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兼论科学巨人与庸人对科学的推动

小王随笔 小王随笔 2023-01-13

三月读了一本百页小书,普列汉诺夫的名著《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正文仅50页,一口气读完,竟然觉得酣畅。


俄文原名:К вопросу о роли личности в истории

中文译名: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英文译名:On the Question of the Individual's Role in History 


格奥尔基·瓦连廷诺维奇·普列汉诺夫(Георгий Валентинович Плеханов, 1856 - 1918),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恩格斯的学生,列宁的导师,借助法国大革命史论述:社会总发展造就了英雄,而不是相反,杰出人物会加速或阻滞伟大历史事件的进程,但绝不能替换甚至逆转它。




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笔者当然不能自大地认为读懂了,这里,仅根据一些令笔者印象深刻的章句,做一点发散,与大家分享。


长者的名言,“一个人的发展,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大家耳熟能详。


我们好奇:一个具体的、特殊的个人,究竟能在历史中,对历史事件,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宏大叙事下的历史,对位于局部的、微观的个人,究竟能有多大影响?二者如何相互作用?


显然,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影响力大于普通人物;身处高位者比身处卑位者的影响范围更大。当然,越是杰出的人物,其影响场越大(不妨借用物理概念,将个人对历史的影响的时间和空间定义为”影响场” influence field),甚至会使得历史的演进稍稍微地向其能影响到的方向移动。但这绝不意味着单个人物会改变历史的整体进程,他或她只能影响到历史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的局部面貌。


普列汉诺夫认为:

杰出人物职能决定社会发展的个别外貌,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后者是由社会发展的一般原因(如生产力的状况和发展等)决定的。一般的历史条件比最有势力的人物更强大。


一般的历史条件就是经济基础、社会发展水平。


我们好奇:某个重要历史人物,譬如拿破仑,的个人性格癖好、行事风格,会不会改变历史的趋势?


普列汉诺夫认为不会,因为:

个人的性格只有在社会关系容许他这样做的那个地方,那个时候和那种程度内,才是社会发展的“因素”。


普列汉诺夫让我们思考,如何能逆反法国大革命:不仅仅是阻止其出现,而是反潮流而动,令法国大革命的反面成为历史?


为了获得与实际相反的结局,就必须要用相反的历史条件去取代实际存在的历史条件,譬如农民普遍拥有土地却承担繁杂的徭役,贵族不承担基层治理职权却享受承袭下的免税福利。但是这些涉及数百乃至数千万人口的大的历史条件,是任何历史人物的个人性格或生理原因,以任何奇巧错综的形式结合起来,也不能逆转的。


这个意义上,更换砖瓦就可以架空历史大厦是妄想、徒劳。


历史没有奇谋。


如果马谡并非刚愎自用,没有失街亭,蜀汉便赢过曹魏吗?如果诸葛并非“一生唯谨慎”,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并且胜了,蜀汉便赢过曹魏吗?不可能的。只要不改变蜀汉远落后于曹魏的经济结构和人口数量,一场胜仗改变不了蜀汉覆亡的命运。


我们好奇:如果某个重要历史人物,譬如拿破仑,在幼年时就意外夭折,那么他的早逝能否中断历史的演进?又或者,如许多架空历史的幻想小说所写的一般,某个天降猛男穿越时空,机械降神,能够扭转历史的浩浩汤汤的大势吗?


普列汉诺夫认为不能。


首先,历史从来不缺人才。刘邦、周勃、樊哙、夏侯婴等等,一个沛县出的人才,就够治理整个中原了。放到作者论述的法国也是类似。


其次,拿破仑的个人历史作用之所以显得如此重要,是因为人们在论述他的功绩时,将当时支持他做出历史伟业的社会力量和历史条件叠加到了拿破仑身上的缘故。倘使催生法国大革命的旧制度多延续几十年,拿破仑直至终老,可能也不过一区区校尉,最多不过成为淹没在历史大潮中的普通将军。也即是说,没有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条件,拿破仑即使再出众,也不可能成为法国的成吉思汗。


如果将视野框定在某一个特殊的领域,比如艺术,顶尖天才假如在幼年夭折,会对他所处时代的艺术发展造成什么影响?


