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交时代,谁不孤独?

2015-08-11 数洞社媒
导读

这一篇的推送是来自于知乎的一期圆桌讨论,在那个名为“谁不孤独”的话题下,各种与社交媒体有关的话题被网友们抛出热议。包括:你为什么不愿意在社交平台上加亲戚、小学同学和中学同学?为什么人有时会更容易向陌生人展示真实想法?为什么查看社交网络对一些人来说是件「着迷又焦虑」的事?目前互联网中的社交模式,对人们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有怎样的影响?人的孤独,其本质源于哪儿?

这些话题,涉及了传播学、心理学、哲学…方方面面,互联网时代社交平台层出不穷,通讯录上有超过 300 位联系人,社交平台上加满同学、亲戚和同事,但能够聊天的人却没有几人。知乎网友“李松蔚”有个关于陌生人社交的观点,在此摘录分享,点击“原文链接”还可以看到更多精彩答案。


问:为什么人有时会出现「更容易向陌生人展示真实想法」的情况?

答:因为熟人间的关系越来越工具化了。


工具化的意思,就是具有明确的目的,关系为了特定的功能而存在。「他是什么角色?」「我为什么需要发展或维护这段关系?」「跟他交往可能给我带来哪些好处?」我们翻手机通讯录,对着上面大多数的名字,都可以找得到答案:这是老同学;这是同事;这是客户;这是闺蜜;这是备胎;这是老家亲戚;这是寂寞时约吃饭的朋友;这是难过时用来谈心的朋友;这个人消息灵通;这个人有点权力;这个……我忘了是谁了,但留着吧,总是个人脉。

在我心里,QQ和陌陌不算是单纯的通讯工具。——好吧,QQ有可能算,看你是怎么用的。如果你用它给对面工位的同事传文件,那它只是一个通讯工具,但如果你用它寻找志趣相投的网友,四处搭讪陌生人,如同现在陌陌做的事情,那你会体验到一种完全不同的乐趣。


图为《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的剧照,莲见与"青猫"线上转线下约见时用的苹果信物

真的,我还记得我刚上网那时候,没有什么比OICQ更好玩的了。除了有不期而遇的惊喜之外,最吸引我的就是完全不用负责任。什么话都可以聊!反正彼此不认识,这辈子也不会产生任何现实的联系,说不定都不会再聊下一次,随时聊得不爽随时拉黑。这种敞开了随便聊的快感,带来过很多次尽情尽兴的交流。尽兴就在于这种交流毫无价值。这样好不好?有好处,把人际关系当成一堆有用的东西来经营,提高效率,增进利益。但是也有一个代价。就是这堆东西因为有了价值,我们就不太敢轻易失去或者破坏它。于是产生了负担。人际关系有价值,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人们也需要「无价值」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QQ和陌陌会有市场。

图片来源:电影《Her》剧照

这件事一点都不重要,没有好处,所以没有压力,一切随缘。

无价值这个词,没有任何贬义,仅仅是说它不被现实「定价」:不存在任何实际的功能和用处。但正因为和现实没有瓜葛,网上的萍水相逢,倒产生了许多肝胆相照的知交。这是个悖论:因其不重要,反让它格外重要。

我们为什么都需要「无价值」的关系呢?当然可以有高大上的答案:永恒的孤独感什么的……但其实也不用那么高深。简单地说,每个人都需要找点乐子,打发无聊的人生。这话听来颓废,其实却是人际关系的本来面目。

过去常见的例子是长途火车。两个旅伴一路聊下来,越聊越热乎,最后甚至恨不得磕头拜把子。他们不是出于任何工具性的目的展开这次聊天的,他们只是无聊。天知道从前的绿皮火车有多么磨人,尤其是硬座,你要是不找点办法打发时间,那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小时简直撑不下来。那时又没有手机和iPad,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聊天!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我们都没有冲着任何好处去结识对方,只不过是有点寂寞。——这其实就是原始版的陌陌。


图片来源:电影《人在囧途》剧照

萍水相逢,永不再见,功能就是「打发时间」。在这种设定下,双方很容易触及灵魂,也就是所谓「真实的想法」。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里,总有一些不足为外人道,或者不敢为外人道的部分。你干过坏事吗?没有,但你曾有过干坏事的冲动吗?你对爱人有过不忠实的想法吗?或者最低限度,你对爱人心怀怨恨吗?有一天你在设想要和他(她)分开,你可以在手机通讯录里找到一个人倾诉吗?——你肯定会顾虑「对方会怎么想」吧,因为这些关系对你有用。

我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有时会有这样的客户,他们说:「我不需要您给任何回应,我只是有些话憋在心里太难受了,想找个地方说一说。」我有时真觉得,我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听了就好,这些人就足以感到安慰。人类是有这样的矛盾,心里的想法、情绪、冲动既怕被人看见,又渴望被人看见。他们甚至不惜付费去寻求心理服务(不用别的,只需要一个干净的树洞)。心理咨询有一条伦理守则,不得与客户建立咨询关系之外的任何关系。这当中的顾虑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不让这段关系成为一段「现实中」的熟人关系。这是作树洞的本分。


图片来源:电影《Her》

这就是陌陌正在占领的市场,正好是微信之类所无法兼顾的。后者经营的都是现实中的关系,每一个联系人都很有用,我们重视得无以复加。朋友圈似乎是网络上最安定和谐的一片净土,所有人都在晒加班,都赞美工作很有意义,彼此问候起来彬彬有礼,连玩笑都开得很有分寸。这代表我们社会化的一面,无可厚非。但是又缺了点什么。——我们不想被社会看见的那一面往哪里放呢?现在每天都有人在微信上加我好友,他们客气地招呼,说看过我的文章,我也礼貌回应。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你们都管我叫李老师了,我们还有什么可聊的呢?

而陌陌始终不做熟人社交。两个完全没有关系的人仅仅因为地缘或爱好上的接近,就可以聊到一起,彼此也补认识,聊得好与不好也没关系。它只解决一个毫无价值的需求:打发时间。这个产品的持续火爆可能出乎一些人的意料。打发时间有什么好重要的呢?完全没有。但如此没用的事反而是「刚需」,就是有很多人乐此不疲。因为人生实在漫长,而我们无法倾吐的秘密又实在太多。


图片来源:fr-cn.fr

我的一个朋友刚托我帮她找一个「没有现实交集」的陌生朋友,交换微信,干什么呢?不约炮,不微商,就是单纯的聊天。——这不就是当年你的「笔友」吗?她已经三十多岁了,社交资源比我远远丰富,但她还是会找不到人聊天。她可以找人谈感情,找人谈业务,找人谈股票,找人谈孩子升学,但她就是会找不到人聊天。所以微信可以一统天下,但它始终无法取代陌陌。——当然,这位朋友还是让我蛮惊讶的。因为我知道她的工作平常有多忙,忙成这样,她居然还惦记着找人聊天。而且她还这么理直气壮地忽略了我。我安慰自己:这说明我们的关系对她来说还「有用」。


文章来源:知乎

原文链接:http://www.zhihu.com/roundtable/loneliness


推荐阅读


封面图片来源:955.cc/bq9D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