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冠疫情下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挑战在哪里?2021年OMEP亚太会议为你总结了22条经验!

人文幼学 人文幼学
2024-08-24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给教育带来种种危机,但也给学前教育工作者一个机遇,促使我们深刻思考学前教育的本质、儿童发展的关键,我们应该直面挑战,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提升世界儿童的幸福感。


自2019年开始,新冠肺炎疫情对学前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深层次的挑战,从直接影响上看,疫情导致学校关门改变了儿童的学习方式;也间接影响到儿童的日常生活,如作息规律的改变、在电子设备上花费时间增多,以及不健康饮食等。面对这些情况,亚太各国家(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儿童应对疫情带来的危机。


近日,2021年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亚太区域研讨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来自世界各国的重磅专家们围绕“幸福儿童、美好亚太”这一主题进行了主题报道。本期,我们就OMEP亚太研究会上讨论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寻找疫情之下促进和改善0-8岁儿童发展和教育的方向、路径与方法,为儿童更幸福的生活助力。





01/
将儿童权利透明化提升幼儿园的生活质量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造成世界范围内的疫情,突显出各国学前教育结构性的不平等、不公正和公共政策的弱点。我们对早期儿童仍有太多亏欠。因此,OMEP主张儿童权利的透明化。把提升儿童的生活质量作为我们的责任,这需要我们对社会进行改造。

保护儿童的尊严和权利,需要国家、家庭和社会提供持续的、全面的、人文的教育。没有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任何公共政策都无法实现。在《儿童权力公约》的一般性意见19中,儿童权利委员会声明在儿童最大利益的原则下,缔约国有义务在一切会对儿童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立法、行政和司法程序中遵循这一原则,包括财政预算。OMEP坚持每个儿童都需要国家、家庭和社会保护他们的尊严与权利,教育既是儿童的权利,更是实现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的美好世界的途径。(@Mercedes  Mayol  Lassall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教授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主席)


02/
家园配合才是远程教育的契机
大量儿童保育和早期教育设施的关闭,导致全世界至少有四千万儿童错失了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机会。虽然部分学校提供远程教育,但儿童获得数字学习资源和家长支持的机会参差不齐。随之而来的还有儿童阅读能力提高率下降、肥胖率上升、视力下降、情绪情感与社会化发展受阻等问题。

中国东、中、西部9个省市共计67213位幼儿园教师通过问卷调查参与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及教育应对措施现状调查报告》,从教师的角度研究疫情期间长期居家限制、学校关闭对于3-6岁儿童返园后续发展的影响。报告指出疫情后3-6岁返园幼儿发展总体情况依然为正向,但疫情对于托小班(4岁以下儿童)的负面影响最大。此外,由于居家隔离,可能会缩小不同区域、园所性质幼儿的发展差距。提前、有效的教育应对,尤其是家园配合正成为此次疫情下重要的教育契机。因此,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制度保障、资源开发、协同抗疫、技术创新是未来工作重点,也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虞永平,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第七届、第八届理事长)


03/
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呈现幼儿的在园状况
作为儿童的保护者和引导者,幼儿教师在疫情下对儿童及家长进行多种形式的、有效的帮助和指导,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与儿童及家长进行多渠道的联络与沟通,在教育引导、安全防护、心理干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很多幼儿园根据幼儿长期居家的现状,设计和开发了相应的教学资源,满足幼儿在家庭中活动的需要。通过录制内容丰富的“幼儿教育活动”微视频,让家长在家中也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游戏与活动,缓解幼儿“不能出门”的烦恼和焦虑。随着疫情的缓解,幼儿分批复学,但受疫情影响,家长无法近距离了解幼儿在园状况,幼儿园充分理解家长的需求和关切,借助幼儿园公众号平台,详细地向家长呈现幼儿游戏、教育活动、班级健康消毒工作、幼儿防疫活动等状况。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引导幼儿感受疫情中那些忘我为他人服务的人,如医生、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警察、消防员等,感受他们在疫情中的付出,并和参与其中的部分家长进行互动,增进幼儿对他们工作的了解和理解,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虞永平,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第七届、第八届理事长)