普列汉诺夫以意大利文艺复兴为例作论述。


假设在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的童年时将他们干掉,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一定会受到负面影响,但文艺复兴时代总的发展趋势却不会改变。


因为,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人并不是文艺复兴这一历史趋势的开创者,他们仅仅是这一历史趋势的代表,哪怕是最杰出的代表。缺失了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的文艺复兴或许会缺失由他们的门徒所组成的整整一个艺术流派,但是,只要意大利的文艺精神没有实质改变,这段历史就不会有根本变化。


又比如科学,如果没有牛顿,微积分就不会出现吗?


再比如政治,如果能刺杀幼年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吗?


我们好奇:难道个别伟大人物就不能创造历史,改变历史吗?


可以,顺应历史条件、善加运用历史条件的伟大人物就可以,通过影响由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社会心理,来创造历史。


我认为,阿西莫夫在《基地》创造“心理史学”(通过分析极大量人口的集体社会行为来预测历史轨迹的科学),可能参考了普列汉诺夫的话——“影响社会心理,就是影响历史事变”



笔者联想到最近读的一篇于1972年发表在 Science 上的“科学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ce)著名论文 The Ortega Hypothesis:到底是少数科学巨人推动了科学进步,还是多数平庸之辈起的作用更大?


“奥特加假说”(Ortega hypothesis)是西班牙哲学家何塞·奥特加·加塞特(José Ortega y Gasset, 1883 - 1955)在可能是他最著名的著作《大众的反叛》(La rebelión de las masas,1930)中提出的:平庸的科学家是科学进步的重大贡献者。


与之相反的就是“牛顿假说”:“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强调巨人其实否定矮人。当然,牛爵爷有资格睥睨所有人。


到底是极少数科学天才对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成为可供后来者站立于其肩上的巨人,如牛顿、爱因斯坦、李政道、杨振宁,还是占据绝大部分的普通科学家聚沙成塔地推动科学前进,抑或兼而有之?


直觉和哲学信念都不能给出实际的情况。要分析数据。




1972年,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 Jonathan Cole (1942 - ) 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副教授 Stephen Cole (1941 - 2018),两位亲兄弟,合著了论文:通过学术论文的引用情况,量化著名科学家及普通科学家的学术贡献,讨论科学界的“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 system of science)。


Cole 兄弟考察了60年代的天体物理学的学科论文引用情况。—— 今天利用索引数据库做百万篇论文的索引大数据分析已经是“科学情报学”的标准做法。


两位作者的结论是颠覆性的,非常具有争议性:论文引用模式反驳了奥特加假说—— 证明极少数的精英科学家才是科学进步的主要推动者,绝大部分的平庸科学家的成果的总和作用很小,甚至,在大发现和小发现之间,那些小的科学发现也主要来自于位于科学界顶层的科学家。Cole 兄弟在论文中将杨振宁、李政道与爱因斯坦并列。


这篇论文本身随后成为了研究对象,在其发表后的50年里,其结论一再地被反对和支持。潜藏的原因,至少是部分原因,当然容易理解:绝大部分科学工作者都是平庸的,因而 Cole 兄弟的结论在情感和观念上都令人难以接受。


Cole 兄弟指出,奥特加猜想潜含2条假设:

(1)平庸科学家的工作会被杰出科学家看到、用到;

(2)不重要的工作(minor work)对重要突破而言是必须的。


首先考虑论文数量。


Cole 兄弟估算,大约10% 的科学家发表发表了大约50%的学术论文。——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头部10%的科学家所发表的50%的论文,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尾部90%的科学家所发表的50%的论文。


Cole 兄弟考察了两组科学家:

  1. 领域内的头部科学家:根据1965年的SCI,选取了84位高被引的大学物理教授。

  2. 领域内的其他科学家:考察上面84位头部科学家的最好的论文所引用的论文 —— 这些是被头部科学家“看到”并且被“用到”的论文,也就是实实在在地对重要科学工作有贡献的工作 —— 在这些论文的作者中随机地选取三分之一。


其次考虑论文引用。


科学家所发表的论文的引用能反映他们的学术影响力。—— 这是公理还是公设?不妨问:科学家在写论文的时候,什么时候会引用论文?


