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守护育幼底线,来自杭州美术pck实践的30条经验

人文幼学 人文幼学
2024-08-24

在当今教育领域,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还能促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情感表达能力。然而,如何提升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质量,使之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为此,2024年5月20-24日,成都市金牛区人文学前教育研究会联合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幼儿园园长专业委员会在杭州开展“基于核心经验 探寻实践路径——PCK视角下幼儿园美术教育质量提升深度研修工坊”,旨在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个深入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参访杭州市三所美术教育特色名园,教师们可以亲身体验这些幼儿园的美术教育环境和教学实践,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美术教育的核心经验和关键要素。
本期,让我们跟随浙江师范大学幼师学院吕耀坚副教授的步伐,走进杭州的幼儿园,亲身感受其独特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氛围,通过共同研讨和交流活动,深入地了解美术教育在实际中的应用。






01/
重塑学科经验
PCK(学科教学法知识)并不是一个新兴概念,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由舒尔曼于1986年提出,其核心在于它是一个跨学科、多领域的整合概念。教师将⾃⼰所知道的学科内容以儿童易懂的方式加⼯、转化、表达与传授到儿童的知识。

在教育实践中,尽管“上课”与“教学活动”这两个术语常被区分开来,实际上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效果。只要老师“上课”上得好,孩子也会神魂颠倒。



02/

找到教育中的平衡艺术

在一家幼儿园里,有个孩子拿着撕成条状的皱纸,放在一个泡面碗里玩“炒面”游戏。我问他:“炒面好不好吃?”孩子面无表情:“你说呢?”随后,我故意问他不能吃你炒来干嘛?他说,老师叫我玩啊!这在提醒我们教学不能走向极端,不能看重教育专业知识,而忽略学科知识。




03/
注重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
在当今教育中,存在一种“教育虚无化”的现象,即过分强调鼓励孩子的勇气和自信,而忽视对他们知识传递和能力的培养。当孩子还没具备知识和能力时,就用精神胜利法鼓励他们做事情,“你很能干,只要胆子大就可以”。这就好比把车钥匙给一不会开车的人,让人坐上去,大胆的开。其实他连按钮在哪里都不知道



04/
教师的知识需要重组

19世纪之前,大家认为只要教师具备知识和技能即可成为好老师的观念已不再适用。他们不仅要掌握学科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将这些知识教给孩子。

按照教师知识发展路径来说,pck可以理解为从学科知识到教学法知识,再到儿童知识的叠加。最后的这个问号,是说我们的教育机制要灵活机动地解决问题。教师需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应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就像如来佛祖一样,无论孩子如何“翻云覆雨”,都能从容应对




05/
成人有时需要学会“装傻”

所谓“儿童知识”,即要尊重孩子,相信他们天生具有学习的能力。例如,画圆这个动作,其实是人体工程学结构决定的,无需刻意去教,孩子们能自然而然学会。我们手挥起来就是一个圆圈,像雨刮器一样。

幼儿园里画樱桃,画灯笼,小鱼吹泡泡等活动,其背后都是在教孩子画圆圈,但这并不有趣。在幼儿园中,我们不直接教孩子如何画圆,而是通过探索“什么东西可以变成圆?圆可以变成什么?”这样的问题,引导孩子们自由发挥,拓展思维。

有个小班的孩子和我说,画圆做好的方式就是莲藕,藕变成了圆之后,还可以变成很多气球......这些富有创意的想法都是孩子艺术感的自然体现。有时候,成人在孩子面前不必表现得过于聪明或严肃,反而应该“装傻”,这样能更好地鼓励孩子敞开心扉,分享他们的想法。



06/
学科知识是美术领域教研的起点

如果我们把pck的四类知识做一个划分,在这个模型纵向排序中,学科内容的知识占比最重。一旦离开了学科知识,孩子的成长就没有落脚点,教师也找不到抓手。



在编教材的过程当中,我们把小、中、大班中涉及到的美术活动全部列举出来排序,从中发现,虽然美术教学活动类型多样,但活动类型呈现出“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变化;不同活动类型之间的活动次数相差非常大,同一活动类型的次数变化没有规律;在美术教学活动类型的选择上,一定程度上与幼儿年龄特点相结合。



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美术教学活动类型缺乏连续性的学习,美术学科线索缺失。二是活动类型虽然多样,但单一且缺乏重点,与《纲要》艺术教育目标要求有距离,幼儿园里的美术活动不能只是看起来热热闹闹的,还需要深究背后的逻辑与学问。三是凸显特定美术材料与技能的美术教学活动频次,不足以支持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07/
教学的重点是聚焦和深化

