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京市鹤琴幼儿园每年都开放的驻园“教师访问计划”,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日观察

日敦社幼师学园 日敦社幼师学园
2024-08-24


南京市鹤琴幼儿园今年的“访问教师”开始面向全国招募!到今年,已经是第七期。(点击链接可跳转招募原文:南京市鹤琴幼儿园 | 第七期访问教师开始招募啦!


南京市鹤琴幼儿园从建园之初,就在探索一条大家都可以学习和实践的“典型幼儿园”之路,解决中国幼儿园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其“卓越幼儿园教师访问计划”(以下简称:教师访问计划),可以说是难得的深入学习鹤琴幼儿园的机会,也是许多幼儿老师向往的学习历程。


截至目前,尽管已经开展了六期,但是大家对于“访问教师”肯定充满了好奇:为什么鹤琴幼儿园年年都要开放招募“访问教师”?访问机制是什么样的?老师们学习后会有什么收获?


对此,日敦社幼师学园采访了南京市鹤琴幼儿园园长张俊,以及曾经参加和正在参加教师访问计划的老师们,让我们从不同视角了解鹤琴的“教师访问计划”吧!



01 /

鹤琴幼儿园的“教师访问计划”

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张 俊

南京市鹤琴幼儿园园长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



1. 为什么鹤琴幼儿园年年都要开放招募“访问教师”?


从我们幼儿园老师的发展来说,我们想构建一种开放的教师成长生态。不同地域、不同经验、不同背景的老师,他们对同样的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会有不同的经验,当他们汇聚在我们幼儿园里,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也有助于我们的老师成长。


从鹤琴幼儿园的发展定位来说,因为我们是南师大办的幼儿园,我们也有一个使命,把我们探索出来的“活教育”实践,辐射到其他地区的幼儿园。



2. 鹤琴幼儿园期待什么样的老师前来访问?您认为一年后老师们会获得什么样的成长?


我觉得其实每个老师只要有意愿,对我们感兴趣、好奇,希望成为我们的一员,能够跟我们在一起共同生活、共同成长就可以。在筛选申请教师的时候,除了申请要满足一些明确的外在条件(单位要同意带薪出来学习一年),我们要看老师的申请材料,是否能认同鹤琴的理念,对我们是否有一定的了解,我们还是想吸引可以“同频共振”的人。


尽管很多老师一年后回去,可能就成了骨干、园长助理、园长,但这跟我们其实没有什么关系,这是因为本来园里面派他来学习,就是想要把他培养出来的。


至于老师们来了后有什么成长,我更希望的是,一年的访问后,从这段不一样的经历中,老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教育的问题。并不是说访问后就能够完全改变老师们原来的做法,可以做得跟我们完全一样,这种生搬硬套是会水土不服的。我希望这一段访问教师的经历,会改变他对很多问题的思考以及行动,这一点我相信是会有的。



3. “访问教师”这种学习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沉浸式学习,鹤琴的“教师访问计划”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我们要求访问时间必须是一年,并且要沉浸在教育现场。


我们去年有一位访问教师,她在园里已经是业务园长了,不带班的,但是到鹤琴幼儿园,她还是愿意在班上再做一年带班老师。


只有沉浸在教育现场,经由岁月打磨,才可以获得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产生一些更持久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速成的,不是就某些问题进行高强度的集中培训,像是放在火上烤,翻个面再烤的感觉。


我们会把访问老师当做我们幼儿园在职老师一样对待,不是让他在旁边看一看,或者是浮于表面“观摩”,而是全程参与到我们的课程、教研、活动中去,我们是完全开放的。当然,对访问老师的要求也是和在职老师一样



4. 访问老师必须待上一年吗?对时间上有什么考虑?有没有中途离开的老师?


要求一年的时间,主要考虑到对小朋友而言,班级的老师不能频繁更换。比如每两个月就换一次老师,像跑马灯一样,这对班级的稳定会有不好影响,所以我们要求它必须是一年的时间。当然,这也抬高了一点门槛,如果一学期、半年或者是几个月,可能很多老师都要来,我们也接纳不了。


另外也考虑到一年的时间可以让访问老师足够地沉浸到底,了解鹤琴幼儿园的方方面面。


以往的访问教师,除了极个别有特殊情况不满一年,基本上都待满了一年时间。



5. 每年招募名额有多少?


