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本科双非,二战斩获人大刑法学第二名:相较一战提高34分

鱼跃法学 鱼跃法学
2024-09-0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编者按

作者本科双非,二战相较一战提高34分,斩获人大刑法学第二名。他破解了“无效努力”的迷局,聚焦于备考应试能力提升为大家拆解人大法学考研的思路。近期鱼跃人大分舵也即将为大家带来一系列精品,敬请期待!更多消息可咨询明德楼好多鱼(yuyueruc004)。




个人情况简介


本科就读于深圳大学法学院。一战人大刑法学,初试成绩359分,法考裸考擦线通过(客观题181分,主观题120分);二战上岸人大刑法学初试成绩393分第二名,其中专业课提高了28分(理论法学:一战106→二战120;应用法学:一战111→二战125)。本科期间有一段模拟法庭竞赛经历,未发表过文章。


引言


通常而言,基于幸存者偏差,大家的目光较多聚焦于成功上岸者的经验,殊不知暂时失利者的踩坑教训或许于普通人而言更有借鉴意义。天资聪慧只是少部分人的标签,而普通人若想在考研这场战役中纵身跃入理想院校之门,坚持与勤奋乃是不二法门。当然,努力也需找准方向,若是陷入误区,在错误的备考方向中埋头苦干,或者做了许多“无效努力”,最终结果定是不尽如人意的。


在一战备考中,我便是做了许多“无效努力”,从十月初就开始以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形式背诵专业课,追求所谓的几轮几遍,但实际呈现于考卷上的答案却是不知所云,毫无逻辑性、体系性可言,最终专业课成绩惨不忍睹。如今回看,一战备考的我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考研是一场选拔性考试。所以,当我下定决心要二战人大之时,我复盘了此前的备考方法,痛定思痛,深知自己的突破口在于:如何将输入转化为输出,也即如何提升应试答题能力。基于此,本文的内容将聚焦于备考过程中的应试能力提升、备考与考场状态调整等方面。虽然本文是以人大法学备考为基准,但我仍会尽力寻求各院校备考之共性,希望能让读者有所收获,达到效益最大化。


一、探寻方向:我们要树立怎样的考研思维



(一)重视历年真题,明确备考方向


以人大法学的专业课为例,通过浏览环境法历年真题,可以发现出题重点在总论,尤其是环境法的基本原则;通过浏览知识产权法历年真题,可以发现新法必考,其中著作权法又更为重要;通过浏览刑法历年真题,可以发现总则指导分则,分则大多考察重点罪名;通过浏览国际法历年真题,可以发现重点考察国际公法。我在一战备考时陷入了思维误区,认为真题是神圣的,切不可亵渎,应当于知识储备非常丰富之时才可着手练习,这就导致当时的我没能准确把握出题方向,做了许多无用功。当时的我过于完美主义,太想一步到位,殊不知真题不是做一次就够的。不同阶段的我们,对于历年真题都有不同的感受。备考初期,根据真题把握出题风格;备考中期,根据真题把握重点知识;备考后期,根据真题把握作答技巧。



(二)重视答题训练,输入不等于输出


虽然我们都知道要重视基础知识,也有人强调要反反复复看书、背书,但这只解决了输入问题,并未涉及最关键的输出问题。一战人大时,我在10月便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反复背书,结果为何翻车?我想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答题能力不足,没有学以致用。二战人大时,我清楚地记得直到12月6日我才正式开始滚动背书,我当时也很惶恐,而人在焦虑的时候就会想很多:是不是来不及了?是不是记不住就考不上了?但结果证明,功夫在平时,二战的我更加重视答题思维的提升,在构建答题思维的过程中已经将重点知识内化于心,能够沉着应对灵活的考题。



(三)重视心态调节,我要稳稳的幸福


在准备考研以前就听闻心态调节的重要性,但我不以为意,直到自己真实经历过后,才深刻明白,平稳的心态是助力上岸的强心剂。在备考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烦心事,例如疫情封校或居家隔离很压抑,昨天看的书今天都忘了,深夜刷手机不想早起等等。我们所面临的烦恼各样各异,但这些烦恼本质上都是一致的——情绪障碍,这些都会一定程度影响我们的备考状态。


