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0-3岁孩子七大共读阶段汇总,收藏后慢慢看!

认真听课的 爱阅公益 2021-05-25


与0-3岁的孩子共读,配合着孩子的语言发展,爸爸妈妈可以观察到七大阶段:


七个共读阶段

1. 聆听者              0-2个月

2. 观察者              2-4个月

3. 咕咕发声者        4-8个月

4. 喃喃学语者        8-12个月    

5. 单词的制造者    12-18个月

6. 词组的制造者    18-24个月

7. 句子的制造者    24-36个月

 

在为0到3岁的孩子选择图书的时候,可以以这七个共读阶段,为相对应的参考点,来选择适龄的图书,增强共读的适龄和适性效果。


但这样的“阶段”参考性,并没有排它性,也就是说,在前一阶段所建议的书籍方向,在下一个阶段仍可以拿来读给孩子听的!




李坤珊老师精彩课堂实况⬇️


*温馨提示:此段视频内容和以下文字更配哦~

以下内容选编自2018年12月2日爱阅学院院长李坤珊老师授课内容:


1

第一阶段是聆听者

        

0到2个月的孩子,对聆听主要照顾者的声音,有很强的兴趣。根据研究,给初生的婴儿听别人声音和妈妈声音的时候,他对妈妈的声音会显得特别的关注,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主要照顾者声音的喜爱,会远胜过聆听陌生人的。而且,这个生命初期阶段的孩子,对语音中的“韵谣”也开始特别敏感。


把前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也就给成人一个清楚的共读指标了:一出生开始,主要照顾者,就可以给孩子唱念童谣。甚至在这个时期,就算手边没有书,也没有关系,依然要为宝宝唱念童谣,为他选择这样的书籍,因为这时候的他,是聆听者的阶段。聆听,是进入阅读世界的第一步!

         

这个阶段孩子的视觉能力,是对物体外形的边缘、或边框特别敏锐,也看得比较清楚。所以,假如要给孩子“看”书的话, 可以选择书内图像在边缘的描绘上比较明显的,例如唐纳·贺本(Tana Hoban)的《黑看白》 和《白看黑》。


唐纳·贺本作品,英文版


给孩子讲这类型的书时,可以以命名的方式。比如在书的奶瓶页面,跟孩子说“这是奶瓶”。同时,可以把孩子的奶瓶拿来,跟孩子说和体验这样东西的五官经验,“摸摸你的奶瓶,是不是温温的?”再比如,看到木马的页面,跟孩子说“这是你的木马,摇摇木马。”父母可以给书中出现的物品命名,把这个物品跟孩子的生活连接在一起。孩子视觉发展的特性,会导引他在物品边缘,甚至是画面的边缘做短暂的停留,並同时收纳丰厚的语言经验。

 

2

第二阶段是观察者

         

2到4个月的孩子,对父母语(Parentese)特别的敏感,所以当父母对着他说话时,他会很专注的聆听和观看父母的面部。

       

“父母语”是成人不自觉得对婴幼儿特有的说话特质和互动模式,而且它的存在,不但不限于性别,也是跨文化和超越地域性的。也就是说,不管是妈妈还是爸爸,不论是老师还是祖父母,当他们面对婴幼儿时,成人都会不自觉的以这个方式,来跟婴幼儿作语言的互动。

         

不同于和其他成人口语互动,“父母语”的特征是:当成人对小婴幼儿说话时,他不但会不自觉得抬高声音,语速也会放慢,在发音时元音会被强调出来,表述时则以短而简单的句子为主。 正因为这个特性,我们的婴儿得以从环境中汲取语言的特质,而逐渐学会了母语(和外语)。

         


既然这时期的孩子对父母语敏感,继续给他念童谣书,就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这个阶段的孩子,动作和手也开始比较协调,所以这时候的他,就会特别想抓书或是拍打书。


此外,这时期的孩子对鲜明的颜色特别注意,所以我们可以为这个阶段的孩子,预备些单纯而色彩鲜明的书,而且内容最好都是他日常生活中会看见的熟悉的物品,甚至是脸——因为孩子对人的脸特别感兴趣。  

        

3

第三阶段是咕咕发声者

       

4到8个月的孩子,对“触摸”有更多的应用,因为他们具备更复杂的手动作能力了,例如抓、拍、打、敲。与那些动作能力相对应的,小婴儿也会以同样的动作来探索书,和书“交往。” 所以,当宝宝敲打书时,可别误以为他是在破坏书呢!他的敲打拍抓,让他对“书的外在是什么”,有了更多的认识。

       

既然所发展出来的手的动作能力,成了孩子探索和学习世界的重要工具,进一步来说,探索的其中一条“大道”,就是触摸。所以当父母要给这个年龄层的孩子,提供适合的书籍时,就首推触摸书了。借着触摸,成人与孩子间的共读,就自然地形成有来有往的互动。比如说,当成人念了或说了书中内页里的“小鸭子是毛绒绒的”,成人就会指着画面上的小鸭子,请孩子摸一摸,孩子就自行摸一摸、拍一拍图画里那毛绒绒的小鸭子。这样的“大人说,孩子以触摸该物来回应,” 正是阅读的一个基本形态呀! 就算成人阅读,我们不也是“读”内容(一来),“思考推敲”含义(一往)嘛!

