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编探园 | 博物君和他们所创造的生活

人文幼学 人文幼学
2024-08-24
欧洲的18世纪是启蒙昌明的时代。法国博物学家布丰写就《自然史》,帮助人们抛弃神学信条、树立自然观。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壬寅癸卯”学制,规定中小学堂设博物课,“博物”成为近代基础教育的一门科目。1899年,世界第一家儿童博物馆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成立,它的出现彻底颠覆了儿童在博物馆的体验。近年来,国内可谓是掀起一阵博物热。当痴迷博物馆的儿童张辰亮长大成为《博物》杂志编辑,工作之余对清康熙年间浙江人聂璜绘制的《海错图》产生浓厚兴趣,并进行了死磕式考证,写出《海错图笔记》,成为微博上拥有千万粉丝的博物大V。《故宫里的大怪兽》自2015年出版以来,销量超过300万册,故宫里的椒图、吻兽等开始在生活中进入孩子们的世界。

博物馆、博物教育从社会各个层面越来越多地进入大众视野。2001年,当幼儿园集体处于贯彻《纲要》精神,科学发展保基本阶段时,创建于1946年的南京第一幼儿园开始它探索“博物馆教育”的道路。时任南京一幼园长陆娴敏和她亲密的伙伴倪琳(现任园长)认为,如果有一个“什么”,它可以改变某种传统学习模式,可以带领现在的教师做面向未来的教育,那么没有什么比博物馆教育更适合了。2021年,幼儿园20年来的研究成果《促进经验建构的儿童博物馆学习》荣获江苏省教学果奖特等奖。

今天,我们就来走近它一探究竟。




01/

把博物馆搬进幼儿

走进南京一幼,你大概会以为误入城市深处的森林花园,葱郁而安静。主体建筑的一至二层,正是孩子们的博物乐园。

一楼是童书体验馆。梳理海内外的考察经验,南京一幼的老师们发现:几乎所有著名儿童博物馆都有两个区域,一是阅读区,二是安全区。基于对阅读方式的思考,一整层的童书体验馆应运而生。在情境阅读区,凹凸不平的草地、小溪流、木屋,让人仿佛身处大自然。制作区,亲手做一本属于自己的图书,讲述自己的故事。童话屋和小剧场,中大班孩子在这里探讨、合作,表演对童书的理解。书史馆,通过触摸感受竹简、帛书、纸书的年代感和电子书的现代感。还有通道阅读区,则是墙上、架子上都是摆满的图书,旁边的小桌椅则是最佳阅读场所。是随处有书看、随处可看书的环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二楼是主题探索馆,这里是课程整合创新地。孩子们通过与探索馆里材料的积极互动,新的经验在这里源源不断地生成。在这里,学习方式正在发生转变,孩子正在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主人——一个主动学习者。

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课程设置,幼儿园选择创建七个主题:木工区、沙土区、纸博物馆、根博物馆、线博物馆、安全自护主题馆、创意馆。是可尽情操作、主动学习、获得多种经验的互动操作场所。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与幼儿园老师们共同提炼的“广泛关注、深入观察、静心欣赏、积极探究”的博物理念正体现在主题馆建构的方方面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主题探索馆有常设馆和动态馆。动态馆是与幼儿园近期的博物馆内容相关的,不同的班级博物馆主题的分享,以学期为节点,动态更换 。常设馆是比较大型的,需要孩子了解的,例如安全自护主题馆、根博物馆、木工区、沙土区、创意馆。

安全自护主题馆是重要的常设馆。孩子们在游戏中进行换装大比拼、寻找隐藏火源、模拟救火情景,不仅锻炼了应急避险的技能,还增强了职业体验感。一种深刻的生动,即是用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方式,将安全自护的内容逐渐内化。



02/

幼儿园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馆

“建造博物馆的过程,是一个开放自我的过程,思路必须广博。”陆娴敏说。她在邀请行业专家互动的同时也迈出幼教圈:艺术家、儿童文学作家、诗人、美术工作者……都踏入一幼大门,畅谈理想中儿童教育的样貌,也为博物馆的建设出谋划策。在实践过程中他们发现:除了构建像博物馆那样的博物馆,幼儿园自身就是一座自然博物馆!


