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本科中国政法大学,二战上岸人大国际法丨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知行法学 知行法学
2024-09-06
前言

作者师妹国际法初试416分高分,在今年人大法学考研中最终顺利上岸。该篇经验贴内容比较丰富,基本回应了人大法学考研中的诸多疑问和难题,也是本年度第一篇经验贴,请大家认真阅读。此外,在课程中师妹着重描写的“专题课程”拔高很受益,此部分内容已经在知行法学B站官方账号免费公开,以供大家学习之用。知行法学在全面升级和再造高峰的同时,也会将部分优质课程公之于众,反馈和感恩这些年支持过知行法学的同志和战友们!



非常荣幸能在今年的人大国际法学硕考试中拔得头筹,从我的初复试成绩构成来看,虽然复试成绩并不拔尖,但初试416的高分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因此在这里我想提醒打开这篇经验贴的朋友们,人大法学学硕考试初试为王,大家一定要全力准备初试,也希望我的这篇经验贴能够为每一位备考初试的朋友们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灵感与方向。


一、个人简介


我本科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一战与二战都选择了人大的国际法,二战同时准备了法考的主观题,但只用了考前国庆节假期的时间暂停考研进行集中复习,最终顺利通过主观题考试。

一战时我没有参加任何考研机构的全程辅导,但购买了其他机构的教材和两次其他机构的真题练习批改服务,出于各种原因,最终成绩不是很理想,初试371分,无缘上岸;二战参加了知行的全程班,其初试的专题突破课和热点增补讲义对我帮助很大,复试备考时师兄关于热点的指导也是一针见血,在这里非常感谢知行大家庭对我的帮助。


二、择校与目标专业选择


是否选择中国人民大学,以及报考哪一个专业,是学硕考研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


(一)报考学校选择

不同学校法学学硕的备考内容不同,因此选学校一定要做到慎重决定+勇敢坚持。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法学强校,毫无疑问可以为广大法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但其极高的竞争率让很多考生望而却步。因此,想清楚自己是否有理由或动力报考人大,是否能够承担落选的后果,能有效减少后续备考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和动摇。

是否愿意继续学业?除去考研,留学、考公、直接就业都是毕业生可选的道路。大家首先应当思考自己是否愿意继续进行学业,因为上岸后随之而来的是更加专业的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上课与考试、协助导师开展项目等。此外,实习或者备考公务员等对于研究生而言也是无可避免的。

其次,如果确信自己愿意继续学业,在那么多学校中为什么要报考人大?可以是为了寻求一个更大的平台给自己更多的可能性,或为未来的学术路求一个敲门砖;可以是为自己的学历增色添彩,或不想向下考让自己学历降级;甚至可以仅仅是想要换一个不一样的学习环境、想挑战曾经落选的高考目标院校、不想这么快参与就业竞争,或不想/不能出国。不论具体理由是否能被外界评价为“理性、合理”,它必须至少能让你坚定“我非人大不可”。只要你想上人大,那么其它诸如报录比、竞争压力、考试难度等因素就不是你需要考虑的问题,而是你需要通过努力去跨越的障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内耗,不会一边学一边反复自我怀疑是否要改换学校,费时又费力。

最后,思考一下自己的退路,会让自己更加安心。如果落选了,你是否愿意二战甚至三战、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或更差的学校、考公、就业、留学?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安心学习吧。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但又坚定考研,那么说明自己可能无法承担那么大的竞争风险,不如选择竞争压力更小的或调剂更方便的目标院校;我身边也有选择先就业然后在职读非全的同学,或者本科毕业后直接工作,但一两年后觉得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想要进一步自我提升,故辞职读研以寻找新出路转换赛道的;有绩点优势或有优秀实习履历的人或可考虑考研为主,留学为辅,趁着上半年尽快了解留学信息、准备言成绩等留学材料,在后期备考的间隙积极投递申请,但这种方法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和时间管理能力;此外,根据我朋友的经验,也存在全心准备完考研后立刻开始准备考公并参加开考时间在次年的省考并成功上岸的例子,这就需要大家及时留意考公的报名信息。