幼儿园的美术教研团队可以利用柱状图等工具来分析现有教材的使用情况,以便更好地聚焦儿童关键技能的培养。每个班级的教学活动不应过多,原则上不超过3到4种。

如果每周进行一次美术活动,那一个学期可以开展20次。在这20次活动中,至少应有一半的时间专注于一种表现方式,以确保孩子们有足够的时间练习和掌握这种技术。比如线描,就可以专注于它的长短粗细疏密曲折。其余时间可以分配给其他一两种活动,以保持学习的平衡和多样性。

教学的重点应该是聚焦和深化,而不是广泛而浅显的覆盖。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发展他们的艺术感和技术能力。



08/
教师要浸泡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知识要凸显实践性,就需要在静态的横向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纵向、动态的研究。即学科知识、儿童知识与教学法知识的融合=教师个体主观努⼒+客观有效环境⽀持+教学实践中尝试、探究、建构。教师要将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儿童知识以及教育情境知识烂熟于心,信手拈来,让自己有机会有条件浸泡在教学活动中,寻找和捕捉促进儿童发展的契机。

美术教育领域的教研实训,可从教师全程浸泡式的领域实操与实践反思中,找寻在幼⼉参与活动时可能会出现的学科领域问题、教学法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进⾏美术教育活动的规划设计,这是⼀条有效提升幼⼉参与美术教育活动的效益的路径。




09/
结合学科知识与实践教学

我们要教孩子美术的学科知识。至于什么时候教,就要看儿童的发展能力。这里的核心基础是学科知识,但不能为教学科知识而学科知识,我们需要学以致用,即由技入道,把教育情景知识与美术活动的教学法知识结合起来

比如说做扎染怎么做呢?教师要自己先做一遍,感受整个活动流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明确,哪些东西由老师准备,哪些由孩子自己准备。理论很重要的,但理论必须落地,要实现PCK,一定要做实践性的知识。



10/
给予儿童关键性支持

在美术活动中,师幼互动往往围绕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展开。比如说当钉子敲歪了,孩子在学习操作技能时,会频繁与老师互动,寻求帮助。随着孩子操作水平的提高,师幼互动逐渐转向社会性发展,如合作和专注力的培养

孩子们在木工坊做板凳,大家都做方的,有个孩子想要做一张圆板凳,但他只找到方木板,于是自己切割,不断向教师寻求帮助。别人三次活动做了三张板凳,他三次活动只打造了一块圆,在他的坚持不懈下最终成功了。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引导和支持至关重要,其中的情感⽀持是伴随着教育⽀持⽽发⽣,具有包裹式的特征。



11/
改变美术领域教研的样态

学科知识是美术领域教研的起点,其中包裹着基于儿童、学科、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教研的起点应关注学科本身,目标应聚焦于提升教师的PCK知识,而不仅仅是为了上好一节课或完成一个项目活动。

如果我们用“小马过河”的故事做教研,我们要先反问教师,你会做怎样的选择?过河的话要做什么,不过又要做些什么。只有做过教研,你的想法才有可能通过问题激活孩子的经验,否则活动无法开展。所以这个流程图教师一定要把握清楚。




12/
关注教育美学的多维体验

美不仅仅是技能的展示,而是任何能让人感觉身心愉悦的表达方式。在教育活动中,我们不仅重视儿童的绘画和创作,对孩子们展现美的其他方面也持开放态度。例如,教育孩子们关爱动物,保护偷吃小麦的小鸟,也是一种美的表现。如果成人自己不能欣赏美、表达美,那么孩子们也很难学会如何欣赏和创造美。



13/
尊重儿童的个性表达

如果让大家在5秒钟之内画一棵树,我想很多人画的都是差不多的,这不是因为大家的体验和感知是相同的,而是人的思路是有惰性的,总想着怎么方便怎么来。

如果让孩子们画一棵树,它们又会如何表达呢?

▲《大树是我家》顾芷伊(闻裕顺大班,2001年),这幅作品画面构图十分丰满,树叶叶脉清晰,线条老练,还有渐变色彩。


▲《游乐园树》 闻裕顺大班三人组(2017年),这幅作品更多体现的是孩子的美术表现力,这棵树涵盖了他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期待儿童能够通过涂鸦、作品表达等方式,展现他们对生活的认知、情感和创造力。因此,我们在园所设置了涂鸦墙、玻璃涂鸦墙、黑板涂鸦墙和磁性涂鸦墙等墙面,让孩子们的情绪、认知和情感都可以随时随地得到释放。同时,这也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不用特意去做宣传板或每个季节更换一次。

