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老师在活动中什么也不干,也算专业化地支持了儿童吗?

人文幼学 人文幼学
2024-08-24


近几年幼儿园最关注的话题是什么?

当然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当然是教师的专业支持!许多幼儿园全园共学观察儿童、解读儿童,目的就是为了支持儿童;很多老师彼此之间交流的话题也围绕着在某个案例中,老师可以如何做才对儿童的发展更好;而学前教育行业内聚焦教师专业支持的论坛、研讨、理念也是层出不穷。

大家思考和讨论着,如何做才是真正对儿童的支持,而不是教和灌输?要做好支持和引导,基本前提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支持途径和策略?

回答这些问题之前,让我们先回到一个最本质的问题——幼儿教师的支持到底是为了什么?

教师努力观察和倾听孩子,研究儿童的一举一动,当然是为了看到某个学习契机时及时抓住,给孩子提供脚手架,帮助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更上一层楼;但也有人说,支持不一定非要做点什么,有时候什么也不做,静静地欣赏着孩子的表现,等着孩子、陪着孩子,而不是一定要推着他们向前走。

很多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思考的过程即是收获的过程。本期,我们就“教师的支持”对话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学系副教授郭良菁,从具体案例出发,层层解析,不断深入,答案便浮现了。




PART 1

如何定义教师作为支持者
以及帮助者的角色?

记者:关于支持行为,有人认为应该是时刻关注儿童活动中的动态发展,并给予适时支持。有人则认为,有时的退后不支持,也是支持。好像两种说法都有道理。请问郭老师,我们该如何定义教师作为支持者、帮助者的角色?

良菁:如何理解学习,决定了如何定位教师的角色。学习,必须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去经历的一个过程,我们都不可能代替孩子学习。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老师是辅助者、支持者、帮助者。如果学习就像在脑袋上装一个拉链,把知识灌进去,只是简单模仿、机械训练,那老师自然就是支配者,否则学习根本不可能发生。

那这意味着老师不可以主动吗?老师其实也可以扮演激发者的角色。但要注意,必须倾听学习者的观点,不能凡事都听我的,忽略了学习者主体的想法和体验。

从根本上说,当我们说教师作为支持者、帮助者时,其实是在说,老师如何理解自己在孩子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老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保证学习者(作为主体)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并且,当学习者对老师设置的活动、设计的环境、发出的激发性倡议作出反馈时,老师应该很注意去接收和回应。

老师一旦意识到了学习者的主体性,意识到必须关注学习者的需求或困惑,他自然就会想,如何提供最好的帮助,才推动学习过程不断向前,而非阻碍。


记者: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老师不由自主地越位、高控等现象明显。我们该如何区别,支配与支持的界限? 

郭良菁: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发展自己的判断力。我们现在非常强调老师要在观察评价或观察分析上下功夫。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如果对孩子的需求和能力水平判断有误,是不可能提供恰当支持的。

支持,不只是我“好心好意”就行了,“好心好意”是一回事,但支持的效果能否达到预期,是否给孩子提供了恰如其分的帮助,则是另一回事。

所以老师不光是要定位“我是支持者”,还必须要做一个好的支持者,不断磨练自己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假如判断失误,很可能会“越帮越忙”,甚至阻碍、或破坏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他感到自卑,这就适得其反了。



PART 2

怎样去观察和判断

孩子是否需要支持


记者:在实践层面,老师怎么去磨炼自己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呢?比如我们以幼儿园一个常见的场景为例,一群孩子站在木架上准备往下跳,其中有个孩子一直犹豫着不敢跳。这是个胆小、懦弱的孩子吗?老师会怎么做?这个孩子能跳下去吗?

