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分享收获:从社区支持农业到乡村复兴



“分享收获”社区支持农业项目(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简称:CSA),由清华大学博士后石嫣创建,致力于研究、推广社区食品安全、生态农业,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服务于农业生产者及消费者,并尝试推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分享收获”对经典CSA模式进行了本土化改造,石嫣决定改变单纯与农户合作的方式,改为合作和租赁土地并举,并通过食农教育、新农人合作和培训、农村社区的人才吸引和环境再造等方式,或为解决“三农”问题探索出一条有前景的发展道路。



全文约5800字,读完约需12分钟,建议收藏。


当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摆在人们的面前,农业生产的出路自然就成为反思的主题:我们能否摆脱农业对化学药剂的依赖,在保留现代科技带来的生产技术进步的同时,收获健康、无害、安全的农畜产品?我们能否在保障农民收益的同时,保障餐桌食品安全,还能让自然环境保持良好?我们应当如何重建农产品产消之间的互信?


针对中国“三农”问题的困境,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石嫣博士及其团队首次将国际上成熟的“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CSA)模式引入中国,并于2012年创办了分享收获(北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分享收获”),开启了CSA模式的中国试验。


作为一家采用CSA模式的新型有机农场,创立以来,分享收获一直将推广和践行CSA理念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并通过构建生产者(农民)与消费者(市民)之间彼此承诺、共担风险的信任关系,推动生产者不施农药化肥、在保障土地健康基础上提供有机农产品,同时消费者通过预付费用的方式与生产者共担风险,并基于公平贸易以合理价格获得农产品,由此实现社区的食物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过六年的探索和实践,分享收获围绕CSA模式,运用联盟和平台思维,逐步达成了在全国范围普及和推广CSA理念的目标。石嫣及其团队不仅成功运营了一家遵循有机标准生产、配送农产品的CSA农场,而且通过食农教育、CSA联盟、新农人合作和培训、农村社区的人才吸引和环境再造等,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探索出一条有前景的发展道路。


石嫣


01缘起:将CSA模式引入中国


2008年4月,石嫣奔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地升农场实习,这次经历被她的导师温铁军教授笑称为“洋插队”。该农场在2004年已申请成为一家非营利组织,以CSA模式运作。半年时间内,石嫣几乎每天都在农村跟土地和农民打交道,参与了农场的整个生产、生活过程,对CSA这种新型农业运营模式有了深刻的体会。


2008年10月,石嫣结束实习回国继续学业。根据要求,她需要提交一份实习报告。但是,她没有选择用常规的调查报告或论文方式来交差,而是选择了最费劲的方式——把CSA模式搬到中国。恰逢石嫣的导师温铁军教授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与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建立了一个200亩的产学研基地,温老师在其中辟出20亩,来支持他们的CSA实践。2009年年初,石嫣和她的创业团队给这个项目起了一个好名字“小毛驴市民农园”。


“中国三农第一人”温铁军和“中国公派美国务农第一人”石嫣的声誉增加了客户的信任度,小毛驴市民农园的第一个客户是看到报道后自己找上门来的。在客户的帮助下,石嫣和伙伴们开始走入社区宣讲,招募会员,规模不断扩大,从2009年创办初的50多户,到2012年已有近1000户。而且会员的忠诚度颇高,每年还有不少“候补会员”慕名而来,等着来年加入。

小毛驴市民农园最初的标识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小毛驴市民农园名声在外。但是在石嫣的心中,最初的承诺和梦想似乎仍然遥不可及。在她看来,租用土地开办农场做CSA的形式,本质上仍然是消费者的一种自救行动。农民并不是其中的主体,只是打工者,工资也并不高。因此,她萌生了创办CSA平台的想法,决心从零开始新的尝试,定位在为农业服务的社会企业,保证农户与消费者的对接,让农民在自家的土地上进行有机耕种。