(二)报考专业选择

去年落选时,我时常抱怨“学不如选”,以我的分数如果选择其他的专业,结果也许截然不同,所以在二战时,我直到填写报名系统时仍然在犹豫是否要改换专业。或许“换个专业逆天改命”的情况真的存在,但分析什么专业竞争压力更小实在是一种玄学,因为你永远无法预料今年对手是“草台班子”还是真正大神、去年的冷门与热门专业会不会在今年突然反转。此外,去年人大复试各专业统一划线的做法和法制史的复试进面人数也告诉我们,就算专业竞争压力小,分数不够也无法进面,研究报考专业不如研究如何多考两分。

因此,我认为专业选择还是可以更多的考虑自己的兴趣、自己未来职业规划的要求,因为你将在这个专业领域开展大量的学术研究,如果没有热爱或至少不反感,备考时也会学的无比痛苦,即使考上研也会无数次想掐死选择这个专业的自己;或者参考往年的录取人数,虽然可能录得多报的也多,但录取人数多的专业总体上岸的可能性还是比录取人数少的要大。

总而言之,一旦做出选择,就请不要再后悔,全力以赴地开始学习吧!只要有足够高的初试分数,不管报什么专业都会有足够大的上岸底气。



三、备考计划安排


由于本人没有制定过详细的复习内容与时间计划表,因此在这里只能分享一些大致上的时间安排供大家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二战考生的我已经有了一年的学习基础,所以有些计划安排是比较紧凑的。此外,由于我个人比较p,所以在实际学习时,习惯以一个复习周期(比如一个月、15天等)为标准划定学习内容,在这个周期内再根据课本内容大致给每天划分学习任务,故每天并没有完全固定的学习时间,也就没有一个固定执行的作息表(属于效率低就相应学久一点的类型),虽然存在当天任务没学完推到第二天的情况,但是整体上会保证任务在一个周期内能够顺利完成。


(一)一战的失败经历

一战时,五六月份我仍在备考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硕,在七月份时思虑再三准备转战人大的学硕并从零开始搜集信息,但随后的八月九月把主要时间投入了法考客观题。因此,正式开始全力备考从国庆才开始。也因为开始时间太晚,具体学习任务的安排手忙脚乱,最终的学习效果不佳。


(二)二战的备考计划

(1)5-6月:五月份开始陆续投入备考,但由于正值毕业季,有毕业论文、旅行和休息、毕业离校等事情需要处理,因此这段时间学习状态比较放松,没有完全收心。在专业课方面,每天跟着知行发布录播课程的进度推进,在没有新课的日子就复习上一门已经上过课的科目,总的来看一天投入在3小时左右(看录播课并整理笔记);没有开始复习政治;英语以工作日做2篇完型,周六做一篇翻译,周日总结的速度推进,加上每天背单词的时间不会超过三个小时。

(2)7-10月:七月份回家开始收心备考。英语一般固定在上午,结束时间视学习任务完成速度而定,主要任务安排与上一阶段一样,只不过在完型刷完后开始刷阅读题,十月份开始刷新题型。

政治从九月开始使用小程序刷题,但未开始背诵,属于用题目熟悉知识点(这么做是因为我一战学过一遍基础知识了);十月份腿姐的背诵手册到货才开始正式背书,每天的学习时间大约在两个小时左右。

专业课以一天一门理论法+一门应用法的速度开始复习,一般是按照上课进度学应用法+复习一门理论法,每天具体的复习量没有严格规定,但整体保证在十月底之前所有专业课都至少过完了一轮。

(3)11-12月:首先英语每周一会完整地练一套真题(在后面会提到,建议预留最后五年的真题),然后用其余的时间按天平均分配校对整理的题目,每天的学习时间大致在一个小时。由于一战我已经进行了大量的作文训练并总结了自己的模板,因此二战的作文直接从12月开始背诵模板。

政治跟着腿姐的带背、冲刺班推进,在十一月结束前刷完肖八和腿四选择题;十二月份后网上会有比较全的肖四肖八等各练习册出过的时政总结,可以统一背诵,腿姐冲刺班出来后主要背大题。整体学习时间在2个小时左右,会根据背诵情况增减。

专业课同样是每天一门理论法+一门应用法的速度推进,保障大概十二月五日前背完一轮,十二月十五日前背完一轮,到考前再滚动一轮,按照这个整体的进度去调整每天的背诵任务。


四、具体科目学习方法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关于各个科目学习的方法,大多是吸收了知行学长学姐们上课教授的方法后自己摸索的一家之谈,存在不合适的地方,大家选择性吸收即可。


