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一考华政插班生失败,大四双考复试逆袭上岸人大法理:要巧学不要死学

知行法学 知行法学
2024-09-06
前言

上海政法学院,虽然经常被人误以为是华政或者其他学校,但是这些年来考上人大法学院的人其实并不少,基本上“年均一个”。上政是一个法学学习氛围相对浓厚的学校,虽然综合实力和专业实力跟华政有较大差距,但是上政这些年备考人大的孩子们中,不乏特别努力、特别优秀的孩子,师弟的一篇经验贴,让我们的思绪飘到了那些曾经努力备战的上政人。




一、个人情况介绍


笔者本科上政,是一间经常被误以为是华政的学校。大四双考,法考顺利通过,考研初试压线,倒数第一,复试逆风翻盘,综合成绩排名到了中间位置,成功上岸。虽说表面上是一战,但笔者在心态上已经抱着二战的态度面对考研了,因为在大一期间曾备考过上海插班生考试(上海的大一独有的政策,相当于第二次高考,考上了就到另一所学校就读),目标为华政,但遗憾落榜,这四年步履未停,大四抱着不服输的态度,想去中国最好的法学院读书,选择了人大,一鼓作气上了岸。虽然很惊险,但幸亏还是顺顺利利,给本科四年画上了一个不错的句号。


二、备考规划


笔者大体是按照知行法学的科目学习时间安排来规划学习内容的,在具体安排上进行了个人调整,比如一段时间只集中学一科、睡到九点起床等等,个性化和随意性极强,不太建议他人模仿,怕误人子弟,所以便不展开。各位可参考他人的经验贴中的备考时间规划。


三、初试备考策略


(一)理论法学习心得

笔者在初试理论法备考方面颇有心得,特别是背书方法和思维方法,打算着重向大家分享理论法的学习技巧。

1.背书方法分享

笔者经历过插班生和考研备考,在记忆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技巧。大一备考插班生考试时,笔者在迷茫中探索过多种记忆方法,把网上的记忆方法都研究了一遍,用自己总结的技巧实现后期1天背100页书的要点内容并且记忆保持到考后。

笔者认为背书一定是动脑子背,是巧背,不是死记硬背。有些同学在楼道里大声背书背了无数遍都还记不住,而且很快忘记,原因就是没有动脑子,没有建立这个知识点和你自己的关联,导致知识点只是浮光掠影,没有在大脑中经过深层加工,留下印象

以下介绍一些个人记忆方法,混合使用效果更佳

(1)画图法(推荐指数:★★★★★)

对于看起来毫无逻辑的知识点,笔者看书时喜欢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旁边画一个生动形象的图辅助记忆。不过,画图的个性化色彩很重,每个人脑回路不同,画出的图也是不同的,只要有利于自己记忆就行。由于这个图是自己画的,饱含着自己的个性,所以自己的记忆当然很深刻,就算不深刻也要暗示自己说很深刻,并在之后反复重温和回忆图像,让图像植入大脑

每次涂鸦的时候都是背书时最快乐的时候,真的画得很开心,涂鸦完后将其刻在自己脑海里,只要回忆起这张图就能一下复述出所有要点。无论顺序是从前往后还是从后往前,自己都可以根据大脑里的图像轻松流畅输出,成就感满满!

图1:中特社法的基本原则巧记

以该图为例,此处要记忆的内容为第八章最后一个部分“中特社法的基本原则”,除了背诵“当民法,得实际”这种口诀外,画图记忆也很快能记住。该图的每个元素分别对应一个原则。首先,两个“人”的脸上都写着“主体”,能联想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其次,他们两个身高相同,头上有条横线写着“平等”,对应“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再次,两个人手上分别拿着一个“法”和“德”的球,准备将二者“结合”, 表示“坚持XX和XX相结合”;同时,他们正站在一条路前,大喊“出发”,表示“坚持从XX出发”;最后,他们头上罩着什么,表明“坚持XX的领导”。这样一张图就把要点一个不漏地展示出来了。

说句题外话,难道中特社法的基本原则就只有这5点吗?当然不是,这只是教材提供的素材,已经多年未改,改卷老师也未必记得。我们要把它当成素材,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内,而不是背到这里又新冒出一个体系。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发挥知识迁移能力,自己把别的地方的框架套到这里,把这里的框架套到别的地方,通过总结形成自己的万金油思路,考场上无论遇到什么类似题都从自己的素材库里检索,把一个个素材往上套,一下就能自己写出十几二十点,比如法治思想的“十一个坚持”全部都可以写,考场上可以把卷子写爆。当然,这一点是后面要说的技巧。

