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性别梦推荐】“如果一直单身,靠追星满足情感需求,那她肯定是没有好好爱过”

无性吸引之声 性别梦GenderDream 2024-01-24

受访人温柔(图片由温柔提供,下同)


文|Zili


(本文根据受访人温柔的经历而写作)


当提及身份认同的形成时,温柔用“流动”一词完美地概括了这个同样也是她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


第一次流动:非异性恋


温柔从出生起就没有喜欢过男生,不过小时候追星,她也会和别的人一样看同人文。


同时,在成年以前,因为从小浸泡在标准的异性恋文化中,接触不到任何性别知识科普,她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以后一定会结婚的异性恋者”。


读大学期间,温柔所在的学校邀请了著名同志妈妈、社会活动家吴幼坚做讲座,19岁的她第一次知道了已经形成社群的同性恋者的存在,也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多从未听闻的词汇可以用来表达自己。


不过,这时的温柔接触到的与性少数相关的词汇仍然有限。


她想到自己从前喜欢的都是女孩,便把自己定义为女同性恋——这个身份陪伴了她十年。


注:我们正推动将“无性恋”正名为“无性吸引”,以促进大家认识到Asexual是关于从不或很少感受到性吸引的议题,并避免性吸引与浪漫吸引的混淆。大家可在本公众号底部菜单找到关于推动“无性恋”正名为“无性吸引”的倡议理由书。


温柔在今年(2023年)5·17时去上班的装束。她佩戴了三号黑店的LGBTQ+主题电影周边


“非标准化”的爱


温柔曾经和一名女生谈过一段非常符合“主流”异性恋范式的恋爱——


只能建立严肃的一对一关系,一旦开始关系就要想着如何“过日子”,以“说服父母,维持长久稳定,一起规划未来,白头偕老”为情感成功的唯一标准。


这段关系维持了5年,之后温柔因为一些原因与伴侣和平地分开,两人转换成了朋友与家人的关系。


单身以后,温柔没有开始任何新的恋爱关系,养猫、追星、与朋友们待在一起,抑或偶尔建立一些更轻盈的关系,就足以满足她的情感需求。


这让温柔开始思考:曾经那种“标准化”的恋情,是否真的是每个人的刚需?


从前进入关系时,她能接触到的所有信息,还有身边每个人传递给她的观念,皆让她认为人人都必须寻找“the one”,追求那种“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情感生活。


在真正体验后,温柔发现“如果一个人一直单身,靠追星满足情感需求,那她肯定是没有好好爱过”是一句错误的论断。


因为,我们体验爱、获得情感体验的途径并不只有一种,好好被爱过的人一样可以选择“非标准化”的爱。


受访人温柔的猫猫


第二次流动:我是Ace


在追星的过程中,她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偶像的性感照片下总是充满粉丝直接而露骨的留言,但温柔却无法与她们产生共鸣。


相较于偶像美好的身材、外表和所谓“性张力”,真正吸引温柔的始终只是他们的观点、经历以及性格,这也是温柔会欣赏男团的原因。


“太多人问过我作为女同性恋者为什么能够喜欢男团,可是为什么我们追星一定是因为‘馋他身子’,因为性吸引力?”


疑问等来了恰到好处的回答。


前年(2021年),温柔在豆瓣上结识了两位做性别知识科普的朋友。


在与其交往的过程中,温柔久违地获得了十年前吴妈妈讲座给自己带来的顿悟与宽慰:


“原来‘性’可以无足轻重,有很多人像我一样不能理解‘性’为何如此重要。我们的感觉也可以找到一个词语来代表,那就是Asexual,无性吸引者。”


找到词汇的下一步,则是一些不确定和担忧:尽管自己对性并不感兴趣,但也并不恐惧和抗拒。


一个有过性经验的人,还能用“Asexual”这样的词汇来指代自己吗?


温柔给两位“专家朋友”发去了自己的问题,结果得到了非常暖心的鼓励:只要这个词汇让你感到舒服,能够帮助你更接纳自己和表达自己的存在,就放心大胆地使用它吧。


从那一天起,温柔决定开始以无性吸引者的身份生活,并向身边的朋友们公开出柜。


温柔第一次以无性吸引者身份出柜时的社交平台截图


流动的馈赠:学会做减法


滑稽的是,温柔发现作为无性吸引者出柜,要比作为女同性恋者出柜难多了,因为几乎没有几个人理解“无性吸引”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差不多每次出柜,温柔都要花上半小时来解释无性吸引的概念,但最后对方还是会提问:“那你喜欢的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


哪怕在咨询室里,她也不得不用20分钟来解释身份概念:“咨询一分钟10块钱,出个柜起码得花200块。我真的是在花重金‘支教’。”


虽然出柜有点难,但温柔觉得,无性吸引的身份认同带给自己的探索、思考和解放,远远不止找到一个用来自我介绍的新名词这样简单。


或许,这样充满洞见的视角,恰恰是它很难被主流文化理解的原因。


温柔认为,无性吸引是一个非常精妙独特的光谱——


许多词语都是基于“想要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比如女同性恋,指的是我“是”女性,同性“会”对我产生性吸引。