基于此,下文将主要解答如何提高输入能力、如何提高输出能力、如何调节备考情绪这三大问题。


二、提升能力:输入、输出与情绪



(一)如何提高输入能力


鲁迅曾言:理解是记忆的父亲,重复是记忆的母亲。由此可见,理解知识和重复背诵是提高输入能力的关键所在。由于文章受众可能并非局限于人大法学考生,且各院校的参考书目不一,所以我想就共性的核心问题进行解答: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阅读专业书。


1、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1)专注于知识本身


很多同学会机械地制定“一天读xx页书”的学习计划,这种方法并非不可取,只是这样很容易增加不必要的压力。我建议学习时专注于知识本身,可以设定例如“今天看完民事法律行为知识点”的学习目标。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学习目标,会让自己产生一定的满足感,保持学习的热情。


(2)注意休息时间,劳逸结合


有同学十分珍惜学习的时间,恨不得连续学个三五小时。当然,在我们进入心流状态后确实会忘却时间的流逝,但这种状态实在难得,大多数情况下,学习时长的增加与大脑及身体的疲惫感呈正相关。所以,我们应当尊重身体机能的客观规律,在学习了40-50分钟后,保留5-10分钟的休息时间,这段休息时间可以去打水、上厕所、远眺等等,但不建议拿起手机浏览社交媒体信息,因为一旦拿起手机恐怕很难再放下。在备考过程中,我深知自己并非意志坚定者,所以我采用“手机物理隔离法”,眼不见心不烦,这样能更专注学习知识点本身。


2、如何阅读专业书


(1)发问思维,主动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


看书的过程中,要带着脑子去阅读,利用发问思维形成的任务驱动力,可以让我们对知识本身有更深的理解。我在阅读时会先浏览书籍的目录,扫读章节标题,然后具体阅读过程中圈画段落中的关键词,读完以后会反问自己:这段话说了什么?文中提及的某某概念是什么?这个概念有什么特征?为什么会这样?这样有什么意义呢?以后我们怎么做呢?概言之,发问的框架可以围绕着九字箴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就我个人情况而言,阅读完书籍之后,我先根据教材的逻辑顺序制作了一份思维导图,而后在复习过程中,尝试用自己的逻辑再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以“问题”的形式将知识点进行串联。以知产总论的相关知识点(参见图1和图2)为例: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知识产权是什么,有什么具体内容?(明确概念、性质、对象、分类等);其次,我们为什么要专门立法来保护知产,它的重要性在哪?(明确权利主体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博弈);再次,我们要怎样保护知产?(明确知产的两大保护模式);最后,对知产的保护是不是绝对的,毫无限制?如果有限制,有什么限制?限制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明确知产保护的限制以及限制之限制)。


图1:知产教材逻辑顺序


图2:自制的知产逻辑顺序


我认为发问思维的好处大致有两点:一是保持阅读兴趣,自问自答能让我们摆脱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枯燥感。因为在备考过程中,我发现早上是比较容易困的,但尝试着带着问题去阅读,就能让我们的大脑运转起来,这样就不会产生困意,学习效率拉满;二是加深知识理解,巩固记忆。毕竟是以自己的问题逻辑进行知识推导,即便是真的出现了记忆模糊的情况,我相信在考场上凭借发问思维,也可以很快地回忆起相关知识点。


(2)运用费曼学习法,以自我授课的形式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


在二战备考中,我以喜马拉雅录音的形式将法理学、宪法、法制史等学科的思维导图进行口述,然后作为睡前听物反复磨耳朵,这对于后期快速拾起知识点进行背诵记忆有着奇效。当然,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讲课绝非只是单纯念书,需要自己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再加工,从而实现知识点的体系串联,所以在每一次的讲课复习中,我都能有新的收获。


在自我授课的过程中,我尝试寻找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尝试去思考第一个点如何推导出第二个点,怎么逻辑顺畅且通俗易懂地将知识点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或许会形成与教材标题顺序不一致的逻辑推导,但我觉得这反而更有助于记忆,毕竟这个逻辑是我们自己亲自推导而出,是印象更为深刻的。


以法理学中部分章节内容(参见图3)为例:


在讲课过程中,我发现法实证论无非就是研究法律的静态与动态。那么在法的创制层面:通过“法的制定”,有了不同的“法律渊源”,再从微观角度来看,法主要是由“法律规范”等内容构成,进一步系统化后形成了“法律体系”;而在法的实施层面,先整体介绍“法的实施”大机制是怎样的,例如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然后我们再了解法律实施的典型例子,也即“法的适用”。再具体化一些,将法律运用于社会生活中,会形成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当然,在这个适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分歧,所以需要我们进行“法律解释”,最终确认一段法律关系中某主体需承担的“法律责任”,那我们为了保障法律责任得以落实,还需要“法律监督”进行兜底保障等等。课本教材的描述自然是法言法语,但我们在初期讲课中,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大白话将其逻辑简化,这有助于自己的理解与记忆。奠定基础后,再逐步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循序渐进地掌握好相关的知识点。

图3:法理学中法实证论框架图


再以民法为例,在担保制度司法解释出台后,我总结了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的法律效力问题(参见图4)。在讲课过程中,我先从是什么角度说明法定代表人与法人之间的关系(其中涉及法人本质之争),然后分情况讨论法定代表人作出行为时对法人产生何种效果?在自我授课时,我会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比如,司法解释规定:当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而第三人善意时,担保合同仍对公司发生效力。你作为“小老师”,是否要说明如何判断善意情形?以及为什么要保护善意第三人?如果第三人非善意时,又会有怎样的法律效果?学者观点和司法解释有何不同?结合民法基本原则,其背后的争议原理是什么?也可以再进行体系联系,代表和代理的关系又是什么?


图4:民法的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知识图


当然,追问是无穷的,备考中,还是要追求性价比,不要学的过分深入,走火入魔。觉得自己掌握拔高知识较为吃力时,不妨暂时放下,还是要以基础知识作为备考的重点。


(3)寻找知识共通之处,形成特定知识板块的模版


在看书记忆过程中,有同学很容易会陷入强求“一字不差”的背诵误区。我们可以追求背诵知识点时把握法言法语的准确性,但不必苛求与教材的完全重合。虽然各个法学概念都有其独特的含义,但是描述其含义的表达方式是可以灵活多变的。如果我们只是孤立地理解、记忆某个知识点,背诵记忆的工作量会非常大。但如果适当“偷懒”,寻找知识点之间的共性,总结出某个特定知识板块的模版化术语,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在复习过程中,结合知行推送的“七步法”,我总结出基本权利的模版化术语(参见图5)。例如,介绍某一基本权利的地位,我就可以从宪法原则/民主制度、整个基本权利体系点明该权利的重要性。比如,平等权是实现人民主权、基本人权原则和具体民主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其他公民基本权利运行的基础等等;介绍某一基本权利的保护措施,又可以分为消极保护、积极保护,其中积极保护又可以再细分不同类型的保障,法律保障又涉及总论中宪法与部门法的关系。


图5:宪法基本权利模版化术语


总之,挖掘知识共通之处,实现体系串联,从而更好地为输出答题奠定坚实基础。当然,这里仍然要强调的是:形成共性模版只是方便我们进行记忆输入,只是答题的素材,在具体答题过程中切不可一股脑地把这些模版化术语都写上去,我们还是要做到审题、切题。



(二)如何提高输出能力


初试篇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考研是一场选拔性考试。这意味着,你需要和报考同院校同专业的考生进行竞争,而竞争结果的评价载体则是考场中你所书写的答卷。所以,我们应思考如何让自己的考卷相较于其他考生更加出彩,从而取得高分。在此需强调的是,我们应当从阅卷人的角度来评判答卷,绝不能“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文科专业的考生,最不缺的就是把试卷写满的能力,但是我们要明白“写满了,不等于写好了”。以人大法学历年真题为例,论述题的考点大多都是小切口,这种考题是人人都有话可说,但如何把话说好则是我们需要下苦功夫的地方。就我两年的备考经验而言,我认为一份高分考卷,应做到以下三点:形式上的美观、结构完整清晰、内容相对详实。


1、形式上的美观,即答卷应当如何排版


大多数经验贴都会提及“重视模拟训练”,因为模拟训练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考场上答题的感觉,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我们提前演练如何将答案进行排版,在形式上做到美观,让阅卷人舒心,他定会让你开心。


具体而言,答题时首先应做到分点作答、层次分明。如前所述,我们应从阅卷人角度评判自己的答卷,阅卷时间是宝贵的,大多数情况下老师都是扫读开头结尾,这时候重点内容突出,内容层次分明则是重要的加分项。基于此,我们应做到:一是合理划分段落,避免某一段落内容过多,导致“太长不看”;二是各段落段首处应当用一句话总括段落大意,做到重点明确;三是书写字迹就算做不到十分美观,但至少是工整的,可以让人清楚识别答卷内容。其次应注意文字排版的美观性。段落间距应适中,页边距应适当留白,切不可写的密密麻麻,影响阅卷的良好体验。


总之,我们应当重视这些形式工作。答卷可以说是直接代表了考生的“颜值”,给阅卷人留个好印象,或许会让老师酌情给多一两分。一道题相差一两分,而十几道题累加起来的分数还是十分可观的。


2、结构完整清晰,即如何搭建答案的框架


如前所述,答卷排版应当分点作答,层次分明。但问题是,我们要分哪些层次?又应当如何划分层次呢?