我们总共也才十二个班级,但不是每个班都有访问教师,目前大概六七个班级开放,所以每年我就只能招六七位老师,也就是说一个班级里面放一位跟岗的老师。目前我们只在年级组长的班上,以及我们的中层主任的班上安排了访问教师。



02 /

经历一年的访问

老师们有什么收获呢?


 

郑鸳霄

天台县始丰街道中心幼儿园园长助理


去鹤琴幼儿园之前,我已经在负责我们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包括一些教研,还有一点点管理岗位上的经验,但还并不能整体性地思考这些问题。所以,我当时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去到鹤琴幼儿园的。


回想起来,第一点是当时对自身学习角色的定位发生了转变。刚开始去的时候,我想我要有一种清零式的学习状态,不要带着固有的一些思想和行为,希望在那边从“清零”开始。以至于一段时间后,我开始变得有一点不自信,好像自己以前的一些经验都用不上了。


但是到了后来,由于鹤琴的班级老师带着一种接纳的姿态,在交流和磨合中,我有了一些再思考,“清零”的方式可能不对,我应该带着自己原有的经验,并要有相互融合的想法来学习。所以,我明确了自己既要是学习者,又是被学习者。


这一点的反思,让我学会正确处理“如何看待自己的已知”以及“如何面对自己的未知”。在这两者之间,其实是要把自己的自身学习角色有一个很好的定位。我去鹤琴,不是仅仅当经验的搬运工,更多的是我自己基于自身认知上的一种学习。我回来之后,当我进入到任何一个学习场域时,我也会有一些不同的感受,在这种认知的觉察和转折上,是鹤琴幼儿园帮助我去建立的。


第二点是对幼儿园文化的理解。很多幼儿园都在做文化建设,我们一直在说文化是看不见的,也很难用文字去描述,不是写一个文案就可以自上而下形成。但是在鹤琴幼儿园,我能感受到文化弥漫在幼儿园的环境中,它是在亲身体验过程当中产生的“不谋而合”的一种共识。我在一年访问快结束时,真切地体会到过去一年跟这里的老师们、孩子们、家长们在“共同生活、共同成长”,这种彼此之间的良好的关系在生活的许多细节中,是这些生活和关系的细节构成了文化。


这一年,我觉得我不仅作为幼儿教育者在专业上收获了成长,更多时候我觉得自己的认知在不断成长,在文化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发生了改变。


我回来之后想得更多的也是,如何把构建好的关系作为我们文化建设中努力去让别人能感受到的一种追求。


第三个是对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思考。在鹤琴幼儿园,课程建设真的是全园卷入的过程,而且不是去挂靠很多高大上的“概念”。


我回到自己的幼儿园后,就放下了一些对概念的纠结。我们之前一直在想项目课程、园本化课程、班本化课程,概念有好多,就很纠结。但是如果回归到我们对幼儿发展的解读上去,我们就会关注《指南》的再读,包括老师的观察记录、教学实践,没有特别高深的专业理解,就是回归到落地的实践中去。


另外,我们之前会对老师有一种预设的高要求,这使得我和老师之间都会产生“不舒服”,从鹤琴回来后,我变得不再提前“预设”老师要达到什么要求,而是更加关注老师的思考,关注他们的“反思性成长”。相应的,我也在走班时,开始试着聆听老师的思考。我常常会想起鹤琴幼儿园那句话“你想要老师怎么对待孩子,你就怎么对待老师”。


我现在巡班一路走下来,就会看到很多老师的“哇时刻”出现。这是我回来后放下焦虑的转变,当孩子的“哇时刻”,老师的“哇时刻”越来越多,课程这些东西它就会自然而然生发出来。鹤琴幼儿园让我在我的教育初心上不断丰盈。


以上我其实都没有谈教育技术层面的问题,因为幼儿园的很多东西真的没有标准答案,不是照搬就可以做好的。我回来的实践过程中,也会尝试运用鹤琴的一些做法,但是我觉得还是要做适合自己的东西。只要理念上有共识,其他的方式方法大家都可以去讨论和碰撞,要学习的是产生方法的源头,是什么在指引我们。


