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编探园丨据说看了这所幼儿园,都恨不得想生三胎!

李晗 人文幼学
2024-08-24



要去的是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印象中,园子里有一棵大榕树,不管四季总是青翠,常有小孩在它下面嬉戏奔跑,像小时候的院子。十多年过去,它还是老样子。城堡似的外观,瓷砖贴墙,缀满绿点的地面在如今看来已是老旧过时。可以看什么,有什么好看呢?看内容!作为一所名园,十六幼的春夏秋冬可谓是访客不断。有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有长期驻扎的跟岗学习,也常有外国专家,大学院校在此做访问与研究,园长本人也是四川师范大学校外研究生导师。他们的拿手好戏是“游戏”。走进十六幼,环境隐身了,吸引人们眼球的是孩子的游戏。室内玩,室外玩,小班玩,大班玩,各种各样的玩。这些玩耍跟其他幼儿园的游戏有什么区别吗?尤其是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后的这多年来,全国上下都在轰轰烈烈地开展游戏研究游戏,大畅游,大创游,混龄游,早已不是新鲜事。十六幼的游戏又有什么特别呢?同是游戏,儿童的状态,水平有没有差异?教育者最看重的生发,深度,自由,创造,到底呈现了多少?在普通的教育环境背后,在热闹的玩耍背后,是否隐含着某种对教育的理想或追求?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



01/

院子里一直在下!大!雨!


教室里,大小伙伴们正在吃饭,X和L两个小男生擦了嘴,收了碗,径直走到张玲老师面前说,张老师,我们吃完了,我们去耍了。“嗯,好的。”话音刚落,身后噼里啪啦一阵巨响。下!雨!了!回头一看,美工区收集好的一大箩筐瓶盖倒翻在地,五颜六色滚落得满地都是。



所有人怔住,惊得塞了饭菜的嘴巴合不拢来。你们在干啥呢?我们在下雨呢。后来,张老师对两个“肇事者”说,挺好,看起来真好玩。这句赞许,为后来全班性的下雨游戏奠定了基础。一筐筐的瓶盖雨,哗哗啦淋在张老师头上,淋在小朋友身上,欢快的笑声响彻二楼。
“雨是从天上来的,怎么才能办到呢?”糖糖说,可以做一个大袋子或者大桶,用钩子钩起来。在老师帮助下,墙两头绷了绳子,把筐像晾衣服似得挂上了。站在筐子底下,用手轻轻一拉,稀沥沥,哗啦啦。淋得好爽!

“雨下完了,怎么把雨放那么高呢?”班上个子最高的带头大哥,一手叉腰,瞄准筐子,掷飞镖一样进了一颗。这方法好!投掷游戏又开启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可是我太矮了,投不进怎么办呢?”露露小朋友说,我可以举过我马尾上的蝴蝶结,因为那是我的最高点。大家纷纷寻找至高点,搬桌子,抬椅子,试验命中率最高的办法。
……
后来的周五,真的下雨了。下了整整一天啊。中午睡觉时,雨特别大。躺在被窝的贺喜小朋友说,我听到下雨的声音,哐当哐当像开火车一样。
仿佛一首诗开了个好头,于是接下来就有:

噼里啪啦,像闪电一样。

嘶嘶嘶嘶,像撕纸一样。

叭叭叭叭,像走路一样。

淅沥淅沥,像拉粑粑一样。

唰唰唰唰,像风吹树叶一样。

就这样,中二班的雨下了整整一个月,一直到现在都还没停。在这期间,他们尝试各种各样的玩法,为了实现目标想办法,遇到困难或障碍,成功了也失败过。他们获得怎样的发展,或是在五大领域中哪个部分获得更大的发展呢?很难评价。



02/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是简单的

难的是你的心有没有低下来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成人能够想象的游戏!之于“瓶盖”这样一种在幼儿园十分常见的材料,成人能想象和设计的仅止于颜色,点数,排序,拼接,粘贴,绘画。下雨!那简直是天才一般的儿童才可能有的神来之笔。

