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新刊 | 新时期中小学劳动教育新要求、中小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综述、大规模学校管理……第21期杂志来了!

民小编 人民教育 2022-07-17


民小编说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近三年来,中小学劳动教育进展如何?下一步继续推进有哪些新要求?本期特推出本刊记者采访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同志的访谈文章。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期待,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近年来,学校规模不断增大。如何创新学校管理体制机制,在发挥好优质教育资源规模效应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期核心议题特聚焦大规模学校管理,期待能为提高管理效能提供解决方案。


本期杂志我们还隆重推出中小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综述、班级授课制的思考、家校社协同的“双减”之路……只等您打开杂志,一起品读。





高端访谈





《深刻认识新时期加强劳动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努力开创劳动教育新局面——访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余慧娟 宋佳欣)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直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中。近三年来,中小学劳动教育进展如何?积累了哪些重要经验?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下一步如何继续推进?《人民教育》记者在近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推进会结束后,专门采访了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同志。






核心议题





提升大规模学校管理效能


为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期待,近年来一些优质学校不断扩建校区、扩大教育规模,增加教学班级和招生人数;一些薄弱学校采取调整与合并措施,形成新的大规模学校;一些新开发地区直接规划了大规模学校;还有比较普遍的通过名校承办分校的集团化办学模式等,其本质都是一种优质资源集中利用的教育发展模式,是由知向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生动实践。


《论大规模学校的成因、问题与效能提升》(周   彬)


由于教育普及力度的增大、办学布局的优化和学校规模办学的需要,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目前学校管理理论往往以小规模学校研究为基础,导致学校内部协作管理难度加大、学生受教育机会减少、师生对学校归宿感减弱和学校变革动力过小。这就需要强化学校信任系统建设,增加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并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对师生的文化引领和以文化育人功能。


《系统思维解决大规模学校的发展之“困”》(沈   杰)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十四五”期间教育领域的战略任务。当下,对很多地区而言,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仍相对不足。近年来,一些优质学校不断扩建校区、扩大教育规模,增加教学班级和招生人数;一些薄弱学校采取调整与合并,形成新的大规模学校;一些新开发地区直接规划了大规模学校;还有比较普遍的通过名校承办分校的集团化办学模式,等等。无论哪种形式的大规模学校,本质上都是一种优质资源集中利用的教育发展模式。


《提升大规模学校管理效能:从“权力管理”到“专业管理”》(裴友军)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外来人口的进入,以及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高涨,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自2002年建校以来发展迅速,目前在校师生有近3500人。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面临两大困难:生源构成复杂,学生的学习能力、家庭背景相差较大;教师老龄化严重,行政管理人员不足。如何创新管理体系,实现学校持续高质量发展,成了学校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学校在管理体系、教师发展、学生成长方面进行校本化探索,实现了学校管理效能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持续高位走强,学校荣获“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艺术特色学校”等150多项荣誉。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解读与传承


《抗震救灾精神内涵及育人价值》(雷   芳   何云庵)


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发展,是革命精神的赓续绵延,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深刻彰显,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抗震救灾精神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新时代传承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使命的内在要求。


《感悟从磨难中奋起的中国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课程开发案例》(高   欣)


大地震摧毁家园、吞噬生命,却无法撼动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如何从抗震救灾斗争实践中挖掘教育价值并转化为课程资源,使抗震救灾精神渗进青年学生的血液、浸入他们的心扉?作者结合本校学生学情,开展了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主题,以“研学——议学——践行”为主线的主题教育活动。






政策






《一场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儿童保卫战——中小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综述》(余慧娟  李  帆   董筱婷   邢   星)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政策出台后,作为教育主阵地的中小学校在这场“减负”之战中从政治站位、政策落实、作业改革、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等方面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创新探索,立志打好这场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儿童保卫战。这篇文章系统回顾了“双减”以来的100天。






智库





《超越班级授课制?——教学改革热点问题透视之一》(柳夕浪)


现代教学的基本制度是班级授课制。针对班级授课制同步教学与因材施教、学科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内生性矛盾,当下,以小班化教学、走班教学、网络课堂、项目制学习等为主要形式的教学制度改革正在有序推进,在班级授课制度的改革上我们能走多远?






治理





《探索家校社协同的上城“双减”之路》(项海刚)


“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力量同向发力、久久为功。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强调家庭教育责任担当,进一步延伸社会服务的功能和范围,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推进“双减”政策见行见效。






专业





《〈中外历史纲要〉的内容特征与教学导向》(於以传)


统编普通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简称《纲要》)分上下两册,上册为中国史,30课(含1节活动课);下册为世界史,24课(含1节活动课)。实际教学中除却复习课、练习测试等,大体而言,完成《纲要》1课课文教学需要1课时。《纲要》平均每课课文有6页,栏目多,容量大,一些执教老师反映教学“内容多,知识来不及教”“时间紧,素养来不及培养”,也是实情。在基于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的大前提下,要解决《纲要》教学的现实困境,必须回到课程标准去把握《纲要》的内容特征,吃透课程标准指引的方向,梳理出教学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探索提升教学效果、效率与效益的方法和手段。


《从小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思维——小学科学课程育人价值开发》(刘   婷)


针对小学科学课程育人价值认识中仍普遍局限于知识维度,存在狭隘化、空洞化、短期化等现实问题,重新思考小学科学课程学科育人价值的追求与实践路径非常必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不断获得独特的科学体验,掌握科学探究方法。聚焦“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从培养问题意识、建构大概念框架、掌握探究方法、培植规则意识等四个价值向度,培育理性精神,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维和科学世界观,实现小学科学课程的学科育人价值。






全球





《全面看待增值评价对基础教育的影响——以美国为例》(苏   红)


在教育领域,增值主要指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学业进步程度。进而,学业进步的增量被认为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证据,更是教育评价应当关注的焦点。增值评价不以单次考试结果作为评价依据,而是从动态、发展的视角,剥离掉学生家庭背景等非教育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借助计算机系统和复杂的统计模型测量教与学,追踪、分析学生在不同时间点学业成绩的变化状况,解释教师、学校、学区等教育因素对学生学业成就的直接影响。近20年来,美国对增值评价不断进行改进和技术创新,增值评价也深刻影响了美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





【精彩目录】


微信编辑 | 谭希

推荐阅读


读新刊 | 课后服务典型案例,高水平因材施教,激发办学活力的上海经验......第18期杂志来了!

读新刊|“四史教育”优秀案例,“双减”与学校高质量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全球教育改革启示......第19期杂志来了!

读新刊 | 破解教师工作积极性难题,载人航天精神,全学科阅读,培养自主发展能力……第20期杂志来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