(一)英语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英语水平中等(英语好的大佬们这部分就可以跳过了),没有学过雅思托福,四六级都在560+左右,考研一战78分,二战80分,词汇量不大(达不到相应英语等级要求的词汇量)。但是从最终结果来讲,如果掌握了一定的应试技巧,考研初试英语并不需要考生有多高的英语水平。需要注意,复试由于涉及法律英语的输出和口语考察,初试的应试技巧就不够用了,建议备考复试的朋友们可以在初试结束后尽早开始英语学习。

英语练习时,我建议只练真题,这样能够保证自己从一开始就和出题人的脑回路接轨;前期以同类题型的专题练习为主,后期以一整套题的全真模拟为主(一定要预留最后四/五年的真题)。

1.词汇

作为背单词困难户,我深刻理解背单词的痛苦(实际上我两次备考都没能背完红宝书,因为太多了)。当然,如果能够背完对提高英语能力肯定是有好处的,但是我从应试的角度想给大家提供一些减负的方式。首先强调一点,偷懒不等于可以完全不背,完全不背单词只会让你完全看不懂文章,作文写不出正确词汇。但是考研不要求看懂每一个单词,而且有些高频的词汇、词组、文章主题是重复的,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下手减负。

(1)词书的选择:推荐唐迟老师《词汇的逻辑,话题分类及同义替换大全》(图1)。首先这本书收录到词汇比红宝书更少,但是包含了考研的重点词汇,大家不至于背到头秃。其次它的词汇是按照阅读的话题分类、按照同近义词排序的,你学完一个专题后做类似话题的阅读题会更容易理解,且同近义词能帮助你有效辨析同义替换,发现上下文的指代对应,理清文章逻辑。当然由于这本书的单词数量少,在做真题时肯定会遇到没背过的单词,但我们可以在做真题时积累这部分词语。

图1

(2)真题单词积累:真题出现的词汇大多都是重点词,特别是完形填空、翻译很容易出现重复的词汇、词组(如be subjected to、available等),一定要注意积累常考语义、生僻含义和用法。

(3)整理:不管是APP背单词还是纸质书,都要把容易遗忘的、高频出现的、有关做题技巧的单词单独记录出来,方便最后冲刺时统一背诵,提高效率。

2.阅读

阅读题依赖题感和做题技巧,因此大量的练习和反思整理必不可少,个人可以提供以下建议:

(1)预留最后五年的真题到最后一两个月做仿真模拟练习,保持后期的题感和临场紧张感。

(2)从一开始就时候掐时间做题,在15-20min内强迫自己做完。不要逐字逐句去读文章,不要边做题边查单词,或做完一道题就对答案,这些都是做完题目后回头复盘的工作。

(3)整理时推荐看老师的视频课,我认为听课比看黄皮书的解析来的清晰,而且开二倍速听讲解其实也用不了多少时间。个人只听过唐迟老师或刘琦老师的课,觉得他们都讲得不错。对于是否应当把真题解析课从头到尾听完,我觉得大家可以参考这个标准:

①是否能够理解文章的主题、大致的行文结构?阅读做到后期会发现,只要找准中心思想,遇到拿不准的题目也可以从主旨出发去推测。拿到一篇文章,至少应当确定讨论的核心议题、作者的态度(正面OR负面),具体可以从行文结构(如找主旨段落、是否欲扬先抑……)、重点词汇(如转折词but,有强烈情感偏向的副词unfortunately,表示今夕对比的词等)等着手判断。

②是否能够确定题目的类型?从应试技巧上看,阅读题的设问大致可以分为例证、细节、主旨等几大类,每一类题目都有对应的解题技巧,比如问例证主旨是什么的则与例子的内容无关;细节题很容易在题干中出现陷阱,如偷换时态、偷换主语等。如果有不清楚的,可以跟着视频体验一下老师的解题思路,并进行总结。

如果以上问题能够解决,那么说明阅读题的基本技巧已经掌握,可以单独听自己做错的或者不理解的题目。

如何判断自己弄懂了一道题目?我认为一定要找到原文的出处,考研阅读最大的特色就是基本上每个正确选项在文章中都有依据,可能是一个单词,一个句子,甚至是各个段落的行文逻辑、文章主旨。有极少数题目即使找到了对应的出处且能理解原文意思,但可能因为考生与出题人脑回路不一致,就是无法理解正确选项的逻辑,这种情况要适当放弃,不要死磕这个题目。此外,一定要在一段时间后重新做一遍错题,如果重做时能基于从零开始的分析找到原文依据而不是通过背题记住答案,说明你已经真正理解了这道题目。这里我个人推荐用铅笔做题,这样可以擦掉错题的痕迹,方便后期重做(当然有条件买一套新题也可以)。