美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美的感知和表现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我们要让孩子们沉浸其中,真切地感受和体验,以独特个性化的方式表达自己。只有这样,美术的表现力才能真正生动、灵动。这种表现力源于心灵触动下的冲动,是孩子们真正想要去创造的,而不是仅仅满足老师或家长的要求。



14/
将真实感知作为创造的源泉

只有真实的体验才能带来真正的创造和对美的感知。例如,小班的孩子在画春风时,会用一波一波的线条来表达他们对春风的感受。有的孩子认为春风是旋转的,透明的,甚至黑色的......孩子们的学习建立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亲身体验和感知来收集信息。当新经验和旧经验发生冲突时,他们会形成自己的判断,从而积累新的认知框架。这种信心使他们能够以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如写诗、画画或通过动作表现。




15/
把握个性表达中的教师支持

通过观察、听、说和触摸,儿童能够持续地积累体验。例如,小班的孩子对幼儿园的紫藤产生了兴趣,每天观察它的变化,班主任将这作为一个小项目,让孩子们进行实践研究。

他们用不同的画法来突出紫藤的特点,甚至有孩子将其想象成过山车、小鱼或小草等形象。他们通过阳光下的游戏来真实感受紫藤,还可以在紫藤上吃点心。

在感官体验中是有设计策略的,如固定场景的持续发生以实现沉浸效果:

1.充足的观察时间:整体时长+单次时长
2.整体和局部的观察:大场景+不同视角+认领的观察对象

3.指向明确的接触体验:紫藤各部位

4.绘画材料的感知体验:第一次使用布槌画画(教师示范、同伴示范、个体尝试)

过程中的老师提问也是有目的的,从大到小不断缩小范围,使指向更加明确。如:这是什么?看起来感觉怎样?你发现紫藤的茎(叶、花)长得怎样的?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颜料的分层投放也是关注的一个方面,从黑、普兰、深紫、浅紫、分红、白色,由深到浅,根据幼儿绘画进度投放和撤离,给予审美体验。

总之,活动有主线,教师有思想,更容易生发于松而不散的学习探究;交流中多用陈述句,少用判断句;有时候,抑制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通道拓展支持;要提供给孩子“搞一个美术大工程”的机会支持;善用作品陈列的方式鼓励创作、培养美感。



16/
结合儿童的日常生活

红缨幼儿园作为浙江省儿童木工教育研究和实践基地,自2017年起与木工活动初次接触。他们的首个木工房位于大观园区,由自行车棚改建而成。他们设计的低窗台,仅离地面30公分,这样的开放式设计既像窗户又是通往大自然的门,促使木工游戏与孩子的日常生活和课程紧密相连。如孩子们在小花园玩野战游戏时,想要一把真枪,便可自主走进木工房制作,再回到小花园游戏。



2019年,他们设立了第二个木工房——西岸园区的阁楼木工坊。增加教师工作间,使孩子和老师成为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共同参与者。随着孩子们的木工技能和兴趣不断增长,他们开始希望将木工技能运用到真实生活中,美化和改造自己的生活。因此,他们在一楼设立了另一个全开放的户外木工房,为孩子们提供更加灵动的创作空间。这促使他们在实验园区设立了第三个木工坊,一个移动厢房,它位于自然环境中,避免了木工活动与其他活动之间的干扰。

第四个园区的木工房——大平层木工坊。这个木工房的设计影响了整个园区的建筑布局,使其更好地满足儿童木工活动的需求。



17/
激发儿童创意

在会议室里,孩子们提出了各种想法。经过讨论,他们从双视角分析:一是通过目标物分析隐含的技能是否与孩子原有经验匹配;二是考虑孩子发展的可能,选择难度适中的活动

最终,他们从一个小太阳做起,展示各自不同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个性化创作。此外,孩子们不仅学会各种木工技能,还懂得按计划行动,按照设计图并有目的地选择材料和调整创作。

顺着这个思路,他们开启了源源不断的木工创作活动。这些活动大部分来源于孩子的游戏需求和生活需求。



18/
链式架构活动内容

从孩子的作品中,他们发现孩子们从小型个体创作到大型小组合作;从关注视觉效果到关注实用性;从注重涂鸦到注重木工细节。这些变化都是他们课程组建的依据,顺着这几条逻辑,他们开始活动内容的链接式架构。




19/
持续改进和发展课程

个体创作只是一部分,课程随着孩子生活的演变而逐步演变。他们按照木工技能逻辑推进设置课程,并根据孩子需求迭代内容。无论组织形式是学习、游戏还是工作,只要孩子有发展就是好活动。他们在适应性发展中找到了兼容并包的理念,所有活动内容都围绕孩子的中心发展。