04/
借助各类数字媒体保障儿童的教育质量
在应对疫情时,全球超过80%的国家关闭了学校,并借助数字媒体等开展线上的沟通和学习。世界经合组织(OECD)等国际组织基于对各国的数据监测发现,学段越高,学校被关闭的时间越长,学前教育机构是政府最不想关闭的学校。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认知和社会情绪发展的关键期,尤其是对处境不利儿童来说更加重要;二是为年幼的儿童进行线上教学是非常困难的;三是学前教育机构需要为回归工作的年轻父母们提供育儿保障。

虽然学前教育机构关闭时间较短,但从2020年1月到5月,关闭天数亦达到该学期总天数的28%,近期虽有好转,但要想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难度很大。这类机构必须开始学习借助各类数字媒体进行家园沟通及线上教学等,建立更具弹性的机制,这样才能在危机中保障儿童获得有质量的教育。(@朴恩惠,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教授、世界学前教育组织前任主席)


05/
数字媒体对儿童发展有利有弊其关键在于内容和使用方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O)为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儿童发展影响,曾在亚太地区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进行了一项大规模调查,其中五个调查结果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在疫情爆发前,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很少接受有关危机管理、线上教学等方面的培训。二是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沟通主要借助手机信息(如微信)来进行。三是线上教学最大的挑战首先是缺少网络和设备,其次是缺少教师培训和支持。

四是最有效的线上教学模式是幼儿园定期通过数字媒体实施课程,家庭同时跟进相应的学习和游戏活动。五是疫情带来了经济危机,加剧了社会不公平,虽然目前还不清楚对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长期影响,可以预料的是对贫困人口的负面影响更大。我们还应注意到,疫情期间学前教育机构为儿童的营养与健康、学习与发展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对处境不利儿童,有显著的补偿效应。(@朴恩惠,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教授、世界学前教育组织前任主席)


06/
为了更好的呵护儿童不同位置的人应该如何站位
政府要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建设,逐步建立能够应对危机的更有弹性的学前教育体系;确保儿童能够公平地获取到网络、电脑、学习资源等,必要时对处境不利儿童提供特别支持;要制定指南等规范和引导教师与父母高质量地使用数字媒体;要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幼儿园、父母和儿童等多方主体间的对话。
幼儿园要进行教师数字媒体使用能力的相关培训,提供平台支持教师分享资源,互相交流;在课程上,要注重线上学习和传统游戏、学习的平衡,还需探索多种数字媒体的结合使用以促进效果最大化;要科学引导家长使用数字媒体。父母要意识到在儿童数字媒体学习中自己所肩负的新职责,要特别关注数字媒体的内容和安全,应当陪伴儿童使用,在缺少资源或相应指导时主动寻求帮助。
研究者要通过实证研究探索儿童通过数字媒体学习的利与弊,寻找最高效的学习模式,并为政府和学校提供具体的建议;还可以研发分别针对教师、父母和儿童所应具备的数字媒体使用能力的手册。
工业系统应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一个公共健康问题,要建立相关制度,明确责任和安全;在研发产品时应将儿童的兴趣和发展而非商业效益放在第一位。
数字媒体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还面临诸多危机和挑战,希望全社会能够共同努力,让数字媒体成为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有力支持!(@朴恩惠,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教授、世界学前教育组织前任主席)


07/
疫情下将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相整合
在幼儿园教育方面,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一幼儿园贾甜甜老师从信息技术本身的适宜性、信息技术使用的合理性和信息技术使用的有效性三个维度构建了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评价指标体系。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吴邵萍园长从“为什么用信息技术、用哪些信息技术、怎么用信息技术”三个方面,分享了在幼儿园中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提供有效支持的经验。北京小方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张先勇认为学前教育信息化具有技术和教育的双重属性,应当重视从教学资源的数字化转向教育数据的智能化,重视数据链的价值与作用,最终落脚点是促进人的发展。(@贾甜甜,吴邵萍,张先勇)