南京第一幼儿园占地面积 11000 平方米,绿化面积则达4000 多平方米。百花园、百草园、百果园、小菜园、水趣园,还有环境中的70多种植物,也在无声中散发着博物的气息。在这样的环境里,幼儿不仅能感受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自然魅力,还能结合博物馆主题活动的需要选择重点观察对象持续地观察和探究。比如大一班的孩子观察、记录柿子树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探索用各种工具打柿子,用不同方法焐柿子、晒柿饼。大二班的孩子感知花生生长的过程,测量不同时期玉米的生长高度。大五班的孩子认识各类野菜,照料野菜,自制野菜图鉴……每个班从种植规划到日常管理,每一步都有孩子们的亲身体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完整的种植经验,体验到丰收的不易和喜悦。

这些不就是每个幼儿园都在开展的种植活动吗?这不就是自然教育吗?此博物和彼自然的区别在哪里呢?


众所周知,自然常与博物联系在一起。在自然教育圈,一定的自然博物是从业者的基本素养。在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要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在探究自然的过程中认识周围的自然事物和现象。儿童,尤其是幼儿园阶段的儿童需要自然博物吗?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界定儿童的自然博物,以及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开展儿童的自然博物教育。

儿童博物教育不是另辟途径,而是对现有教育反思与创新。基于上述思考下的自然博物课程,其独特之处在于:自然博物最终所致力的不是了解自然,而是理解自然,与自然的相处。



03/

游戏精神观照下

儿童博物馆课程的园本建构

美国记者兼儿童权益倡导者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将在现代化城市中生长的孩子称为“林间最后的小孩”。他在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与数据说明,在当代钢筋水泥铸就的城墙中,孩子们对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而儿童与自然断裂可能会产生诸多“接受无能”的障碍,如近视、肥胖、意力紊乱、感觉迟钝、创造力下降等,这种现象也被他称为“自然缺失症”。而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

基于自然生长的视野,在对“林间的孩子” 特质基本解读的基础上,南京一幼开启十二五重点课题“游戏精神观照下儿童博物馆的园本建构”,梳理以“自然、社会、文化”为线索的课程内容。通过建构记录、行走、寻访等几种典型的研究形式,促进项目研究的具体落实。

△ 博物理念园本建构实施路径图


以“多样态活动”为例,大概有五类不同面向的活动。


1、笔记大自然,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自然笔记”,如中大班的孩子可以从熟悉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开始,用绘画的方式绘制幼儿园的地形图,依照节令特色或者植物的明显变化做自然笔记;小班的孩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记录,通过看、闻、摸等身体感知了解大型植物。在此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以及联想力就在发生。2、开垦种植区,则是在“全收获”理念下进行的种植活动,既有园内小菜地,也有园外集体的“小草娃农庄”。3、探秘动植物的世界,是对生命成长过程的细节关注。与大自然的全面互动,探究“根的秘密”、亲历芭蕉的生命轮回、追寻园子里的蚂蚁……

△自然项目活动的实施路径图


4、行走丛林,户外探索是幼儿积极参与学习的一个重要机会。利用社区资源让幼儿真正走进大自然,如在每月一次的户外野营中,幼儿以家庭为单位,和父母一起感受丰富的自然环境,领略神奇的生物,趣玩多样的自然物品,回归到用自己的双手解决饮食的生活。5、寻访博物馆,例如孩子们在进行“恐龙”主题活动时,带着各种问题走进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他们发现各种化石,了解到古生物学家能够从恐龙的化石中得到很多宝贵信息;他们还穿上白大褂,使用专业化石修复工具,体验古生物学家的工作,进一步体验自然和社会的密切联系。

 


04/

培养具有“自然智能”的教师

那么问题来了。老师如何在一次次的师幼互动中做到抓住儿童兴趣,激发儿童探究、助力儿童走向深度学习?尤其是“博物馆”这种人文与科学兼备的学科,老师能胜任吗?在南京一幼,教师培养是从丰富自然知识储备、激发亲近自然的情感意识和提升自然研究的技术支持三方面开展的。

1.丰富教师的自然知识储备

在自然研究活动的开始阶段,教师是幼儿探索活动的直接支撑,必须做足前期资料的收集,简单来说,教师先要成为这种动植物的“专家”。通过建立自然书籍库、开展教师自然行走活动、建立相关专家链接平台等方式,为教师自然知识的深化、更新提供直接有效的支持。例如在进行“爬山虎”主题时,根据农科院专家对爬山虎的介绍,结合在自然书籍库中对爬山虎的了解,教师逐渐丰富对爬山虎的认识,并整理出能够运用在主题活动中的相关内容,对相关研究点作出价值判断, 对幼儿可能产生的兴趣点进行筛选和预测, 绘制出主题前期的网络图。