图2:法的原则的效力和适用特点巧记

又比如这张图,帮助笔者一下记住了法的原则的效力与适用特点的全部要点。不过别人未必看得懂,因为这张图充满了笔者独特的脑回路,各位可以发挥自己的创作能力画出最有利于自己背诵的图像。

解释一下这张图的意思,黑色部分表示法的原则的效力,两个灵魂表示法律规则,红色部分表示法的原则的适用特点,两个球表示法律原则。

首先看“效力”,教材内容的第一点是“效力普遍存在”,已经在图中用文字明示了出来(没法画就写字);第二点是“具体的法律规则失去法律效力”,对应两个作为法律规则的灵魂,它们的眼睛画着叉号,这样画是为了表明法律规则死了,即失去效力;第三点是“法律规则的内容有明显漏洞”,对应两个灵魂身上的洞洞,它们身上千疮百孔,表明存在漏洞;第四点是“法律规范之间出现冲突”,对应两个灵魂对视,中间写着VS,表明它们处于决战状态;第五点是“法律规则的内容出现模糊”,对应两个灵魂戴着口罩,我们看不清它们的脸,所以它们的脸很模糊。因此,“效力”的五点都展示在了图上。

再看“适用特点”,“全过程”“碰撞”“排斥”这三点也体现在了图上。因此,只要记住了这个图,这个部分就搞定了,而这部分在真题中很常考,要重点记忆。

怎么样,记忆自己画的图像是不是比反复死记硬背一个个要点更高效多了?

其实笔者在备考过程中还画了很多很多图来帮助记忆,甚至在阅读教材时把一大段没用的字都用修正带涂掉,腾出地方专门来画图,好几页的内容都通过一张图实现一览无余

图3:中特社法与经济的关系巧记

图4:法律调整机制巧记

图5:秦代刑名巧记

图6:唐代的刑法原则巧记

图7:宋朝刑罚制度巧记

图8:明代刑罚和刑法原则巧记

图9:礼法之争焦点巧记

(2)照相式记忆法(推荐指数:★★★★★)

回忆一下,你小学背课文时是不是能很清楚地记起课本每一页的语段位置和插图?脑海里就像装着每一页的图片,回忆知识的时候就像自己在翻书一样,书本上的文字早已刻在了脑海里,你能清晰地回忆起对应文字在课本的哪个位置,这就是照相式记忆。而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能力正在逐渐消失,但是可以通过刻意训练重拾。笔者也有这个能力,别人要花一个晚上背诵的内容,我十分钟就背完了,眼睛好像真的是一台照相机,把课本上的知识照下来,通过联想加工后在大脑里留下深刻记忆,大脑能清楚记起课本每一页每一段有什么内容。

笔者认为很多人其实都能实现这种背书方式,将眼睛变成照相机,只是缺乏方法和刻意的训练,而沉浸在死记硬背当中。当然,大脑是否真的还保持着这种能力因人而异,有些人的这种能力由于生理变化,确实是已经消失了,刻意训练也无济于事。如果各位发现自己曾经拥有这种能力,务必将其找回,这是提高记忆效率的绝佳方式。

训练方法如下:

将背诵资料精简至一本,确立复习资料“一本主义”。这是为了将这本书整个装进脑袋里,方便大脑锁定知识点在书中的位置,这本书就是你搜索该科知识点的唯一地图,而不是东一本强化讲义西一本冲刺讲义一起背诵,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书的不同位置都出现,让大脑定位该知识在书中位置的难度增大。

用亮色荧光笔画出要背诵的大段内容中的关键词句。宏观视角翻阅每一页,尝试记住荧光文字大概位置。关键词句相当于每一页中的一个个定位点,让你在看书的时候就形成对这一页的总体关键要点位置的印象。如此一来,你脑海回忆时每翻开一页,就能看到每一页有不同的定位点。

开始记忆前使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绷紧神经,兴奋起来,准备用眼睛拍下眼前的文字,排除一切干扰因素,远离手机等容易使自己产生杂念的诱惑。只有集中注意力才能留下印象,进入状态非常重要,走神发呆就会失败。

