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别策划|7个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心理学实验,有些结果你已经在用了

人文幼学
2024-08-24

一名专业的幼儿教师,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更快了解幼儿。而当今很多很重要的心理学理论或者论证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产生的。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心理学家就开始尝试通过实验帮助、发展儿童,为教育做指导。这些实验通过特定的情境设置来获取儿童的真实反应,并对其反应、行为背后的动机、原因作出分析。
家长、老师,了解这些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在流派的心理学知识。看看这些影响了教育的心理学实验。

 
01/
棉花糖实验
 
初始实验
上世纪60、70年代,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 Walter Mischel 招募了600多名四岁的孩子参与实验。研究人员把他们带进房间,房间里放着一颗棉花糖。研究人员告诉孩子,自己有事情要离开一会儿,如果他回来的时候,孩子没有吃掉棉花糖,那么就可以得到一颗额外的棉花糖作为奖励,如果吃掉了,则没有奖励。结果,2/3的孩子吃了棉花糖。

14年后,工作人员找到当年实验中没吃掉棉花糖的1/3的孩子作后续调查,他们发现,那些能够抵抗棉花糖诱惑的孩子,在集中注意力和推理能力上面的表现都比别的孩子好。



进阶版实验
其实,“棉花糖”实验还有一个进阶版。

后来,罗彻斯特大学教授 Celeste Kidd,重做了这个实验。不过,在“棉花糖”实验之前,她将孩子分成A、B两组,同时让孩子们和她的同事一起画画,旁边放了一盒用过的蜡笔。一位同事会告诉孩子们,“可以现在使用旧蜡笔,或者等她去拿一些新的更漂亮的蜡笔”。几分钟后,A组的同事拿着新蜡笔回来了;而B组的同事空手回来,和孩子们道歉地说,“对不起,我记错了,其实没有新蜡笔了。”



之后,同样的情况又重复一遍,这次是许诺有新的贴纸,同样,A组孩子得到了新贴纸,而B组孩子再次得到一次道歉。

 

实验结果:
经过这两次前期的“热身”后, Kidd才引入了“棉花糖”实验。结果非常令人震惊,A组(也就是成人两次都兑现承诺的那组)的孩子通过测试的比例要比B组的孩子高出四倍。


 
实验说明什么?

不可否认,孩子的自控力非常重要,但在进阶版的实验里,大人的不同行为也成了两组孩子自控力表现的重要参考。

当孩子身处一个信守诺言的环境,即使再小的事答应了孩子就会做到,那孩子也更愿意自控;可如果他们身处“出尔反尔,连哄带骗”的环境,那孩子就会失去对环境的信任,自然不会考虑自控的问题。






02/
波波玩偶实验

波波玩偶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于1961年进行的关于攻击性暴力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实验。

实验过程:
班杜拉让斯坦福大学幼儿园年龄介于3~6岁之间的36名男孩和36名女孩观看一位成人(榜样)殴打一个波波玩偶。对照组、第一实验组和第二实验组各包括24名儿童,分别观看攻击性行为,以及观看非攻击性行为。第一实验组和第二实验组再按性别再次分组。然后再分别观看同性榜样和异性榜样。



每个儿童都被分别带到一间房间里,其中一个角落包含小玩具和图片,另一个角落包含波波玩偶和一些工具。儿童首先待在一个角落独自玩小玩具或图片。10分钟后,他们将进入三种不同的实验情境:

实验组一:24名儿童观看一位成人男性或女性(6男6女随机分配给12名儿童)对“波波玩偶”实行暴力行为——用锤子敲,以及把玩偶抛到空中,嘴里发出“砰、嘣”的声音。

实验组二:24名儿童观看一位成人男性或女性(6男6女随机分配给12名儿童)安静地摆弄玩具,完全忽视波波玩偶。

对照组:24名儿童在房间中时,成人完全不出现。

 

实验结果:

1、成人模特不在场的时候,观察暴力行为一组的孩子们的倾向是模仿他们所看到的行为。


2、班杜拉和他的同事们也预言观察非暴力行为的一组的孩子们会被比对照组的攻击行为弱一些。结果显示无论性别,这一组的孩子们都展现出比对照组孩子的攻击级别低一点。其中观察异性模特的男孩的攻击行为似乎比对照组稍微强一点。


3、无论被观察的模特是同性还是异性,孩子们的性别上的差异是很重要的。



实验说明什么?

观察学习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孩提阶段,榜样的示范力量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信奉“打骂教育”、“棍棒教育”,孩子在将来的成长中更容易模仿家长的这种行为。家长也会感觉到,孩子越打越皮,暴力教育事实上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对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
 
 



03/
罗森塔尔效应(丑小鸭实验)

罗森塔尔实验是心理学历史上有关期望和信心对人的影响最著名的实验。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


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著名心理学家杰丝·雷尔评论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只是敏于躲避别的冷言冷语而自己却吝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予别人。”对于孩子,家长、老师的赞许和对他们真切的期望,或许能成为令他们努力向上源源不断的动力。





04/
定位速效实验

“定位速效实验”解释了按计划工作、目的明确、效率增高的现象。

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三组,前去10公里外的村庄。

甲组学生不知道村庄有多远,只跟着导游走,刚走二三公里,就有学生叫苦,走到一半学生开始抱怨,情绪低落而且开始散乱,最后溃不成军。


乙组学生仅知道距离目的地10公里,中途没有路牌,只跟着向导走,走了多远还剩多远一概不知。于是,不到一半路程,就有人叫苦不迭,速度也越来越慢。

丙组学生不仅知道距离,还能不时看到路牌,上面写有里程,走了多远还剩多远都非常清楚。结果,这组学生全程精神饱满,没人叫苦。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可想而知,丙组最快,乙组次之,甲组最慢。

