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战考研401分上岸人大知产|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知行法学 知行法学
2024-09-06
前言

作者师妹在文末写下了她最爱的一段话:“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这就像我们中学时代最累的时候喜欢去读“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样,这其中固然有励志成分和功利色彩,但也表达了读书人的倔强和志向。只是如今,既没有君,也没有臣,只有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者。



一、个人情况介绍


笔者本科就读于华政,本科期间选择性上课选手,绩点苟延残喘,钟爱知产,连续两年均报考人大知产专业,一战时低空飘过法考(客观187、主观114),考研334分,二战401分。初试第四,总分第四。


政治

英语

理论法

应用法(民刑知)

总分

一战

68

78

85

103

334

二战

74

84

118

125

401

非常感谢知行12师兄的邀请,其实在今年高分云集的情况下,我的成绩并不是十分突出,只是每科都比较均衡,回顾两年的备考经历,其实谈不上有多少经验,主要是吸取了自己在一战备考过程中的教训,在二战时有意识地改正。考试本身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最后的成绩其实也有运气的加持,如果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避一下我自己曾经踩过的坑,我就很开心啦!


二、明确备考方向


法学学硕考研其实本质上还是一个应试的过程,决定能否考上的是最后能否按照答题标准进行高效输出,答好那套试卷,而不是我们在这个备考过程中头脑输入了多少知识、了解了多少理论。因此只一味输入,惧怕输出是备考大忌。毕竟学海无涯,越学往往会发现自己其实不会的越多,但是对于考试而言,只需要我们扎实地掌握好基础知识,并熟能生巧,灵活运用,在3小时的考试时间内有条理地高效输出。虽然笔者生性散漫,也非常厌倦这种唯结果论的功利主义,但既然选择了考研这条道路,明确备考方向,转变备考思路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在有限的备考时间内把时间花在刀刃上,减少自我感动。一战备考期间,我并有达到考试要求的输出程度,最后呈现在卷面上的答案也是“满纸荒唐言”,成绩自然也就是“一把辛酸泪”。



三、宏观:备考方法和心态调整


(一)高度重视各科历年真题,提高解题能力

1、真题的重要性

真题是我们了解人大老师考察重点、角度、方式的重要资料,通过梳理历年真题,不难发现人大并不回避对于重点知识的重复考察,比如法律史中的魏晋南北朝、法律儒家化等知识点已经多年连续考察,宪法的基本权利案例分析、包括24年法理学的第一小问:全人常的立法权限曾经在19年的宪法材料分析中变相考察过。通过梳理真题,可以帮助我们明确人大法学考试的重点。当然,23年刑法学案例分析考察的罪名也提醒我们对于刑法修正案的罪名等非传统考察重点知识也应该全面掌握,至少作到了解。

此外,通过对于真题的训练,可以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进而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在一战时,我大概是从9月份开始接触真题的,对于真题的运用只停留在在纸上写出框架思路,个别题目在电脑上打字输出。这一方法看似节省时间,但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在考场上详略失当,对于法理的题目恨不得把背过的全写上去,导致详略严重失当,留给法律史和宪法4道大题的时间一共也就一个多小时,考场心态十分受影响,最后也没有答完,一战时理论法的分数也十分惨烈。因此,对于真题的练习要做到“知行合一”,仅仅掌握了方法论是不够的,还要靠大家自己多多练习,practice makes perfect!

2练习真题的方法

二战时我是7、8月份开始尝试闭卷输出真题的,吸取了一战的教训,对于真题的练习我是采取手写计时输出的,一方面可以锻炼大小臂肌肉,重新学会用手写字(一台打字机的觉醒),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自己的写字速度,并检验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私以为,在练习真题的时候有必要保证闭卷输出,不要等到“全背完”才敢闭卷输出,要逐渐提高摆脱资料、自己组织语言独立输出的能力。

图1:8月份时尝试进行的闭卷输出练习

3答题方法

从题型角度来看,材料分析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法条分析题的答题思路均稍有差异,

但整体而言,技巧只有建立在对于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上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此外,在卷面上,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如小标题的序号不要弄错,一、(一)、1、(1)、①。

