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见儿童特辑⑨ 人生不尽美好,是儿童令我们怦然心动

人文幼学 人文幼学
2024-08-24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每个年龄段的儿童都有其发展特征,这个年龄的他们可能是敏感的、执着的、勇敢的、胆怯的、友善的、自主的、有自我想法的.....我们要关注儿童发展的真实状态,通过观察理解儿童的意图。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最先和儿童在一起,最先看见儿童的。作为家长的他们,是如何看待儿童?如何看见儿童在其年龄段的发展历程?如何看见儿童言行背后的所思所想?


本期,我们一起走进家长笔下的儿童,从1岁到7岁,看见那些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儿童,最真实,最生动自然的儿童。







每一个令人惊叹的第一次


@诺诺妈妈
你的降临给家里带来了很多欢乐,我们为你的每一次成长而惊喜。


诺诺已经满一岁了,在这一年里她我学会翻身、学会坐、学会爬、学会叫爸爸妈妈……每次解锁一项新的技能,都让我们开心好久好久,有时还会反复地让诺诺表演练习,“宝贝,爬过来!”


她特别喜欢爬,家人们都觉得我爬得很快,还带我去参加了两次儿童爬爬赛。或许诺诺并不知道比赛意味着什么,不过每诺诺喜欢在我们前面爬,大人在后面追时,她觉得特别兴奋,爬得更快啦,坚决不让我们追上。


诺诺现在有八颗牙齿了,她很喜欢用它们咬东西,尤其是看到大人衣服上的钮扣她就特别想咬。不过我们也知道,孩子长牙的过程挺不好受的,会流口水,会痒痒,甚至会发烧,晚上睡不好,有时候半夜也会醒来,用哭泣表达她的不适。而且当她想吃东西、想睡觉、想换尿布或者不舒服,也会哭,最近还会因为想妈妈而哭。


晚上睡觉前,我们经常会翻开一本书给她讲。虽然她不太懂书上说的什么,但是还是很喜欢看着书听我们说话,有时候会跟着我们咿咿呀呀发一些很有趣的音。现在,她还能认识了一些书本上或者卡片上的内容,还认得有一张卡片叫妈妈,有一张卡片叫爸爸。


诺诺现在虽然会发的音不多,除了“爸爸”“妈妈”以外,还会说“街街”和“包包”。


但大人们说的很多话她都能听得懂,也会给反应。有时候让她跟别人打招呼,她就会把手伸向对方,然后“哎”一声。叫她找什么东西,她的眼睛会第一时间看向那件东西,我们都忍不住夸赞她。


 家长思考:
诺诺,谢谢你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无尽的趣味。随着你慢慢长大,我们希望你健康,成为一个能感知幸福的人,一家人开心幸福。
 家 家长思考:长思考:








养育人类幼崽的快乐
只有妈妈最清楚



@崽崽妈妈
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在温馨、有趣的互动之间逐步建立而成的。

崽崽今年已经两岁半了,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甚至可以换句话说,养育人类幼崽的快乐,只有妈妈最清楚,而对于一个“新手”妈妈而言,在各种手忙脚乱的首次养娃经验不足中,她的快乐时刻便是人类幼崽终于睡着的时候!


我也毫不意外。假期某天,当我终于谢天谢地哄他睡着,谁曾想他浅睡了半个小时就满血复活了,这意味着我那希望趁着他熟睡2小时可以松口气、耳根清净、一人独处的美好心愿原地破灭。


他开开心心翻了个身冲我笑嘻嘻,然后像每个工作日清晨洪亮得闹铃声般叫醒我的美梦——“妈妈~”——那一瞬间,我甚至听见了美好心愿破碎的声音,随之而来便是脑海中自动响起近来抖音很火的bgm《无语死了》,嘴也跟着哼唱起来“无语死了,真的无语死了”……


结果,崽崽像是个冲在一线的吃瓜群众,瞪大眼睛问我:妈妈,是哪条鱼死了?(崽崽的爸爸在家养了鱼,由于养鱼经验不足,崽崽和我经常见证“有些鱼养着养着就没了”的场面)



嘴边的歌曲戛然而止,一时间不知如何解释此“语”非彼“鱼”,以及“无语”中包含的复杂情绪,多年的专业知识积累让我的嘴比大脑更先动起来,试图打破当前空气的宁静。


我:嗯……是“吴鱼”死了。(我将“无语”转换成一种不存在的鱼的种类进行回答)