 

      

有的触摸书,不仅可以摸一摸,摸完后,还会出现其它的效果,更加强了那”有来有往“的阅读经验,比如说图书《香蕉》。那本书,不仅要孩子去摸一摸书中的香蕉图像,摸过后,闻一闻摸过的地方,还会有香蕉的味道呢!所以,和父母共读那本书的时候,常出现的情况,就是孩子会把他的整个脸,都贴到书的画面上去闻。一岁半后的孩子在共读这本书时,还会假装把香蕉拿起来给自己吃和给成人吃。这些行为的表现,都正说明了,孩子已掌握了阅读里的”接收和回应“的循环。

        

再来,4个月大的孩子,会开始认识自己是有“名字“的。所以我们和婴儿共读时,对他说“这是宝宝的眼睛,这是你的眼睛,这是妈妈的眼睛”,会很有意义,因为他会逐渐体会出来,书的内文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是有意义的。这个阶段的孩子,也对周围的语音比较敏感,所以他会不自觉的开始复制他所听见的语音——最明显制造的声音,是他六个月大左右时出现的bababa,mamama,即简单的音节。 发出音节的现象,让一个常与成人共读的孩子,在共读时,会频频的以这个现象来回应共读呢!

      

而在六个月左右,他用来发声音的嘴,也会同时成为他探索物体的工具。孩子用嘴巴探索物体的质地,是他自然探索世界的现象,是属于他的年龄层特有的。与这个特点相对应的,在这个时期孩子会对咬书特别钟情。所以千万不要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好的,是脏的坏行为,那是孩子认识世界、认识书的方式。


当跟孩子共读的时候,孩子很想咬东西,可是这本书大人正在念,让他拿书放到嘴巴里面探索就没办法念了,怎么办?假如这本书是以布料或安全材质做成的,成人可以暂时停下来,让孩子咬个满足。但成人也可以用另一个作法,就是给孩子满足口腔咬物的替代品来进行。例如念《晚安月亮》给孩子听的时候,孩子也想看,可是他嘴巴也想咬它。在这个时候可以把布娃娃或小毛巾拿给他,满足他嘴巴咬的同时,父母可以继续共读。

        

4

第四阶段是喃喃学语者


孩子到了8-12个月的阶段,开始发展说话能力,而且在学会说话之前,他会开始用动作回应大人。例如,孩子虽然不会讲话,但是当大人问“小狗在哪里”,他会去指小狗;或者倒过来,他会主动去指书中的小狗,期望大人说“这是小狗”。



所以这个年龄层,在结构上注重文图合一的书,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的。而在内容上,含有对周围的人、日常生活中的事和动作、常常接触到的物,这样的命名书,都非常适合这个年龄层的孩子。 比如说一本介绍水果的命名书里有“苹果”,我们给孩子念的时候可以说“这是一个苹果”,“苹果是圆圆的”,因为他开始知道每一样的物品是有名字的,是有特质的。

        

尤其是到了12个月,孩子的小肌肉动作协调开始快速发展,所以他会特别喜欢翻书 。 所以我们可以提供孩子各种不同的书籍,满足孩子对阅读行为这个层面的满足。不管是大书或小书,不论是硬页或比较薄的纸页,都能给孩子不同的探索、挑战上的满足。

        

所以,总结来说,适合这个年龄层的孩子的书有以下几种:


(1)硬页书——让孩子满足自己翻书,有独立掌控的喜悦。


(2)鼓励孩子以语言参与的书——比如说“红红的苹果”,虽然孩子可能讲得不清楚,在共读的时候父母可以鼓励他用“语言”来参与,尤其是孩子12个月大的时候。


(3)简单命名物体细节的书——这个阶段孩子对命名开始特别感兴趣,父母可以开始把物体的细节带给孩子。比如说书中出现猫的图画,父母原来跟孩子是说“这是小猫咪”,现在可以多加一样东西,跟孩子说“这是猫咪的耳朵”,“这是猫咪的尾巴”。


(4)简单的概念书——比如说书的内容包含颜色,形状,上面、下面等概念。


(5)凸显动作的书——书中有让孩子做动作的内容,例如“从头动到脚”,“动一动我的手,你会吗?”