(4)一定要形成自己总结的做题技巧文档,而不是对着别人整理好的干瞪眼。技巧也不能单单是一句话,要往里面填充例子,最好看着技巧能回忆起至少一道真题。(图2)

图2

(5)阅读时是否要死磕长难句?我认为语法薄弱的同学们在十一月之前应该抓紧研究一下文章出现的长难句,但是十一月后从得分的角度看,建议转向应试技巧的练习。

3.完型

对这类题目无从下手的同学我推荐刘琦老师的课程。

完型由于每个题分值小,又比较考验词汇量,还可能遇到介词搭配等“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的题目,因此我认为练习的性价比比阅读小,练习时也不用执着于全做对(尤其是一些介词搭配,可以边练边积累),考试时实际做题顺序也可以适当往后排(比如我个人就把完型放到最后写)。做完型我认为核心还是抓住上下文的逻辑和相互指代,故读文章时要注意划分理解层次,时刻记住讨论的对象。

4.新题型

这类题目,尤其是比较复杂的排序题,推荐马天艺老师或刘琦老师的课程。做题比较不顺利的同学,建议先看一下老师的做题技巧课,用技巧做题,做完再带着错题去听题目分析课。

5.翻译

这类题推荐唐静老师的课程。首先我觉得老师的书可买可不买,有视频课就够了,在上课时老师会提到很多同样可以拿分的非标答翻译,因此,比起自己对书面答案,听课可以更准确的帮助我们给自己的答案打分。此外,老师的很多技巧,如“多写分句”、“适当省略”等都会在讲解时进行融汇贯通,大家可以边听课边练手。

6.作文

作文水平较差的同学(主要指拿到题目完全没有思路的)建议较早地开始作文练习,可以参考石雷鹏老师的真题课。虽然老师带写的一些内容可能在逻辑上没有那么合理,有些功能句也会被一些人吐槽没那么“高级”,但是可以帮助你快速入门、迅速落笔、培养思路。那么多年的真题不用都听,可以分小作文的类型、大作文的话题各听一两篇,然后形成自己的思路和功能句模板。比如这两年常考的通知公告,就有自己的格式、必备的要素如活动的时间、地点、目的、活动具体内容描述等(图3)。

图3

水平中上的同学可以省略听课的步骤,直接把别人总结的模板简化成自己用起来顺手的,到考前再重温自己的模板。建议这个形成模板的过程的时间可以往前提到十一月份前,因为后期政治、专业课的背诵压力很大,实际上没有多少时间给你整理自己的模板。


(二)政治

我的政治分数经历了一战69分到二战的82分,除去出题难度和改卷松紧的因素,我觉得政治得高分的关键还是在选择题(我二战只错了一道单选),因此大家前期一定要打好基础;后期要安排好各科的背诵进度,背诵能力弱的同学一定要在十二月份预留出较为充分的政治大题背诵时间。

1.选择题开始准备的时间

个人建议政治不用开始得太早,一方面,各个老师后期出的背诵手册、最新的新思想表述、时政才是重点背诵内容,开始的早没有趁手的背诵材料;另一方面,政治背的太早也容易遗忘;另外,我个人觉得前期把时间分配给专业课或英语更容易出效果。故(一战基础比较扎实的)二战考生或可以从九/十月份开始,一战考生可以稍微早一两个月。

2.是否听课

(1)选择题:如果在翻看教材时因为一个章节有大部分都不理解导致背诵时不入脑(比如政治经济学部分),或者觉得自己理解了但是做题错的很多且不属于简单的记忆出错,可以就不太理解的或错题较多的章节单独听课,因为老师讲课时一般会讲一些原理或者做题技巧(比如腿姐技巧班提到的keywords做题法)来帮助理解背诵。

(2)大题:如果大家时间不够,可以直接拿肖四背诵;但如果有时间,其实可以听一下腿姐技巧班关于大题答案的基本构成,这样不管最后用哪位老师的背诵材料,都能够理解每一段答案回答是哪一个主题的“是什么OR为什么OR怎么做”;在考场上即使遇到了陌生的设问,也可以用自己积累的素材去合理编写,不至于过于慌乱。