08/
进行主动性和限制性媒介干预坚持让幼儿在真实场景中学习
在家庭教育方面,比利时鲁汶大学梁入文访谈发现,留守幼儿的父母大多是手机远程教养的积极参与者,适宜的手机远程教养能为留守幼儿的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持。首都师范大学高宏钰博士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李敏谊副教授团队通过对2万多名家长媒介干预方式的调查发现,教育型主动干预和限制型干预能正向预测儿童发展结果,而照看型主动干预和无目的型干预则负向预测儿童发展结果。
在儿童发展方面,深圳市第八幼儿园李伊莎研究了触屏操作与实物操作对3-5岁儿童工作记忆的影响,发现实物操作可以显著提高儿童的工作记忆,研究提示我们应当坚持学前儿童在真实场景中的学习方式。(@梁入文,高宏钰,李敏谊副教授团队)


09/
定期开展线上讲座与交流激发华侨家庭的教育热情
杨甜博士与张晔博士在分析2020年2月至7月间10个幼儿园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教学信息后发现,远程学习能够部分承担线下学习的内容;疫情相关内容的补充、家长参与指导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亲子互动与家园共育。丽水市青田县华侨幼儿园的颜艳园长在对华侨家庭子女居家活动现状调查后发现,与非华侨家庭相比,华侨家庭活动比较单一具有随意性。幼儿园应积极激发监护人的家庭教育热情,如挖掘监护人的优势特长、兴趣等,为他们推送相适宜的居家活动资源,提高他们参与的可行性。其次,幼儿园应给予华侨子女监护人充分的关注和支持,提高他们科学育儿的水平,如根据疫情期华侨子女生活、教育的需要定期开展线上讲座、线上交流等,让他们在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中获得教育自信。(@杨甜、张晔,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博士)


10/
使用“扁平化”管理应对乡村幼儿园冲突
疫情的大规模爆发,为本就艰难的乡村幼儿园增添更多冲突。北京联合大学的通过研究发现,管理工作是疫情之下乡村幼儿园内的冲突根源,而师资缺乏是其核心影响因素;情境和组织构成了缓解冲突的安全阀;扁平化管理成为乡村幼儿园疫情时期的管理模式。当疫情进入常态化,辽宁师范大学车翰博博士团队成员王一超在2020年10月到12月之间考察了3-6岁幼儿新冠肺炎认知现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幼儿的认知有所提升,但存在个体差异;理解基于幼儿的朴素认知,缺乏科学性;幼儿园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阮琳燕,北京联合大学博士)


11/
传统与数字结合成为幼儿学习环境新趋势
自疫情爆发以来,幼儿传统与数字化结合的学习环境成为趋势。西南大学苏贵民副教授团队成员高林莲在调查中国城市幼儿在线学习情况后发现,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在线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均有所增加;虽然在疫情受到控制和复课后呈现出下降的态势,但大部分幼儿仍继续在线学习。
全球疫情的反复更加剧了VUCA*的状态,幼儿园教育如何应对?上海青浦世外幼儿园的陈奕老师在简要解释VUCA后,提出教育要坚定信念,并从课程的内容、资源、创新、学术分享的视角提供了可行方案。 *注:VUCA指复杂性(Complexity)、模糊性(Ambigu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波动性(Volatility)的缩写。


