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安泽错在太乖了。爬藤爬藤,爬到尽头就是“隐形亚裔”那个坑

小强 美加双城记 2020-09-06

将请按上面的蓝字关注,或文末二维码




最新的消息,虽然全美感染人数超过40万,但死亡人数可能比预想要低,居家隔离和保持社交距离起作用了。重灾区纽约市也传来好消息,死亡人数依然创纪高,但就医人数增幅大幅度降低。看到隧道尽头的微弱阳光了。

前面一篇文章提到的罗斯福号航母舰长克洛泽,他也被感染。撤他职的海军代理部长,随后又跑到航母上,训斥官兵们不懂事。没想到,训话的录音被曝光了。今天,他被迫道歉,辞职了,恶有恶报。

 


杨安泽,华人追捧的前总统候选人,在华盛顿邮报一篇文章,赤裸裸的自我歧视表达,深深的刺痛了很多人。他号召亚裔美国人,在惨烈的疫情和高涨的种族仇恨前,出钱出力,努力证明自己更美国。


不仅是华人,日裔、韩裔、东南亚美国人都在推特上愤怒的谴责他。


很多自媒体骂他,用词刻薄,说他是失败的香蕉人等等。我觉得过了,也不准确。杨安泽是个成功的亚裔,他的本意是好的。但背后的东西值得我们反思。

 

  • 华裔好孩子


看到杨的文章,我脑子里出现两个画面。


第一个画面是嘀嗒踢球。他这两年在Travel Team ,球队非常厉害,自认为是西纽约最好的之一。


有一次,训练一对一贴身抢球和护球。


其他小队员,牛皮糖一样,唰唰唰贴上去。嘀嗒同学,始终保持一两尺远距离,绕着队友转圈圈抢球。


教练马上喊,停,停!


跑过去,手把手,教他贴身挤位、卡位、抢球,鼓励他不要怕有身体接触,最大的尺度去攻击对方。


More aggressive!(更有攻击性)


我远远都能听到,教练不断重复的那个关键词。

 



另一个画面是杨安泽的第一场电视辩论,


我和徐芳看完全场,郁闷了。


他太安静了,像个好学生,不抢话、不插话,发言前乖乖举手,等着支持人点名。我俩一致预测,他走不了多远。


后续的竞选,尽管有华人努力造势,捐款也很多,但他的支持率始终没超过5%。


倒数第二场辩论,杨安泽站在台上,等了半小时,才得到第一次提问机会。纽约时报的统计,杨安泽全程说话6分钟48秒,比任何一个候选人都少,其他人都在10分钟以上。


因为发言时间太少,被媒体漏掉名字,杨安泽号召粉丝抵制MSNBC。


但这不是一两场辩论,一两个媒体的问题,是几乎所有媒体。


尽管他的观点很新颖,人很聪明,很幽默,但就是被忽视,成了典型的“隐形亚裔”。


对此,很多人扣一个种族歧视的大帽子。这种简单粗暴的解释一般都存疑。更可能的解释,是他的成长教育背景,导致他缺乏挑战和攻击力。

 

  •  回避热点 和稀泥


杨安泽不是第一次,用逆来顺受和稀泥的方式,来回答热点问题。


美国媒体的统计,所有大选辩论中,有关医保一共有127个问题,只问了他三次;弹劾问题39个,一个都没给他;还有禁枪等问题,也是类似比例。


因为他是亚裔,就不问他这些热点问题吗?


不是,我很早就留意,有不少记者主持人曾经问过他相关问题。


很遗憾,他的回答多是在和稀泥,避重就轻,解决方案非常理想化和遥远。


我是做媒体出身的,作为记者,对这样的候选人会失去兴趣,下次再也不会问他类似问题。而其他媒体记者、主持人,也不会有问他的兴趣。


辩论时,这个弱点就更要命了。本来台上火药味十足,他一张嘴,滔滔不绝,但不抓人,场子就冷下来了。电视台和主持人都不喜欢这样的候选人。


  •  竹子天花板


另一个吃亏的地方,是他对规则的利用。


大选的辩论议题和辩论方式,都是对美国社会现有规则的挑战。


辩论有很多规矩,譬如每人发言只有三分钟,但没有禁止提问,抢话,插话。所以,该抢话的时候要抢,要抢的有理有据。


但杨安泽太客气了,就像很多亚裔男孩,安静、礼貌,一板一眼。


很显然,杨安泽对现有规则的遵守,远远多于对规则的挑战。这是他辩论冷谈,支持率低的原因之一。


他给自己设定了“竹子天花板”。


美国社会,不喜欢乖乖听话,喜欢你去挑战它,不断地挑战、改写规则。


回到他“闯祸”的这篇评论文章。在亚裔不断被种族歧视和攻击时,他依然回避正面冲突,逆来顺受,希望用出钱出力的方式,救赎自己的族群。


这种逆来顺受思路,在二战日裔美国人的抗争历史上证明失败了,在黑人两百多年的抗争中也证明失败了。


作为一个代言人,他失去了挑战对手、改变现有规则的勇气,这是很多人愤怒失望的原因。

 