(1)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多见于理论法,笔者主要采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框架进行快速构思和编写答案。人大初试时的题目设问往往切口较小,虽然采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框架可能会导致我们回答一些题目设问以外的内容,但它可以保证我们论述逻辑的清晰性、结构的完整性。以真题为例,24年法理材料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材料分析对责任法定原则的理解与认识(15分)

首先要定位到知识点所在章节,回忆该章节的思维导图,其次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作答,并注意在论述每一部分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材料”。

开头可以来个小帽子,简短介绍一下自己的答题思路。

(一)法律责任概述【侧重于“是什么”】

1、 法律责任的概念及特点

2、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素

3、 法律责任的归结原则及免除

(二)责任法定原则的重要性【侧重于“为什么”】

tips:对于法理学的“为什么”部分,很多都可以结合法治原则与理念、法的价值体系作答。并且可以尝试正反论述,如果不坚持责任法定原则,会有什么后果。

(三)对于责任法定原则的适用及其它考量因素【侧重于“怎么办”】

这一部分,一方面要把蓝皮书上关于归责的法定性原则的两个要求都谈到,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责任法定原则并不是归责的唯一原则,还要坚持归责的人道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因果关系原则等,并且要考虑责任的各种免除情形。

结尾可以结合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法的实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等知识点进行总结,形成“总——分——总”的结构。

 

图2:对于归责的法定性原则的内容整理

(2)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整体上先在开头写出结论,接着采取“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方式进行分析。刑法案例分析我采取的是阶层式的分析方法,陈璇老师在《刑法思维与案例练习》中有详细介绍,大家可以进行阅读学习。

(3)论述题

对于论述题的答题思路,整体上依然可以采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框架,比如对于私法公法化、公法私法化的认识。

图3:论述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分析框架

(4)法条分析题

法条分析在22、23、24年的民法学考试中都曾出现,对于法条分析类型的题目,技巧略显捉襟见肘,对于知识的扎实掌握要求更高。以真题为例,24年的民法法条分析,虽然题目第一问没有要求举例,但是可以在作答过程中举出具体的法条进行说理论证,可以使得答案更加饱满。

(一)《民法典》总则编与分则编关系概述

1、总则编及其主要内容

2、分则编及其主要内容

3、二者的关系

(二)分则编有规定的,直接适用该规定

首先解释一下这句话,之后联系法理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再举出具体的例子进行论证,最后谈一下分则优先于总则对于司法适用的积极意义,比如可以更具针对性,提高效率等等。笔者当时列举了《民法典》第496、497、498条关于格式条款的有关规定与总则编意思表示的相关条文,并解释了它们之间的适用关系。

(三)分则编没有规定的,适用总则编的规定

这一部分的论证思路与之前相同,在举例子部分,笔者当时列举了《民法典》第146、147、148、149等关于通谋虚伪、重大误解、欺诈等有关条文,并解释它们与合同效力的关系。

(四)对于“但根据其性质不能适用的除外”的理解

这一部分题目要求举例分析,笔者在备考过程中没有复习《民法典》后四编的内容,但当时联想到了一些本科期间婚姻法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便结合法理学的一些知识进行了合理编写。


(二)侧重基础知识,合理拓展论文、热点

基础知识有如内功,对于知识体系的搭建、答题输出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在法学学硕考研的语境下,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基本概念、性质、规范依据、构成要件、法律效果。在体系构建过程中,对于热点、论文内容的补充是要建立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延伸,在答题的过程中也是要以基础知识为主,对于论文的延伸内容合理拓展。

图4:对于法理学中“法律体系”的概念与性质的整理


(三)摆正心态,减少内耗

面对考研结果的不确定性,焦虑、疲惫都是太正常不过的人之常情,大家其实不必为此而自责,但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可以让我们自己活得舒服一些,二战备考过程中我曾试过偶像激励的方法,诸葛亮五次北伐都失败了,我自己这点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10月份之前,每个周末我都留给自己一段时间放松,看看课外书,追追剧,调解下身心,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留出心力。

接受“学不完”这个事实,但“学不完”不等于“考不上”,无论初试还是复试,直到考试最后一天我都感慨“学不完了”,但不要被这个想法吓到,学海无涯,我们也只是备考的学生,“你永远不可能真正准备好,这个时候勇气就显得特别重要”,面对没有复习过的知识点、灵活的考题,要充分调动基础知识,联系原则、原理,敢写、敢说。