听过专家讲一个故事:在某幼儿园的游戏大串联中,一个男孩百无聊赖地摆弄着手里的物件,并自言自语:什么时候才结束啊,结束了我要去玩自己的了。原来幼儿园奇思妙想精心设计费时费力准备的游戏,孩子一点都不care啊,他更想玩自己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再来看“下雨”,不正是自己的吗。他们自然发起,自由探索,自主创新。
“自己的游戏”怎样才能得以发生呢?这不是一句“放手,让孩子自由”就可简单达成。我们说,好的游戏来自于儿童的真实兴趣,但他有兴趣就可以顺利发出来吗?在幼儿园里,在这件事情上,儿童与成人,儿童与环境,进行着反复的博弈。
“这个游戏的确很好玩,但是我们现在要睡觉了。”这是与幼儿园常规制度在博弈。
“这个想法确实很好,但太难组织和实现了。”这是与班级的安排组织在博弈。

“我看不出这有什么好玩的,而且也没什么意义。”这是在与成人的视角和评价在博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一个好游戏的发生,必然是在尊重和接纳的环境,去除了控制与设计的氛围, 也必然有一个愿意蹲下身来,对灵动的儿童充满好奇的老师。
促成“下雨”的张玲老师正是这样。她的学历不高,却保持着一颗天然的童心。“下雨可以在中二班发生,却未必在别班也能发生,因为那场面实在太乱了,甚至会让人觉得老师威严扫地!”但是,在张玲眼中,这是儿童最珍贵的,是儿童自然状态下生发的,有趣的,应该在班级中发生。所以作为权威代表的她,可以站着,跪着,趴着,和孩子们亲密无间,玩在一起。
不是事先想好的,是随机,本能的反应。我们把这称作:游戏惯性。
是习惯性制止,质疑;还是习惯性认同他,解读他?是习惯性站在我的角度来评价:你这个游戏,有没有意义,是否违反规则,好不好组织。还是:这是孩子的兴趣,我先加入孩子和他们一起玩,然后再看可不可能产生学习?这之间千差万别。到底取什么?余琳园长说,我们经常都说教师要蹲下身来要和儿童在一起。蹲下身来是很简单的,最主要的是你的心,有没有低下来!这个太关键。

有没有真正地蹲下身来低下心来,有没有真实地生活在儿童当中,有没有真切地看到儿童的需要。这值得所有父母和教育人去反思。



03/

朴素的教育一点都不震撼

只是有些东西你看不见


不得不说,十六幼的环境是小而且旧的。

这座由前后两栋房子组成,中间一个长方形操场的幼儿园,总占地面积4150平方米。进得门来,以为一眼望穿,实际别有洞天。



前院左边是表演区,右边是小人国。一个霍比特人式的,成人只能弯腰进入的拱形顶小房子,名副其实可以上房揭瓦的童话世界。不同年龄的孩子们在这里过家家,实质性地发生着混龄交往。
前操场被走廊左右隔开,左边自然材料区的小花园,玩沙,玩水,玩石头,适合小范围内的精细动作。右边是大树下的操场,适合敞欢了奔跑以及各种攀上爬下。左边是精致,右边是豪放,走廊是分界点。一静一动之间,人的状态也因环境而自然收放。
后操场,贴墙根建了鱼池,涂鸦艺术区,种植区,尽头的大树边上,还有一个工具齐全,材料丰富的木工坊。

绕着大树转个弯,是2号楼楼道,一口气到楼顶,有两间功能室。一是利用1号楼与2号楼的连接处,做了小小的长方形书吧。另一个则是屋顶操场一角的美术室。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一圈走下来,不消10分钟。虽是设施齐备,区域交错,却也着实没有令人“惊讶,震撼”,简单朴素的,与一般幼儿园无异。
在一般概念里,大抵名园自然要进行一番土木建设和装潢,这样才可凸显特色,令观者迅速抓住重点 。但是余琳园长说,不,不是这样。

办一所幼儿园,首先要弄明白:幼儿园是为谁而办?它一定不是为了参观者好看,也不是为了给家长好看,它一定是为孩子。做一切事情,先考量对儿童的意义。装修对儿童有意义吗?豪华的超大型玩具有意义吗?不一定!带着这样的价值观,再来看幼儿园,关注点变了!从关注建筑,环境,区域设置,转为关注孩子,关注师幼之间的互动。一所看似普通的幼儿园,突然间像是被赋予了新生命,一点一滴都鲜活起来。