郭良菁:这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磨练过程。以这个例子来说,小女孩不敢往下跳,为什么?老师不要急于下判断,不能说这个孩子应该是可以跳的,结果她没跳,所以胆小、懦弱。你可能需要想一下前面和后面的整个行为的链条——即把它的前因后果想清楚,你才能够做判断。
木架子是她自愿爬上去的吗?是她看见别人上去所以自己上去,还是别人让她上去的?这些细节也许才能达成她是不是“想”往下跳的判断。这是需要有观察证据的。所以要耐心看孩子行为的整个演进过程,而不是只看了一个环节,就直接判断。

同样,判断她犹豫的表现,到底是她不敢尝试呢,还是她其实已经评估了这个高度和她已有经验的关系做出的决定呢,这是两回事。

如果是作为品质来判断,还要观察更多的情境,才能判断这个孩子是否是胆小、懦弱。比如,她评估了这个高度不行,而去跳其它高度的架子。老师就完全没必要为孩子担心,甚至最后归结到她的品质问题。

我们首先需要耐下心来看。我们经常还没有扮演好观察者的角色,已经想去做支持者了,这是很大的问题。


记者:所以,一瞬间支持行为的产生,实际是建立在大量的观察研究基础上的。郭老师能否举几个案例呢?

郭良菁:在幼儿园实践中,我们很容易看到,老师发出一个指导行为后,孩子们错愕的神情。老师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却和孩子接不上头,这个支持就可能是有问题的。

比如在一个手工活动里,老师希望孩子在欣赏了很多郁金香花园的图片后,一起做一个郁金香花园的手工作品。在欣赏环节,老师其实花了很多功夫,选了非常漂亮的图片。老师是有这个意识的,即孩子的艺术活动必须建立在他的生活经验和美感欣赏的基础上。

老师放图片时,孩子们就在下面不由自主地感叹,“哇”。放了很多张,每次孩子们都是“哇”。老师突然说了一句话,“请你们安静地看,不要发出声音”。

老师这个反应的前提是什么呢?她把孩子发出声音这件事,归结为孩子们不遵守或破坏课堂纪律,所以她要制止——请你们安静地看。

活动结束后,我问她,小朋友们的“哇”意味着什么?这位老师愣了一下,她不太确定。过了一会,她恍然大悟,是不是孩子们觉得图片很好看?我说是啊,这跟你的艺术活动有没有关系?她说,是的,是有关系的。

其实孩子在说“哇”时,如果她能够比较好地判断,将感叹和孩子的美感相联系,她后续可以给些什么支持呢?比如,你们为什么“哇”呀?你们看到了什么让你们感叹呀?老师就可以给孩子进一步具体表达自己美感的机会。

从一个问题开始,可以激发孩子进一步表达他对郁金香花园的布局、色彩分配的看法,实际上是把孩子内在的直觉,还不是非常明确的东西调动起来了。这对后面的美术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推动力。

举这个例子,

主要是想说,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某种表现判断失误,那可能就谈不上后面的支持了,甚至你可能就是按自己的想法去设计接下来的活动,根本不会去想如何支持孩子的进一步学习了。 



PART 3

有意识的退后也是支持


记者:要看见孩子真正的能力、真正的需求,这是很难的。老师有哪些切实可循的发展路径呢?

郭良菁:对,这很难。判断孩子的能力、需求,不是上一两堂课、甚至一学期就可以的。这涉及我们怎么去认识、去真正了解一个人。这可能是所有认识中最难的一种认识,是吧?

但也有很多方法。比如,可以直接问一下孩子。老师有时说,从孩子的表现来看,他可能这样想,或那样想,但我也不知道他怎么想。我经常会说,为什么不问一下他呢?所谓观察,就是发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或其它途径去收集孩子的信息。老师要把自己当作和孩子一样的角色,去和孩子互动,去接近孩子。

最开始,最好是拍些视频,拍完整一点,然后反复看,不要凭记忆,记忆其实是不准确的。反复看,可能就会发现当时没意识到的一些东西,这就会提醒自己下次观察时,需要改进哪方面的能力,什么情况下可以直接问孩子,或者跟孩子一起玩,玩的过程再去观察孩子的反应。

还有就是对于学习本身,哪些学习是有价值的,老师要心里有数如果你没有参照系,观察就永远是漫无目的的。而且不同的解释体系,对同一表现的判断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我建议老师们好好研究《指南》。《指南》里讲,“对于孩子学习和发展的合理期望”,每个条目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孩子身上表现成什么样子?为什么这样的学习是有价值的?现在很多幼儿园老师把它束之高阁,没有真正研究过。


记者: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比如老师有时也可以选择不支持?因为支持反而帮倒忙?