02初遇困难:CSA模式在中国水土不服


2012年5月,石嫣和她的小伙伴们选择再次创业,他们决定建立一个真正能够连接生态农户和消费者的平台,并取名“分享收获”,尝试以村庄为基础扩展消费者的规模。分享收获早期的模式类似于日本30年前的守护大地协会,以商业化的公司形式、采用CSA模式进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配送,帮助和支持小农把他们的产品以好价格卖给消费者,同时也让消费者吃到健康的食物,目的是能够实现农业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按照经典的CSA模式,从事生产的农场主与市民消费者应该实现直接的产消对接和观念对接。因此,分享收获成立之后也试图根据经典CSA模式,将自身作为一个CSA模式的推动者,帮助农户和消费者实现连接。即通过寻找合作农户,为其提供技术培训,要求其承诺按照“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和化肥”的有机生产标准在自家地里进行生产,而分享收获则负责寻找合适的消费者,参照欧盟标准,对农产品进行191项农残检测,在公平贸易的基础上,将绿色健康的农产品送到消费者的餐桌上。


这一模式首先要求找到能承诺按有机标准生产的合作农户。遭遇多次挫折后,分享收获最终在通州区马坊村获得了郎广山一家的支持。郎广山有60亩土地,在儿子的说服下,全部拿出来参与到为CSA的首批消费者提供健康蔬菜的生产中。为了与郎广山一家共同劳作,创业团队租下了郎广山家的一个院子,作为农场办公与住宿地点。


就这样,2012年5月,只有10人的小团队和一个合作农户的分享收获农场在北京市通州区马坊村诞生了。很快分享收获征集到了第一批共120户会员,获得了第一笔预付菜金,用以支付郎广山一家和维持基本的运营费用。


然而,合作的第一年还是遇到了问题。石嫣说:“一天早晨,我们发现已经开始结果的茄子叶片上有异样,一问郎叔(郎广山),郎叔如实说用了药。也许是郎叔想试探我们对标准的坚守,也许是遇到红蜘蛛他太担心没产量。我们通过这次事件进一步确立了跟郎叔合作的标准。之后,就再没出过此类问题。”


分享收获虽然解决了用农药的问题,但是仍然困难重重。首先,用有机方式生产需要更大的投入,寻找更多合作农户的计划难以落地。其次,产量不足以满足会员的需求,只能选择隔周配送,为此分享收获与会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创始团队的收益少得可怜,每月只能勉强维持两三千元的收入,团队稳定性堪忧。种种难题让石嫣认识到:分享收获的初衷——采用经典CSA模式连接农民生产者和市民消费者的方式在中国严重“水土不服”。



03解决困难:CSA模式的本土化改造


2013年9月,分享收获正式租赁了位于顺义区龙湾镇柳庄户村的设施农场,并将团队的大部分人员转到这个设施更好的基地,自此,分享收获开始了CSA模式的本土化改造。


1.培养新农人


经过前期的摸索,石嫣发现,改变以往的耕种习惯对农户来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不啻于一次冒险,所以农户自身意愿的培养需要较长时间。此外,无论在技术上还是标准上,农户的认知都存在很大的差距,沟通的成本很高,建立信任的成本也很高,这意味着找到愿意按分享收获的有机标准进行生产的农户并不容易。其次,即使找到合作农户,为了确保其能够按照标准进行生产也需要不断地沟通和培训,并且要解决其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这对于分享收获的年轻团队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到了顺义基地之后,石嫣发现,所在村中原来的农民尽管自己和集体拥有土地,但更愿意接受分享收获的雇用,这样既能获得稳定的工资收入,又无须承担产品销售的风险。因此,石嫣决定改变单纯与农户合作的方式,改为合作和租赁土地并举。在通州基地继续与郎广山合作,在顺义基地则采用租赁土地的方式,在雇用有经验的农民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年轻人,让他们亲自参与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培养他们在有机蔬菜生产、销售、配送等方面的全方位的经验和能力。


让新农人跟着老农人,发挥老农人传帮带的作用,是分享收获最基本的培养方式。传帮带的内容首先是基本的生存能力,然后才是生产能力。


石嫣和农户一起收获


2.招募“谷东”和会员


与国外CSA农场所有者直接与客户对接、只收取会员菜金的方式有所不同,分享收获的合作和租赁两种生产模式都需要用自己的资金进行周转。在合作农户生产模式下,分享收获需要提前支付合作农户一定的菜金,以保障约定价格和固定产量;在租赁土地模式下,分享收获需要每年支付土地租赁费用。因此分享收获在一开始就注册为公司,采用商业方式运作。但是与一般公司不同的是,分享收获并不希望营利性资本的进入。