崽崽点了点头,向我确认:妈妈,是“吴鱼”死了吗?我想,他这个点头应该就是对接上爸爸养的鱼又死了一条的生活经验,便顺着回答:是的,爸爸养的鱼又死了一条呢。 



之所以没有给孩子解释“无语”的意思,是基于孩子的情绪发展特点,2岁半的幼儿还无法理解复杂的情绪,“无语”属于高阶负面情绪,幼儿难以理解。这样不是敷衍孩子,而是从幼儿当前发展水平以及他的生活经验视角,与幼儿进行对话。



 家长思考:
根据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中的图式概念,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崽崽知道爸爸养了许多鱼,而且经常会有鱼死掉,这就是崽崽的理解)。同化定义: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将新的刺激纳入原有的图式,这时图示只是产生量变。(新的刺激:“无语”,在崽崽的认知里,这可能是爸爸养的某条鱼的名字,但是他没有听到过,同化:通过我的解释,崽崽验证了原有的经验认知“爸爸又有一条鱼养死了”)
 家 家长思考:长思考:









极其普通却又极其特别


@思齐妈妈
孩子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特殊感受,在成人看来极其普通的事物,却能给孩子带来莫大的快乐。

思齐已经是个满三岁的大男孩了,而且乐于探索。最近好奇心特强,什么问一问,什么也要动手弄一弄,有着什么都要试着做一做的愿望。


有时候带他出门坐地铁去玩耍,他对地铁就充满了好奇。坐了一次之后,每次出门他都说要去坐地铁,只要和他说去坐地铁他就很开心。坐了一两次地铁之后,就拿自己的积木玩具和可以连接的小车模拟地铁出行,到站-开门-上地铁下地铁-关门-出发,中间还有红绿灯,要停下来等,一个人可以玩很久……有一次坐9号线,无人驾驶,带他在车头看了好久,舍不得走,后面每次坐地铁都要去车头。 



对于思齐的这些行为,我们很欣慰他对世界充满好奇,乐于探索。而作为家长的我们,不会过多干预他,而是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多带他出门玩耍。


都说小孩子没有什么记忆,但感觉他对很多事情都记得很清楚,有时候我们找不到的东西他都能找到。有次我的感冒药不知道放哪儿了,一问他,没多久就拿着感冒药跑到我面前说:“看,这不是嘛。”还真是个小机灵鬼呢!



思齐有时候很会模仿别人,模仿能力特别强,如喜欢模仿成人说话的语句、口气,看到别人玩什么马上放下自己的东西去模仿,他自己觉得已经长大了,别人做的事情都想尝试一下。


 家长思考:
我们不可低估孩子的模仿性。都说孩子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我们的语言、举止、习惯等都很容易影响孩子,为此要给他们树立正确的模仿榜样,创设良好的环境。同时好奇孩子的好奇,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多多看到孩子的闪光点。
 家 家长思考:长思考:









一些潜力无限与小心机



@石榴妈妈
关于成长无非是父母与子女的妥协需求的商讨过程,作为新手家长的我对此深以为然。

石榴最好的朋友,在我看来是一张名为“花毯毯”的碎花粗布,从出生就一直陪伴,关系融洽到“形影不离”,也因此“花毯毯”成为了稳定情绪、灌输能量、安抚入眠的“神器”。誓有“(玩具)车与花毯毯恕不外借”之说。


当我们庆幸有这样一件居家带娃必备工具时,一次借盖毯子的机会,掀开花毯,才发现毯下是一枚蜷身啄手的男童,想到“好朋友”竟也沦为利用对象,花布变遮羞布,不禁叹服人类幼崽的心机。


时至今日,石榴己褪去不少稚气,能做到戒尿片、持勺筷,穿鞋袜,但啄手的习惯成了为数不多的保留项目,啄手时,气定神闲,吮指有声,好似逍遥散仙腾云驾雾 一般,起初由于啄手有安定促睡的功效,我们并不反对,直到后来发现手指上的一大坨茧巴和分层的指甲才明令禁止,在经历绘本劝诫与说教劝诫都无果后,我们开始尝试体罚,但殊不知单是把手从嘴巴里扯出来就很费劲,因为石榴可以不惜把头蹭起来吃手,那幅憨猪样儿让人哭笑不得,一旦“啪啪”两掌打下,石榴的牛脾气瞬间拉满, “我就要吃手,可以吃手”,虽然此时石榴摆出一副无赖姿态,但被整治之后,还是悻悻地接受了批评教育。 