(3)选择哪个老师?因为我个人其实只听过腿姐的课,没办法做出客观评价,但我认为各位资深老师至少在前期的知识讲解部分不会有太大的分歧和优劣。因此如果在内容理解上有困难需要听课的朋友可以多试听一两个老师,看看哪个老师的上课风格更适合自己。

在关键词做题法这一块,腿姐与肖老的背诵手册都有总结,我个人觉得腿姐的比肖老总结的更好用,因为有一些词可能不属于一一对应必须背住的词语,但肖老在书里面同样列出来了,整体背诵量增加了很多,做题也容易产生误导(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我没有上肖老的课,没有掌握他的书的正确用法)。

3.选择题刷题与时政

(1)材料选择:首先,肖1000、腿姐30天70分刷题计划、徐涛优题库等发布时间较早的练习题,个人觉得属于一轮学习时理解教材的配套练习题,内容上包含一些“犄角旮旯”的知识点,出题风格和最后真题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肖八出来前可以刷一刷,出来之后就没有必要做早期的题目了。

其次,因为选择题做的很快,且我用的是政治刷题小程序,因此实际上同时刷了肖老、腿姐、徐涛三位老师的题目。肖八、肖四、腿四的选择题建议有时间可以都练一下,没时间的至少要做完肖八、肖四,其实做完去年的几套练习题后,整体上感觉两位老师对于重点的把握还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的,因此只跟其中一位老师的同学也不用太过担心。

最后,政治历年的选择真题是否需要练习,个人觉得出于熟悉真题风格的目的可以练一练近三四年的题目;但是没有必要出于“可能考到原题”的目的把历年真题都过一遍,一方面政治很多题都有时效,考纲也修改过;另一方面出现原题的情况不常见,且如果打好基础、学好做题方法,同样能做对所谓的“原题重现”。实在不放心的同学,可以去网上搜索一些老师总结好的“必做真题”。此外很多老师上课的例题或者前期的配套习题都包含了他们认为有价值的真题,因此大家不需要太过担心。

(2)题目整理与背诵:这里主要是强调大家做题时一定要有意识使用技巧,比如关键词的标注、易错选项的记忆、常考点总结(回到书中标注或者整理到备忘录方便随时复习,如图5、图6)。背诵时,大家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听带背视频磨耳朵,B站等各大视频平台有很多“傻背题”带背视频音频,大家可以多听几个选择适合自己的。

图5-6

(3)时政:部分老师会按月出一些当月时政总结,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看看留个印象。但由于时政的时效性,越到后面的时政可能越具有可考性,腿四、肖四、肖八等题目都会对老师们认为可考性更高的时政进行押题,因此直接看这部分内容性价比更高。当然,这两年也会出现一些完全没被压中的时政真题,大家理性看待就好,毕竟老师也不是真神。最后,时政也有相应的带背视频,大家可以合理利用。

4.大题

大题的背诵材料基本以肖四为主,当然全程跟着其他老师的同学也可以用自己老师的材料。每一年都会有大量的帖子争哪一位老师的押题更准,我也没有办法给出准确的结论。去年肖老压到了马原的第一大题;虽然腿姐没押这个题,但是我跟她的课、用的她的答题技巧,最终呈现结果也不差。因此与其纠结哪个老师押题更准,不如打好自己的基础。当然如果不放心,大家可以以肖老的为主,然后看看其他老师的设问压的知识点有什么不一样,查漏补缺。如果是一样的知识点,那只要背一位老师的就可以了,不要擅自拼接不同老师的答案,否则会弄巧成拙。

对于大题的答题材料积累,大家在背诵时尽量去理解答案构成,划分答案层次,比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每个设问的背后的核心知识点是什么,这样才不至于在换了个设问方式时无从下手(图4)。

图4

大题的答题结构“点默析”是经历过高考政治的同学们所熟悉的基础模板,不太了解的可以听一下腿姐的技巧班课程,该课程还会分析一些常见设问类型的答题方法,如史纲的线索题答案编写。

上场之前,大家应当至少掐时间练一次题目,保证自己在考场上不会因为超时写不完题目,练习时超时严重的要加强练习,同时提高自己的背诵熟练度。


(三)理论法

1.宪法

人大宪法考试的内容虽然各个板块的分割比较清晰,但是要注意各个章节之间不能完全的割裂开看待,相似制度的比较、通过主体进行勾连都是常见的关联手段。比如人大制度,就能和作为国家机关的人大、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作为政体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宪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合宪性审查制度等宪法运行环节串联在一起复习。

