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火火火的MBTI告诉你,你很好很独特很重要丨心灵建设特辑⑤

人文幼学 人文幼学
2024-08-24


近几年MBTI的爆火让16型人格走进大多数人的社交。美国心理学家迈尔斯母女所创设的16种人格分类方式,建立在荣格的理论之上,组成了四维八极、共十六种个性类型,经多年研究编制出《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简称为“MBTI”。

对于探索世界的期待,是人类的本能选择和倾向,但是由于这个测试经过网络平台的简化后仍然存在不足,基于答题分数直接形成的二元类别,再加上“巴纳姆效应”,让MBTI在网络上经过酝酿和变化,逐渐演变成人们在盲目跟风后给自我设限的约束标签。它不仅是各种领域使用、宣传和讨论的工具,也成为了许多人探索自我的选择和打开话匣子的钥匙。MBTI人格测试有没有用?I人E人到底有啥区别?这个测试背后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重点?拒绝MBTI形成刻板印象,撕掉标签、用探索的心态拥抱自我才是打开内心的关键所在。让我们通过本期分享,了解人格、了解自我、更加自洽。
人格测试链接:www.16personalities.com/ch/人格测试测试前温馨提示:

为获得最准确的答案,请做好丰富题量的心理准备,维持情绪稳定和环境安静,确保每道题都是下意识的第一选择。




01
MBTI的四维八极

在荣格的代表作《心理类型》中,对心理的差异表现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归纳出了两种态度类型:外倾(E)内倾(I),以及四种功能类型:思考(T)情感(F)实感(S)直觉(N)。迈尔斯母女则对荣格的心理类型进行了补充,增加了趋定(J)顺变(P)这个维度。

E人与I人

外倾型 (Extroverted)的人偏好把注意力和能量主要集中于外部世界的人、物、事,在人群中永远能量满满,喜欢当面交流或者是语音通话,主动把握工作和生活中的机会;内倾型(Introverted)的人则偏好把注意力和能量集中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一个人的时候更加舒服自在,享受使用文字形式表达自我,遇到认为有意义的人事物才会主动。

E人更享受成为他人关注的焦点,也更容易与陌生人打交道,从而显得人缘很好、交际很广;I人则尽力避免被关注,不喜欢自己的想法和过去被不熟的人所了解,很少会在人多的场合迅速交到朋友,更在乎维持为数不多、知根知底的好朋友关系。

S人与N人

实感型(Sensing)的人更相信通过五官所直接获得的信息,能够观察到并记住许多细节,分辨其中差异,喜欢就事论事,关注现实性;直觉型(iNtuition)的人则更依靠直觉、丰富的想象力与思维发散获得联想和创新,更善于把握整体的情况,往往更容易忽视细节,因为更追随事实背后的深层次含义,关注可能性

S人相信自己的经验,更喜欢做以前做过且经常参与的活动,在没有经验、不熟悉的情况下会变得很被动、没自信;而N人更相信自己的灵感和直觉,对重复的事务不会保持兴趣,容易被新颖的方法所吸引尝试新的活动。

T人与F人

思考型(Thinking)的人倾向于通过对一件事情进行客观的分析,尽量不夹杂个人情感,“公事公办”做出他们认为“正确的”决定;情感型(Feeling)的人则倾向于通过考虑某件事情主观的情绪感受,尽量多地考虑每个人的感受,来作出他们认为是“好的”决定。

面对同样的问题,T人会思考“谁对谁错”“怎么解决”“如何避免”,而F人会更多考虑“谁更难过”“谁会委屈”“怎么安慰”之类维持人际关系的问题。作为影响着人际关系中直接挂钩的决策功能,这对人格和其他三维相比更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

J人与P人

趋定型(Judging)的人倾向于尽快作出决定,喜欢把一切都管理得井井有条,包括把各种东西都分门别类地收拾好,凡事都喜欢计划,并且希望能够尽量按照计划来做事;顺变型(Perceiving)的人更能安于自然存在的混乱,生活上主打一个随心所欲,不太喜欢凡事都制定计划带给他们的束缚与限制。

J人更多是结果导向,安排好的计划会尽快着手开始,并在他们的计划表上成就感满满地打勾;而P人专注于享受过程,如果不是非常感兴趣或者非常重要,他们会下意识开始拖延,在一些意料之外的临时安排中得到满足感。但是这两者对于工作和生活,其实都很重要。




02

标签化和逃避心

让MBTI变味


根据16personalities网站的创建者表示,初衷只是想让人格理论能被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很多看似随机的行为和思考方式,背后其实都能找到基于人格类型的逻辑,所以这个测试能帮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性格、行为方式、优缺点等。除此之外,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

但是在网络的浪潮中,很多不感兴趣不了解心理学的人,在简单的MBTI测试、良莠不齐的结果分析、各类不同人格梗图和meme轮番洗礼下,尝试着去了解更多和自己相似的特点,渐渐地也出现了MBTI的刻板标签和印象。

在网络媒体上刷到16型人格,肯定会有某种人格的刻板印象:“只有我一个人讨厌小蝴蝶(INFP)吗?”“肯定是我们快乐小狗(ENFP)会喜欢去的地方!”“社牛E人也太可怕了”“真的很难理解P人。”在MBTI随着网络更迭被抹去的重点里面,有一点是它的结果并没有完全的绝对性,而是在多个结果中告诉测试者“更相近的可能”。