当然不全是与自己的工作非常相关、直接联系的论文,也会包括一些非必要的引用,通常是所谓 ”ceremonial citations”,礼仪性质的引用 —— 引用朋友、同事、大佬的工作。这个现象说是广泛存在的潜规则也可以。只要不过分,审稿人不会质疑。


这部分非直接相关的、给领域内大佬的引用,其实是对新论文本身的背书。譬如,时下计算生物学最火爆的论文莫过于 Jumper 等人在2021年6月在Nature发表的 AlphaFold2 论文。这篇论文发表至今近1年,已经被引用了超过2800次,许多与蛋白质的计算化学毫不相关的领域的新论文也纷纷引用它。显然,这篇 AlphaFold2 的论文对那些不相关领域的论文而言是一种”礼节性引用“。引用AlphaFold2 的论文却加强了那些论文的”合法性”——表明了那些新工作可以关联到 AlphaFold2,AlphaFold2的广泛影响(broad impact)和新颖性(novelty)反过来背书了这些新工作的广泛影响和新颖性,尽管新工作可能既不新颖也没有广泛影响。


另一方面,如果存在多篇类似的前人工作,都非常相关、直接联系,引用哪一篇?


Cole 兄弟认为“我们”倾向于引用曝光度最高的那一篇。谁的论文曝光度最高?当然是已经做出重要工作的科学家。—— 这就是业已成名的科学家的“光环效应”(halo effect)。


更让人关心的是那些直接相关的却没有被引用的论文。


一种情况是,这部分工作已经太著名,以至于可以不加引用地使用,大多数人甚至不会意识到有引用的必要。比如爱因斯坦的一些工作。但是,这样的情况并不多,毕竟享有人尽皆知殊荣的科学家太少了。


另一种情况是,虽然直接相关,但是相对重要性较低,并且存在多篇相近的论文,科学家可能只会从中选择一篇引用。Cole 兄弟假设这种情况是随机而平均的。那么,可能甲科学家引用了论文A,乙科学家引用了论文B,丙科学家引用了论文C等,论文A、B、C等都有被引用的机会。


经过上面的讨论,Cole 兄弟认为论文的引用数可以反映科学家的学术影响力,但是引用数会更有利于高被引的有重要影响力的论文。



84位头部大学天体物理学家的最好的论文共引用了385位科学家。


Cole 兄弟统计了这385位科学家的工作,包括他们所属的单位(大学、国家实验室、企业等)、论文引用数、头衔(诺奖得主、国家院士、荣获奖项等),并且选取了 1308 位大学物理教授作为对照组 —— 当时美国约有25000位物理学家。


这么做的逻辑是:被84位头部科学家的最好的论文引用的385位论文作者”很可能是“优秀的科学家,毕竟他们做出了值得被头部科学家引用的工作。如果“奥特加假说”是对的,那么头部科学家发表的最好的论文应当同等地引用优秀科学家和平庸科学家的工作。


可是,Cole 兄弟发现:

  1. 大部分高被引论文出自精英科学家,作为比较,平庸科学家的论文的引用则少得多;

  2. 大部分精英科学家在9所最好的研究院工作(如哈佛、普林斯顿、芝加哥等);

  3. 仅有7%的高被引论文是由低水平院校的科学家做出的;

  4. 诺贝尔奖得主和美国科学院院士,这一数量稀少的群体,获得了全部引用的45%;

  5. 拥有至少一项重大学术荣誉的科学家,这一数量较诺奖得主和院士为多但依旧稀少的群体,获得了全部引用的15%;

  6. 剩下的所有科学家获得了40%的引用 —— 这部分科学家的数量至少比诺奖得主和院士多一个数量级;

  7. 2100份杂志发表的一半论文一次引用也没有。

等等。


这些说明:至少对天体物理学这一个领域而言,奥特加假说是错的。



上述发现引出了一系列值得认真讨论的问题。


一。科学家可以少一些吗?