(6)画面含有小翻页的书——在共读时,会让孩子以翻开小翻页来回应的书,能充份的体会阅读的“接收和回应”过程。


(7)鼓励幼儿参于的书——鼓励孩子补白,例如家长说“棕色的”,孩子补充“熊”。孩子也会模仿念这个字。

 

5

第五阶段是单词的制造者

         

12-18个月的孩子特别喜欢模仿人的动作,也对动作很感兴趣,所以书的内容如果是关于在环境中“他可以做什么”,对孩子来说是完全应和的。还有他喜欢走路,慢慢地开始学会了跑,所以在这个阶段,孩子会特别喜欢运用他的动作,喜欢搬运书。这个阶段的孩子因为动作发展很迅速,喜欢走来走去,也会导致他的共读时间缩短。虽然孩子坐在一起比较专心听大人念书的时间比较短,但是他找别的东西的时候,大人不要停止,要继续把书念完。

         

除了上个阶段的书,也很适合这个年龄层来共读外,以下几种类型的书,也特别受这个年龄层孩子的喜爱:


(1)反映孩子日常生活中做什么的书


(2)常见语句的书——比如说书里出现“拜拜”“再见”“你好”。


(3)问问题的书——例如“小猫在哪里?”“他在门后面吗?” 这一类有简单的问题的婴幼儿书,这个年龄层孩子会特别喜爱。


(4)歌曲书、谣韵语句的书——这个年龄层的孩子都特别的喜爱,因为他对语言的接收和了解能力更强了。

  

6

第六阶段是词语的制造者

        

18到24个月的孩子,正处在单词发展的爆发期,所以成人在与他共读时,孩子会反复的一直询问书中人事物的名称,以求证自己的想法,也欣喜自己能掌控语言。

        

这时期的孩子,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他不仅喜欢模仿书中的肢体动作,同时也喜欢有人模仿他自己。在他们模仿了之后,也希望大人来模仿。



例如当共读一本有食物的书的时候,孩子会假装拿书里的香蕉吃一吃之后,也会交给大人吃。他自己吃,让妈妈也吃,让妈妈跟着做动作,这个现象在这个年龄层特别明显。


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喜欢“动作”的书,让他能动动脚,动动腿,动动肩膀等等。孩子不仅自己喜欢做,而且喜欢大人跟他一起做。

       

另外, 这时期的孩子,一些不只“是什么人事物名称”的书,也会开始关注事物的特质。也就是说,比较有抽象概念的书,他们也开始会特别在意,像是数字、颜色…等。

       

这个年龄层的孩子也喜欢有段落情节的书。这里的段落情节,不是指整本书的情节,而是有两三页为一个段落的。这个“段落的结构”,特别能让孩子对“叙述”有个初步的认识。因为这样的结构,让孩子逐步的体会到段落,帮助孩子理解到:在书内的内容,哪里开始(有问题)?哪里结束(有解答)?不长不短的“开始和结束”结构,最能引发孩子回应。

         

还有,他们也开始关注和喜欢情绪的书。在书中,不但有情绪的指认,还有明显的“不同的情绪是由不同情绪事件所引发的”。比如,某本书的内容是关于情绪的,其中一页的内容是“我很伤心”,书里面的小女孩在哭,可是什么事件呢?原来是妈妈说再见了。像这类包含“妈妈说再见了”引发“伤心”情绪的书,这个年龄层的孩子特别喜爱。

 

7

第七阶段是句子的制造者


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渐渐理解完整的故事情节,因而,父母可以提供给他们情节简单的故事书。 这类书中的写法,最好不是以比喻或回想的方式来结构。只有一条简单的情节线,用平铺直述的方式讲述故事,最能帮助孩子的理解和掌握。因为,能让孩子慢慢地明白,这个故事里只发生了一件事情,有一条“故事线”。


这个年龄层的孩子非常喜爱“轮流念”的共读方式,因而父母在跟孩子共读的时候可以提议“我念一句,你念一句”。例如,父母念“白色的北极熊,你听见什么?”,让孩子接下去念后面那句。

        

 

这个阶段里,在共读的过程中,父母要提供更多的细节语言,也提供更多的问题,来促进孩子从书中找线索和思考的交流。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有能力通过一些细节来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的。比如,讲到“猫的尾巴”,父母可以提问“这个猫的尾巴在做什么呢?”孩子可能会回答“在扇来扇去,动来动去”。又比如看到猫的脸上很开心,父母可以问“为什么猫很开心?”启发孩子思考,了解猫开心的原因。孩子可能会回答“喝牛奶,他很开心。”

        

另外要注意的,这段时间孩子非常在意专属关系,父母可以使用固定的语言一段时间之后换一种说法。比如说孩子命名了某样东西为“糖果”,父母可以用“糖果”这种固定语言跟他们说“这是糖果”、“小猫要吃糖果”、“小猫很喜欢糖果”,一段时间之后再换另外一种说法。这样的做法让孩子能够慢慢的接纳另外一种说法。


延伸阅读

抱抱学堂|0-3岁推荐图书与导读

抱抱学堂|3-6岁推荐图书与导读

拒绝走弯路!新手爸妈人手一份的早期阅读攻略


—THE END—


爱阅学院往期课程精选


李坤珊老师课程回顾:


周兢老师课程回顾:


朱自强老师课程回顾:


柯倩华老师课程回顾:


Illustration by Jessica spanyol

听故事、找图书、免费领取0-6岁阅芽包,就下载“阅芽计划”APP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