生二人互相成全

 

曾国藩(完整版):蝶变,8000字搞懂这个“愚钝”的超级牛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齐说经史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