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一定要基于儿童的已有经验吗?| 日观察


近年来幼教界“人云亦云,风来风去”的现象颇为严重,一会儿专家说“幼儿园环创不能超过一米二”,于是老师加班下调环境;一会儿又盛行“一对一倾听”,于是幼儿园每班一面倾听记录墙是标配,搞得老师疲惫不堪。


我们在吐槽这些跟风现象的不合理,却很少去思考不合理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想就一个幼教人耳熟能详的话“基于儿童已有经验”来和大家讨论其现象背后的原因。



01


课程一定要基于儿童的

已有经验吗?


“基于儿童已有经验”,是很多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所奉行的宗旨之一。可有时候这句话被过度强调了,比如我们在讨论课程时经常会听到“你这个课不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儿童没有这样的经验,是成人强加给儿童的”,又或者“课程一定要基于儿童的已有经验,你这节课儿童的直接经验体现在哪里?”


次听到类似的话我都很苦恼,有些课程的立意只是因为儿童缺乏类似的经验便放弃,头脑里那些新奇的想法就如同刚点燃的小火苗被一盆盆冷水浇灭了。


在“基于儿童已有经验”被奉为金科玉律的今天,我们很少再去思考“课程一定要基于儿童的已有经验吗?可不可以不这样?”


其实,早在50多年前,德国幼教界就曾碰到过类似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德国教育界总是强调“教育要视情景而定”,德国幼教工作者尤其偏爱这个观点,他们认为“孩子一般只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感兴趣,因而教育只要涉及他们生活中遇到的情景就可以了,他们提什么问题我们就解决什么问题……”


德国教育专家艾申波茜在《童年清单》这本书里专门回应了这个现象,她认为“这种做法其实是把儿童牢牢局限在个人的家庭出身和阶层的范围内。试想,一个儿童怎么可能会对自己从未接触过的东西提问呢?我们不得不出来影响一下孩子们的命运了。比如采摘草莓、倾听教堂管风琴的演奏、修理一段围墙、走一段夜路——这些儿童需要经历的基本内容,并不是在现实生活中说碰就能自然碰到的。”

 

图片来自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幼儿园


和德国的经历类似,“基于儿童已有经验”的真正含义也在幼教界的广泛传播中被消解了,或者被简单理解成“孩子现在已经知道了哪些?”


我当然认同好的课程是贴近儿童生活,在儿童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拓展并提升儿童的相关经验。可是我反对的是,当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课程生发点时,总是因为一句“不符合儿童的已有经验”“现在的儿童没有相关经验,如果教给儿童那不是成人的灌输了吗?”就被轻易否定,这样做难免会错过很多有意义的课程,消耗老师的创造力。



02


如何理解“基于儿童已有经验”?


到底什么才是儿童生活的已有经验?儿童的生活和成人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呢?


经验,一是指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二是指人的亲身经历。儿童已有经验,是指儿童通过实践已经获得的知识或技能或者是亲身的经历包括情感的、社会的、自我意识等等多方面。


儿童的经验从何而来?他们每天面对的世界和他经历的生活便是他的经验来源。真实的世界只有一个,儿童所面对的世界和成人面对的世界本质上没有任何不同,只是因为儿童能力和心智发展尚未成熟,能够认识到的世界相对于成人来说比较局部和狭小,甚至可以说儿童认识的世界是被成人“选择”过的,儿童的生活大多是在成人的安排和保护下进行的。


我和小伙伴们讨论关于《水》主题的课程设计,我们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水是生命之源,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水”,“水是不断变化的,它在生活中有很多妙用”,“水是一种有限资源,要珍惜保护水资源”。


可是我突然想到2021年河南郑州的特大暴雨洪灾,不也是水引起的吗?那次洪灾不仅对河南,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非常令人心痛的灾难。于是我提出可不可以从“洪灾”这个角度帮助儿童建构一些特别的经验?这也是水在真实生活中的一种表现啊。不过我的提议一开始被小伙伴们否决了,她们认为南京的儿童完全没有洪灾的经验,已经脱离了儿童的实际生活,而且也不是探究的重点。


于是我引用前面提到的艾申波茜的那句话和小伙伴们展开讨论,“试想,一个儿童怎么可能会对自己从未接触过的东西提问呢?”


“基于儿童已有经验”当然重要,但用得多了反而会让我们的思维固化,我们真的了解儿童吗?这里的“儿童和经验”,到底是老师自己已有经验中的儿童?还是某个专家、某个理念下的儿童?到底是全班儿童的经验,还是某个儿童的个别经验呢?我们又如何界定、如何澄清?