用高度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理解所要背诵的要点。在绷紧神经,集中注意力的基础上,快速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想象和联想眼前文字所描述的场景,浮现出对应画面,甚至想象自己置身于这个场景中与其他人互动,或者联想另一处的某个知识,或者从编写者视角揣测是这样表述而不是那样表述的原因,或者猜测这里的题目能怎么考等等。务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将文字的表征和其内涵飞速关联,大脑在眼前的文字和背后的场景之间反复切换,这一步是为了建立你的大脑与这段文字的关联,让这段文字的印象深刻起来,非常关键。

正式照相。盯着微观的具体关键词句,以及每一页中的要点的宏观位置,努力记住它们的样子,用眼睛把它拍下来,同时可以联想到相关画面,再将视线转移到别的地方,尽量回忆起相片的模样,包括知识点在书中的位置和词句的样子。如果回忆不清楚,就让视线再回到书中,再一次努力记忆它们的模样,接着再把目光转到别的地方,努力回忆,尽量让相片更清晰,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反复切换穿梭,从高处审视词句位置再回到微观词句中。如此重复训练,照相式记忆能力能大大提高,视觉记忆能力增强,也会发现自己潜移默化之间越来越能得心应手地照下整本书的内容,直接就把书本扫描装进自己大脑里。

重复回忆。尝试倒着回忆知识,包括宏观上倒着回忆知识位置和微观上倒着回忆句子中的关键词或分句。在搜索相片内容时从后往前回忆,再从前往后回忆,不断顺背、倒背、顺背、倒背,直到能游刃有余地做到随时调出知识点的位置和内容。另外,每天晚上睡觉前务必再回忆一次,如果回忆不清楚就要及时翻书,因为睡眠时大脑在自我整理,睡前回忆的内容可能会出现在梦中,第二天醒来还是记得非常清楚。

以上就是照相式记忆法的记忆方法,如此反复训练才能唤醒或者开发出自己大脑这种隐藏的潜能。可能有人会觉得记忆相片是一种额外的记忆负担,让自己在文字以外要多记忆一张图。但笔者相信如果你大脑真的适合采用照相式记忆的方法,那它绝对会大大提高你的背诵效率和调取知识的速度,让你仿佛变成一只在书中待了很久的精灵,一被题目召唤就能迅速从书内浩瀚的文字海洋中定位到知识位置和调出具体内容。

其实,背英语单词也能采用这种照相式记忆法。笔者大一考插备考初期用此方法两小时背完了30页陌生的考研单词(每页30个单词),考研这一年已经不用背了,翻了一遍考研单词书发现全都会。考研阅读历年真题在大一也刷完了,积累了不少做考研阅读找到正确答案的感觉,很多真题也有印象(照相记忆),考研备考这一年只是简单找了找这种准确排除干扰项的感觉,没投入多少英语学习精力,最终英语82分,还算满意,因为笔者相信要巧学而不是死学,曾经巧学打下的基础终会有用。笔者不喜欢用app背单词,因为单词太散,东一个西一个,没有实感,形成不了体系,不方便回忆单词位置和相片,应该选用正序且没有单词拓展详解的纸质版单词书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照相式记忆的效用。用照相式记忆法背单词也需要以宏观和微观视角用眼睛把单词书拍下来,也需要建立你与单词之间的关联,也需要反复回忆图像,具体步骤为“拆分-联想-记位置-出图”,首先将单词拆分成不同部分,再在大脑中联想其还跟哪些单词长得像或者发音像、如果将单词某一部分换成其他字母会是什么单词、这个词根词缀还有什么单词等等,反复对该单词不同部分进行思维加工,记住其在单词书中的位置和大致的邻近单词范围,最后大脑中浮现出单词对应的场景和其在书中的位置,通过回忆图片就能回忆起单词。

图10:适合照相式记忆的单词书

(3)音频洗脑法(推荐指数:★★★★★)

在备考的前期,各位可以朗读讲义内容或自己复述知识,并用手机录音机录下来,每天不学习的时候就反复听,比如说走在路上时、吃饭时或者睡前时,都可以用来听自己录的音频。笔者在大一考插和考研备考期间都采用这种方法,同时录下自己朗读讲义和复述每一章知识的录音,从前期到后期一直利用间隙时间反复听自己的录音。这种做法非常奏效,到了后期集中背诵时,大段大段的句子就好像被“敲碎”了一样,背诵起来非常轻松,音频洗脑早已让人形成条件反射,使人看到上一句就能脱口而出下一句的内容

在后期集中背诵时再回听这些音频,就更能加深印象。音频里的背诵内容早已通过不断重复,化为了自己大脑里的一部分,你甚至能抢在音频声音前背诵出下一句的内容,成就感满满。

