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丨重构个体生命经验,做有传承有创新有儿童的传统节日活动!

人文幼学 人文幼学
2024-08-24



明天,是一年中的大雪节气。在古时,到了大雪,就要抓紧劳作,开始自制腌肉。但现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已经发生了变化,怎么样让这样的传统节日过得更有新意,让传统节日富有时代意义?
其实,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是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纲要》提到,要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优秀,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传统文化力图告诉每一个炎黄子孙关于安身立命、顺应天道的重大命题。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面对正在启蒙的学龄前儿童的幼教人,当传统文化与儿童相遇,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活动结合,如何将民俗活动渗透到大大小小的游戏之中,如何让传统和民俗也好玩起来,让更多人喜闻乐见,真正被接受和传承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话题。
在人文幼学的摆条直播间,摆条主理人温笑寒和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安昌幼儿园园长梁娟,民族学博士生张蕊一起聊了传统节日那些事,一起来看现场都有哪些精彩观点。






01/
传统节日好像不那么好玩?‍‍‍‍‍‍‍‍‍‍‍‍‍‍‍‍

温笑寒:
对于一些国外的“洋”节气,虽然没有假期,但大人和孩子们都乐于盛装打扮,热情地参与其中。好像比起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家都更喜欢“洋”节。针对这样的现象,两位如何看待呢?

张蕊:
我们不如抛开其他因素,单纯从节日本身来看待这个现象,其实这里有一些基本的文化背景。
西方的节日能够流传到其他国家,成为一种舶来品,本身是伴随着消费主义的盛行,以及工业文明以后的文化传播背景,逐渐出现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非常高的生活场景或交互感。
传统文化或传统节日很多时候根植于过去的社会文化体系,从过去演变而来,而过去的文化体系和当前社会的生活体系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节日的生活场景消失了、变淡了,所以很多人会感觉传统节日的氛围好像是变淡了,这和节日文化背后的社会逻辑有很大关系。

梁娟:
我认为在传统节日和“洋节”之间,主要是表现形式不一样。
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加注重文化底蕴,凸显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传承的作用。而西方国家更加关注节日本身轻松、愉快的氛围。周围的同事会讨论说,自己的家庭平时比较传统,没有表达爱的习惯,但感恩节这样的节日就给了大家一个出口,用来向自己的孩子、家人表达情感。



02/
节日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温笑寒:
在张老师的分享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的来源、底层逻辑是不相同的。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来源于祭祀,古时候的文化场景和社会情况在当今社会中已经很难重现,而西方的很多节日来源于民间,这样的文化表达更贴近于普通人的生活,也更贴近于儿童。
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节日具有不同的表达和形式,给我们带来不同感官体验,从文化的角度应该怎么来看到这样的现象呢?

张蕊:
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如果我们要在日常的教育中开展相关活动,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节日?我们如何看待节日?
站在一个文化学者的角度来看,对于幼儿园,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日,都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教学工具,或者说教学材料,可以被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
它是一个材料,也是一个资源。从文化资源的属性上去看,厘清背后的逻辑会帮助教育工作者更深入地看待节日。感恩节就一定要吃火鸡吗?有没有其他的形式呢?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实际上要回到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民俗学的李松老师研究过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课题,他指出中国传统节日的底层逻辑是人与自然、社会相互交融的载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很多传统节日都是起源于农事活动、祭祀活动,比如24节气。但过节的原因是因为重视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当然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个体的生命和家庭有关。每一个人是链接家庭和国家的组织和细胞,所以很多节日都是在家庭里完成庆祝的。‍‍‍‍‍‍‍‍‍‍‍‍‍‍‍‍
在这个观点上,传统节日本身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对话产生的,但是节日本身又和每个地方的地域文化有关,在过节日的时候,这些节日又会带上地方色彩以及在这个地方生活的每个人的生命体验,最重要的就是把个体的生命体验放到节日中进行践行,给节日赋能。
对于传统节日,其产生的社会文化已经成为过去,当下的社会文化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我们可以通过个体的生命体验进行重构,这就使传统节日成为幼儿园里非常好的教学材料。因为每位老师以及每位幼儿,可以通过家园、社区和区域重构个人的生命体验,使节日更有价值和现实意义。
所以节日本身也在代谢和更新,不管是西方的节日还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当我们选择过它时,将每个人的生命感受放到节日当中生产、传播和表达,节日才有了意义,这时候教育才会产生意义。