12/
同伴互助有助于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
幼儿入园焦虑是多数教师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应对新生的分离焦虑是每位教师必做的功课。常规解决分离焦虑的策略有梯度入园、家长陪伴入园、放置一些小班幼儿感兴趣的书籍、玩具等,帮助幼儿转移注意力缓解分离焦虑等等。但除此之外笔者在实践过程中还探索发现以及总结出一套儿童视角的缓解办法,即对幼儿心理上进行依恋转移,提供情感支撑;认知上师幼思维同步,掌握时间概念;技能上增强生活技能,同伴互助有效缓解幼儿入园焦虑。(《同伴互助有效缓解疫情期间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实践研究》)





13/
幼儿居家学习也要保持在园的时间与规范
学前儿童在疫情期间开始线上教育,而幼儿教师要“教什么、怎样教”呢?又该如何指导家长科学进行家园共育呢?这是摆在幼儿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由于幼儿居家学习的客观事实,所以,幼儿园“线上教育”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从幼儿家庭的视角去思考、研究、编排,让幼儿感到学习和接收到的知识和信息,与每天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熟悉且亲切;其次是将家长和幼儿的思想和行动很好的串联在一起,提高他们相互沟通、合作互动的效率和质量;为了让幼儿在居家学习中,也能做到像在幼儿园那样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线上教育课程可以选择幼儿在幼儿园经常阅读的书籍、经常玩的游戏等等,按照在幼儿园实行的时间和规范,改变在家养成的不良习惯。(《停课不停育,生活即教育——以疫情为契机对“学校教育空白期”中线上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14/
整合病毒碎片化信息拓展园本课程框架
新冠疫情期间,上海市黄浦区荷花池幼儿园以“荷”为价值引领课程变革,围绕“核心、融合、亲和”的课程理念,适度拓展已有园本课程框架,从“荷·家园”、嘎讪胡(线上互动)和云教研三个模块对线上平台进行顶层设计,既把握疫情对儿童发展的核心价值,整合病毒碎片化信息,也使课程更适宜于信息化传播路径。
在课程实施中,以共同“科学育儿”为核心,针对不同的活动课程模块细化实施要求,形成与家长、社会的“亲和”关系网络,践行生命关怀,让课程变革既能立足当下,满足高质量亲子陪伴需求,又能焕发新的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我园也以特色“研训”为载体,支持教师发挥课程自主权,为教师在疫情期间乃至复学之后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提供支架。(@宋青《核心·融合·亲和,疫情背景下的课程变革与发展》)


15/
疫情下要重视幼儿的“饮食教育”和“运动锻炼”
一场“战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幼儿深困家中,痛失“活动的自由”,忧患“接触的安危”,被迫与“向往的环境和伙伴”“say goodbye”!此次战“疫,对于儿童的影响,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预防意识”“抗病能力”“饮食健康安全”“保护自然”“热爱动物”之间的一种平衡——“中庸”。
幼儿园是教授幼儿基本生活、运动能力和疾病健康预防的重要场所,国民健康必先要从“娃娃”抓起。《素问》中就曾提到过“五运六气”,而这一思想,也被中医学界运用解释,“小儿初生,顺应五运六气,顺之则安,应之则绵泽。”因此,幼儿园应当更为重视幼儿的“饮食教育”和“运动锻炼”已然成为一种“重重之重”“难中之难”“迫在眉睫”的必行之路。但是,正所谓“过犹不及”,因此,把握这个“度”——“中庸”,是现阶段我们最为重要的“机遇”也是最大的“挑战”。儿童未来之幸福,必以此为夯实之始。(@郭瑶娜《夯实“幼儿食育”与“绿色运动”的中庸关系》)