图11:自己录的洗脑音频

(4)自我复述法(推荐指数:★★★★★)

检验自己记忆效果的方法,就是看自己能不能把它复述出来,复述不出来就是没记住。可以讲给自己听,也可以讲给家人朋友或者研友听,甚至可以把自己复述知识的音频录下来,传到社交平台上,敦促自己保持复述知识的习惯。在日常碎片时间,可以反复听自己复述知识的录音(即结合音频洗脑法双管齐下),由此才能最大程度加深印象。

采用这种方法的人不在少数,知行法学大师兄坦言当年备考时自己将讲解知识的视频发到了b站上,被同学刷到,同学一听这个声音就知道是他。笔者认为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外人听,会倒逼自己复述知识时更加认真,并且会保持复述的习惯,不会一下坚持不下去就断更。刑法师姐也表示自己本科期间看了很多遍太皇太后,并不断自己复述太皇太后的内容。

笔者在备考期间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在喜马拉雅个人账号上讲解法理学(账号不便透露),对法理学教材每一章的每一段进行复述,复述完后朗读讲义内容,平时在耳机里不断循环,导致这些内容在笔者脑海当中印象非常深刻,直到复试也没忘掉。笔者备考时也将自己的账号分享给研友,研友平时也会一起听,共同进步。

(5)口诀记忆法(推荐指数:★★★)

对于某些内容特别多且特别难记的内容,用口诀可以很轻松记住。

比如,对于法律史中《唐律疏议》的分则名称,如果死记硬背,不仅异常难记,而且容易漏记。笔者用一串顺口溜就把它们记下来了,并且考试时也正好考到,笔者就一口气全默出来了。口诀是“未婚就止性,贼不诈咋斗”,分别对应“卫禁、户婚、厩库、职制、擅兴、贼盗、捕亡、诈伪、杂律、斗讼”。口诀只要有利于记忆即可,不管内容有多奇怪,也不管是否严格按顺序排列,可以自己编。

法律史其他好用的口诀还有八议的“亲故贤能功贵勤宾”、六礼的“蔡文姬真轻盈”、六禁的“洗脚城涂金银”、五听的“辞色气耳目”、五过的“官反内货来”(想象一下是个什么场景,印象更深刻)、官僚特权的“议请减赎当”等等。有些口诀可能初次看觉得不太记得住,但多读几遍,多回忆几遍就记住了。

(6)默写记忆法(推荐指数:★★)

把背诵内容写出来确实可以检验自己是否记得牢,不过对于笔者来说,默写记忆的效率略低,并且记忆效果可能没有前几种高,个人认为默写记忆不如每天在固定时间多次回忆相片和联想知识。最推荐的默写方式是只在纸上写关键词提示自己的思路,不必把所有内容都完整写出来,否则似乎有点浪费时间。

以上就是笔者推荐的几种记忆方法。不过,从根本上说,笔者认为最重要的记忆秘诀是不断重复回忆和联想,比如在回忆到法理学的“法的作用”一章的时候,不能只是局限于想到这一章的知识,还要条件反射地联想到“法与社会”“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相关内容。又比如,在回忆法律史某一制度时,应该顺着制度的发展把历史上该制度的纵向演变都回忆一遍。这就是知识点的辐射效应,也是别人能在考场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快速调出所有相关知识的练习秘诀。在知识体系中“穿梭往返”的次数越多,就记得越清楚,用得也越熟练

2.理论法学习思维

学习理论法有非常强的技巧性,一定要动脑子学,不是死记。要把教材的内容都当作素材,供自己灵活取用,不要机械式学习。什么意思呢?我们备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考场上把题目答好,法理师兄有个很形象的比喻,考场上我们就如同参加一个厨艺比赛,要提前准备好食材,现场须根据题目要求做的菜,对食材进行整合,做成一道美味的饭菜。不要把生的食材直接给评委吃,评委要尝的是你对食材处理加工后做出的菜。

什么叫把教材内容都当素材?

