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球超载实录:极端天气在预警,透支生态的代价人类付不起

自然之友
2024-08-24
⭐️星标一下自然之友,第一时间了解我们的最新动态

本期内容策划主创:姜亿浓、王春阳、张盈盈、李飞(以上为玲珑计划伙伴第二期伙伴)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我看过月亮”原文标题:泡汤?暴晒?极端天气频发背后……
创意设计:深山小马

写在前面


时间过得真快,优秀的30位玲珑计划二期伙伴已经完成了8门气候变化课程、2次线上社群活动以及线上项目计划分享会,总计33学时的学习第一阶段顺利通关!


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中,玲珑伙伴们基于8门气候变化基础知识课程,结合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思考,提交了两次作业。他们用丰富且有趣的形式进行创作、碰撞思维火花的同时,也与玲珑计划社群产生了更多的联结。


今年夏季起,自然之友微信公众号将持续更新“玲珑计划伙伴专栏”,将来自第二期玲珑伙伴作业中突出的创意、脚踏实地的调研与具有代表意义的观察分析呈现给我们的每一位读者。我们希望激发更多人的关注与讨论,让行动者带动行动者。


7月28日是2022年的地球生态超载日(也称 “生态负债日”)。地球在这天进入了本年度生态赤字状态,已用完了地球本年度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总量,是人类在一年之内生态资源开始入不敷出的时间指标。
今年地球生态超载日比去年又提早了一天,这意味着从7月28日开始全球进入2022年生态负债状态,同时也表明截止到今天,我们已经用光了2022全年的水、土壤和清洁空气等自然资源定量。全球的生态足迹已经超越了今年地球所能提供的生物承载力。
“生态超载”将使人类付出巨大代价,包括生物多样性丧失、森林砍伐、土壤侵蚀、渔业崩溃、淡水短缺和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导致气候变化和更严重的干旱、野火和飓风的恶性循环。

01


全世界都在经历“极端天气”

你我不只是旁观者


对于很多人来说,极端天气似乎离大家很远,印象中,受其影响最多的是农作物收成。


绝大多数人对极端天气的危害,并没有切身体会。


但发生在去年5月22日的「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事件」,却让全国网友意识到,恶劣的天气加上一系列小概率事件,会导致怎样的后果——21条生命不可挽回地永远离去了。


2021年5月23日凌晨
甘肃省白银市消防救援人员在搜救失联人员


看到这样的报道,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感慨「天公不作美」或「真是倒霉」。


毕竟,突然出现的大风和降水属于偶然事件,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又是如此渺小,毫无抵抗能力。

在遭遇低温、大风、降水侵袭时,如果没有足够的保暖措施,人体的热量会快速流失,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出现「失温」,并逐渐产生寒颤、幻觉、心肺功能衰竭等情况,最终导致死亡。

极端天气突发虽是偶然现象,但极端天气这个自然现象的产生,真是完全偶然的吗?

景泰县隶属于甘肃省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甘肃省气象局副局长鲍文中曾在2014年接受媒体专访时指出:


「近40多年来,全省平均降水量下降了25毫米,也造成了甘肃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损失严重。」


由于地理位置原因,甘肃省的气象灾害种类繁多,主要有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等,次生灾害有泥石流、滑坡等,气象灾害比例占甘肃所有自然灾害的88.5%,远高于全国平均的18.5%。


可在本已不乐观的情况下,甘肃的气候仍在不断恶化,近50年来存在着明显变暖的趋势。


河东地区平均气温上升了0.9℃,河西地区平均气温上升了1.4℃,甘肃全省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1℃,涨幅远高于北半球各国和全国的平均。


气候变暖又进一步加剧了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使得热浪、干旱、大风、暴雨等变得更为频繁。

2017年1至6月,甘肃省发生多次干旱、低温、雪灾、洪涝、沙尘暴、冰雹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接近50亿元。


事实上,虽然甘肃地处气候变化敏感、生态环境又脆弱的中国西北地区,受到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的影响较大,但这些问题并不仅存在于甘肃,而是全球性的问题。


比如,在2020年一年当中,就先后发生了许多极端天气事件:


澳大利亚森林火灾


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间,澳大利亚多地遭大火肆虐,造成至少33人死亡、超10亿动物死亡、2500多间房屋和1170万公顷土地被烧毁。


动物在森林大火中无处可逃。
图片来源:Wikipedia

加拿大雪灾

2020年1月,加拿大东部各省连续降雪36小时,遭遇了30多年来最大暴风雪。


圣约翰市以及周边地区积雪严重,积雪最薄的地方,厚度也超过40厘米,最厚的地方则达到178厘米。


被大雪掩埋的轿车。

南极高温


2020年2月,巴西科学家在南极北端西摩岛测得气温高达20.75℃,这是有观测记录以来,南极洲首次超过20℃。


南极海域大量浮冰融化。
图片来源:The Guardian


美国加州山火


2020年年初至年末,加州累计发生8800多起山火,有7000多幢建筑物被毁,山火经过面积累计超过1.6万平方公里,造成至少31人死亡。


在山火中手持水枪的消防员。
图片来源:Earth Justice

孟加拉国洪涝


2020年7月,孟加拉国遭遇特大洪涝,约有三分之一的国土受到侵袭。


被洪水淹没的孟加拉国村庄。
图片来源:新华社

除此之外,还有数不胜数的各类极端天气,反复出现。


02


“极端天气”为何愈发严重?