石嫣认为:“CSA模式的全部价值应该在生产者到消费者的链条中进行分配,营利性资本的介入会给本来就高风险、慢积累的运营带来额外的压力,甚至可能改变企业的初衷。”


为了获得运营资金,2012年5月开始第一季蔬菜种植之前,分享收获的创始团队尝试着找一些核心消费者,告诉他们分享收获需要30万元启动资金,并提出了融资方案。融资方案的基本思路是每位核心会员支付3万元,分享收获承诺为核心会员提供5年的免费蔬菜以及1%的分享收获股权。大概花了一个月时间,分享收获用这种方式找到了10户核心会员,解决了启动资金的问题,也有了第一批消费者会员。


石嫣在北京的农场里给外国友人介绍情况。


除了“谷东”之外,分享收获还需要招募更多的普通会员,其会员制采用有机蔬菜宅配和劳动份额两种形式。所谓有机蔬菜宅配是指消费者通过预付菜金,获得农场每周配送的一定数量的蔬菜。所谓劳动份额,则是指农场把土地划分成约30平方米一小块,出租给会员,由农场提供种子、有机肥、劳动工具以及技术指导,会员亲自完成这块地的种植、管理和收获全过程。


从目前的经营情况来看,配送式会员要远远多于劳动份额式会员。到2017年年底分享收获已发展到近1000户会员,农场开始有盈利。



3.融入互联网元素


分享收获五年前征召的会员,目前保留下来的高达70%。他们都是信任石嫣及其农场、认同CSA理念的铁杆支持者。但是,这一人群的数量并不足以支撑上百亩农田的运营。


为此,分享收获先后尝试过社区推广、街头卖菜、淘宝网店等销售模式。但是这些渠道吸引来的往往是追求健康生活品质的纯粹消费者。如果他们不理解CSA标准的生产和消费的环境意义和社会意义,仍旧会采用工业化产品的标准来衡量产品的价值,因而也会对农场是否真的有机产生质疑。


为此,分享收获建立了会员微信群,并推出微信公众号。在微信群里引导和带动不同消费者对产品问题的讨论甚至争论。随着规模扩大和产品品种的增加,农场生产管理的难度上升,配菜工作也面临很大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4年11月,分享收获联合创始人、石嫣的丈夫程存旺创办了诚食(北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和运营了中国首个专业为CSA农场服务的“好农场”APP。


通过“好农场”APP,会员可以在APP上点菜下单,随时了解农场的情况;农场也可以对订单数据进行实时管理,并用于生产指导、采摘控制和配送协调等工作。


4.开展普及性的食农教育


食农教育,最早在日本兴起,后来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教育部门所重视。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不仅需要生产者的努力,也需要消费者改变观念,让他们既关注自身健康,也关注土地健康,让健康饮食和食物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保护并举。为此食农教育强调学习者从土地、作物到餐桌的全过程的亲身体验,了解农作物是谁种的、食物是怎么来的,从而对农业生产者有更丰富、更立体的认识。


2014年,分享收获发起“大地之子”食农教育项目。目前项目采取收费制,以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面对市民家庭和学校组织的参观农场和参与活动,以及特色夏令营,通常在基地或基地的合作农场举办。另一种是分享收获的食农教育老师到学校专题授课并协助学校开辟校园菜地。


04远景目标:让乡村成为年轻人安居之所


相对于创立一家成功的有机农场,石嫣有更大的梦想:她希望为这些有志于从事农业的青年创造一个可以永续发展的社群环境。石嫣曾说:“我们的价值来源于土地,这个价值最终要回归土地,回归乡村。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要求分享收获的团队要生活和工作在乡村。”为此,石嫣及其团队着手开展改造乡村的一些工作。


1.开办乡建幼儿学堂


乡村要留住返乡的年轻人,就要为他们切实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比如返乡人员子女教育问题。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石嫣开始了新的探索。2017年7月,分享收获与乡建中心携手,双方分别提供场地、资金和技术支持,在当地成立乡建幼儿学堂,聘请正在美国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的谭秦负责课程设计、教师培训、环境创设等工作。尽管幼儿园还未正式成立,但是在他们的设想里,这里将是一个小而美的学子中心,十余个孩子一起学习和成长,有系统的课程,有极为宽敞的空间,有种植区域和活动区域。