我认为大多数题目都可以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连问进行拓展。以人大法理学历年真题中的论述题为例:阐述动物能否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我认为,首先应从“是什么”角度答出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主体的特点及种类;其次应从“为什么”角度去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争议问题?结合当下时事热点“习近平法治思想”,或许可以从法与生态角度着手分析动物保护的重要性,由于本科阶段我接触环境法较多,所以在考场上我临时就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之争进行了简要阐述,进而论证人与自然和谐之必要性。当然,也可以从反面角度阐述如果动物并非法律关系主体会有怎么样的法律效果或社会效果。最后,应从“怎么办”角度尝试描绘动物保护的蓝图愿景。


总而言之,从三连问出发能让我们应对以基础知识为载体的灵活考题,也可以让我们的论证框架相对完整。这其实也告诫我们:破题不要局限于课本知识,可以多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这样会带来什么影响?我们怎么办?把思路打开,可以写的东西就很多了,也可以体现考生的思辨性。


此外,在二战备考过程中有幸看过李建伟老师分享人大考博答题思路的视频,我深刻体会到“龙头凤尾”的重要性。所以,我在答题时类比写论文,在开头处增加了一些宏观性描写等引言,结尾处总结自己的论点并适当升华论题。再以人大刑法历年真题中的论述题为例:论述被告人造成危害却认为自己行为合法如何处理。我在开头便简单阐述违法性认识错误在刑法体系的重要性,阐明刑事违法性与社会危害性的表里关系,点出该论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而后便基于三连问框架,重点作答违法性认识错误是什么及怎么处理,考场中我采用举例论证,列举一些具体情形将论述内容充实化,例如假想防卫场合中,行为人缺乏故意而无罪;天津大妈赵春华案则属于行为对象的事实认识错误,阻却故意而无罪;王力军收购玉米案则属于法律认识错误,附带讨论是否具有缺乏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的情况,若存在违法性认识可能性则不知法者不免责。最后的结尾,我想以刑法理论进行论述的升华,以提高答题的逼格,所以我在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论题争议?行为人违法性认识错误涉及到犯罪的认定,然后我就联想到犯罪认定的罪刑法定基本原则、犯罪认定学说争议中的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主观违法性论与客观违法性论,对这些只需要进行简单阐述,从而提高论述的理论完整性。


3、内容相对详实,即如何拓展知识内容


(1)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手法


回顾人大法学历年真题,可以发现民法、刑法考题中大多要求“试举一例”。其实举例子是个非常好的论证手法,既可以使论证内容具体化,也可以快速水字数。这启示我们在备考过程中,要尽力思考各知识点的例子,这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活学活用。如前述几例论述题的分析中,我均以具体案例的形式加以论证,而这些案子都是我在平日学习中慢慢积累、思考所得。除此之外,反面论证与假设论证,也是我在论述过程中常用的手法。当然,论证手法实在多元,在此无法一一列举,但我想强调的是:需知行合一,也即在日常学习中我们需要刻意练习这些方法,从而在考场上能够信手拈来。


(2)构建体系思维,联系上位概念,对比同类概念,列举下位概念


人大法学的考题大多是小切口,此时如果我们“就事论事”,很难将答案充实化。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体系思维,将自己的答案变得更加丰满。以人大知识产权法历年真题中的论述题为例:试述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制度。我认为,首先写个“龙头”,点明该考点属于专利法新修之热点,并简要阐述其理论与实践意义。然后结合三连问论述框架,写出该制度的概念及特点,利用体系思维,联系药品专利链接制度进行作答,点明药品专利期补偿制度、博拉例外原则(参考图6)。然后思考为什么要新修相关法条?结合专利法的立法目的,从专利权人权益与公众利益两方面进行论述,也可以利用反面论证手法,论述该制度的社会意义。最后结尾写个“凤尾”,可以简要地总体点评新专利法,然后切题回归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制度。