既然占比最多的平庸科学家的大部分论文都无人引用,对特别是重要的科学工作无用,那么可否减少一些平庸的科学家?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可否解雇一批教授,少招收一些学生?


更令人关心的问题是:重要科学成果的产生速率,也就是科学的发展速率,会因为减少平庸科学家的数量而受影响吗?


为政府省钱,集中在有能力做出重大科学成果的科学家和团队,同时减少过多的毕业博士的就业压力。一举多得,岂非美哉?


二。科学发现少了谁不行?

与本文首讨论“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时所说相同,从科学史归纳,科学上,没有任何一位科学家是不可替代的。比如,没有牛顿,也有莱布尼兹;没有达尔文,也有华莱士;没有爱因斯坦,也有希尔伯特;等等等等。


Cole 兄弟认为,任意科学成果,即使没有被甲科学家做出,可会被乙科学家做出;之所以一些特殊而重要的科学成果仅由个别人发现,那是因为当捷足先登者公开科学成果后,会沮丧、阻碍后来者和竞争者;越是平庸的科学家,其工作越能被他人替代。


三。什么是科学天才?

既然天才如爱因斯坦也能被他人替代,那么平庸的诺奖得主就更不在话下。可是,如果连诺奖得主都稍显平庸,怎样才算得上是科学天才?


Cole 兄弟给了一个定义:多次做出重要成果(被引用多次的工作)的科学家 —— has multiple of multiples.


四。引用和影响力的传递

对 Cole 兄弟的论文的一条质疑是,Cole 兄弟只讨论了一阶引用 —— 或许,一些相对平庸的工作先被一些次平庸的工作引用,而后再被重要的工作引用?


也就是说,尽管一些平庸的论文没有被重要工作直接引用,而可能是通过了几次引用,将其内容传递给了重要工作。


Cole 兄弟进一步讨论了这种情况。


当加入了二阶引用后,也就是当我们考虑被重要工作引用的论文的引用论文,实际上我们是在考察一个引用矩阵。随着考察的阶数增加,不断有新的作者被添加入引用矩阵。一些科学家显然会多次出现在不同阶数的论文中。


Cole 兄弟认为:重要的不是新加入的名字有多少,而在于那些不断出现的名字。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考察所有CNS 论文的作者,有一些优秀的多产的科学家的名字会出现多次,更多的可能是只出现一次、两次的科学家,他们或许在职业生涯的某一阶段碰巧参与了一项重要的工作,而位列 CNS 论文的作者列表。


显然,那些只出现了一两次的作者更容易被替代。


五。科学家的其它功能

科学家承担许多学术职能,除去科学研究,还有教学、审稿、组织会议等等。有没有可能平庸的科学家作为出色的教师,培养了杰出科学家,间接地为重要科学成果做了贡献?


当然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也绝不应当低估或贬低科学家的教师职能。然而,依然是统计数据显示,诺奖得主多师从于诺奖得主,院士更能培养院士。—— 科研做得好的头部科学家在培养科学家方面也更强。


学术大佬不仅富有学术资源(人脉、科研资金、科研仪器优先使用、论文送审发表便利),而且根本地,富有学术远见和洞见,俗称“点子多”。


要不怎么大家都喜欢抱大佬的大腿呢?就是在金庸小说里,名门正派也能更稳定、更多地培养出一流高手。道理一样。



Mediocrities live on detailing the trivialities and filling the margins left by masterminds. Nonetheless, we’re not the lighthouse beaconing the direction of science, but the little guardians of the dock, fulfilling our own little part of the duty.


本文完。

2022.5.27 于深圳


推荐阅读


公众号说明
“小王随笔” @xiaowang_essay 是小王的个人号,内容不垂直,目标不明确。本号宗旨:理实交融,益智厚生。内容主要是:科学、科学史等。鉴于小王的价值观:“天不生教员,万古长如夜”,viva la commune,也可能随性写一些激昂文字。又,小王出生成长于东部地区的一个世俗而传统的老回回 muslim 家族,本号也会关注历史、民族学等。干货私货皆有,凭君自取。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