考试当天的精神状态也是十分重要的,让大脑保持兴奋状态有利于我们稳定发挥,因此笔者其实不建议大家在考前突击刷夜。一战时因为疫情原因考前很长一段时间我一个人住在宾馆,作息黑白颠倒,考场上面对高强度的输出任务,状态完全调动不起来。二战时居家备考,食宿都非常方便,考试当天的状态也非常好,即使遇到考前没有复习过的知识点,也能充分调动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答题方法合理编写。因此,私以为相比于考前熬夜背诵知识点,透支体力,或许保持正常的作息和精神状态更有利于发挥。


(四)时间规划

整体时间规划方面因人而异,我将自己的整体时间规划大致划分为三轮,7月份之前完成一轮,7、8、9进行二轮复习,10、11、12月份进行三轮复习。一轮、二轮复习时不宜只输入不输出,每学一个知识点,都要有自己沉淀后输出的过程,输出方式可以是口头讲解、也可以是以题目的方式进行练习、自我检测。三轮复习时更侧重体系串联和以考试的方式进行输出训练,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不断地重复,熟能生巧。知行的三轮冲刺课程可以很好地帮助大家进行体系串联,大家在听完师兄师姐的讲解后可以自己课下尝试对每一门专业课进行体系串联。

在每天的任务安排方面,我采取了列表格的方式,提前列出每天各科的学习任务,但其实相比于对于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估,对于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估更为重要,后期冲刺阶段我不再使用表格安排复习任务,而是每天睡前将这一天复习的内容用费曼输出的方式快速过一遍,卡壳的地方第二天再进行强化。

图5:12月冲刺阶段对于民法体系的梳理以及薄弱点的整理

图6:备考中期曾采取过的任务安排方式


四、微观:各科学习方法


对于各科的学习方法以及答题方法,比如宪法中的基本权利七步法、法律史的三部曲等等,知行的初试一本通以及师兄师姐在授课、打卡的过程中想必已经给大家进行了非常专业且详细的介绍,我就不班门弄斧了,而且对于理论法而言,我的教训远多于经验,这一部分我就简单地分享一些自己的小心得,师弟师妹们可以自行取舍。


(一)公共课

1、政治

对于公共课,其实二战时我在公共课上用的时间比较少,政治只跟了肖爷爷(肖1000、背诵手册、肖八、肖四),没有花费时间听课,肖八肖四的选择题反复刷,弄清每一个选项,最后选择题是43分,总分是74分,大题最后本想着要留出4天进行背诵,但事实证明对于肖四的记忆只有在考前最后一天才能达到记忆巅峰,之前完全进不去脑子,市面上有许多考研博主进行带背,苏一、考研斯基的思维导图带背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对于政治主观题而言,ddl还是第一生产力。

2、英语

英语一战时打下了还不错的基础,二战前期我又刷了一遍真题(近三年的留了出来),主要是分析真题的出题思路,8月份又练习了一下张剑之前出过的模拟题,进入9月后,我给英语的时间越来越少,隔三差五保持下手感。对于作文,我并没有系统听课,只是学习了周思成的“万能诡辩”的写作思路,对于不愿意背诵范文的同学,亲测非常丝滑,非常魔性。平时刷一下陈曲老师的微信公众号,里面会有押题和往年真题的范文。12月份,我又全真模拟了一遍近三年的真题,最后初试客观题是57分,总分是84分。因此,英语是前期要打好基础,后期主要是保持手感,毕竟后期专业课的背诵任务还是比较大的。


(二)理论法

1思维导图

(1)选择用思维导图进行整理的原因

初试所有的专业课科目我都有在阅读蓝皮教材、知行讲义的基础上制作思维导图,主要出于以下考虑:

①可以更方面记忆,因为相比于一行行的文字,笔者感觉自己的大脑结构更倾向于图像记忆(师弟师妹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选择)。并且在备考时间较为充裕的情况下,知识的整理过程也有利于对于知识的消化吸收和体系的搭建。

图7:法律史思维导图的冰山一角,用特殊符号标记真题出现过的考点

②有利于发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这一点在法理学中比较明显。在阅读教材和讲义的过程中发现具体章节或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可以在思维导图中进行留痕(要保证自己之后可以看得懂),在答题时也可以关联作答,让答案更加饱满,角度更加多元。