(1)动脑子思考知识

在背诵某一块知识时,不能只是看到这里的问题可以用这些点来回答,要想到别的问题同样也可以用这些点来回答。例如,法与生态这一章就是个很好用的万能模板,这一章探讨了法对生态的作用和生态对法的作用,有不少论证要点,如果题目不是问法与生态的关系,而是问法与科技的关系,也还是可以用这些点来回答,话术都是相通的。我们在记忆这一章时,可以把“生态”换成各种领域的名词,头脑风暴一番。

(2)灵活迁移知识

在看到某一问题时,不能仅仅想到它对应书本的某一处知识,而要在整本书里寻找答题素材。例如,答法的实施就一定要把法与社会、法的作用所有关联的知识也写上去。又比如,在学到“法与道德的区别”的知识时,我们可以看到教材和讲义上这块内容只列举了5点,分别是“形成不同”“表现形式不同”“作用机制不同”“调整对象不同”“调整范围不同”。我们还得再追问一句,难道法与道德的区别就只有这5点吗?当然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不能机械记忆这5点,要自己合理编写,可以把别的地方的素材补充到这里。改卷老师很可能没有看过教材,教材这一段也不是他写的,老师改卷时可能没有很标准的答案,主要看你怎么论证,有没有道理。如果我们死记这5点,不仅背起来非常痛苦,还增加了不少记忆负担。

不要每背诵一个新的知识就冒出一个新的体系,要把它融入自己已有的体系中。其实“法与道德的区别”和“法与xx的区别”的模板都是共通的,教材上还有“法与社会组织规范的区别”等,有很多点都是可以写进“法与道德的区别”里的,比如主体、体现的意志、制裁手段、复杂程度、体系化程度、稳定性程度、程序化程度。诶?看到“稳定性”“体系化”这些词,有没有让你进一步联想到其他地方的知识?似乎法治原则的那8点都可以套进来!法治原则的顺口溜是“一般公开不稳定,明确统一独易行”,每一点都是法与道德的区别啊!我们还可以从整个法理学框架中找到更多答题素材,比如法的作用、法的价值、法的历史发展、法律调整机制、法与民主、法与国家、法律意识里都有素材可以用来答这道题,可以通过话术扯上关联。

其实宪法学也需要灵活迁移知识,比如宪法的每一个基本权利的“七步法”中的具体内容都是相通的,完全可以把一个基本权利的素材套到另一个基本权利上,笔者曾根据讲义内容总结过基本权利七步法具体内容的话术大全,一碰到相关题目就把它们全部堆上去(考场上写平等权和人格尊严时就这么干了)。

图12:基本权利7步法的血肉

法律史就更是这样了。知行法学教的三部曲中的第三部曲就是你用素材自由发挥的舞台,千万不要死记硬背,大师兄讲的正反、内外、前后、上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好坏、直接间接、主观客观、理论实践、实体程序、宏观微观这些底层逻辑思维是很好的排列组合的角度,答案不应该只有课本上写着的那几点,要善于迁移和整合。

图13:法律史学习心得记录

图14:法律史答题三部曲

(3)把教材和讲义的内容塞进体系里

记忆时要一眼识别出所背内容背后的逻辑,将其对应角度归纳到自己的体系中。

以法理学为例,笔者认为法治思想的十一个坚持和四对关系(“改得正当”)是非常好的体系,每一点都是不同的角度(法考理论法讲师馒头沛酒教过怎么运用法治思想的每个角度灵活答题),比如某一个坚持是人民的角度,某一个坚持是法律职业群体的角度等;法律体系那个角度可以拆成五个小体系,每一点又是新的小角度(立执司守那一点同理),可以用来把教材和讲义的要点都塞进这个框架里(也可以塞进教材目录框架),这样记忆负担就很小了,看到题目就直接从第一个坚持回忆到最后一个坚持,再从教材目录第一章回忆到最后一章,总有很多角度可以写。

又以宪法学为例。笔者在学宪法总论中的运行论时,发现讲义上的知识较为散乱(教科书的锅),比如可以用“限制”一词归纳的内容,在“宪法制定”板块里叫“界限”,在“宪法解释”板块叫“原则”,在“宪法修改”里就叫“限制”,这三个板块的其他相似内容使用的概括词也不统一。为了减少记忆负担,我们完全可以找出这三个板块的知识共性,从中提炼出一个标准框架,将所有知识塞进这个统一的框架内(就像法律史中的横向知识体系),方便记忆和知识迁移,我们考人大的同学看书时就应该思考到这种程度,不是被知识牵着鼻子走,背一处是一处,而是自己主动去改造知识。于是笔者自行从这三个板块提炼出“概念-性质-理论基础-意义-限制-程序-我国情况-问题与对策”的横向知识体系,把讲义上不符合该横向知识体系的名称都用涂改带涂掉并写上新名称,把讲义上不能严格与该横向知识体系对应的内容都用箭头挪到它们应该在的对应位置,这下清晰多了。