现在有了“花毯毯”的“助攻”能躲在被窝里啄手,隐蔽性和安全性都有了提高。作为妈妈的我比较严格,对石榴的习惯养成,待人接物影响深远,因此在石榴的认知里对我的态度是又亲又怕。比如啄手这事儿,若是姥姥管教了,他还能顶嘴,但若换了我,一般来说石榴都不敢吭声。有时,又和我很亲,特别是能从我那里吃到好吃的零食,能一笑泯“恩仇”,迅速实现由“敌”到“友”的转变,此时再去和他说做得不对的地方,往往容易接受。


通过观察,我摸索出了一条“驯牛”方法,矛盾出现时避其锋芒;矛盾平稳施以恩惠;矛盾缓和时授之以理,最终达到“皆得所愿”的效果。



 家长思考:
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作为家长在审视石榴的同时,也时刻在检讨自己。家长的喜好、性格、口语包括思维方式都能在石榴身上找到影子,其实石榴何尝不是 一面镜子,他表现出的问题,都能在家长的教育方式上找到印证,构成因果关系,因此育儿不单纯是说教的灌输,更是共同成长,彼此成全的过程。
 家 家长思考:长思考:



@布丁妈妈

孩童自身潜藏着无限的生长可能,而游戏恰好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一天下午,布丁不知道从哪里翻出来一些卡片,瞬间,一个个小动物摆满了整个桌面。按照卡片的提示,我们和小动物们玩上课的游戏。有点热,布丁打开电风扇。一场灾难悄悄来临……


布丁:灯泡倒了,啊!猫老师倒了!

妈妈:是暴风雨来了吗?

布丁:是晚上了吗?为什么有暴风雨?

妈妈:(指了指风扇的位置,布丁没反应过来)你刚才开了什么?

布丁:风扇呀!

啊哈!布丁一下子明白过来了,兴奋得跑到风扇旁转了一圈又转回来。

接下来,两个傻子视线牢牢盯着摇晃大脑袋的风扇什么时候摇向桌子,猜测谁会倒。

好几次,倒的都是猫老师!高高的猫老师站在最前面,有时甚至还会碰倒其他的小伙伴。

妈妈:猫老师为什么总是倒?

布丁:不知道诶。


妈妈动手把猫老师移到后面,接下来倒的就是排前面的灯泡和蜗牛了。此时,布丁出手了,她将小卡片一张一张挪到后面,排好队。果然,就算风扇吹过来,桌面上的卡片也基本上稳定,虽然有些摇摇晃晃,但都没有倒下。



突然,布丁站到风扇面前,站得直直的一动不动,就像个小卫士。我的第一反应是:哎呀,这孩子怎么跑到风扇前呢,直接对着吹可不好,赶紧喊她过来!还好,一秒醒悟,脱口而出的语言变成了:你想挡住风吗?这也是个好方法!


此时,布丁得意得像个打胜仗的小士兵。


虽然脑中塞满关于儿童发展的众多理论知识,但往往看心情、凭经验办事。比如,当孩子站在风扇面前时,第一反应是喊她远离,好像下一秒就会感冒一样。可是,放入当时当下的游戏情境中,孩子是想着“站到风扇面前,就能挡住风,从而保护卡片们了吧”。如果不能结合情境看见孩子的动机,可能就鸡同鸭讲,甚至会上演孩子哭闹继而引发大人责怪的场景。




 家长思考:
很多人会说,我们都是从孩童走来,理应熟悉孩童特点,并能感同身受,好像看见儿童像是家常便饭。可现实往往打脸。原因也简单,大人不再是孩童,大人有大人的需要,孩童有孩童的需要,看见儿童除了需要结合情境,还需要不断练习,练习分清大人和孩童的需要,并尽可能尊重它,适当满足它。如是,孩童被看见,需要被满足,会收获一个步调一致、协同配合的孩子。
 家 家长思考:长思考:








细碎生活中的儿童哲学



@贝壳妈妈
儿童是依靠一个又一个的敏感期来发展自己的。

近段时间儿子放暑假,我跟他每天相处的时间多了起来,我发现快到五岁的贝壳最近对死亡有很强烈的焦虑感。


一天下午,我提议一起打扫卫生,贝壳积极响应。我说我来拖地,你去拿毛巾负责擦灰尘,他也颇有兴致的动了起来。过了一会,我注意到他有点心事重重的站在那里。他告诉我说:“妈妈,我刚才打扫卫生的时候有灰尘进入我的鼻子”。看他特别紧张,我带他去洗了鼻子,也特意检查并询问他是否有拿什么东西放进鼻子里面。贝壳表现出少有的不安和焦虑,并再次要求我给他洗鼻子并让我带他去医院请专业医生检查。医生检查一切正常。