全球气候变化是幕后“元凶”


高温热浪、暴雨冰雹、沙尘暴……今年以来我国南北方多地极端天气频发,不仅成因复杂,其背景更是与气候变化有关。



多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极强降雨,持续、面广、点强特征明显,较常年同期相对异常。


我国是一个多暴雨的国家,从热带和副热带海洋北上的夏季风,为中国大部地区输送了充沛水汽。然而,当前我国多地频发的极端强降雨事件,在有气象记录以来也属罕见。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认为,东亚大气环流异常协同作用是造成多地极端强降雨的直接原因。


“近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北,西伸到中国华北东部和黄淮东部地区,河南处于副高西边缘,对流不稳定能量充足。同时热带地区台风活动进入频发期,加强了来自西北太平洋、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为河南强降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


贾小龙说,偏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中亚的大陆高压使得大气环流形势稳定,进一步延长了河南等地强降雨持续时间。


全球升温必然导致降水增加,气候变化是极端天气不稳定性加剧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其他地方,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频次和强度都明显增加。

很多外国专家将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归因为气候变化。


人类对极端天气并不陌生,但是气候变化无疑增加了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日前表示,在减缓气候变化取得成效之前,极端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将越来越多。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不稳定,是造成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强度增强的根本原因。


贾小龙也认为,随着气候变暖,大气层在饱和前可容纳更多水汽,极端强降水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天要下雨就需要积雨云,云是由水汽上升凝结而成的,而水蒸发成水汽需要受热。也就是说,天气越热,积雨云就越多,雨也就越多。科学研究表明,地球平均气温每提升1℃,大气中就会多7%的水汽

这些水汽在夏季会以雨的形式落回地面,在冬季则是以降雪的方式出现,导致暴雨、暴雪等灾害性天气发生。


中国气象局8月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称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气候系统变暖仍在持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进一步加剧。


据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介绍,《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年度报告自2011年起每年都会发布。蓝皮书在编制过程中,使用了自然资源部、水利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提供的大量观测资料和基础数据。蓝皮书指出,1951至2020年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每10年升温0.26摄氏度


与此同时,1961至2020年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5.1毫米,江南东部、青藏高原中北部、新疆北部和西部降水增加趋势尤为显著。


“近20年是20世纪初以来最暖时期,1901年以来的10个最暖年份中,除1998年,其余9个均出现在21世纪。”


巢清尘在解读蓝皮书时说,我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升温速率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所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环境条件也都在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所有的天气系统和风暴的位置、强度也在发生着变化


今年1月我国中东部出现的大范围强寒潮天气,当前多地发生的特大暴雨,都属于这种情况。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王志华表示,现在发生的破纪录极端事件将会随着气候变暖成为经常发生的事件,这是未来气候的“新常态”。


全球海平面上升等一些变化不可逆,气候危机或超出人类适应能力。

气候变化影响一直是国际上的重点议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8月9日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显示,人类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甚至是不可逆转的方式改变着气候。


如果人类再不采取措施,未来几十年内,全球所有地区的气候变化都将加剧,极端的热浪、干旱和强降雨事件将变得更加频繁。气候数值的细微波动,都会对全世界造成重大影响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热浪和暴雨变得越来越频繁,强度也不断突破极值,影响了欧洲、北美、非洲和亚洲大部分地区。


过去每10年发生一次的干旱,现在增加了70%,而飓风发生的次数增加了66%。


这次报告也提到,气候变化带来的一些影响也许是可逆的,譬如气温是可以降下来的。但也有一些变化千百年内都是不可逆的,譬如海平面、北极海冰、冻土层、山地冰川、极地冰盖等变化。


以海平面上升为例,海洋面积占全球的三分之二,全球气温升高后,水体也会膨胀,加上冰川冰盖融化、冻土消融、季节性积雪减少,都会导致海平面持续上升。冰盖融化很难再恢复,因此海平面上升这类影响千百年之内都是不可逆的。


参与报告撰写的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教授张学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的频率和强度,可能会超出人类的适应能力


比如,过去每50年发生一次的极端热浪,如今每10年就会发生一次;如果气温增幅达1.5摄氏度,10年周期会缩短为5年。如果气温增幅超过4摄氏度,那么,人类每15个月就会经历一次过去一辈子才经历一两次的气候噩梦


未来可怕的变化在于,极端事件可能不是单一发生,而是几起同时发生,这会造成特殊的风险,导致大部分地区的人类应对更为困难。


此外,面对极端天气事件,不仅人类无法很快适应,生态系统可能也没办法很快适应,珊瑚礁大范围死亡等最终将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03


面对“极端天气”威胁

我们该如何有效自救?