③整合学习资料,对于每一科目,我将教材和讲义中的基础知识、后期补充的热点、论文内容、真题分析等在思维导图中进行了整合,在考前冲刺阶段可以减少在不同资料中穿梭的时间。比如,对于曾经出现在真题中的考点,可以用特殊符号着重标记,在后续复习时有所侧重。

图8:宪法思维导图,对于热点内容《立法法》修改的整理

2、背诵卡片

在已经搭建起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可以运用anki、年轮等app或者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完成滚动复习的任务,一战时我有运用艾宾浩斯,二战时使用了年轮app,主要是发现年轮中的挖空和卡片预测功能非常好用,但二者的底层逻辑都是一致的——通过重复记忆抵抗遗忘。卡片的制作过程主要是将之前制作的思维导图、讲义或者教材的重点内容导入到app中,对关键词进行挖空,并设置记忆模式。但是卡片的滚动复习记忆一定要建立在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要不然可能会像熊瞎子掰苞米,只能应付简答题,而无法达到论述题的考察要求。

图9:年轮背诵卡片的法律史复习任务及完成情况

图10:使用年轮app进行主动回忆、重复记忆

3、答题上的教训

其实我两年的理论法分数都不高,第一年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握好时间,法史和宪法答得都很慌张,第二年虽然写满了14页,但也只有118分,因此私以为人大理论法的阅卷还是比较严格的。出了成绩后,我也反思了一些答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中“答题角度不够全面”可能是导致失分的原因,比如24年法律史的论述题“比较《宋刑统》与唐律疏议的异同”,笔者之后回忆,当时答题的过程中丢失了对于二者的内容部分:刑事法律制度与司法制度内容的比较,只侧重比较了体例结构、指导思想、民事制度的异同以及异同的各自原因。因此,尽可能地全面覆盖答题角度或许是人大对于考生的要求(tips:但大家要注意详略得当,考试时间还是很紧张的,要注意合理安排作答时间,理论法一共6道大题,每道题基本要写2页纸,平均下来每道题基本只有半小时的时间,其中法理用时还要稍微多一点,但不宜超过70分钟。)


(三)应用法

关于七选三的问题,我选择的是刑法、民法、知产,在这一问题上我并没有过太多的纠结,因为本人在本科阶段,对其它四门法“平时养老院,考前疯人院”,基本零基础,并且对于民刑知很感兴趣,学起来精神上并不痛苦,但是民法和刑法的内容非常多,同时选择有一定难度,今年人大开始采取了大类招生的方式,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往年真题,感知一下各科的出题风格,根据自己对于学科的掌握程度和兴趣进行选择。

1刑法

(1)资料选择

刑法我主要是结合张明楷老师的太黄太厚整理的学科体系,前期备考时间充裕,虽然一战时通过了法考,但我依然选择了用法考刑法视频、讲义辅之以张明楷老师第六版的《刑法学》进行学习的。对于太黄太厚,由于实在是太厚,我并没有全部阅读,只是对于重点内容,比如刑法基础论、犯罪论部分进行了重点阅读,并整理思维导图。

对于法考视频和讲义的选择,一战时我选择的是柏浪涛老师,柏神讲课非常幽默,深入浅出,讲义也比较精炼,非常适合入门。二战时我选择的是刘凤科老师,他讲课更加深入一些,对于理论讲解得非常细致,讲义内容也更为丰富,相当于太黄太厚的缩减版,让我对刑法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些。

(2)主动思考

听课时间不宜过长,因为无论是听课,还是阅读教材、讲义,也仅仅是一种输入,沉浸式的听课可能会让我们陷入一种自我感动式的努力。学习过程中需要我们充分调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可以尝试费曼学习法,把自己想象成老师,用自己的话尝试把这个知识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出来,不断地追问自己“为什么”。

(3)重视体系

刑法非常重视体系,近两年的初试题目难度也比较高,比如23年案例分析题考察的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是我一战时完全忽视的重点、热点内容,吸取了一战的教训,二战时我对刑法修正案的内容进行了地毯式的复习。24年刑法案例分析题考察的是传统重点内容,假想防卫与转化性抢劫的问题,论述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与灵活性。以24年初试刑法论述题:试论犯罪客体的刑法学意义为例,依然可以联系刑法体系,通过三连问的分析框架合理编写答案,这样虽然在之前复习的过程中采取的是三阶层,但依然可以拿到一定的基础分数。