总而言之,不要看到一个地方就背一个地方,要如饥似渴地把它们暴风吸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以“发现新素材了好开心”而不是“又要背新知识了好痛苦”的心态来看待所背诵的内容,看到新素材本就该是一件很让人兴奋的事情,可以丰富自己的框架,而不是冲击自己的框架,我们框架里的血肉要不断充盈,使得框架永远都要屹立不倒,能把书囊括,这就要求我们记忆时积极思考如何运用,将它们的角度进行归纳,融入自己的素材库,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管遇到什么类似题目,都用这一套融合了教材多个问题答案的万能模板一点点去套,看能不能套得上,并自圆其说,一下就能写出十几二十点,既能减少背诵量,又能让答案更丰满,还能比教材写得还有道理,比别人写得好。笔者初试时理论法就是用这种方法写了16页(加了两大张答题纸),让监考老师当场惊呆。

(4)适度拓展答案深度

考研内卷严重,机构内斗激烈,大家都学一样的内容,而理论法老师改卷还是很严(只是应用法放水),如何让自己的试卷在知行同学千篇一律的答案中脱颖而出?那当然是让疲惫的改卷老师看到眼前一亮的东西,使你的分数和其他人的区分开。

以法理学为例,可以适度拓展西方法律思想史的内容,以及写上相关名人名言。比如在今年初试考场上出现“论述责任法定原则”这道题,它是非重点章节的一个犄角旮旯的小点,考得无比细、无比“干”,体现了法理学近几年反押题、视角越来越微观的倾向,笔者在知识体系中穿梭往返后联想到了第一章“法的概念”里有西方三大法学流派对“法”的不同理解,于是笔者就用一段的笔墨写上了相关知识,其实还有很多法学派对“法”有更多理解,课后有阅读法理学著作的同学都可以拓展,让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又比如公法私法化和私法公法化这道题,同样也可以拓展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的提出背景和公私法划分危机的史实(法理学讲义第四章上有,第二十章法律体系的课后习题也有,没想到吧)。

另外,笔者很建议各位记下讲义中出现过的名人名言,其中第三章法的价值中的每个价值只记一句就好,这些名言写在试卷上是加分项。

再以宪法学为例,笔者是宪法爱好者,写得挺深的。宪法专题师兄结合大量论文,将宪法知识拓展到了一个很深的程度,同样可以搬到卷子上。笔者非常喜欢宪法专题师兄,也非常感谢他。宪法学的命题风格就是喜欢考察热点,而专题师兄把热点都讲完了,并且讲得很难,完全覆盖了试题内容,笔者在考场上写宪法论述题时用了很多专题师兄提供的课外素材。另外,宪法论述题恰好也是笔者的毕业论文,这个题目是笔者出于强烈的兴趣爱好自己定的,笔者在考前被迫要交开题报告,读了不少相关文献,在考场上也将其写到了试卷上,得分应该不低,所以运气都藏在平时的努力中,每一步都算数。

不过,适度拓展也是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才做的,只答基础知识也能拿到不错的分数。备考要讲究经济性,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没必要去自行拓展阅读论文和专著,老老实实背好初试讲义、看知行法学的热点讲义和专题讲义就行。拓展了就属于锦上添花,平时在复习时可以有意识地积累,没时间积累也不必强求。


(二)应用法学习心得

笔者七选三选的是最传统的民刑知,其实笔者备考过程中应用法复习得并不够充分,靠老本答题,最终成绩在知行应用法高分如云的情况下并不突出,也只是刚好到高分段选手的应用法的平均分(有一道大题没复习到就瞎写)。不过笔者本科时基础不错,复习得比较轻松。

1.重视法条

笔者有一个爱好是记法条序号,因为本科上民法和刑法鉴定式案例分析的课程时,经常需要翻阅法条,对法条的序号和内容比较熟悉,于是考场上在民法和刑法题里默了不少法条原文。根据往届师兄师姐的经验,应用法一定要重视法条,以法条为中心,笔者深以为然,在民法论述题“总则和分则的关系”这道题中把总则编每一章的法条序号区间都默了出来,民刑答题时每提到一个制度,都会顺便写上对应制度的法条序号,以此展示自己对法条文本的熟悉程。刑法师兄师姐表示这种做法会加分,因为刑法老师比较注重学生对法条的熟悉程度(其实这种做法在宪法答题中也很占优势,因为人大宪法老师属于规范宪法学派,熟悉法条会加分,笔者在宪法学也默了)。