图6:备考中总结的专利法新修热点


这里顺带解答一个疑惑,基础理论一般不考察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不用去复习了?一般来说,直接考察复杂理论的可能性较低,但这些复杂理论在我们备考过程中难免会涉及,所以这些理论知识或许不能直接成为答案的依据,但一定可以成为答案的素材,甚至成为答案的点睛之笔。你也可以想:辛辛苦苦理解了那么久,我不在考场上用掉是不是太亏了!当然,这里说的用,也要用的巧,即要切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多思考某一制度背后是否有基本原则或理论的依据?制度之间是否存在一定联系?我相信,这些思考都可以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将其进行输出。


复试篇


声明:本文内容不涉及复试过程中的具体内容,仅阐述本人在备考过程中的经验心得。


近两年由于疫情的缘故,人大法学考研复试都是采取线上的形式。而复试具体考察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2020年复试专业课、英语都有笔试及面试;2021年复试专业课、英语只有面试;2022年复试专业课有笔试及面试,英语只有面试。人大是比较重视基础知识考察的,所以我认为刑法复试备考方向与初试备考方向基本一致。基于此,下文将着重介绍本人关于英语口语备考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两个前提:一是口语优异者实为少数;二是英语口语提升在短短一个月内很难做到质的飞跃。那口语一般甚至较差的考生,如何在短期内快速拿分呢?


1、口语备考材料选择


询问了师兄师姐之后,得知往年口语面试中考察的材料大多是社会性话题,也有出现法律英语的情况。所以,关于法律英语,我在备考中选择了一本法律英语教材简单浏览了标题以及文章中的部分内容,空闲时间也会去相关公众号简单看看法律英语的段落;关于社会话题,我是以China Daily中的文章作为阅读文本,里面包括了不同类型的体裁文章,并且文章语言通俗易懂。


2、口语备考准备方向


从应试拿分的角度,我们需要明确复试英语口语的评分标准是什么?相较于雅思口语,复试英语口语的要求较低。我个人认为发音以及流利度是较为关键的得分要素。


首先,关于发音,每个人的口语基础不同,但力求发音饱满、准确、清晰,应是我们的追求目标。我之前在雅思口语备考中,发现“影子跟读”可以帮助我们训练断句、语音语调等等,让我们的口语少点中式味道,多点英文范儿。但在此我想强调:方法固然是好的,但不要走火入魔,英语口语短时间内难以提高,所以像连读这样的进阶发音技巧,我们也不必强求自己了。


其次,关于流利度,我认为应重视两点:一是有话可说,二是把话说好。


有话可说,需要我们在备考中,要从读过的文章中积累口语素材。那我个人的方法是,以China Daily中的文章作为阅读文本,以问题的形式,让自己明确文章讲述的重点内容。例如:这篇文章的主题词是什么?能不能一句话概括一下文章中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情?这种事情对个人/社会/国家有什么影响?那相关主体又应当如何解决这种事情?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将文章类型进行一个大体的分类,并总结相关话题的“模版句”。


把话说好,需要我们将表达内容富有逻辑性的说出来。最基础的要求是,利用Firstly、Secondly等单词或短语将表达内容进行分点。进阶要求是将表达内容进行分层,或者说需要我们在讲述具体内容前,先用关键词概括内容。例如,我常用的Aspect词包括但不限于:kind、meaning、reason、effect、measure等等。用关键词概括表达内容,会使听者明确表达重点,而口语交流,“听懂”才是关键。所以,我相信,这些方法一定可以让你取得相对高分!



(三)如何调节备考情绪


如前所述,我们每个人在备考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出现心态问题,为什么我要单独强调备考情绪调节的重要性?因为我深知这些情绪障碍的内耗会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甚至直接决定了我们能否上岸理想院校。一战人大时,我在前期学习目标不明确,内心浮躁;在后期又萌发弃考念头,甚至摆烂。二战人大时,前期的我心态平稳,对于上岸有着极为强烈的信念感,状态渐佳;在后期压力很大,我也出现了问题,开始自我怀疑,但好在考前两天状态调整得当,考试状态非常好,实现高分逆袭。所以我想着重谈谈:二战的我前期是如何做到心态平稳?备考冲刺期又应如何调节情绪?