首先是“是什么”,这一部分要写出犯罪客体的概念、它是犯罪四要件的组成部分、犯罪四要件的其余部分是什么、犯罪客体与犯罪客观方面的区分、并解释四要件与三阶层的关系。

其次是“为什么”,这一部分要解释犯罪客体的刑法学意义,也就是设问的核心,虽然笔者在复习时采取的是三阶层,但是刑法学的体系是万变不离其宗的,笔者在考场上结合了刑法总则与刑法分则的关系、刑法分则中的各类犯罪与具体的罪名之间的关系(比如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又可以根据犯罪客体的不同,具体分为侵犯生命、健康的犯罪、侵犯性的决定权的犯罪、侵犯自由的犯罪、侵犯名誉、隐私、信息的犯罪、侵犯民主权利的犯罪、妨害婚姻的犯罪)、犯罪客体对量刑的影响等几个角度进行展开。

最后是“怎么办”部分,这一部分不是设问的核心,可以简略提及,比如谈一下要重视犯罪客体的重要性,三阶层与四要件的选择问题。


图11:对于刑法犯罪论部分的体系梳理

图12:对于刑法重点内容:正当防卫的梳理

2民法

(1)资料选择

民法是我本科以来非常喜欢的科目,学起来非常有热情,备考期间在民法上倾注的时间也比较多。一战时准备法考,我听过李建伟老师的法考课程,对于入门和打基础非常有帮助,但私以为对于初试选择了民法的同学,仅听李老师的法考课程是不能满足初试要求的。一战期间民法打下了还不错的基础,二战期间我选择了老钟的法考教材,但是我没有听老钟的课程,而是用费曼输出的方法,把自己想象成小老师,不断向自己发问,进而发现自己知识体系的堵塞之处。此外,对于人大蓝皮教材中的总则、物权、债权部分我也有完整阅读过,并整理了思维导图。知行的民法讲义是对蓝皮教材的进一步凝练,时间紧张的同学可以选择直接阅读讲义。后期我有补充阅读过高圣平老师、朱虎老师的论文,对于重难点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图13:对于合同编内容及重点法条的梳理

(2)高度重视法条,培养法条分析的能力

对于重点法条,不仅要扎实地掌握法条的规范表述是什么,而且要学会如何分析法条。我有自己尝试按照法条分析的要求对《民法典》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中的重点法条进行整理,虽然最后初试考察的是总则编司法解释的第一条,我没有进行过梳理,但是通过平时练习的积累,确实帮助我在考场上快速组织答案、运用具体的法条进行举例论证。

图14:对于重点法条《民法典》第580条的法条分析梳理

(3)案例分析练习

对于案例分析,整体依然采取的是“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框架,在涉及价值冲突时要联系到基本原则,除了历年真题外,可以练习法考主观题,笔者后期也曾经选择用《民法判例百选》练习案例分析。

3知产

知产初试复习的过程中侧重基础知识和修法内容,虽然报考知产专业,但我在知产上倾注的时间最少,因为知产的内容相对于民刑而言较少。

(1)资料选择

对于备考时间比较充足的同学,可以阅读王迁老师的《知识产权法教程》,这本书有许多的案例,王迁老师的文笔也非常深入浅出,非常适合知产入门,但是王迁老师与人大老师在有些问题上观点分歧比较大,比如作品类型开放模式、独创性有无之分还是高低之别、修改权与保护作品完整权的关系等等,阅读过程中需要注意,因此比较好的方法是先阅读完一本,再阅读另一本,不宜同时阅读,否则容易走火入魔。李琛老师的《知识产权法关键词》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从第一次接触我就一直非常喜欢,对于搭建知识产权法的体系非常有帮助。人大的蓝皮教材代表了人大知产的学术观点,是备考人大知产方向的必读教材。知行的讲义、必背题、热点补充和冲刺表格都是非常好的复习资料,大家可以充分利用,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2)重视修法内容