郭良菁:我不同意“不支持”这种表述。其实,如果老师基于自己的判断,决定不发出任何行动去介入孩子的学习过程,这也是一种支持。对吧?这个选择就是你有意识的支持。

你觉得在这样一种情境下,如果别人介入,会造成学习的打扰,是对他深入体验的干扰,所以就给他空间、给他时间,不做任何事情。这种有意识的退后也是支持。不是说一定要积极行动才是支持。这其实就是“无为而治”。但也要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放任。
这其实是更难的。你得对孩子的整个学习过程和孩子的需求及能力有高度的了解,才可能做出最恰当的判断。

记者: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孩子自己停止的情况,这又如何判断呢?
郭良菁:这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去判断。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停止了?是孩子自己很满意了,所以停止了;还是他遇到很大的困难,能力无法胜任,不想做了。
老师呢,是决定顺着孩子他不做就不做了呢,还是给他一点线索、提示或灵感继续做下去?比如,这个活动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孩子都很满意,如果不继续也没什么大问题,那当然不做就不做咯,对吧?

所以这还是回到开始的问题,老师必须判断,孩子学习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判断不一样,选择也不一样。

有时候,孩子表面上说不想干了,老师抛出一个小问题,他可能兴致又来了。这样的支持为什么不可以呢?最重要的是不能走两个极端,要么就是老师一定要很积极的作为,一定要让孩子按自己期望的步骤来,要么就是他不想做了就不让他做了。如果是这样单纯追随孩子的兴趣或意愿,可能不要老师也可以,因为老师也失去了他作为支持者的角色。 



PART 4

充实指导的真意



记者:有时我们也会看到一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整个活动设计条理很清晰,每一步都是结合孩子的需求来,但实施效果却不那么好,甚至成了一种模式化的东西,形成反效果。

郭良菁: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很多教育培训中,我们用一套模式去套实践。如果你的认识变成了一个模式化的东西,这其实已经不是支持。因为已经没有学习者了。教育是教育人,不是套一个模式,去把每个人像模子一样压出来。

其实孩子的很多学习是潜在的,他是有学习需求的。他对于周边世界的探索,对于人的好奇心,对于事物的追问,这本身就意味着孩子是想学习的。

美国国家科学院有个报告,叫渴望学习(Eager to Learn)。其实越小的孩子,学习的渴望是非常强烈的。问题在于,我们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渴望。甚至很多成年人对学习的观念也是特别狭窄的,他觉得,一定要是非常形式化的非常正式的那种学习才叫学习。

所以老师一定非常专业,要善于发现,孩子什么样的表现跟学习是有关系的,可以成为学习的契机。

很多人说,幼儿园老师要那么多知识干嘛?我觉得这是错误的想法。自身素养越高,才能更容易辨识别人。注意,这里说的是素养,不是单纯的知识。也不是说你学历越高,对别人的学习渴望就理解越深,而是说,你有这方面的经历和储备,知道哪些学习对于孩子早期的发展是重要的,你就会去发现很多契机。


记者:关于契机,日本著名幼儿教育家仓桥惣三在《幼儿园的真谛》中强调“充实指导”,“尽管幼儿凭借自己的力量想充实自己,可仅仅靠他们自己之力又不足以成功时,教师就需要对幼儿进行这种支持性、帮助性的指导。”

郭良菁:他写得特别好,我也推荐老师们去阅读他的书。仓桥的书里举了一个荡秋千的例子。孩子想去试试荡秋千,可是他的能力达不到,比如他坐不上去,或秋千总是晃,或他想荡得稍微高一点,像别人一样高,可是他荡不起来。他有愿望,可能力有限。这时,老师就可以做一些支持或指导。