2.复习与答题策略

(1)民法

民法复习需要紧扣法条,背重点法条,解释法条,要懂得法条背后的原理,结合具体例子理解法条,对法条的理论解释就是改卷老师想看的东西。人大民法题考得比较细,一定是考最具体的规范,不会考一些很大很宏观的内容。案例会考价值判断问题,需要精细地论述自己为什么支持某一方才能拿到高分,不能像法考主观题答案那样一笔带过,不展开论证也能得高分。法条分析题题要把原理讲清楚,向老师展示自己论证的能力,把理由解释得清清楚楚,尽可能说服别人。在备考时,一些自认为民法学得不错的同学很喜欢钻研解释选择问题,比如物权变动模式,但是这种题一定不会考,所以不要在物权变动模式上浪费时间。

备考时,可以每天复习几个法条,把原理讲出来,自己解释清楚法条的规则和涉及的理论。法条分析题的推荐答题思路如下:

定位(展示自己基础)、解释法条(可以写出相应的司法解释);②涉及的理论(占分最多,老师最想看的东西);③体系上与其他概念进行比较和联动;④写精炼的例子(如果有的话);⑤价值、意义、升华(如果有几个冲突的价值,需要论述哪个价值更值得保护)。

案例分析题的推荐答题思路如下:

识别案情争议焦点(一定要写出案情涉及的那个概念);②基础法条;③理论(细致论证,不能泛泛地论证);④涉及的价值(详细论证,对于价值冲突要论证哪一方为什么更值得保护)。

(2)刑法

大家学刑法时容易陷入观点的海洋,面对无数争议观点而无所适从,这也是大家抱怨刑法难的原因,但其实考试写你所支持的其中一种观点就可以了,其他观点如果记得就简单提一下,人大刑法教研室内部老师观点差别很大,老师不会因为你写了他不赞成的观点就打低分,主要看你的论证。笔者考场上在案例题列了假想防卫的五种观点,并着重分析了其中一种。最重要的是论证自己赞成的观点,不要花费太多笔墨在不赞同的观点上,否则本末倒置。

刑法总则重点法条如下:3、14、15、20、21、22-24、25-29。分则的罪名有极重要罪名(必须掌握)、重要罪名(最好掌握)、边缘罪名(简单了解即可)和冷门罪名(不用掌握)之分,“极重要罪名”比如故意杀人罪等侵害人身的罪名和盗窃罪、抢劫罪等侵犯财产的罪名,“重要罪名”即刑法修正案涉及的罪名和人大刑法老师撰写论文中涉及的罪名,“边缘罪名”如保险诈骗罪,大概知道就行,“冷门罪名”是没有可考性的罪名,如隐瞒境外存款罪。复习时要对罪名分层掌握。

图15:刑法分论师兄认为重要的罪名

另外,笔者在考试答题时使用了鉴定式案例分析,时间很仓促紧迫,不过这种答题方式很受人大刑法老师推荐。大家可以借用这个框架来答题,但不要论证得太多,把原本四要件的论述套进三阶层的框架里即可,不要真的像鉴定式的要求一样一个不重要的细节就论证一堆,考场上肯定没时间,更没必要,只用详细论述争议焦点即可,其他不是采分点。此外,过失犯和共犯有自己的框架,大家跟着知行法学在后期掌握即可。

论述题的推荐答题思路如下:①争议焦点识别;②概念定义;③体系定位;④学说争议;⑤支持的学说及原因;⑥举例论证;⑦总结

(3)知产

对于知产,笔者总结出的论述题答题模式为①概念;②内容(在体系中检索,在具体制度中找论据);③具体如何操作(程序);④立法/修法目的(可从总论中找)、效果、好处;⑤修法历史(新法和旧法分别怎么规定,为什么);⑥体现了怎样的价值衡量;⑦与其他制度的关联(让你想到了什么其他制度);⑧缺陷;⑨总结。写着写着可以升华到总论,例如题目背后体现了著作权和工业产权的区别。

另外,分析不正当竞争行为可按侵权责任4步法,分别分析行为、主观过错、损害结果、因果关系。

在分析一个知识产权侵权案例时,完整的思路应该是1.有一个侵权行为;2.构不构成作品/专利(三性);3.行为有没有落入保护范围(如著作权各子权利);4.有无权利的限制事由(如权利期限、合理使用,当然,人大教材认为期限应属于知识产权的“内容”而非“限制”)。其中,第4点很容易漏。此外,需要提醒的是,虽然用著作权法保护了就不会用反法保护,但在答卷上二者都要分析,要想到答案还要分析不正当竞争,不要理所当然地忽略它!