其次,从听课体验方面看,去年知行法学宪法的专题课对我帮助很大,尤其是关于合宪性审查、立法法新修、基本权利的讲解。从最终真题的呈现来看,立法法的修改解读、基本权利案例“同命不同价”的讲解,都在不同程度上压中了题目。因此,即使是从功利的角度,也建议报名知行的朋友们充分利用专题课(但也不能抱着一定能押中题的心态学习)。关于利用方式,由于其中很多内容都是通过知识拓展的方式来辅助理解,因此大家要做的主要是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对于一些比较深奥的理论可以不作深究背诵,但对于涉及课本重点内容的(比如合宪性审查、基本权利分析等)要熟悉常用的论述分析角度。

图7-8

最后,宪法真的做到了重者恒重,大家不要产生“去年前年考了,今年绝对不会考”的侥幸,比如合宪性审查这两年真的换着花样连续考。因此大家一定要踏实的把重点内容复习再复习。

2.法理学

关于法理学的备考,我建议大家在学完第一遍对整个课本有初步的理解后,一定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理解体系。虽然教材把法哲学、法实证论、法社会学分开编写,但学完之后大家会发现章节与章节之间是可以联系在一起相互印证的。比如,对于法哲学章节学到的法律原则,后面复习时不妨把它和法律规则进行比较;思考它在法律解释、论证、推理中发挥的作用;总结它与实质正义之间的关联等等。比如法哲学阶段学到的法律调整,或许可以和法律实施的各个环节(立法-解释-监督-适用等)结合起来理解。大家在复习时要注意找到各个内容的关联点,串联起来学习。

图9-10

其次,法理学有一些常见的线索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比如实质法治+形式法治,各个章节都有相应的体现;还可以从“制定良好的法”(静态)+“妥善的实行”(动态)的角度观察法治,写法治相关题目时不能忽略法实施的各个环节;比如人大还很重视法律以外的社会调整子系统,法律与其他调整机制的互动也是一条明线。

最后一定要全面复习,不要依靠自己的判断去认定“非重点章节”,人大法理学考试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非重点内容,比如去年考的“法律责任”,在教材的位置排在最后,很多人(包括我)在复习时都会习惯性忽视,并觉得这个章节很简单、可考性不大,但最后它也单独成为了简答题的命题点,如果没有复习到会完全无从下笔。

3.法制史

知行关于法制史的方法论非常好用,在这里再单独建议大家在复习时可以先纵向以一个朝代为单位——→后横向以制度为线索按轮次交叉轮换复习。先熟悉了各个朝代的具体内容后,再按照制度去复习,能够有更好的理解。

其次,虽然知行在冲刺阶段会按照横向制度出总结材料,但是个人觉得大家在一轮学习或一轮复习时就可以自己动手整理了(我自己用的是Excel表格做法史的所有电子笔记,如图11、12,大家不用做的这么详细),一方面自己整理的印象会更深刻、内容也更全面,因为冲刺讲义挑出来的都是一些重点制度流变,但我们无法保证考试不考其他的制度;另一方面等到冲刺阶段再开始横向背诵有点太晚了,因为横向对比也是一种思维培养。

图11

图12

(四)应用法

1.七选三的确定

人大初试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初试可以不选择报考的科目,初试分数又决定了我们是否能进复试以及在复试中的竞争力,因此选择应用法的科目至关重要。科目的选择需要考虑大家的本科学习基础、兴趣、科目的学习难度等。

(1)民法:很多同学都会选择民法,但我个人建议,如果不是本科民法基础扎实的,或者报考民法专业的,或者对民法有极大的兴趣的人,仅依据“能同时备考法考”或“已经花了很多时间学民法”,民法可能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因为民法浩瀚繁杂,试题难度也比较大,比起其他科目不太容易得高分。当然,如果对其他科目“深恶痛绝”,认为自己完全没有学习其他科目的动力与热情的,选择自己有一定基础积淀与师资力量较为成熟的民法也是一种路径。