04/

深度学习正在发生
以问题为导向的游戏随时上演

所以就看到:中一班的地铁轨道游戏。这事儿从小班开始,已经干了一年多。他们乐此不疲地探索,并且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修很长很长,很远很远。很远是多远呢?在小班,“最远就是升旗台”。现在,他们的目标是,修到“幼儿园大门口旁边的小人国”。到底多远呢?这意味着他们要从班级所在的三楼,修到二楼,再到一楼,然后穿过整个操场,再穿过大厅,再左拐,才能到达。


想想,这得多难啊。第一是解决各种技术难题。如何下楼,如何保证不滑坡,如何转弯等等。第二是考验专注和意志力的问题。全身心投入,心无旁骛,不达目标不罢休,这对三四岁小孩而言,真是莫大的挑战。可是,他们喜欢。兴趣像个小马达,驱动着孩子一心一意,直到成功。修完之后,老师并不让孩子马上拆掉。而是保留一天。因为修好了当然还要用,他们还要在轨道上行走,与自己的作品发生互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互动不只局限在这个班,这几个孩子,还有下午来帮忙收玩具的大班哥哥姐姐。以及,要知道,这个“长远计划” 启动之初就在促使互动的发生。因为一开始,玩具就不够了!花两三千块补充点积木,对幼儿园来说是举手之劳。可是,在园本教研中,老师们提出:发生在孩子当中的问题,就应把问题抛回给孩子。于是班级展开讨论,积木用完了咋办。第一个蹦出来的答案是,借!第一次,全班空手而回。于是讨论,如何才能成功?get到一些窍门,第二次出击,仅借回两个,还是二宝到大宝班上借的。这就给了孩子们启发:找熟人好借。就这样,借积木,就整了四五次。

中一班的马丽娜老师一点也不着急。她深知,问题就是成长契机。孩子解决的问题越多,他们的能力和自信就会越强。她也不去干涉说,你们平铺了这么久,是不是该架空了,该双层了,该立交桥了。不。那都是成人的意愿,而非孩子。当孩子的意愿得到足够的满足,他们自然会向着更高阶前进。

所以,就有了嘉阳17次挑战。


嘉阳的17次挑战(上)

嘉阳的17次挑战(下)


所以又看到:孩子们对生活中无处不在泡菜产生了好奇。泡菜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怎样才能做出好吃的泡菜呢?当问题在孩子当中提出,于是就有了:


大一班的泡菜坛子

泡菜生花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这件事的发生,同样是儿童兴趣与成人规则的博弈。要知道,在幼儿园里是不允许给孩子吃泡菜的,幼儿园里的泡菜坛子也是要上锁的!但是,生活在四川,生活在成都,泡菜是一年四季,无处不在的传统与佐餐菜肴。幼儿园的课程要生活化,要与儿童生活接轨,所以当然要支持孩子的探究。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于是要干,而且还要干大, 孩子,家长,幼儿园,三方一起进行。不是为了吃上泡菜,而是为了解决要吃到美味泡菜这个过程当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快乐正来自于此。孩子不断发现问题,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分析,总结,反思,调整,最终形成了基于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正是深度学习的发生。



05/

课程与生活紧密相连

却又天马行空奇思幻想


前段时间,南京鹤琴幼儿园田老师的婚礼刷爆了朋友圈。田老师因着小朋友“我想看着田老师结婚”的愿望,将自己的婚礼在幼儿园举行,并在班级开展结婚主题课程。真实的生活与课程相遇,碰撞出鲜活且温暖的体验。