人们习惯用四五个字母简单的分类,让MBTI也成为标签文化里的新生力。对100分和51分的E人进行同等分析和对待,只会符合人类对于认知理解的偷懒,从而让我们通过这个工具认识别人时只剩下16种答案,而忽略人类的个体性和复杂性。

“我就是XXXX的人格,没办法。”四个字母,对于某些人而言只会不断暗示自己往结果描述的方向和特点去展示自我、接触世界,并且逃避、拒绝其他方面成长的努力
虽然MBTI让许多没接触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人格没有优劣,这是件好事,但如果MBTI的运用在不断往标签化的方向发展,作为人格测试了解自我与他人的中性工具将变得本末倒置。



03

每个人格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


永远不要仅用MBTI来判断一个人,将自己困在这几个字母里,或是给自己下定义。二元的测试结果并不能简单的对人类个性进行区分,任何人格测试都只是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一个工具,MBTI同样如此。

它真正的意义是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我探索提出更深度的思考,因此重点可能并不是四五个字母的测试结果,而是人们在测试的过程中对于自身经历的回顾、与他人建立联系和讨论、交流本我拉近彼此的距离。

每个人格都很好,而不应该将三六九等好坏之分的情况归结为MBTI的存在。因为这个工具不仅是在用几个字母回应“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还提出了新的思考:这么多人格存在的差异是为了什么?

实际上作为十六型人格理论基础的提出者,荣格认为如果你是某一种类型,只代表这一种类型在你的各方面有着更加明显的外化倾向,“对立”的另一种表现其实会潜藏在你的其他潜意识之中,我们需要观察、了解不够明显的另一面,让二者相互平衡发展。

他更希望人们用开放、接纳和尝试的心态,去接触不同人格的人,感受不同外显类型的特点,从而了解更多的人格特征。通过测试计算出来的得分和对应类别的字母或许不是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重点,而更应该看看自己没有踏入的字母领域,同样会有哪些值得学习的优势和值得反思的劣势。




04

学会自洽最重要


MBTI爆火的背景下,我们聚焦和关注的重点应该是让不了解自我、怀疑自我、与他人和群体格格不入的人寻找到组织和归宿,再撕掉“内向”“不切实际”“情感淡漠”等社会环境带来的无意义标签,寻找真正适合、舒适的生活方式。

没有任何一种测试和心理学家能告诉你“你是谁”“你该怎么和别人相处”“你该怎么才能好好生活”,要得到答案只能靠我们在生活中学会自洽。而且人类的“巴纳姆效应”,往往会通过测试描绘出自己想要的、心中的模样,而不是真实的本我,所以理解自己的需求、拥抱自己的不足、对此有清楚的认知,很正常也很重要。

作为测试工具,你可以参考结果里面关于工作、交往或者学习上各种优劣势,帮助你进行更针对性的规划。比如你是J人,喜欢在旅游前制定各种攻略详细到交通工具换乘时间,你会发现在工作中同样擅长制定工作计划并严格按照时间线高效率地进行下去;还比如你是F人,泪点低共情能力强,就需要注意情绪管理避免自己陷入莫名的情绪旋涡,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节奏。

同样,和自己截然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MBTI理解他人的生活方式:刚迎来周末假期的你(E)想结伴出门旅游,却发现好朋友(I)可能选择在家躺平休息;委屈伤心的你(F)想得到朋友(T)的安慰和鼓励,可能只会收获了一大堆人生道理。理解他人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就会减少很多来不及沟通的不解和矛盾,从而更方便换位思考、表达真实诉求、维持融洽的社会关系。

如果你觉得测试结果的分析,并不符合你真实的经历和意愿,也是很正常的情况。不爱交往的E人、不爱整理的J人、理性分析的F人都是客观的存在,不需要被“字母绑架”,也不用怀疑自我是否对错,更不必纠结要不要按照字母倾向去发展和影响自己的生活。

一切测试题和量表工具,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在“尺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归顺尺度、在意刻度上的位置,忽略了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特点,就失去了测试最初的意义。无论是哪种人格,都有着治理自己生活、行走在社会丛林之中的门道和学问。






“人格没有好坏,自洽需要平衡。”MBTI凭借着网络流行文化的特点,让许多没有深入学习过心理学的人都能对人格、对自我、对世界有更多的认识,只要避免标签化、学会自洽,就能获得更简单更有力的生活态度。


最重要的还是,无论在MBTI的纬度里,你外向内向、理性感性、敏感细节or神经大条、井井有条or随遇而安,所有的性格特点在这个工具的作用下都会变成平行存在、各有长短的字母。你是这四个字母的组合,也是独一无二的自己。
如果你与你的朋友同样热衷于MBTI,或者不认可这种心理测试,都欢迎点赞+在看+转发到社交平台,一起来讨论你们的看法,说不定就会收获新的认识。




参考资料:

荣格:《心理类型》

老姜:《16型人格与MBTI》




编辑/陈相
图片/人文幼学
设计/陈相
主编/李晗


精彩回顾

儿童有成长关键期,老师也有!丨心灵建设特辑④


与其内耗自己,不如钝感一点丨心灵建设特辑③


太累太多负能量了?手把手教你复原回来丨心灵建设特辑②


清洁身心的“扫除力”,是让你闪亮的魔法丨心灵建设特辑①


在精神花园里,构建一方属于自我的天地




我就知道你“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文幼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