2.激发教师亲近自然的情感意识

培养亲近自然的孩子,需要亲近自然的教师。幼儿园组织教师进行户外拓展、自然寻访等活动,激发教师与自然建立情感联系。当教师跟随幼儿亲近自然、探索自然,发现了他们的新发现,生成出各种有趣的主题时,教师的态度也会随之转变。如小班在做“水世界”主题时,正好遇上梅雨季节,孩子们一下子就被地上的小水坑、玻璃窗上的小水珠,以及突如其来的暴雨吸引,教师也跟随孩子的兴趣,生成了和雨有关的班本课程。

3.提升教师自然研究的技术支持

探索的过程是全面、丰富、复杂的,探索的形式是丰富多样、不断深化的。例如孩子们需要用拍照、录视频、绘画等多种形式记录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这就需要教师有相应技术支持。幼儿园提供相机、摄像机等硬件设备,开展“教师摄影知识培训”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摄影、摄像技术,丰富项目过程的记录形式;通过油画、写生等,提高教师审美力和艺术表现力,使其在孩子们记录的过程中能够提供绘画的指导。

简单来说,先做足功课, 自己先成为“专家”,让自己“博”起来!绝不打无准备之仗。

因为做博物馆课程这件事,令陆娴敏尤其崇尚慢教育理念,“不急不躁,让老师们慢起来,让领导班子慢起来”。这一主张也为伴随她共同“战斗”的倪琳所认同:“慢并非拖沓、懒散,而是为了充分的积淀、学习,厚积薄发。”奇妙的是,倪琳是南京一幼40多年前的毕业生,如歌中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倪琳走上一幼教师的岗位,一步步成长,直到接过陆娴敏手里的接力棒,出任南京一幼总园园长,陆娴敏则承担起支部书记的职责。倪琳继续遵循一幼慢的调性——从儿童成长规律出发,精心设计博物馆的每个块面,最终的定位是打造研究的实验场,“在其中观察和追踪儿童的发展,亲历儿童学习的过程”。



05/

一个关于“根”的故事

一天,因为几个孩子围着一盆吊兰聊天并开始了关于“根”的一连串发问,小草的根是怎样的?大树的根呢?植物的根都是一样的吗?大家的探究热情高涨,于是“根”博物馆主题活动应运而生。

在准备阶段,广泛收集问题是捕捉孩子兴趣的有效方式。教师发给每个孩子 一张记录纸,同时向家长宣传孩子探究根的愿望及价值,然后对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找出兴趣点:哪里有根?根有什么用?所有的植物都有根吗?根都一样吗?根有哪些种类?根能吃吗?这些问题涉及根的种类、 作用及生存环境等,契合大班孩子经验,也符合他们喜欢探究的年齢特点。根博物馆的活动偏自然科学,教师决定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以提问的方式不断激发孩子探究根的愿望。

然后确定活动线索。通过年级组、园级核心组及班级孩子的三级课程审议,教师梳理出四条活动线索:什么是根、根都一样吗、根在哪里、根有什么用。核心组和班级孩子们审议时又做了调整,最后老师绘制出根博物馆主题活动的思维导图。

大费周章,这还只是准备阶段。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则是感性伴随理性,激情带着思考,家园共同寻根之旅。于是,班级“根研究基地”成立了,一时间引发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件。比如,随着收集来的根越来越多,分类就成了大问题。如何分类呢?在孩子那里,有各种想法和尝试:大小,软硬,能站立和不能站立,草/蔬菜/树等等……分类之后又遇到展示的问题,展示之后研究生长,同时展开观察与实验,后来又延伸到探索户外树木的大型根,转而开始关注地下的秘密……现在,班级根研究基地已经完全无法满足孩子们的探索需要了,于是又将这一大包宝贝们转移至园级博物馆,继续。

原本只是一个小点,但孩子们的内驱力和教师的专业力,推动着它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在根的探索中,孩子是发展了认知吗?又或者是发展了观察、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吗?不仅仅如此。当专注一件件事,穿越一次次困难,收获成功的喜悦,一种幸福感、自信感油然而生。这就南京一幼三叶草文化所追求的:健康、快乐和智慧。它非常符合博物教育的内涵,并不单纯强调知识的获取,更看重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

它的核心是幸福,是幼儿教育或者全人类永恒的主题。



06/

走向更宽阔处: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资源在幼儿园的任何活动中都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博物”本身意味着需要更丰富、更深厚、更多元的资源。对于这个问题,南京一幼的解决方案仍然是先从园所自身入手。除去园所本身的自然环境,还有如下策略:

第一,公共环境中的临时展览

各年级组的博物馆活动或个别班级的博物馆活动的研究历程和经验收获,本身就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利用幼儿园的橱窗、香樟长廊、门厅、班级过道等公共环境,举办各种“临时展览”,全园幼儿、教师、家长每日经过都能看到。这样的展览既可以让大家了解幼儿园近期博物馆活动的研究成果,也可以激发幼儿的研究兴趣,拓宽研究思路, 为后续的博物馆活动积累经验。