16/
幼儿园疫情台账式管理避免信息孤岛
幼儿园在疫情台账观念上较为重视,但认知缺乏丰富性;幼儿园在疫情台账记录内容上有失全面,呈现非全面性,通过差异比较发现公办幼儿园在来园人员登记、接送幼儿登记、家委会制度方面皆优于民办幼儿园;建立上不完善,缺少动态性和共享性;管理上不到位,责任主体存在不明确性,通过差异比较发现位于村社的幼儿园园长比位于城区的幼儿园园长更会查阅本园的疫情台账,查阅民办园的疫情台账比查阅公办园的疫情台账更需办理相应手续。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结合访谈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落实幼儿园台账式管理,明确责任主体及其职责与工作要求;丰富幼儿园疫情台账认知,实现经验迁移;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智能化疫情台账平台,实现疫情台账的双向可视化,避免信息孤岛;完善疫情台账记录内容,力求查漏补缺。(@卢静 、陈世联《幼儿园疫情防控台账式管理的问题与策略》)


17/
教育资源共享数字化校园落地
2020年新冠疫情带动数字化校园落地,在公共部门的重视和推动下实现了“停课不停学”,使在线教育得到众多幼儿园认同和躬身入局。幼儿园实行疫情封闭式管理期间家长不得入内,推动学前教育数字化发展,让家长理解教育、支持园所。教育资源公共平台上分享幼儿日常所学知识、课堂实录、教育理念,使家长及时了解班级动态和幼儿发展情况,评论留言功能使家长能反馈教育关注点和困惑,与教师实现实时沟通。

线上校园不仅帮助家长了解园内发生的动态,同时帮助园方对幼儿校外生活教育的掌握,利用网络实现家园共育。帮助幼儿积累人机协同经验,投放适宜幼儿使用的数字化工具,提高幼儿运用数字化工具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幼儿在新冠疫情下改变学习方式,建立与教师、同伴的连结及学习生活的分享;帮助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有节制地使用数字化工具,从而掌握主动权和支配权,提升幼儿数字化素养。战疫期间线上教育、教研、家园互动,促使幼儿教师成为幼儿园信息化资源使用者和建设者双重角色。(@黄子洁,深圳市龙华区教科院幼教集团附属幼儿园)


18/
良好的心理韧性有助于孩子更从容应对生活变化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下严格的防疫政策和隔离措施,学前儿童有可能产生焦虑、紧张、烦躁等心理问题。具有良好的心理韧性能够帮助学前儿童有效识别因疫情导致的复杂的心理应激源,并及时进行干预与调节。
研究选取量化研究范式,使用《Devereux幼儿心理韧性评估量表(第2版)》对87名学前儿童的心理韧性进行交互效应分析、性别差异分析和年龄班差异分析,进而对其与儿童气质类型、同伴交往能力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学前儿童心理韧性发展水平呈正态分布,女孩的心理韧性显著高于男孩,中班时期是心理韧性发展的关键期;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同伴交往能力与心理韧性存在显著相关。因此,社会、家庭和幼儿园应采取挖掘个体内在生长力、获取外部支持以及拓展人际关系等培养策略积极提升学前儿童的心理韧性发展水平,帮助他们更加从容、坚定、自信地面对生活与学习中的变化。(@何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学前儿童心理韧性的特点及培养策略》)


19/
当教育场域发生转移坚持“合心、和合、合力”
新冠疫情给学前教育学段带来的最为严峻的挑战是教育场域发生了重大的转移,这给学前教育的有效开展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家长专业的互动资源不够、意识不足,如何更好地推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网课有违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如何体现。秉持“合心、和合、合力”三种美好教育的理念,我们借助以幼儿为本的叙事性评价,架起了疫情期间家园沟通的桥梁:首先,通过“约谈”,悉心听取家长的教育困扰、问题、以及对教师支持与帮助的具体诉求,达成家园“合心”的目标。然后,通过制定、执行个别化教育方案增进共育情感链接,利用隔空喊话、书信联系、公众号平台创建等,形成有利于幼儿生长的家园和合氛围;创生系列相关教学活动,与家长一起评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水平,适时调整目标与策略;紧密围绕家长反馈的教育痛点、难点、堵点,制定推进计划,引导、支持家长用较为专业的视角来解决真实的问题,以达成“合力”推进的目的,并在此过程中淬炼形成一条“撑伞、搭桥”精准疏通的共育路径。(@张孟勰、刘子暄、沈卓卿、叶小红,浙江师范大学)