  • 成功的爬藤学生


杨安泽身上,能看到很多华裔男孩的影子。


他的家庭条件很好,台湾二代移民,父母都是加州伯克利毕业的,父亲是物理学博士,母亲是艺术家。


杨安泽中学是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美国最顶尖的两所私立寄宿中学之一。然后是布朗大学、哥伦比亚法学院,成为律师、企业家。这个路径几乎是优秀华裔的模版,广大华人家长的梦想路径。


这个路径被诟病的是,孩子在父母既定计划下,规规矩矩的走下去。当专业人士,程序员、医生、律师,不需要跟别人贴身拼抢。


但当要去跟别人竞争,像杨安泽一样抢总统宝座,就吃亏了。


经常被问到,为什么美国孩子成绩一般,创造力却这么好?华裔孩子和白人孩子区别在哪?


我的总结:很多华裔孩子太听话了,伴随的是内在动力和挑战的缺失。他们会自己在脑子里设一堵墙,不去突破。


而白人孩子的长处是:他们几乎没有这堵墙,自我挑战和自我发现的能力被释放了。


华裔孩子成绩优秀,分数能高出白人孩子一大截,奥赛等各种课外活动奖项拿到手软。但遇到真正的挑战,现实问题,组织动手能力,跟优秀的白人孩子的差距就暴露出来。


这也是杨安泽的坑,作为一个按部就班,顺利成长的优秀华裔,第一次试图回答尖锐的社会问题,就失手了。

 

去年,嘀嗒同学(10)在赛场上。


  • 攻击性 攻击性 攻击性


遇到过一个华人妈妈,她家有三个男孩,是我见过的最发愁的妈妈。


她家孩子小时候还好,大一点,感觉不对了。太宅了,不运动,不社交,没有自己想干什么的意愿和动力。她甚至担心儿子们将来找女朋友有困难。


这个妈妈提出的问题是很典型的。孩子后劲不足,凡事都要家长在背后推。这是很多华人家长很困惑的问题,尤其是男孩。


我们也没例外,五年前,嘀嗒还在北京的时候,老师更多强调孩子养成好习惯,遵守规矩。


到美国这五年,嘀嗒跟不同族裔的孩子相处,我们深刻的感觉到这种差异。一直努力把他往另一个方向推,让他去挑战自己,挑战别人,打破规则。到现在,我们仍在努力摸索。


就像在球场上听到最多的鼓励,


攻击性


攻击性


攻击性


在我们传统的理解里,攻击性是有点冒犯的词。小孩踢球,锻炼身体,何必搞的这么紧张。但在这里,是非常正面的鼓励。鼓励孩子冒险,打破身体和意志的边界。


攻击性不是去鲁莽冲撞,没有教养的攻击别人,而是一种进攻的心态。不断挑战既有规则和意识,自己的、他人的、社会的。

 

  • 东亚模式


这五年,嘀嗒在足球场、冰球场、棒球场的收获,比很多课外补习班要强。这也是我们一直坚持让他踢球的原因。


但这些球场,很少看到华裔男孩的身影。而且是,年龄越大,华裔男生越少。他们更专注于学术训练,离集体运动和身体对抗越来越远。


华裔流行的是单打独斗的运动譬如网球等,或者是为了爬藤,练一些时髦的小众运动,击剑、赛艇、高尔夫等等。


这个路径并不新鲜,徐芳此前在广州、北京从事留学咨询十多年,送出国的孩子数百,见过的学生就更多了。来美国后,读教育学硕士、博士,研究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同时,在一个联邦教育项目工作,研究我们当地中学生群体,她一直关注比较不同国家、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教育模式学生们的成长。


我们家在饭桌上,对这种东亚培养模式,有过很多探讨和质疑。总体看,这个模式有点像投资,一份投入一份收获,如果有足够的钱和精力投入,孩子的职业人生都还是不错的。


东亚模式四五十年前风行日本、韩国,后来传到台湾、香港、新加坡。风水轮流转,这十来年,轮到中国大陆。


这是培育杨安泽的土壤。他是个聪明的学生,成功的职场人士,但并不是值得华人托付的,优秀的政治代言人。所以,看到他用逆来顺受的老套方式,来应对种族仇恨也就不奇怪了。


  •  唯有反击


杨安泽的文章没有提到,1980年代,日裔集中营的后代们,发起一场补偿运动,要求美国政府认错赔偿。


经过不懈斗争,1988年,里根总统签署 The Civil Liberties Act,对在二战被送往集中营的美国日本人,每人赔偿2万美元,并正式道歉。


他也没有提到,美国反种族歧视运动的主体——黑人此起彼伏的反种族歧视运动、民权运动。历史早已证明,逆来顺受是无效的,每一个进步,都是斗争流血得来的。


对待种族仇恨,最有效的手段是反击。安全感,不是跪着求来的,而是站起来争取到的。




这个号由小强和徐芳同学一起打理,分享我们在美国加拿大的工作生活育儿经历,对北美教育生活有兴趣的朋友,从K-博,欢迎关注。

欢迎转载,但必须在正文前署名,并附上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