展览可以由年级组合作策划,也可以由几个开展相同主题活动的班级合作策划

第二,探究空间更大的园级博物馆

历届做过的经典博物馆活动主题,如纸博物馆、线博物馆、根博物馆、盒子博物馆、工具博物馆等,其中的设施、材料、工具都是班级开展博物馆活动的资源,相对独立的场馆本身也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开放的操作和探究空间。教师结合不同的博物馆主题活动运用这个平台,并在此基础上为幼儿的活动提供材料或创设条件。

第三,家长是宝贵的教育资源

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博物馆主题活动中来, 既能发挥家长的专业优势,也能让他们对幼儿园课程、幼儿有更深的了解,对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大有裨益。通过博物收集行动、博物馆寻访行动、家长志愿者行动等,让家长作为参与者、支持者、合作者卷入其中。以博物收集行动为例,将每周二定为全园的“博物行动日”,在幼儿园大门口设置“博物小站”,全园的幼儿、家长和教师全都参与。


第四,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探访博物馆是必须的。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既有民俗博物馆、奥运博物馆、古生物博物馆等许多市属博物馆,也有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的南京博物院。比如,结合“线”的主题活动,大一班来到江宁织造府。比如,将南京博物院每双周周一的闭馆日作为“南博教研日”。博物院庞大的专家库以及涉及多个领域的20几个专业研究所就是指导老师们进行教育实践的专家。孩子们关于“为什么我们造的纸 凹凸不平?”“为什么我们造的纸颜色发黄?怎么才能变白?”等问题总是能得到及时、具体化的解释或现场支持。

第五,调动社区相关人士的力量

除了博物院,幼儿园还会结合课程需要邀请社区中的警察、医生、画家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来园,与幼儿互动交流,使幼儿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盒博物馆活动中,中五班的幼儿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盒子。除了生活中常见的盒子,那些古老、特别的盒子藏有什么秘密呢?结合幼儿的兴趣,教师邀请中国艺术品研究会工作人员带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对古老盒子的“探秘之旅”。比如,在“六一非遗进校园”博物馆主题活动中,民俗博物馆抖空竹、风筝画、剪纸、葫芦画等方面的非遗文化传承人入园展示和互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所有的资源都指向儿童。博物,既古老又常新。南京一幼的这些做法,一方面是在系统深入地实施儿童博物教育;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中创造一种“属于我们的博物,属于老百姓自己的博物学”。是为了我们自己的,是我们自己力所能及的,是我们自己亲自操作的,是和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博物学。

 

 

 



 



如同社会学中“场域理论”所诠释的:人的每一个行动均受行动所发生的场域影响。无论是物理环境、他人行为抑或诸多相关因素,都赋予这座办在幼儿园的儿童博物馆一种特质:是博物馆,又不止步于博物馆,形成自然生长的学习场域,围绕着博物精神的根本价值——对万事万物保持的好奇与热爱,在探索中走向广博与精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儿童、家长积极参与儿童博物馆的活动,逐渐把参与儿童博物馆的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生活的一部分。


刚刚过去的博物馆日,幼儿园推出“三叶草个人微型博物馆”——敬宜剪纸坊。剪纸坊是幼儿园曾经的毕业生林敬宜和老师、孩子们共同创造的。按照幼儿园的计划,系列个人微型博物馆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孩子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参与、创设、开办。它更强调儿童的参与,也强调儿童不只是博物馆的使用者,更是博物馆的设计者和维护者。

 

探访结束,突然发现南京一幼的博物馆课程并不是另辟蹊径,只是实实在在在地做并做到了。它的策略、方法、路径也没什么特别,只是用博物两个字把一地珍珠串了起来。基于哲学思考就会形成教育理念,成为编制、实施幼儿园课程灵魂。今天我们的幼儿园课程,要寻找的正是可以把一地珍珠穿起来的灵魂。今天我们的教育者,要做的就是去实践,去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地做出来。




文字/张小满
编辑/张小满
设计/舒雅卓
主编/李晗


精彩回顾

虞永平专栏|一个不断深入把握真相的过程


当班上的“警察”开始暴力执法,一场高质量教研由此诞生


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幼儿园的后勤管理工作要如何做?


大家说|侯莉敏:自然教育理念下的课程建设该何去何从?


大家说 | 鄢超云:教育中,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幼儿的喜怒哀乐




我就知道你“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文幼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