03/
本土文化怎么转化成教育资源?‍‍‍‍‍‍‍‍‍‍‍

温笑寒:
节日并不仅仅是某一天,而是在节日的时候,人与人之间产生关系的链接。在过节时,孩子会通过仪式感的过程,感受到更多。而不管是什么节日,都会具有地方色彩,带有本土化的转变。比如在上海万圣节,会发现年轻人会cos《白蛇传》里的人物形象,用自己的文化融入其中。
而这样的节日带给孩子的体验已经超越了时空,这在幼儿园老师的游戏活动或节日的设计当中,也是一种启发或思路,帮助老师开阔思维,找到更多路径。

梁娟:
我们的节日也会和区域进行链接。北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也是大禹的故里,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风貌和非遗文化、自然资源。
鲁迅曾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所以我们幼儿园多年来一直坚定地用民族文化、民俗节日来引领幼儿和教师传承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为幼儿园的生命底色。作为幼儿园,如何将这些本土文化转化成教育资源?
第一,在开展节日课程或者利用传统文化时,首先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将有意义的教育资源和幼儿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元素作为课程的起点。
第二,尝试把自己变成小孩子,努力去发现和理解他们的愿望、爱好、感受与体验。尝试理解儿童世界里他们认为好玩的东西。
对于幼儿园的节日活动,除了这两种思考,更多还是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深入了解本土文化,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的内涵,让孩子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活动当中。



04/
在幼儿园里办一场羌式环保婚礼‍‍‍‍‍‍‍‍‍‍‍‍‍‍‍‍

温笑寒:
中国传统节日本身的表现形式和内涵,给人一种相对深沉和内敛的特征,这种特征也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形式上不是那么有儿童视角,也不能立即被幼儿吸引。而游戏作为幼儿基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老师可以尝试通过游戏的形式帮助儿童在生活中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帮助他们获取对世界的认知,对传统文化的感受。
那针对于这样的情况,梁园长有没有具体的案例可以与大家进行分享呢?作为一个文化研究者,张老师又是如何看待幼儿园的这种做法呢?针对这些做法,张老师有没有什么看见或者建议呢?

梁娟:
我们幼儿园的传统民俗活动和幼儿园游戏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同时我们秉持一个原则:利用儿童视角来规划整个活动。
我们认为环境浸润非常重要,在环境之中初步让幼儿接触民俗文化。我们幼儿园首先从户外区域入手,创设了一个民俗风情乐园,里面有许多羌族的乐器;还有羌绣坊,为幼儿提供针线,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自主地开展活动。
有一学期,羌族的小关老师要结婚,孩子们知道这件事后,引起了广泛讨论。平时孩子们也会参加亲戚家的婚礼,拥有很多经验。老师带着一颗敏锐的心,观察儿童的需要。就带领孩子们进行了一场普通婚礼和羌族婚礼的调查,最后孩子们为小关老师举办了一场具有羌族特色的环保婚礼。
活动案例|腊八节,一起来围观H先生和灵子小姐的零废弃羌族婚礼
通过这场羌族婚礼,孩子们自然地对羌族文化有了更多了解,婚礼的浪漫与温暖,也让孩子们有了精神上的成长,在游戏之中充分展现了孩子们的力量。‍

温笑寒:
在这个案例之中,老师们捕捉到了幼儿的期待和好奇,并且顺应他们的好奇去开展了相关活动。在过程中,孩子们了解羌族相关的婚礼习俗,去创设婚礼所需要的环境。那传统文化本身也有一些定式,在过程中,老师们如何把握传统文化固有的定式和幼儿创设之间的关系呢?

梁娟:
其实在婚礼的过程中,我们首先是理解,其次是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建构。通过氛围感受、多元体验让幼儿自由探索,出现问题之后,老师再对幼儿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幼儿解决其中的问题。
对于大、中、小班的幼儿,他们参与策划婚礼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小班幼儿以氛围感受为主。如跳锅庄、婚礼祝福之类的,因为好奇,他们对羌族文化的认知也在不断扩大,对羌族文化的感性认知也在不断扩大。
中班幼儿以多元体验为主。为幼儿提供多种探索的机会。包括服装设计,选择什么材料,是幼儿在一遍一遍地尝试之中摸索出来的。当老师不断追问,其实也激发了孩子的兴趣。
大班幼儿以探索为主。大班幼儿在过程中更具目的性,学习的主动性和目标性也比较强,老师的重点就是引导大班孩子实现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课程让每个年龄段的孩子获得感知和体验,让孩子更加自主和快乐。



