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中国】宋庆龄幼儿园老师的感悟:一句“为什么”成全的惊喜

骆效瑜 布莱特幼教 2021-05-26


作为一名工作经验尚浅的新老师,在公开课活动中总是担心“意外”的出现。

我们奢望孩子的想法能完全交集在我们的想法之中,但是不可避免地教师的话语系统和孩子的话语系统会出现“频率不对”的状况。

这常常会让教师措手不及,不知道如何应对。要么就是“视而不见”,直接跳过转到下一个话题;要么就是“越俎代庖”,牵强附会地把自己的理解硬加在孩子的回答上。

“给面子”的孩子点点头,赞同教师的说法;“不给面子”的孩子直截了当说个“NO”,并摆出一副还要和教师理论的样子,让教师也好生尴尬。

但是,一次活动中的意外却给了来自宋庆龄幼儿园的老师新的启发,或者也能给做爸爸妈妈的一些启发。


案例1:一双特别的拖鞋

在夏天主题的一个活动中,我请孩子们用各种材料制作一双拖鞋。在孩子完成的作品中,Wilson将平日包装苹果的网格袋剪下贴在拖鞋底板上。

于是我请孩子们来猜猜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孩子们大都猜测这样穿着会更舒服,这与我心里的答案也差不多。

轮到Wilson自己来介绍了,我问他:“是不是铺一层软软的东西会穿着更舒服呢?”谁知他回答说:“不舒服。”我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他一遍,不过他还是同样回答。

Wilson在班级里属于能力一般,很少会表达出一些有创造性的想法。于是我心想可能他只是无意识地那么做,自己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处。


我打算帮他圆一下,可一时半会儿我自己也没想到该怎么说,索性就再问了一句:“那你为什么会粘这个呢?”

我本没有指望他能够回答出来,可是他想了一会儿之后支支吾吾地说出了几个字:“不会滑”。

他出乎我意料的回答一下子点醒了我,让我开了窍!是呀,防滑,我怎么没有想到呢!真是很有道理啊!

我请他再解释一下,他说得更清楚了:“穿着这个拖鞋就不会滑倒了。”我肯定了Wilson独特的想法,小结说:“铺着防滑垫的拖鞋穿着不一定舒服,但是不会让人们滑倒,这个发明真不错!”


一段课堂的小插曲却让我获得了意外的收获:等待避免了教师的武断,多问一句“为什么”成全了孩子的想法!

在以后和孩子的交流互动中,不管是集体活动,还是日常相处,我开始时时提醒自己多等待一会儿,多问一句为什么,尤其是在与孩子产生“沟通障碍”时更要如此。

案例2:憋了的气球

在一次公开课中,我请孩子们对形状不一的半个蛋壳进行添画并想象。

有的孩子将半个蛋壳添画了伞柄变成了小老鼠的雨伞,有的孩子添画了船桨将它变成了小老鼠的小船。

讲述到多多的那页故事时,他只是将小半个蛋壳贴在了小老鼠的脚边。

我问多多:“你把蛋壳变成了小老鼠的什么?”他说:“变成了小老鼠的皮球。”

不等我发表评论,就已经有孩子反驳了:“皮球才不是这样的!”“皮球是圆圆的。”


我的心里一“咯噔”,公开课的场合出现这样的“碰撞”并不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我已经开始酝酿如何能将多多的回答更合理化一些,但是我提醒自己还是要多问一句为什么。

于是,我追问:“为什么你的皮球会是这个样子的呢?”多多胸有成竹地答道:“这是一只瘪了的皮球。”

此言一出,听课的老师都颇感意外却又频频点头。本以为是活动的“瑕疵”想不到却成为了思维的“亮点”。

这次的收获让我再次确信了多问一句“为什么”的神奇效果,让我有信心的来源就是孩子的智慧。

孩子都是有自己独特思想的,但是思维的速度有快有慢,思维的方向更是四通八达。

当教师把握不了孩子的速度时,不妨用提问来多等待一会儿,给予孩子梳理自己想法的时间;

当教师把握不了孩子的方向时,不妨用一句“为什么”,等待孩子自身的GPS导航系统来反馈出他的定位,让孩子能将自己的想法得以表述。



师幼互动是教师始终要路漫漫而上下求索的课题,对于年轻教师来说更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所谓互动,意味着孩子也可以是老师的老师。

一句“为什么”成全的是孩子的惊喜,可又何尝不是老师的惊喜呢?

多问孩子一句“为什么”,又何止于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呢?!


注:宋庆龄幼儿园的上属机构是中国福利会,是唯一一个中央级的单位但总部设在上海。上世纪80年代,有首批国际学校进入上海,政府特批了两家,宋庆龄幼儿园便是其中之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