20/
采用活动的生物标本进行疫情下的生命教育
疫情也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和自然生态教育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内容,如何将其融入幼儿的生活,融入幼儿园课程等将成为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内容。普惠性学前教育、教育公平等议题也在全球疫情之下凸显了出来。
以疫情下的生命教育为例:按照自然物质的属性分类,科学设置主题多元、材料丰富的自然教育课程网络;强化形象性的直观教学,采用生动活泼的生物标本、模拟制品、录制音像等能够形象直观地展示自然界物象的教具;加深幼儿园自然教育主题课程的教学深度,从小班到大班逐级提高课程目标难度,避免幼儿到了大班学习阶段仍然处在认识自然物象的肤浅层面。(@包兵兵、刘河《疫情背景下的幼儿园生命教育》)


21/
疫情当下,家园应培养幼儿“亲自然情感”的意识
信息社会背景下,幼儿亲自然情感缺失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尤其疫情当下,幼儿处于居家状态,亲自然机会、资源、环境等严重缺乏,更导致亲自然情感的淡薄,家园应培养幼儿“亲自然情感”的意识,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构建多维度的自然体验环境,家庭、小区、大自然都是观察对象;探索多样化的自然笔记模式,涂鸦、绘画、照片、摄影等都是记录的方式;确立亲子自然活动的关注要点,家长首先要有“亲自然情感”。在亲自然活动中,我们倡导让孩子们去大自然中积累直接经验,希望他们摸索、掌握科学的学习、研究方法,最终具备对知识进行延伸、深化和纠错的能力。(@朱小凤、曾欢,新都区桂湖幼儿园)


‍‍‍‍‍‍‍‍‍‍‍‍‍‍‍‍‍‍22/‍‍‍‍‍‍‍‍‍‍‍‍‍‍‍‍‍‍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亚太地区学前教育
作为亚太区域重要的一员、也是这次会议的承接方,OMEP中国委员会执行主席、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介绍了中国各界对学前教育的支持。政府层面为了减轻民办幼儿园的财政危机,通过财政补贴、减租减税、提供贷款来支持民办幼儿园;各教育组织如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OMEP中国委员会等提供了各种教育资源和指导;社会各界出版发行了一系列通过阅读认识病毒保护健康的图画书。除此之外,中国还制定了停课不停学、学习资源整合等教育支持措施。中国香港地区的在线学习和数字化学习已成为常态,面对新型的学习方式,OMEP中国香港委员会副主席孔美琪女士强调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态度、自我调节能力和内在学习动机。此外,政府和很多民间团体提供了大量资金用以提升教师的数字化能力。
澳大利亚还有一些机构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以及福利待遇保障,确保一线教育工作者可以在疫情中得到支持;新加坡在疫情中采取了ABC安全准则,包括限制入园、调整学习方式以及严格管理;韩国扩大了在线课堂的规模,构建了在线课堂的基础设施,创立了Keris电子学习网站和EBS在线课程两套学习管理(LMS)系统平台;泰国十分重视疫情的下的儿童心理健康,通过向教师、父母和看护人教授行为矫正技巧,从而帮助儿童辨别不正确的行为;日本很多幼儿园都引入了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工具,方便在线上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编辑/陈梓汇、陈秋旭、李九萱
图片/杨东力、温笑寒
设计/郭迎欣
主编/李晗

精彩回顾

儿童新冠疫苗开打之后,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


忧心!疫情之下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达52.7%!幼儿园近视防控教学资源包在这里!


疫情来势汹汹,如何保护孩子?这份常态化防控防疫指南要牢记!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给了学前教育工作者哪些启示?


26本来自我国一线教育工作者原创的专业书籍,这个周末就安排上



我就知道你“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文幼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