对于知产初试而言,需要格外关注修法内容,往往会成为初试论述题或材料分析题的考点。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可以从法条变化、规范意旨、制度内容、修法意义、不足及完善空间等几个角度进行整理。

图15:对于知产修法内容:广播权的梳理

(3)案例积累

除了王迁老师的《知识产权法教程》中提及的案例,我也阅读了张广良老师的《中国知识产权报告》,并对一些印象深刻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摘录。对于案例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规范。当然,在一些问题上,司法实践与学理会存在观点分歧,最重要的是保证逻辑自洽,言之有理。

(4)知产复试备考

(Tips:本文不涉及复试过程及具体内容,仅是复试备考经历的一些小心得。)复试备考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关于专业课笔试和面试,在重新温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我补充阅读了人大老师的论文、参加的研讨会,以及李琛老师的《论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著作权基本理论批判》,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专题整理。对于论文的阅读,依然延续了初试时采取的思维导图梳理行文脉络。

图16:对于人工智能问题进行的专题梳理

复试准备过程依然是将输入和输出有机结合,只不过复试备考要更加侧重口头输出,我主要是采取手机录音和腾讯会议录屏的方式进行练习,考前由于感冒发烧躺平养病并没有进行专门的模拟面试。关于面试紧张问题,可能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紧张的情绪,但是当注意力集中于问题本身时紧张情绪就会得到缓解,而且老师们都非常好,大家不用有太多的压力,可以转变心态,把面试过程当作和倾慕已久的老师们进行交流的机会。

图17:对于重点问题、基础知识采取卡片问答方式进行模拟练习

关于英语笔试,由于专业课的复习任务较多,我没有分给英语笔试太多的准备时间,主要是吃初试时的老本。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备考任务和时间。

关于英语口语,笔者在专业中英语口语考试倒数第一,没有发言权,大家可以看看其它师兄师姐的经验分享。


五、结语

备考期间我非常非常喜欢的一段话分享给大家,“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面对考研结果的不确定性,最好的办法只能是专注当下,提高执行力。备考时认真对待每一个知识点,考场上将注意力集中于试题本身,调动平时积累的知识,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答好每一道题,走完这一段旅程。祝师弟师妹们好运!



2025人大法学考研必读系列

2024人大法学考研初试成绩分析、知行军团战绩: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非官方统计)

人大法学考研初试参考书目及内容解读(2024.3.11)丨初试一本通

2025年人大法学考研早鸟班重磅发布:千锤百炼,终见成果

2025年人大法学考研私塾班重磅发布:细心倾听,温暖引领

2025年人大法学考研全程班重磅发布:少年英勇心无畏

一战法大失利,二战人大上岸:曾经在后疫情时代徘徊的少年,鲜花会挂满枝头

另辟蹊径,先加后减:二战考研403分上岸人大刑法学

一战双考初试总分均第一408分,上岸人大知识产权法:不必飞太高,做一只笨鸟

本科法大,二战考研上岸人大民商法——享受过程,取悦自己

本科中南财,二战考研400分上岸人大法理学: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二战考研400分上岸人大经济法:“三无学生”的逆袭,也谈备考中的“讲义一本主义”

本科中国政法大学,二战上岸人大国际法丨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新版发布|第六版法律史讲义修订说明:注重体系,培养思维

法考经验|“轻舟将过万重山”——从海本法学到回国一年双考

新版发布|第六版宪法学讲义修订说明:坚持体系,跟踪热点

新版发布|第六版民法学讲义修订说明:增补全面,讲懂难点

法考经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关于我们

知行法学

微博/知乎/豆瓣:知行法学

微信公众号:知行法学

更多详情请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微信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END —

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知行法学关注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不是法学研习者或者考研的同学,为避免观点发生误导或者偏差,请您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者适用本订阅号的任何信息。本号所发布内容均为公开信息加工、整理后的专业解读,任何观点不代表任何官方机构或者主管部门的立场和观点,仅供本号粉丝和考研的同学学习、交流之用,请大家不要误读。此外,知行法学团队的其他重要信息将通过内部多元化渠道分享,请大家避免因偏听偏信部分资料而造成信息误差。如有任何侵犯我方权利的行为,请大家联系微信号:ruclaw59进行举报,我方将严肃处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知行法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