学习结果的及时了解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强化作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反馈方式不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也不同。学生及时掌握学习成绩对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反馈越及时效果越好。






05/
紫格尼克效应

人有一种自然倾向去完成某个行为单位,如:把游戏打通关,读完一本书,学好一门语言等,这就是所谓的“心理张力”。而一个人的“心理张力”系统,是产生“紫格尼克效应”的心理机制。

俄国心理学家布鲁玛·紫格尼克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她给128名孩子布置了一系列作业,如读小说、制作泥人、做算术题、看图作文等,让孩子们完成其中部分作业,而另一些作业则在进行到一半时令其停止,不再完成。
几小时后,紫格尼克要求孩子们回忆所做作业的细节,结果发现,有110名孩子能清楚地记住尚未完成的作业,而对已经完成的作业则印象模糊,甚至不记得了。

如果用一网络流行语来形容,就是:高考前,咱也是文言文、英语、政史地、数理化都门清的“学霸”,高考后没几天,就变成了“文盲”。

“心理张力”可以使人经常处于“适度紧张”状态,从而保持积极的心态。在了解紫格尼克效应之后,家长、孩子可以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培养孩子灵活的 “心理张力”。但也不要追求完美,以免张力过强,产生负面效应。对于“心理张力”过强的孩子,家长、老师可以适当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放松下来,不必追求完美。
 





06/
三山实验
 
三山实验出自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之手,是皮业杰和其助手英海尔德(Inhelder)设计的以证明儿童自我中心化的经典实验,它主要用来探究幼儿的自我中心化情况,研究4-7岁的儿童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也是他最经典的四个实验之一。

实验内容:在桌子上放置三座山的模型,在高低、大小、位置上,三座山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实验时,先让儿童从模型的不同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让他坐在其中一边,将一个布偶娃娃放置在他对面。


此时实验者要儿童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看到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第二个问题是:“布偶娃娃看见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并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

实验结果:
结果发现,幼儿对两个问题给出同样的答案,他只会从自身所处的角度看三座山的关系(如两座小山在大山的背后),而不能设身处地从对面佳在力立场来看问题。皮亚杰以此来证明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



 



07/
“替代母亲实验"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洛(H. Harlow),做过一个有名的心理学实验。

他把刚出生的小猴子与妈妈分离,给小猴子找了两个替代“母亲”。两个母亲外形上都相同,身体里都塞了一个提供温暖的灯泡。不同的是,一个是铁丝做的妈妈,但身上挂着一个奶瓶;而另一个是用木头做的,外面还包裹一层海绵的绒布妈妈,但是没奶瓶。说白了,一个是“柔软、抱着舒服的妈妈”,另一个是 “耐心,24小时都有奶喝的妈妈。”


刚幵始,小猴子喜欢“铁丝妈妈”,很简单, 有奶喝。但是没过几天,小猴子只会在饥饿的时候才到“铁丝妈妈”那喝几口奶,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与“绒布妈妈”待一块。

小猴子会爬到“绒布妈妈”的身上,趴在她的胸前,时不时用手去抚摸她的脸,或者在“绒布妈妈”的腹部磨蹭好几个小时。似乎,“绒布妈妈”身上会有更多的安全感。
 
当小生命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头两周,温暖也许是当妈妈必须给孩子的主要的一部分。为什么在热度一样的情况下,小猴子放弃了可以24小时提供食物的妈妈,选择了 “绒布妈妈”呢?

哈洛说这因为“接触安慰”,小猴子长时间依偎在绒布妈妈的怀里,紧紧地抓住绒布,尽可能使自己的身体与“绒布妈妈”接触。而且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小猴子感到惊吓、烦恼和生气时,它就会紧紧拥抱“绒布妈妈”。

 
进阶版实验:
几年后,与“绒布妈妈”共同生活的小猴子,成长并不顺利。哈洛把小猴子移出隔离的笼子,与其他正常成长的小猴子共同生活,小猴子出现了极度不合群的行为。有些猴子甚至出现了类似自闭的症状,例如:不停摇晃、啃咬自己的手臂等一些可怕的行为。


哈洛很失望,他自认为已经找出影响养育后代的重要因素——身体接触,认为只要能提供肢体接触,任何人都可以胜任成后代的工作。却发现远没有那么简单。

于是,哈洛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为小猴子制作了一个可以摇摆的“绒布妈妈”,并保证小猴子每天都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妈妈在一起玩耍。

几年后,哈洛的研究小组告诉大家:“我们终于知道,是什么影响养育后代的变量,不只是接触。我们后来让幼猴和会动的代理母猴一起生活,此外,幼猴每天可以和一只真的猴子游戏半个小时。这样一来,幼猴成长得就很正常。这表示养育后代与“爱”这种情感有关。
 
 
编辑/陈秋旭
绘图/付严、舒雅卓
设计/林惠卿
主编/李晗



精彩回顾

侯莉敏/华爱华/胡华/余琳:把“去小学化”与“幼小衔接”联系起来思考


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重塑对品格教育的理解


我在幼儿园给孩子们办了一次艺术展


一所让儿童流连忘返的幼儿园长什么样?


语文新课标的出台给幼小衔接的语言教育带来怎样的革新和创造?




我就知道你“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文幼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