从这天开始,我发现贝壳的问题也突然多了起来,一会对我说:妈妈,哥哥刚才跟我说话他的口水粘我手臂上了我会怎么样?妈妈,你刚才给我洗澡的时候有一点水进入我的耳朵了会怎么样?妈妈,刚才跑的时候我的腿被椅子撞了会怎么样……


自从上次鼻子进灰尘后到现在已是第3天,每天都让我给他喷生理盐水洗鼻子,一直表现得忧心忡忡。


晚睡觉前,贝壳突然对我说:“妈妈,我不想去世”。我心想,这是孩子又一个阶段的敏感期到了吧,于是我找了一些关于解释死亡的绘本与他分享,比如《獾的礼物》、《爷爷变成幽灵》。




 家长思考:
通过绘本故事让孩子正确认识“死亡”,这个话题本身就过于沉重,对于未满5岁的他来说理解有限,但当他正处在这个敏感期内,去思考他感兴趣的话题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最终,我们一起总结到:要珍爱生命,保持健康,需要多摄入健康营养的食物;坚持锻炼,拥有良好的身体;保持心情舒畅,用心对待身边的一切,用爱去表达自己,用温暖去回报别人。这样,我们才能从生命教育中获取积极的能量,好好成长!



@端端妈妈
我的女儿4岁了,小名“端端”,是一个爱叽里呱啦说不停的活泼小精灵。

端端说:“我有很多个妈妈。”
我说:“嗯?不是就我一个吗?”
端端说:“我给你说啊,有可爱的妈妈,打我屁股的妈妈,有生气的妈妈,有微微笑的妈妈,有保护我的妈妈,有加班的妈妈,有带我游泳的妈妈,有不听话的妈妈,还有好多嘞,你自己不知道吗?”
我说:“噢,这样啊……那你最喜欢哪个妈妈呢?”
端端说:“我喜欢你这个妈妈呀,你自己不知道吗?”


夜里十一点加完班回家,你看到我后对我大哭发脾气。“呜呜哇哇哇……妈妈你怎么回来那么晚,我都等得想你了,呜呜哇哇哇……”我感觉疲惫,皱着眉头板着脸,声音也大起来:“有啥可哭的呢,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妈妈这么辛苦回来还得听你哭哭哭。”


端端委屈极了,抽泣说:“妈妈你别生气我不哭了,我只是太想你了……你不是说过,脾气不能对着姥姥姥爷发……要对着你发的嘛……你忘记了吗?你再这样,我心都要破了。”


我一下子就觉察到自己的不对,我蹲下来张开手,说:“是妈妈不对,妈妈抱抱。”端端一下子抱住我,一顿哭。当然,我明白,你是累了,是困了,是想我了,是通过撒泼寻求安慰和安全。




 家长思考:
端端在成长,妈妈也因为你而成长。为母工作多陪伴少,无法看见你的每一个成长点滴,我努努力,学会高质量陪你爱你保护你,看见更多的你,也看见更多的自己。








永远的积极向上!



@子辰妈妈
给孩子机会和支持,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子辰今年已经5岁半了,慢热,第一次见面还会害羞,熟悉后就会变成小话唠。记得带他上班的那天,第一次遇见姐姐和哥哥,害羞到连礼物都不好意思拿出来,结果熟悉后玩到不愿离开。


我们刚从北京搬到成都,小区里的孩子也非常少,所以没有人和他一起玩,好不容易看到小朋友了,又因为陌生以及语言的不通,他不敢过去。每到这个时候我们就鼓励他,让他勇敢的去问:我们可以一起玩吗?……刚开始还有点害羞和胆怯,但随着问的次数增多,他也就慢慢的放开了,到最后“放飞自我”。这个“放飞自我”是遇见了爷爷都要聊一聊,并邀请人家来到家里一起玩,小区外遇到完全不认识的小朋友也要跟人家走一段,寻找机会玩一会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见了子辰的变化,从最开始的胆怯,不敢交流,到最后主动积极的去争取,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和朋友玩耍,出门问路,这是一种内在的力量。


子辰喜欢找不同样子的石头和树枝,能为它们起不同的名字,还能记住每块石头是在哪里发现的;喜欢搭建和考古,每次从博物馆回来,都会将展品做出来、展出来;还喜欢画画,看到的风景、建筑以及看到的动画片,都会主动的画出来;还喜欢太空、星球。对于他的这些爱好,作为家长的我们尽可能给予支持,创造环境。比如出门带着画本和画笔、每周去一个博物馆、出去旅游等等。




 家长思考:
妈妈:我为什么叫子辰?我说:因为你子时出生,满天星辰。所以,希望你走过千山万水,看过星辰大海,最终归来仍是少年!