1、备考过程中如何保持心态平稳


(1)行动解决焦虑,行动改变情绪


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都来自于“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或许你会焦虑:只看讲义可行吗、不听法考课程可行吗、做电子笔记还是纸质笔记等等。我觉得,我们首先要踏出第一步,先去做了看看这个方法是否适合我们,切记:完成远比完美重要。要留给自己一定的试错机会,别人的方法未必适合你。在我们行动的过程中,状态渐佳,或许就可以解决自己之前的焦虑了。


(2)人无完人,要接受自己“短暂”的无能


在我们信心满满地学完一个知识点后,再过几天却发现自己记忆不深刻甚至忘了,这种情况下或许自信会受挫,因为觉得努力了看不到结果。但是,我们也要尊重大脑的记忆规律,遵循重复重复再重复原则。学习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久久为功。或许这就是唐迟老师所言:慢慢来,比较快。


(3)勿向外索取情绪价值,学会自我解决难题


在一战人大时,我遇见焦虑之事会找朋友聊天诉说,但这无形之中又让我重温了一遍痛苦,甚至为自己创造了沉浸式痛苦环境。吐槽抱怨或许能解我一时舒心,但对于问题解决怕是毫无用处,因为力量是自己给的。面对这些痛苦或焦虑,我们大可以摆烂听之任之,但若想从中成长,则需要转化思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能从这个问题上学到什么?漫漫人生路,考研只是一个过程,在二战备考中,我会每日总结自己的学习状态,遇到焦虑时我会以自我对话的形式进行自我开导(参见图7),“在考试前暴露问题都是赚的”、“如果连这点小事都焦虑无法解决,以后工作了怎么办?”。或许,考研也是一次良好的契机,我们可以借此机会锻炼自己的抗压能力。


图7:备考中的每日小结


2、备考冲刺期如何调整紧张情绪


(1)避免不必要的内耗


在6月份,我决定二战之时,我写下了公共课160分,专业课240分,总分400分的奋斗目标。在6月至11月,我始终有着强烈的信念感,我可以考到400分,并且以400分考生的标准要求自己。但是到了12月,我也会不自信,我也会自卑到偷偷哭泣。因为在后期备考紧张之时,我们会不自觉地放大自己的缺点。这其实就是陷入了思维误区,以为别人复习的比自己充分,但其实这并不重要,因为真正的敌人只有我们自己。那当时的我是怎么解决的呢?我调整了目标,我不再以400分高手作为我的假想敌,我只希望自己能够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我只需要压线录取,这样的心理安慰能让我避免不必要的内耗,也让自己更加珍惜宝贵的冲刺时间。


(2)积极的心理暗示


在备考后期,腿姐的“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对我影响挺大。我时常会在厕所对着镜子假笑,给自己加油打气。在上考场的那两天,我不断地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把考场状态调整至最佳,甚至有一定的亢奋。即便是遇到自己不会的题目,也要相信自己此前的备考基础,以体系性、思辨性方式将自己会的都写上去即可。


尾声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这是我2021年6月写在微信朋友圈的个人签名,随后我便关闭朋友圈权限,正式开始二战征途。考研真的是一场苦行僧之旅,在这两年备考中,我成长了许多。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无能,接受自己的平凡,放弃不合理的期待,当不如意的结果来临之时也就没那么痛苦了。


感谢这场考研之旅中,家人朋友们的支持与鼓励!感谢复试过程中,知行的师兄师姐提供的帮助,在这里,我确实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温暖与热情,这是难得具有“人情味”的辅导机构。师兄不会因为我是非知行而区别对待,而是一视同仁,倾囊相授。真心祝福,知行能够越办越好!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感谢曾经努力的自己,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希望这篇经验教训文能对你有所帮助!



在明明德系列

本科法大,二战上岸人大民商——鸟随鸾凤飞腾远,撸起袖子加油干

在明明德丨本科中南财,三战上岸人大经济法:初心不改,无视喧嚣

在明明德丨本科中南财,二战上岸人大经济法

在明明德丨加减乘除上岸法——人大经济法考研380+回忆录

在明明德丨独家记忆,人大法学考研专业课背诵秘诀

鱼跃法学

微信号|鱼跃法学

新浪微博 知乎 豆瓣|鱼跃法学


名校法学硕士/法学博士深度解读

专注于五院四系等国内一流法学院校精品学科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鱼跃法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