最后,想对即将去鹤琴幼儿园访问的老师们说,要想好自己是什么样的学习角色。鹤琴幼儿园提倡做反思型的教师,那么我们既然在这边访学,我们也要做反思型的访问教师,因为你带走的绝对不是鹤琴幼儿园老师的直接经验,你要带走的是你自己的思考,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刘亚琳

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中心幼儿园教师



我的成长:

很幸运能在鹤琴有一年的沉浸式的访问机会,能让我有机会学习到很多的学前教育前沿的知识。在这一年里让我对什么是“活教育”有了更深的了解。


成长点1:关于课程

在之前我对于课程的理解就是一个主题活动,而这个主题活动只需要按照教参书开展就可以了,往往在开展中会忽视幼儿的需要,将教师作为主体。来到鹤琴后我了解到主题活动更多的是以孩子为主体,是去思考去研究儿童感兴趣的事情,开展能支持幼儿发展需求的活动。也让我知道了什么是一日活动皆课程。


成长点2:关于教研

在之前教研对我来说就是业务学习,而来到鹤琴后我了解到了什么是问题教研,每一次的奇葩教研,教研组长都会提前收集老师们想要解决的问题,再根据教师们选择的问题进行教研,教研氛围很轻松,每个老师都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建议和经验,共同去解决问题,真的是做到了共同成长。


成长点3:关于评估

在之前,评估对于我来讲就是对儿童的行为判断,让我们了解到这个幼儿到了什么水平阶段;而来到鹤琴后我了解到评估不是为了评估而去评估,不是评估老师,而是为了孩子的发展而评估。


课程和评估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课程离不开评估:在课程开展前会进行课程审议,审议是否适合班级孩子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开展课程中写观察记录,通过记录发现孩子的兴趣在哪里,发展到了哪里,引发后期我们应该怎样去开展活动支撑孩子们的后续发展。评估不仅能够推进课程的发展,还能让教师更了解孩子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支持孩子。主题前的审议,年级组讨论,个别引导和家长进行沟通都是一种评估。


我的感受:教师是“活”的,儿童是“活”的

我记得刚来鹤琴时我真的是开心又紧张,开心的是能来到鹤琴幼儿园学习一年,能学到学前教育前沿的知识,紧张的是来到一个有这么多优秀教师的单位,我该如何去学习,从哪儿学习。来到鹤琴后我便放松了下来,鹤琴的整个教师氛围、师生氛围都特别的温暖和轻松,教师和教师之间互相帮助,教师与孩子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很尊重孩子,孩子也很敬重老师。


记得第一次参与班级团讨活动时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哇!好厉害!”班级教师在与幼儿讨论中了解到孩子对于活动的兴趣点,并很敏锐的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开展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孩子很愿意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会随机提出一些疑问,而教师会马上与幼儿一起去解决疑问。那一次的团讨课让我“看”到了什么是活教育。



 

王惠文 

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二实验幼儿园教师


我认为在鹤琴最大的感受就是“活”。


孩子是“活”的,跟随孩子的教师是“活”的,根据孩子经验生发的课程是“活”的,一切都是应运而生,这和我之前的认知有很大的差别。


我作为经验不是很丰富的新教师,这一年的学习,对我来说不只是经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理念的“更正”。我认为教师应具备责任心,对自己负责,对儿童负责。儿童在幼儿园的每一段时间都是宝贵的,教师应尽可能调动儿童,引导他们做对的事情,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在这里,沉浸式的教育和学习,让我的教师观、教育观,儿童观都在发生着变化,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收获。


在以前,我认为关注儿童就是发现他们当下的需求,提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感兴趣的材料。而到了这里,我发现幼儿的需求并不一定能够促进幼儿的直接发展,需要教师做观察评估,根据幼儿的经验,去分析,思考适合幼儿的东西,去找到“最近发展区”,采用启发式的引导,帮助幼儿更深刻地发展。这和我以前以为的“以儿童为中心”有很大的不同。



*申请鹤琴幼儿园的“教师访问计划”,请点击下文:

南京市鹤琴幼儿园 | 第七期访问教师开始招募啦!



-


主编  /  晔子

副主编  /  小秋

撰文  /  小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日敦社幼师学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