2.创建梨园公社


梨园公社位于分享收获的梨园基地,既是年轻新农人的田园社区,也是都市人的乡居体验之所。2015年分享收获在农场附近租种了230亩果园,作为梨园基地,开始了果树种植。目前果园以梨为主,还有少量的樱桃、杏、李子。梨园公社为数不多的几间屋子中,有一部分用作新农人的居所,解决他们在乡村的居住问题,另一部分留给来农场参观交流、体验有机生活方式的市民消费者。在此,都市人与农场的年轻人住在同一屋檐下,这些年轻人的日常生活点滴,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都市人对于乡村、农业的认知。都市与乡村的连接在愉快的体验之中实现。



3.培养具备有机信仰的人


分享收获不仅提倡有机生产,也提倡有机生活,这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浪费一点资源,在生产上体现为有机农业自身的作物和饲养的生态循环;在生活上,则是点点滴滴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推广。比如,农场不使用洗洁精等化学制剂,所有的到访者和员工餐后都需要主动分担工作,使用谷糠去油洗碗,收集厨余废水进行灌溉......会员们也逐渐受到感染,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践行环保的生活理念。分享收获的CSA实践,除了培养具有有机理念的新农人和会员外,也在悄悄改变当地老农人的理念。在分享收获种菜的老农人,过去在自家的自留地里采取化学的耕作方式,现在也开始转向有机的种植方式。



05未来:深耕还是扩张?


经过近6年的发展,分享收获已在通州区西集镇马坊村拥有60亩采用有机生产方式的农作物种植基地、110亩林地养殖基地,在顺义区龙湾屯镇柳庄户村拥有50亩农作物种植基地以及230亩果园,生产能力能够确保每周供应超过25个品种的蔬菜、全年品种超过80个,同时,还有自己的鸡场、猪场提供的蛋、肉产品。此外,分享收获与黑龙江五常大米合作农户、山东苹果、河北杂粮合作农户等全国几十个小农户合作,以公平贸易的形式支持青年人返乡做生态农业。


目前,分享收获在北京有近1000个家庭的份额会员,也是北京最著名的社区支持农业农场和都市型生态农业推广基地,其“食在当地,食在当季”的消费理念也在全国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


但是,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与创业团队试图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农业污染问题,连接城市和乡村,以及让农民有尊严、让乡村有生机的远景目标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么,下一步应该怎样发展呢?


石嫣认为,分享收获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培养一个好的团队,其中的核心是生产管理。无论从企业内部管理还是外部市场环境来看,分享收获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发展的条件,应该坚持小而美、慢慢发展的路径,坚持踏踏实实做好农业,持续影响更多的人,从而为社会带来改变。


与石嫣的看法有所不同,程存旺认为可以通过在全国一线、二线核心城市寻找已经具备较好生产管理能力的农场并入股合作,快速扩大规模。他希望将来能够实现农业企业的上市,并且将未来的股权收益的一半捐赠出来作为乡村建设基金。


深耕还是扩张?石嫣和程存旺正走在探索的道路上。



(注:本文有删节,欲读全文,可购纸质书籍)



更多推荐阅读

案例: 慈济 | 基金会中心网 |众建筑 | 食物银行 | 零利息融资

观点:资中筠| big bet

研究:影响力投资 | 中国集体式慈善 | 现金援助 | 企业社会责任 | 保| 嵌入式教育福利组织| 突破性创新


更多平台


对「社会创新」的案例、观点、方法感兴趣的朋友,我们分享以下资源和平台: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英文网站:https://ssir.org/ ,提供大量免费在线文章;


微博账号:“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发布中文刊原版精选文章和最新资讯


扫描文末二维码可关注我们的公号;如果你觉得本文有所启发,别忘了点赞➕转发!


如需转载,请添加客服微信(lepingsitanfu)



本文授权转载自《社会企业家精神--创造性地破解社会难题》

“分享收获”案例作者:付彦 徐京悦 王建英


扫描如上二维码

可购买《社会企业家精神--创造性地破解社会难题》


扫描如上二维码(京东vs当当)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可购买《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03 纸质刊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