所谓充实指导,充实在前,你需要先去了解他的愿望。指导在后,就是你的指导一定要恰如其分地满足他充实自己的愿望。不是说你让它停留在想象里,或你把所有事情解决了。恰如其分,不多不少,这是很难的一件事。

有的大人可能会说,你看我荡得多高。孩子可能看一眼,确实你荡得很高,但跟我有什么关系?然后跑掉了。这不是满足他们需求的指导,反而干扰他尝试的兴致。另一种指导,是告诉孩子脚应该这样,腰应该这样。你完全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的愿望只是想尝试一下荡秋千,你没有回应他的需求。

其实我们可以尝试着做一点最基础的支持,就是尽量少做,少做为妙。可以先问问,你想不想荡高?也可以问,我看到你很想荡高,你看旁边别人荡高,他屁股是怎么坐的?他腿是怎么做的?你再试试看。

再进一步,还可以陪孩子一起观察,去琢磨那些动作要领。孩子的观察可能没有重点,或者他可能知道那个感觉,但不一定能抓住重点。旁边有一个直观的例子,你再稍微描述一下,就比你空洞地讲要好很多。但如果发现孩子根本听不懂,可能就应该终止。

他想试一下,就让他试,试了之后还是不行。你还可以问他,你觉得你跟他哪里不一样,引导他再去观察。这些都是支持的方式。我们经常说最近发展区,不是说我知道他现在的水平,然后下一个水平是什么,这不是摆在那儿的,最近发展区是试出来的。 



PART 5

有偏差是正常的

不要有心理负担


记者:我们刚才谈到很具体的实践,其实一直隐含着一点,就是我们成人,通常有很多自以为是的偏见。我们有没有一些方法去慢慢克服呢?

郭良菁:我通常更喜欢用“偏差”这个词。其实出现偏差是非常正常的,也不要有心理负担。因为我们认识事物,肯定都是从自己出发,你没有自己作为基础,你也没办法去认识。我们经常会用我们自己的经验,或者期待的标准,去衡量眼前的事情。如果我们固执于这种方式,偏差就是不可避免的。就算受了专业培训,在具体面对一个具体的人时,他仍然可能会犯错误,这个错误是正常的。但我们要努力克服自己,把错误的可能性降下来。

怎么降下来?还是那句话,不要太着急,要看你当前的情境,当前的这个人,要把孩子的表现跟情境对应起来,多分析一下整个链条的联系,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去做判断。我们要养成一个意识,尽可能收集更多信息。

第二,尽可能跟同事们谈一谈,特别是需要在比较真实的记录的基础上去谈。不能简单地凭借回忆,那些回忆已经是你自己加工过的。可以拍成视频,然后大家一起讨论,防止个人的狭隘,也就能尽可能防止偏差。像瑞吉欧,他们会做很多documentation,档案纪录,放到教研活动时讨论。肯定会有争论,有不同意见,那就以事实说话。我们再去看整个过程,直到最后慢慢接近实际的理解。

总的来说,第一,不要怕出偏差。第二,一定要尊重事实。尊重眼前孩子表现的事实,跟孩子所处的情境的联系。这样就会让偏差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采访/汤成米

图片/杨东力

编辑/鲁阳阳

设计/朱远海

主编/李晗


精彩回顾

书影鉴丨当由衷热爱儿童、愿意和儿童一起生活,教育才能真正地发生


活动案例丨从一个鸟窝引发的游戏故事看教师的有效支持


大家说丨侯莉敏:以大自然为尺度的教育,才能许儿童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幼小衔接丨为了实现毕业前的最大心愿,孩子们向园长妈妈提出申请……


主编探园丨四万分之一的小梦想:让农村娃也能活出未来


如果喜欢,欢迎“赞”“在看”“分享”三连击哟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文幼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