开启勇敢者的人生旅程


@朵朵爸爸
对于一个小学的孩子,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是值得鼓励的。

朵朵今年7岁,即将成为一名二年级小学生,也是一个性格开朗、非常运动的小小足球女将。其实,在幼儿园时期,朵朵也曾是个腼腆甚至有些胆怯的小孩,不敢当众说话,甚至会用哭闹来抗争。我和朵妈花了两年的时间,通过和幼儿园老师的密切沟通和合作,帮助朵朵慢慢变得开朗勇敢,还完成人生第一次“公开演讲”。


 延伸阅读:

家园共育丨从羞于表达到独⽴完成国旗下讲话,这个孩子的父母和老师耐心等待了2年

带着这份改变,朵朵进入小学。刚入学那周,校足球队的教练到班上选拔新队员,也许是因为紧张,第一轮筛选朵朵没被选上。没想到,在选拔结束之后,朵朵自己找到了教练,表达自己想踢球的愿望。教练给了她一个跟队试训的机会。让人欣慰的是,经过试训,朵朵慢慢适应教练的要求,同时也展现出一定的能力,最后正式加入了球队。我们欣喜地看到,那颗勇敢的种子,已经在她小小的身体里生根发芽,它萌发出的力量,正在陪伴她去面对生命中的那些遭遇。



作为家长,在朵朵踢球这件事上,我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干预,可能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对足球的热爱,让她觉得这是一件好玩的事,想要去尝试。但更让我感到高兴是,并不是朵朵喜欢足球本身,而是她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同时发自内心地喜爱这件事,并且可以在面对困难时坚持做下去。

朵朵的球队经常会在周末训练时安排对外比赛,上学期的一个周末,我和朵妈约了几个平时难得见面的朋友出去玩,本打算给朵朵请个假,可在群里请假时我们发现,已经有好几个队员因为生病请了假。朵妈把情况告诉了朵朵,朵朵跟朵妈说:“我们还是不要请假了,如果我再请假的话,我们队可能连首发都凑不齐了。”听到朵朵的决定,我和朵妈特别开心,因为在这个7岁小孩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难得的责任心。


平时,我和朵妈并没有刻意地教朵朵什么是坚持,什么是责任,但正是在找到自己所爱,并为之付出努力的这个过程中,朵朵慢慢学会了坚持,也慢慢懂得了责任。


 家长思考:
我觉得“发现”比“培养”更重要,而且,发现并不比培育容易,它可能更需要我们用心去陪伴孩子、关注孩子、了解孩子,它需要更多的耐心和付出。一旦发现了,我们的支持就能和孩子的成长达到高度的契合,而之后孩子的正向发展,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一切的付出和等待都是值得。




在家长们分享的这些故事中,每个孩子都有其个性特征,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在经历敏感期的孩子们,正在慢慢长大,不要对孩子事事要求完美,爱真实的他们,让儿童成为他们自己便是最好的了。


就像《我不是完美小孩》绘本中郝完美说的:大人都爱说孩子是他们的一面镜子,孩子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大人的反射,要让孩子有好模样,大人应该先做好榜样。可是,我不想要变成好模样,也不需要好榜样,我要自己长大,变成自己的样子,我讨厌变成别人的镜子。


大人通常搞不懂什么是孩子真正的样子,孩子通常也搞不懂什么是爸妈真正的样子,所以大家才能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感谢各位家长的来稿,第一部分选自卢少玲. 我1岁了![J]. 青少年日记(中学版)

编辑/陈梓汇
图片/由家长提供
设计/林惠卿
主编/李晗


精彩回顾

看见儿童特辑⑧看完这10本书,我们和儿童的距离也许会更近一步


看见儿童特辑⑦一线教师如何发现儿童?这10位教师各有妙招


看见儿童特辑⑥倾听,一段会带来惊奇和愉悦的艰难旅程


看见儿童特辑⑤鄢超云:幼儿园里的“发现儿童”,并不是教师单打独斗的过程


看见儿童特辑④为什么别人的活动总是那么精彩?看完这几个案例就知道了




我就知道你“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文幼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