而无性吸引却是一个基于“什么情况下不想要什么”来锚定自己的词语,比如“半性吸引”指的是一般人对我“没有”性吸引,只有拥有强烈情感连接的人才“会”对我有性吸引。


有时,否定句往往更能让我们发现自己是谁,以及什么对自己不可或缺,什么对自己又可有可无。


温柔十分认可豆瓣“无性恋”小组中的一个帖子。


帖主认为异性恋文化是一整套规章制度,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限制在亲情、友情、爱情三个选项中,要求人们在其中做出单选题。


每一个选项都被附加了许多规章制度,像是选择了“友情”,就必须“保持距离,不能越界”。


而如果选择了“爱情”,伴侣则往往被期待承担过多,包括朋友、家人、浪漫关系对象、承诺给予者、性伙伴、生活助手、财务伙伴……


双方都必须双双承担如此沉重完满的全能期待,必须想要一对一的长久关系,必须想要白头偕老、结婚生子,这仿佛成了一种僵化的模板。


可是,关系只能是三选一的单选题吗?三分之一的选项注定能描述所有的关系吗?


一个人真的可以承受这么多期待吗?这每一项真的又都是每一个人的刚需吗?


我们是否可以用“我不一定想要”的思维方式,给自己、伴侣和关系都做做减法?


温柔DIY(自己动手制作)的Ace(一些无性吸引者的自称)乐高小人


与前任从恋人成为家人,让温柔感到关系会流动,但爱可以恒久。


不能减掉一些需要减掉的部分,以关系的存亡来判断爱的存亡,为了保住死去的关系放弃了还活着的爱,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情。


那种很多人都认可的“是爱情就不能是友情,分手就必须老死不相往来”的“标准流程”,并不是什么金科玉律。


在真正的爱面前,所谓的规则会丧失权威性。


“我希望自己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把情感本身放在定义前。


“在关系中,我也希望自己跳出模式化。如果我在乎一个人、喜欢一个人,我现在会直接告诉对方,并不需要为了找不到定义和章程焦虑。


“人类的情感世界本来就不可能只用三个词语分类、按三套规章制度来运转。”


这不仅对无性吸引谱系上的朋友成立,其实所有人都能够做一次这样的减法,体验一次那种逾越规章制度的轻盈的爱。


第三次流动:撕掉标签


关系之外,无性吸引的身份认同让温柔对“标签”也有了新的思考。


她试图在无性吸引光谱上找到一个精准的名词给自己定位,却发现这很难——性吸引随对象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强度和形式,不存在一个词语能够严密地符合自己的所有情况。


于是,她决定放弃找到“那个词”。


当无性吸引这个伞式名词已经能够让自己感到足够自由时,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比一切词语都更加精确。


“我不认为贴标签是个不好的事情。作为性少数群体的成员,我们在一些阶段非常需要标签来获得认同感,助长内心的力量。


“但当你准备好了,放下标签会是很奇妙的体验,因为人类是如此多元的存在,词语做不到人本身。”


温柔的一位朋友,曾在朋友圈看到她转发的无性吸引之声推文以后,私聊她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朋友就像初次接触到无性吸引的温柔一样,惊讶于原来还有这样的词汇可以用来描述自己——


在过去,她常常因自己浪漫吸引的方向为女性,但性吸引的方向又为男性而感到矛盾和苦恼,对无性吸引的认知终于让她实现了自洽。


“我与这位朋友曾经因为都是‘女同性恋’而相识,而今却都殊途同归地感受到了流动。


“或许我们总有新的自己等着自己探索,人不必企图找到一个终极版词语来锚定自己。


“酷儿是个绝佳的词汇。在这个很大的标签里,我们在找到共鸣的同时,还可以一直往前走,自由地遨游,体会到越来越多元的感受,这就是流动的馈赠。”


受访人温柔的背影


END


推荐阅读

【访谈视频】Ada:我是女性主义者,但我讨厌月经

【访谈视频】Kiva:来月经的人都是女性吗?月经紊乱是一种病吗?

我为什么会觉得自己不够“无性恋”?

迈向无性吸引的女权主义?

纸性恋?距离产生美?光谱上的吸引、拒斥和回应

“是不是有喜欢的人才算正常?”

“为什么人们总要把性、浪漫和莫名其妙的暗示联合在一起?”

“什么是爱”:一位浪漫倾向酷儿的追问

无性吸引身份是上天赐予她的最好礼物

“我就是不爱具体的人”

“我以为恋人就是朋友中最好的朋友”

他是视障人士,也是无浪漫无性吸引者


欢迎扫码联系桢棋

加入无性吸引议题交流群



无性吸引之声

关于无性吸引(无性恋),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性别梦推荐】“如果一直单身,靠追星满足情感需求,那她肯定是没有好好爱过”

无性吸引之声 性别梦GenderDream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