 

在一次次的交流对话和碰撞中,最终我们在《水》主题中渗透了关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对人们生活不利影响”的探究,比如“洪灾、雪崩、暴雨、溺水等”,帮助儿童更全面地了解水在不同状态下带给个体生活乃至人类社会的不同影响。


对孩子没有经验的事物就选择避而不谈,这背后有一个假设:孩子是被动的学习者,遇到未知是不会自己运用已有经验去建构自己的学习的。所以,我们不妨大胆一些,不基于儿童的已有经验又怎样呢?世界的精彩之处不在于我们的“已知”,而在于我们的“未知”。正如鲁迅说的,“无尽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课程观呢?


图片来自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幼儿园



03


儿童“毫无经验”的学习

也可以很“震撼”!


在小班《身体》主题的实施中,我们从各个维度带着孩子们了解了身体的“不同”,比如不同国家种族的人的肤色、外貌的差异,男生和女生的不同,小朋友和大人身体的不同,班上每个人高矮胖瘦、脸蛋特征也各不相同……


身体还有哪些不同呢?在一次年级组会议上有老师提议,还有残疾人和普通人的身体差异呀。对这个提议,老师们一开始都很迟疑——“小朋友没有关于残疾人的经验,要不要开展这节课呢?”


可是这也是真实生活中,身体存在的不同啊!于是讨论商议后我们决定好好和孩子们探讨残疾人身体和普通人身体的不同,由此引发出对我们身体的保护。



那天我出示了一张关于残疾人的图片,问小朋友们:“你觉得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小朋友指着那个缺少一条腿的爷爷说:“那个人为什么把腿翘起来?”原来在小朋友的心里,缺少一条腿的残疾人并不是残疾,他只是把腿翘起来了所以我们看不到。


另一个小朋友接着说,“那个人(带着假肢的人)是机器人吗,怎么他的腿上还有机关呢?”


我没有立刻回答他们,反而接着问:“你们知道这个人为什么戴着墨镜吗?”他们回答说:“因为他害怕被太阳刺到眼睛。”


问到这里的时候,我发现班上好像没有一个小朋友对残疾人有过了解和经验,于是我不着急告诉小朋友们他们是谁,而是播放了北京残奥会的宣传片,让小朋友先去观察和感受。


在播放视频的时候,小朋友们观看视频,我就观察小朋友们。那个时候教室弥漫着一股特别“专注”的味道,你可以感受到当小朋友第一次发现世界上有残疾人的存在时,他们心灵受到的冲击和震撼。


孩子们的小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有几个孩子嘴巴不时嘟囔着:“这个人怎么没有手?”“这个人没有脚是不是很痛?”“这个人没有腿也跑得很快。”“这个人用脚射箭好厉害啊!”“这个人没有手还能游泳!”……这些被轻声嘟囔着的问题就像一个个问号“嘟嘟嘟”地从小朋友的脑袋里冒出来。


这节课的后面我们讨论了这些人的真正身份,以及和普通人身体的不同,邀请小朋友尝试“不用手穿鞋子”的艰难。


尽管这节课不是来源于儿童的“已有经验”,儿童在生活中也很少有机会碰到残疾人,可是也许有一天他们会碰到真正的残疾人,我希望他们记住今天的感觉,保持同情而不是嘲笑,投以关怀尊重并且愿意施以援手。


图片来自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幼儿园




04


结语


其实来自人类社会的大命题也是真实的生活呀!尽管洪灾、战争、残疾的人对于儿童来说都是间接的经验,但是儿童可以通过老师、生活中的人和物去连接起来,比如听老人讲故事、参观博物馆、看新闻等等。


就像花草园对于课程资源的描述——“万物皆备于我”,花草园的老师们基于这样的理解才会做出像“金钱豹出走”“新疆棉花危机”“三星堆考古”等广受幼教同仁好评的课程。


雨实幼(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幼教集团)也始终秉持着“世界即课堂,探索即生长”的课程理念,用好的课程理念激发老师课程观、儿童观的迭代,大胆创新像《社区》《地球村》《成长》等与世界和未来相关的主题,创生幼儿未来生活的积极可能性。通过对这些课程的深入探究,未知就会变成已知,已知又会生发出更多的未知,不断激励着儿童去探索,最终应用到真实的生活和可能的未来中去。




主编Chief editor 

晔子

-

执行主编Deputy editor : 小秋

撰稿人Writer : 糯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日敦社幼师学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