(2)刑法:比起民法,本科与法考同样已经重点学习的刑法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内容上看,它常考点没有民法那么多;如果仅达到考研要求的理解高度,刑法也不需要学习太多与太过深奥的理论。但需要提醒,这两年刑法都考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知识点,因此选择刑法的同学一定要打好总论的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3)知识产权法:知产整体内容少,各个部分体系清晰,而且每年重点热点突出,复习负担更小。因此如果不是讨厌知识产权讨厌到打开书本就厌烦的,不妨尝试一下知识产权法,它会带给你惊喜的。

(4)其他科目:非相应专业考生如何选择经济法、国际法、诉讼法、环境法?个人觉得可以参考以下因素:从内容上看,国际法与环境法更少一些,但缺点是有些同学本科没有接触过这两门课,特别是环境法在一些学校可能不是必修课,需要做好学一门新法的准备;从兴趣上看,在本科或法考学习过程中,在这之中自己是否有特别抗拒或者喜欢的科目;从目前的师资力量看,目前诉讼法、经济法在教学上有较多的积累,知行去年开设了国际法的课程,而其他很多机构连国际法的课都没有开设。

作为国际法专业的考生,在这里特别跟大家安利一下国际法,初试这门课只用学习国际公法,只有一本书,整体理解难度也不大,欢迎不抵触国际法的同学积极尝试!

2.刑法

强烈推荐知行刑法的课程,个人觉得真的讲的很好!这里分享一个听课小技巧,因为学长学姐在讲课时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来龙去脉,会拓展很多相关的学说理论,但是考试不需要我们全部掌握,因此要注意听哪些是通说,或明确哪个学说理论你自己觉得更能接受,然后在记笔记时单独划出来,最好能用自己的语言或关键词再总结一遍,方便最后复习时重点记忆(如图13)

3.知产

知产复习时常常把课本拆分成一个个制度去理解,但不要把三个法部门完全分开记忆,这几部法律还是有些制度可以比较记忆的,比如法定许可、强制许可,比如去年考到的权利用尽制度(如图14)。

图14

其次,个人觉得知产总论部分学到的制度基本功能与作用在理解知产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比如“如何平衡鼓励创造和公众利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权利限制制度。

4.国际法

由于个人初试选了国际法,因此在这里就国际法的学习提一些小建议。

首先,重视基本原则,它贯穿了国际公法学习的全过程。例如,几乎所有的制度都离不开主权独立的基石,如国家的基本权利、国家的领土制度、不干涉内政等;又例如,善意履行义务与条约法、国家责任法等密切联系(如图15)。

图15

此外,国际法同样很重视制度的前后勾连和体系检索,很喜欢将不同章节的制度放到一起比对,论述题的分析对象也大多横跨不同章节。因此,个人认为在学习时了解制度的底层逻辑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会将两个制度放在一起对比。比如条约法与国际责任,两者就存在一个提供一级规则,一个属于二级规则的关系。



五、总结


最后我想说,找到人生的正确方向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误入歧路而停止前行的步伐。在大家普遍唱衰学历的当下,我们无法回答考研是否仍然正确,但我们可以选择听从自己的内心,只要这是我们此刻所强烈希望的,那就是有意义的,即使失败,我们也能在试错中更透彻地看清自己,这也不失为一种成长。因此,如果你也决意考研,请拿出一往无前勇气,相信拼尽全力的你一定会成功!



2025人大法学考研必读

2024人大法学考研初试成绩分析、知行军团战绩: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非官方统计)

人大法学考研初试参考书目及内容解读(2024.3.11)丨初试一本通

2025年人大法学考研全程班重磅发布:少年英勇心无畏

2025年人大法学考研私塾班重磅发布:细心倾听,温暖引领

2025年人大法学考研早鸟班重磅发布:千锤百炼,终见成果

关于我们

知行法学

微博/知乎/豆瓣:知行法学

微信公众号:知行法学

更多详情请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微信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END —

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知行法学关注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不是法学研习者或者考研的同学,为避免观点发生误导或者偏差,请您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者适用本订阅号的任何信息。本号所发布内容均为公开信息加工、整理后的专业解读,任何观点不代表任何官方机构或者主管部门的立场和观点,仅供本号粉丝和考研的同学学习、交流之用,请大家不要误读。此外,知行法学团队的其他重要信息将通过内部多元化渠道分享,请大家避免因偏听偏信部分资料而造成信息误差。如有任何侵犯我方权利的行为,请大家联系微信号:ruclaw59进行举报,我方将严肃处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知行法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