此外,如果题目涉及商标,有一些一定要写的原理性话术,商标题考死也考不出基本原理。如果涉及题目涉及商标法,就把这些教材讲义反复出现的原理性关键词串起来,全部堆上去:显著性、发挥识别商品和服务来源的功能、商誉、商业利益、经营者苦心经营、市场价值、竞争力、消费者混淆误认联想。这些词既能丰富论证内容,也能启发发散思路。



四、结语


“每一步都算数”,经历过多次考试失败的笔者深信这一点,过往所有的知识老本、方法论探索和心态养成,都在最终促成了一战双考上岸的结果,就算没有上岸,笔者也相信自己是金子走到哪里终究都能发光。而对于暂时不得志的朋友们啊,请你们相信,一时的失败很可能并不是因为能力不行,大家能力差距不大,而是因为运气暂时还没到(取决于试题和竞争对手),请不要质疑自己的努力,努力的人终有一天会被眷顾,在未来,一定会。



2025人大法学考研必读系列

2024人大法学考研初试成绩分析、知行军团战绩: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非官方统计)

人大法学考研初试参考书目及内容解读(2024.3.11)丨初试一本通

2025年人大法学考研早鸟班重磅发布:千锤百炼,终见成果

2025年人大法学考研私塾班重磅发布:细心倾听,温暖引领

2025年人大法学考研全程班重磅发布:少年英勇心无畏

本科某五院,二战上岸人大国际法:我将武装我的一切去迎接这场勇敢者的游戏

本科法大,考研调剂上岸人大法律史:历尽苦难,春天自然会到来

本科石瓦坡,一战双考上岸人大诉讼法|能做做,做不了算了

一战双考初试总分均第一408分,上岸人大知识产权法:不必飞太高,做一只笨鸟

人大本科,一战上考研岸民商法:化简为易,实效为先

二战考研401分上岸人大知产|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一个三战人的一年两考:心情复杂的反思

一战法大失利,二战人大上岸:曾经在后疫情时代徘徊的少年,鲜花会挂满枝头

本科法大,二战考研上岸人大民商法——享受过程,取悦自己

另辟蹊径,先加后减:二战考研403分上岸人大刑法学

本科中南财,二战考研400分上岸人大法理学: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考研二战397分上岸人大刑法学:思我所欲,奋力前行

高效输入,冷静输出:一战双考上岸人大法学院的应试分享

本科中南财,一战考研上岸人大民商法:兴趣使然的考研人

本科中国政法,二战考研上岸人大刑法:山高自有可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本科西政,一战考研上岸人大民商法|好运留给有准备的人

普通211二战考研上岸人大知产:重复是王道

新版发布|第六版民法学讲义修订说明:增补全面,讲懂难点

新版发布|第六版宪法学讲义修订说明:坚持体系,跟踪热点

新版发布|第六版法律史讲义修订说明:注重体系,培养思维

新版发布丨第六版法理学讲义修订说明:高于课本,拓展深度和广度

新版发布|第四版诉讼法讲义修订说明:注重深度,跟上新法

新版发布|第六版刑法学讲义修订说明:优化形式,讲懂热点

新版发布|第六版知识产权法讲义修订说明:遵循教材,重视体系

新版发布|第三版国际法讲义修改说明:抓住重点,帮助记忆

新版发布|第四版经济法讲义修订说明:删减多余,增补专题

法考经验|人生是旷野,抬头即是豁然开朗

法考经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法考经验|自助者天助,天道酬勤

法考经验|“轻舟将过万重山”——从海本法学到回国一年双考

法考经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法考经验|稳扎稳打,步步生花

法考经验|与时间赛跑,稳而不乱

法考经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法考经验|临考备战的科目取舍和复习方案

关于我们

知行法学

微博/知乎/豆瓣:知行法学

微信公众号:知行法学

更多详情请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微信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END —

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知行法学关注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不是法学研习者或者考研的同学,为避免观点发生误导或者偏差,请您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者适用本订阅号的任何信息。本号所发布内容均为公开信息加工、整理后的专业解读,任何观点不代表任何官方机构或者主管部门的立场和观点,仅供本号粉丝和考研的同学学习、交流之用,请大家不要误读。此外,知行法学团队的其他重要信息将通过内部多元化渠道分享,请大家避免因偏听偏信部分资料而造成信息误差。如有任何侵犯我方权利的行为,请大家联系微信号:ruclaw59进行举报,我方将严肃处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知行法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