05/
传统文化的活态化传承

张蕊:
当你成年之后,参加的众多婚礼之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场婚礼?可能成人连自己的婚礼都不太记得,好像婚礼成为了一件麻烦事。婚礼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民俗文化,是每个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生命历程。但是面对这样一个重要的节庆,我们自己都没能记住他,认真对待它。但小关老师的这场婚礼,我相信很多人会记得。
我本人也是羌学的研究者,在做田野调查时,参加过非常传统的羌族婚礼。在我的印象中,羌族的婚礼不是新娘新郎两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家族所要共享和创造的,是家庭结构里最重要的一件事。在过去,羌族婚礼往往需要一个家族的人来帮忙,光是妇女就要在厨房里忙上三天三夜,持续为来宾做出流水席。每一个接亲的流程、仪式,包括新娘所穿的服饰,都是在一个家族的人共同帮助之下完成的。
传统节日也在不断发展,我们不可能把传统节日过得和过去一模一样。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其实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这其实是在告诉全世界,我们在共享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成果时,也在寻找人的意义,所以我觉得文化也是在继承和发展的。
如果孩子们的创意是这样的,那他们长大以后,文化被共享的意义就应该是这样。文化才能进行活态化传承。专家学者们在研究怎么样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活态起来。我想具有开放的眼光非常重要,如果我们能够接纳孩子的创造,传统的文化有时不那么“传统”也没有关系。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和幼儿是有分工的,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创造,孩子们一定会记住这场婚礼,孩子们也会对羌族文化有根本性的认识,真正建立民族自信。
对于幼儿园中羌族文化的环境创设,对于一些濒危的羌族文化,比如语言,这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在这个案例中,我觉得梁园长强调的“看见儿童的需要”非常重要。怎样让传统节日过得有趣?作为成年人、教育工作者,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看到传统文化的乐趣,怎么看到孩子的需求?
我相信能捕捉到孩子需求点的老师,自己也一定是一个非常有趣、有爱、有浪漫主义的老师。
其实很多时候,幼儿园里可以开展传统节日,传播传统文化的材料非常多,为什么我们看不见?因为不像小朋友那么有诗意和创造,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回到儿童视角,自己对传统文化充满兴趣,充满好奇。
在这个婚礼中,儿童是主体,教师是工具。当我们让孩子成为主体时,教学难度是非常高的,这就要求我们对教育对象本身的需求能有所把握,并能实时成为他们的工具,这要求老师有比较丰富和全面的能力。所以执行一个节日策划很简单,但要执行一场以传统文化为素材的教育教学活动,对老师的要求则非常高。


06/
怎样让传统节日更好玩‍‍‍‍‍‍‍‍‍‍‍‍

温笑寒:
所有的节日,其实是通过具体的事件、形式让每一个人都参与,才呈现出他的意义。在节日当中,需要老师对教育契机的把握,对幼儿的尊重以及对幼儿创造的接纳,这才是教育人需要做到的。最近几年,很多人都在说过年没有“年味”了,如何让孩子们既觉得传统节日好玩,又能让他们在其中真正感受到节日的文化内涵呢?

梁娟:
为了让传统节日更加好玩,我觉得一方面可以多一些体验。中国很多节日都与吃有关,元宵节搓汤圆,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这些都可以设计成孩子感兴趣的体验类活动。在体验制作的过程中,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进来,品尝劳动成果。也可以教授传统节日相关的歌曲,在这样的活动氛围之中,我想幸福的体验会增加。
另外一方面,可以加一点亲情。中国的传统节日强调团圆,我们怎么让孩子感受到亲情?
可以尝试邀请家长到幼儿园过节,重阳节时安排孩子和家长一起远足,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当我们需要用一些物品来增加节日氛围时,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
最后,给传统节日增加一点趣味。比如过年,提前在幼儿园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年会活动,剪窗花、贴对联、舞龙、庙会等,增加幼儿对中国年的了解。