此时正处夏季,最常见的便是高温和暴雨。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 高温:


注意补充水分,遵循量少次多原则。


炎热天气下人体会大量出汗,极容易发生中暑或虚脱现象,老弱病幼人员应减少户外活动,要注意多饮水以补充身体水分。

夏季,气温在36℃~38℃环境下,从事室外体力劳动的人,每日应补充水量10L~ 12L;从事室内工作的人,每日应补充水量2L~3L。补充水分宜量少次多,以免影响食欲。


另外,大量出汗同样会引起无机盐丢失,故在补充水分的同时,应补充无机盐。同时还要注意,应增加维生素C、蛋白质、能量的摄入。

  • 注意那些可能难以保持凉爽和水分的人——老年人。
  • 那些有潜在疾病的人和那些独居的人尤其处于危险之中。
  • 在室内保持凉爽。


今年夏天,我们中的许多人可能需要在家里保持安全,因此知道如何保持家里凉爽,在面向太阳的房间上关闭窗帘,以保持室内空间凉爽,并认识到在一定条件下,室外比室内凉爽。

  • 如果外出,请考虑使用凉爽的空间,并定期洗手多喝水,避免过量饮酒。
  • 切勿将任何人留在封闭、停放的车辆中,尤其是婴儿、幼儿或动物
  • 在上午11点到下午3点紫外线最强的时候,尽量避免阳光直射
  • 如果你不得不外出,请在阴凉处散步,涂上防晒霜,戴上宽边帽
  • 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进行体力消耗
  • 如果您要进入开放水域冷却,请小心并遵循当地安全建议


▲高温天气的影响与预防、应对

点击看高清大图


  • 暴雨:


当视线可及区域出现较强流水,应立即判断是否已经形成洪涝灾害。在判断出现洪涝灾害的情况下,立即进行避险:


  • 寻找稳固的高地
  • 避免进入危险区域
  • 暴雨天气不要使用交通设施
  • 远离电力设施

更多具体的内容可查看:


暴雨自救攻略



参考资料:
中国天气网,高温热浪http://www.weather.com.cn/science/2014/09/qxbk/ct/2188034.shtml
中国气候公报2021
世界气候归因组织 《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报道》https://www.worldweatherattribution.org/wp-content/uploads/CH_WWA-Reporting-extreme-weather-and-climate-change.pdf
英国政府网站 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heat-health-alert-issued-by-public-health-england
https://climateoutreach.org/reports/guide-communicating-climate-impacts-through-adaptation-wi/
去年我国为何频发极端天气?科学家:原因在海洋
https://mp.weixin.qq.com/s/_WaesrzERX_IPxJewQ9FEg
多地连遭破纪录强降雨,极端天气为何频发?
https://mp.weixin.qq.com/s/g9_l0g_DwlPibgJcYSbgJA
https://3g.163.com/dy/article/GATURITN05439UTU.html

玲珑计划伙伴专栏(持续更新中)

既要梦幻好玩又要绿色低碳,北京环球影城做到了吗?


你了解“遛地”吗?今年遛地可真不容易!


一键下单很爽?你知道一份外卖带来了多少碳排放吗?


两口之家的一天会产生多少碳排放?


DIY一棵0浪费的环保圣诞树,你也可以!


多年后,孩子们会不会以为桃花是冬天开的?


城市再野化要怎么做,才能让自然离你我更近?


不分类的垃圾跟气候变化有什么关系?


草原退化鼠兔“背锅”:毒死它们就能解决问题?


所谓“接地气”,不就是跟身边的土壤做朋友吗?


咖啡续命,可你关心过咖啡馆是否“可持续”吗?


相关阅读


30/200:“玲珑计划”第二期来啦!有料的ta们已上线(上)


30/200:“玲珑计划”第二期来啦!有料的ta们已上线(下)


从可可西里到气候变化,什么是我们坚持行动的意义?


重磅发布!玲珑计划第二期开启招募,一期伙伴在线打call


玲珑计划线下共修营回顾 | 每一个 行动都有意义!关注气候变化的ta们终于见面啦


愿我们的行动像水,滋养彼此和更多人的日常:玲珑计划一期毕业参访回顾




合作伙伴


特别致谢


感谢北京险峰公益基金会和自然之友月捐人对本项目的支持和对公民气候行动的大力支持。


—END—




动动手指 点亮星标

I want a star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自然之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