而在十六幼,也曾举行盛大的婚礼,在2018年。不过那是一个给怪兽国王和王后的婚礼!从萌芽到婚礼,差不多历时1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事情的起因是一开学,孩子们当中频繁出现的怪兽话题。为了支持这一话题,老师准备了一些怪兽书籍,并在餐前进行怪兽故事时间。一个月后,硕硕小朋友用水粉画出了班级第一只怪兽,并为它取名:五彩怪。于是,画出心中的怪兽并为它取名赋予它力量的游戏开启了。后来,孩子们开始制作怪兽,研究如何才能做出能站起来的怪兽。做好的怪兽聚集在一起,引发了“怪兽王国”概念,一个王国肯定要有国王和王后。从4月到5月,艰难的制作开始了。
设计用什么做国王的头?(要大、圆)
怎么把王冠固定在头上?
用什么做身体?怎样才能让法宝牢牢地固定在身体上?                
热熔胶烫了手怎么快速处理?
头和身体如何连接?
用什么材料做8只手?
木棍要怎样才能插进没有孔的泡沫里?
用什么材料做腿?
腿和身体连接不上怎么办?

万事俱备,最后还要为它们举行一场盛大的婚礼。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6月13日,孩子们化成动物的装扮,家长们盛装出席,在钢琴奏出的婚礼进行曲中,婚礼开始了。

怪兽国王的婚礼


中四班于小添的妈妈深情写道:不负光阴/翘首期盼/今天的王子公主/明天的新郎新娘/一场婚礼/让五岁的天空放了光。
哪里是一场婚礼呢。更是对童年的尊重,对童心的认同,对童趣的默契,更是十六幼师生一辈子甜蜜的回忆。

这也是游戏。只是玩得有点大,有点嗨,有点与生活密不可分,有点天马行空,像一个魔术师施展了魔法,五彩缤纷,充满希望与幻想,特别有童年的味道。



06/

当我不知道怎么办时

就去儿童当中寻找答案


这一切离不开环境的支持。

十六幼的环境是怎样的呢?在改造或创设环境时,他们遵循的是 20字规则,“随时可游戏,随处可游戏,动手就游戏,一处多游戏。”在此基础之上,是区域的合理布局。幼儿园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以及对游戏分类理论的基础之上,在“理念为魂,系统为法,儿童为本”的规划之下,一个个看似平常的“游戏区域”被 均衡地配置在幼儿园各点位。

于是,从室内到户外,从小班到大班。从模仿到创造,从起初的练习性、象征性再到后来的结构性甚或引入规则的复杂游戏,都错综交替地每天上演。幼儿园一派欣欣向荣,妙趣横生的游戏力,生命力感染着成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这一切也离不开老师。
如果你要问,16幼最值得书写的是什么?除了孩子,那一定是老师!这一群年轻人,学历并不算太高,写不出大部头论文。但是内心都有一种崇拜——对儿童的崇拜;内心都有一种信念——相信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和沟通者。
谁能想到美工区的瓶盖子,可以用来下雨呢?
谁能想到可以给怪兽办一场盛大的婚礼呢?
谁会因为洗个石榴就开始探索沉浮呢?
还有谁,有那么大的好奇心,那么敏锐的洞察力。 
当然是儿童!儿童!儿童!
儿童是变化的,纯粹的,完全开放的,儿童对世界的认知是多元的,视角与成人完全不同。他们的创意是成人不可企及的。
“当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当我没有方向,我就去儿童中间寻求答案。”诗一般的语言,几乎成为16幼老师的工作信条。正因这样的崇拜,老师们才能放下他们的权威和控制,放下他们的喜好与擅长,放慢他们的脚步和心灵,给孩子自主成长的时间、空间、机会。


有了这样的价值观。新接手中二班的张玲老师和孩子们打成一片, 为了不错过孩子任何一个宝贵的成长瞬间,她甚至不顾骶骨的摔伤,也要来幼儿园。她一直站在边上(因伤不能坐),充满爱意地看着孩儿们。
年近40的晓宇老师,稳重笃定,一直扎根一线做一名普通老师。她说,要让儿童喷涌出自己的想法,并大胆实践。她愿做那个陪伴者和支持者。
90后杨勤老师,是16幼炙手可热的公众号幕后写手。除了上公共课,参与教研, 其余时间她都游走在幼儿园卡卡角角,记录下感动,难过,开心,纠结,茫然的一幕幕……走进孩子的内心,走向教育的深处。
还有“付国庆时间”的主理人,付国庆,付姐姐,付科研。一个小小的新疆姑娘,却怀着大大的能量。跨专业考取学前教育硕士,理科背景出生的她,钟爱研究,勇于探索,掀起幼儿园浓烈的科研氛围。
老师的背后,当然还有团队支持。