张蕊:
年味去哪儿了?
以前在宁夏大学当老师时,我们拍摄了一个新年纪录片,记录宁夏人如何过年。
宁夏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北方城市,在每年正月二十三这一天,当地保留了一个比较传统的习俗,叫“燎疳”,是西北地区比较盛行的年俗。
为了让年兽不要侵袭屋子,过年时家家户户的房门上一般会贴上门帘,但是在“燎疳”这一天,会将节庆用品在这一天摘下来全部烧掉,意味着把这一年的邪祟全部送走。
这个事情看起来很简单,但因为现代城市治理失去了原有文化场景,这样的习俗不能再继续保留下去,可能这就是年味走失的一个原因。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城市笼罩在现代城市的规范和管理当中,没有办法实现年味的仪式过程。
消失的年味哪里找?
梁园长已经进行了很好的示范。现在很多地方没有办法办大型集会,那可不可以在幼儿园开展小型集会?我们可以组织在可控范围之内重新恢复和建设一个可以共享文化意义的场景,幼儿园是可以的做到的。
要找年味,我们应该回归两件事。
第一是回归到节日本身的意义,去寻找节日本身的内涵和意义是什么。比如中秋节,代表着团圆,能否找到相似的场景在幼儿园中进行复原?
第二就是回归到现代生活。传统节日并不是要回到以前的传统。要承认我们已经走入现代生活。比如,对于电子产品,已经无法回避,那是否可以利用数字技术的手段呈现线上的民俗活动和文化。
当有了节日意义和现代生活的回归,家庭就回来了。



07/
教师和家长的文化素养如何提高?

温笑寒:
对于传统节日或者文化,采取新的形式,利用数字技术,可能更利于年轻人接受。将传统文化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如张老师所说,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元素,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作为园长,怎样帮助老师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呢?

梁娟:
在幼儿园每一年的教师个人研修中,我们是按照“六个一”的策略来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
第一个“一”: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文化项目。老师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文化项目,通过搜集资历、文献,对这个文化项目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第二个“一”走访一个非遗传承人。通过对传承人的深入了解,感悟传承人的精神,体悟文化的内涵。
第三个“一”:考察一个地方。让老师走进文化场所,了解文化的渊源,学习文化的资源,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四个“一”:口述一段历史。将前期搜集、学习、整理到的内容变成一个具有震撼力的故事,能够向周围的人进行讲述。
第五个“一”:每一学期末写一个感悟。表达和阐述自己对文化的认同和理解,让老师获得更多的力量和信心。
第六个“一”:组织一个活动。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组织一个系列活动,让老师运用自己的基本功和感悟,生产出自己的教育观点,呈现出与孩子的互动。
温笑寒:
对于传统文化的体验和认知,不只是通过文本,而是让老师们逐渐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最后回归到教育现场本身。把看到、听到、学习到的内容设计成适宜儿童的活动,让幼儿体会到更多真实的场景。

张蕊:
在人类学的科学领域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学者——项飙,他写过一本书《把自己作为方法》。田野调查是每一个人类学家都要经历的锤炼,田野调查是让人在底层逻辑上不断对自己进行锤炼。通过田野的过程让自己成为工具和方法本身,而田野调查是有相对固定的步骤:‍
首先是有一个问题,然后围绕这个问题寻找所需要的只是材料,可以是文本资料,也可以是电子文献(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之后就是体验,到文化的主体中进行体验。回来之后,将体验到的内容进行认知的整理,最后变成一本属于自己的民族志。
梁园长分享的“六个一”策略和人类学中的田野调查不谋而合,最终会让老师们思考,重新回到教育现场。这样的方法其实适用于每一个老师和家长。在建立本土文化自信时,我觉得成年人需要做三件事:
第一,不断练习和学习提问。当我们遇到每一个传统文化或者经典不太明白时,要思考为什么这样说,让自己习惯提问。找到了问题之后,就一定有寻找问题的能力。内心装着问题时,很多材料就会成为教学材料。
第二,学会寻找材料。当问题产生之后,大家自然会去寻找材料来解决相关的问题。
第三,加入自己的生命体验,形成自己的生命认知。对于任何文化的接受程度,首先得去尝试。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中,我们常说:没有人类学家不吃的东西,我们也要成为一个没有东西不吃的家长,家长要首先要开放自己的体验。不管是幼儿园,还是每个成年人,可以给儿童多种表达的形式,让儿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

温笑寒: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是幼儿进入这个世界的一扇门。老师和家长自身对世界的感知,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认知。家长和老师可以把自己当成一个工具,帮助孩子更好地感受世界,感受传统文化,这样文化才会更有生命力。




编辑/陈秋旭
图片/人文幼学
设计/何璐琪
主编/李晗


精彩回顾

如何通过高质量的师幼互动提升保教质量?这个工具真的很实用!


请大数据把这篇文章推给种了红薯的幼儿园


大家说|秦元东:幼儿园游戏空间创设应该以什么为核心?


为什么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来自一等奖获得者的20年实践


品德启蒙丨幼儿阶段“自主”品格的内涵与养成路径




我就知道你“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文幼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