20/
明确活动参与指南

报名方式。中大班的孩子参观木工房后与家长进行双向选择。家长入园参观时,老师讲解在木工坊可能面临的问题。家长签双向协议书后,孩子才能参加活动。

组队对象。中班和大班孩子按照1:3或者2:2的比例开展活动。

时间和频次。每周一般有2~3课时,单课时45分钟以上,避免时长过长,影响孩子们前经验和后经验的衔接。

星级小木匠。最后一个环节是孩子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以推动孩子不断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

我们要让孩子喜欢木工活动专注地做一件事情,教师就要有热情,学会视问题为发展契机。


21/
打造儿童专属专享空间

玩美馆应该如何打造?首先选择适宜的场所。利用门厅打造的儿童专属学习空间。大空间能够让孩子有安全感和充分创造的可能,并有别于日常的美工区。





22/
投放激发创作的材料

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生活化低结构的原则,激发孩子多元的创作。如各种木头、牛仔布、纸张等,让孩子感受同一种材料的多元样态。


23/
配备多元的真实工具

投放真实的工具,并不表示完全没有安全意识。比如投放的针头一开始是比较钝的,当孩子经历了3~4次创作后,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就会更换成其他针头。


24/
营造自主的创客氛围

如果没有一定的氛围暗示或环境暗示,老师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上,就会缺失深度观察和评价儿童的可能。很多幼儿园不能让孩子使用胶枪,馆长便创设了环境的暗示。左边是脚印,中间是个框,右边是个箭头。也就是说孩子从前面等待,中间操作,胶枪用完以后做好开关放置以保证下一个小朋友的安全使用。用可视化的环境让孩子的问题被看见被解决,这其实也是解放了老师的双手和嘴巴,让孩子自主管理。

大型作品很难建构起个体与整体的经验,因此,馆长通过可视化环境将小恐龙分解成步骤图,让孩子看到哥哥姐姐是如何用材料创作组合的。用馆长的话说,它其实就是一个说明书,自己看图解决,不能解决时再求助于老师。





25/
凸显美的艺术空间

场馆不仅仅是一个材料库,还是一个美的空间。比如馆长在布置过程中,充分运用蓝白相间的色彩差和高低错落的空间,让孩子们进入场馆就有一种美的感受。即通过对环境的刺激来激发儿童的创作欲,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小手变出好玩又美的作品。


26/
展现童趣的赏识空间

把儿童的作品展示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因为被看见不仅仅是作品本身,而是作品背后孩子兴趣和情感的升华。



27/
将创作活动扩展到幼儿园之外

孩子们在玩美馆里自主选择场馆进入,自主搜索材料工具进行创作,甚至走出场馆、走向社会去搜索创作工具。大家协商分工共同解决问题,并参与决策协调进度。

开展馆馆联动。前段时间幼儿园门厅的树枝因遮挡视线被锯下后,“木玩家”工坊的小朋友通过创作生成了一棵具有新生命的树。但这棵树光秃秃的,他们便下订单给“米尺布”工坊的小朋友,让他们布置这棵树。



28/
构思、创作、分享的三段体实践

每一件作品都要围绕三段体进行:构思设计、实践创作、回顾分享。先思考后行动的过程有利于孩子在活动中保持专注。通过制定计划,孩子们可以有一个清晰的蓝图,知道与谁一起玩、如何邀请对方等。在实践中,计划是可以变化的,以适应实际情况。

实践创作环节是整个活动中最复杂的部分,老师的角色是观察和支持,帮助孩子们克服困难,保持兴趣。

回顾环节是教师通过视频等方式,让孩子们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这不仅涉及艺术创作,还涉及科学探究和社会性发展。通过一个完整作品的呈现,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的多元发展和整合成长。




29/
让儿童作品有多元展示的舞台

孩子们在馆里不仅仅是像机器一样制作物品,每个作品都包含了孩子对美的期待。我们通过多元展示让孩子们以不同的方式介绍他们的作品,如说唱、讲故事、走秀等。他们可以将作品印在衣服上,或者将作品带到更大的空间展出。


30/
主题性与挑战性并存的课程设计

他们没有固定课程,课程多元而动态。有季节性的主题性内容,如秋天吃枇杷时创设做枇杷的主题;也有自主挑战的内容,如完美馆订单。孩子们让老师评估是否能完成订单,从而形成合作小组,最后完成订单送到小朋友手里。


活动掠影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编辑/陈梓汇
图片/人文幼学
设计/陈萍清
主编/李晗


精彩回顾

活动案例丨一场关于修剪树枝的大调查


这项卷入百所幼儿园、万名教师的课题,究竟有何创新与特色?


幼儿园自评的N种方式


为什么我们不提倡叫园长妈妈


教育要站在时间前面






我就知道你“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文幼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