十六幼有一个富有朝气的,以园长为核心而搭建的学历、知识、经验结构非常错位的教研团队。如今,全国有大量的学前专业培训可以参加,也有各种网课可以观摩,还有大量专家可以亲近并交流,但真正能够拯救自己的,是自己!于是,定时有计划的,随时随机地,自由组合联盟式的,针对一个班级,一个活动,一个孩子而进行的教研活动,成为十六幼的常态。



07/
他们要长成他们的样子
而非你想要的样子


中午饭毕,玩具歇了,蝴蝶歇了,活蹦乱跳的孩子也歇了。在后院安静的小树林,和园长余琳的聊天便开始了。
一上午,她都在幼儿园里游走。和孩子们一起玩抬轿子游戏,又被邀请去“下雨”,孩子们纷纷汇报自己今日的英雄事迹:
园长妈妈,我今天吃自己放的佐料,我放了糖,第一碗放得多一点,太甜了,所以第二碗就放少一点了。
园长妈妈,我们今天发现瓶盖是可以连接的,你戴一下我们做的项链吧。
园长妈妈,我今天已经学会扣扣子了……
还有在做早操时,那个感统失调的男孩在园长妈妈赞许的目光下,一直努力要做到最好。
“你看,这些成人眼里的小事,都是孩子们心中的大事。他们在向成人表达:瞧,我很厉害,我能做到。”余琳说,我们曾经都做过孩子,但现在要做孩子的教育,就应回到童年。童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他能够主宰自己的活动,并且他能不断地接受各种各样的挑战,长成他们自己的样子,而非成人想要的样子。儿童看似调皮捣蛋的背后,实则是对这个世界的探究。
这些朴素话语的背后,指向的是儿童观的转变,指向的是权威的“教师中心”向“儿童中心”的转变,也彰显着学前教育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变革。而这些首当其冲的老师,他们说,我们可能教不了孩子什么,但我们可以创造环境。我们无法追溯童年,但可以尽量去发现孩子,接近孩子,成为一个孩子。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把自己变成儿童或者接近儿童的状态,这事儿从2007年就开始了。它也有一个专业的名字叫:体验式教研。就在前不久,幼儿园一众老师才做了一次玩水游戏区的体验式教研。把自己变成儿童,去亲身体验,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孩子喜欢什么。才知道:哦,原来玩一点也不简单,原来玩里面有那么多的学习与探究。这样的认知,使老师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孩子的第101种玩法,而不是,自己的想法。
这一点,非常了不起。

1927年,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中写道:
“孩子们!我憧憬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
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没得,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你们每天做火车,做汽车,办酒,请菩萨,唱歌,全是自动的,创造创作的生活。大人们呼号“归自然!”“生活的艺术化”,在你们面前真是出丑得很了”。


一种对儿童世界的理解与发现
一种对儿童怀着真切的崇拜与憧憬之情
一种对儿童游戏精神的顺应与支持
在今天的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
得以再现




              


童年的意义是什么,儿童正在如何度过他们的童年?

在那个叫幼儿园的地方,正在如何发现和支持儿童?

教育者如何消除偏见与误解,走进儿童世界?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出发。

寻找那些不断革变的教育者,

探寻那些追求更好可能性的幼儿园,

忠实记录教育进步的今天,

人们对儿童的发现、尊崇与唱诵。




文字/李晗

编辑/陈梓汇

设计/朱远海

主编/李晗


精彩回顾

又到开学环创时,小中大班的30个墙面游戏我们给你准备好了


活动案例|开学倒计时!应对情绪焦虑的这个方法你不能不知道


教育环境特辑⑧开学环创高峰期,这份小空间改造攻略千万别错过!


教育环境特辑⑦ 抓住这些藏在隐秘角落的教育者,幼儿园的一草一木也便活了起来


教育环境特辑⑥:盘点国内外这些令人惊叹的幼儿园,除了超强设计感还十分儿童视角!


我就知道你“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文幼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